男女主角分别是叶轩魏忠贤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本阅读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由网络作家“昆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讲述主角叶轩魏忠贤的爱恨纠葛,作者“昆吾”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说崇祯倒霉是因为他有重振大明之心,可却无重振之力。内忧外患朝臣糜烂,天灾人祸不断,挣扎了十七年后,大明还是亡了,他也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在叶轩看来,明朝就是被朱由检自己玩死了,虽然有些夸张,但他别作死,大明至少能多延续十几年。“来人,将这棵槐树砍了……算了,用铁链锁起来!”彻底清醒之后,叶轩本想直接砍了这棵古槐树,但......
《完整文本阅读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精彩片段
“玩我呢,你要穿越就穿越到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帝身上呀,再不济你给我弄个藩王也行,偏偏穿越到这位倒霉的皇帝身上了。”
煤山一棵古槐树下,叶轩经过长达半个时辰的自我怀疑,终于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而且还是天启七年,刚刚登基。
说崇祯倒霉是因为他有重振大明之心,可却无重振之力。
内忧外患朝臣糜烂,天灾人祸不断,挣扎了十七年后,大明还是亡了,他也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
在叶轩看来,明朝就是被朱由检自己玩死了,虽然有些夸张,但他别作死,大明至少能多延续十几年。
“来人,将这棵槐树砍了……算了,用铁链锁起来!”
彻底清醒之后,叶轩本想直接砍了这棵古槐树,但想想还是放弃了。
真要是想上吊,这皇宫内能吊死的地方太多了,锁起来也算是时刻警醒自己。
一边候着的王承恩虽然不知道皇爷为什么会有这么古怪的命令,但皇爷的话那就是天,必须得执行,随即招来一名小太监低声吩咐了几句。
“还有十七年时间,大明基本盘还在,似乎还能拯救一下?”
叶轩吐槽完崇祯朱由检后,坐在一边的凉亭中陷入沉思。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改变不了现在的处境,那就努力的适应。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当一个昏君,或者暴君……再或者当一个明君!
“当昏君,那就再选几位妃子,每天过着君王不早朝的日子,享受十七年荣华富贵,倒也不枉来世间走一遭!”
“当暴君,那将魏忠贤的阉党、东林党、一些投靠建奴的人,都给杀了,甚至诛九族!自己死了也得拉这些人垫背。”
“当一个明君?改写大明结局,为大明延续数百年的国祚?”
昏君,暂时来看是不可能了,明朝十六位皇帝有十位是非正常死亡。
远的不好说,就说近的吧,崇祯的父亲光宗朱常洛,服用了太监进贡的大补药“红丸”后驾崩,时年38岁。
他哥哥熹宗朱由校,后宫泛舟,落水生病,服用“仙药”,暴毙而亡,时年23岁;
当昏君,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淹死’,危险系数太高,排除!
暴君?暂时看也不可能,没有兵权,杀几个文官还行,想全部干掉,估计还没有干掉他们,就会被他们干掉,也太危险,排除!
明君?天灾人祸不断,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奸臣作乱,没有兵权,政令都出不了北京城。
改革一定会触动官绅利益,一旦联合起来,想当明君改写历史,不如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
“昏君不行,暴君也不行,明君更不行,特么的,这是要逼死我呀,要不干脆……彻底躺平?能玩几年算几年?”
叶轩一脸颓然之色,实在开局就是地狱难度。
这局势别说是他,估计朱太祖和朱老四亲自来,前期都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崇祯在位十七年,可以说是天要灭大明,大天灾从未断过,尤其以陕西、河南、湖广为最。
人祸,内部以李自成、张献忠两支起义为主,外部以建奴为主,席卷大半个大明,屠城数十次,数以千万计百姓死亡。
一想到数年后在中原大地上发生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悲剧,叶轩内心悲叹不已。
不远处的王承恩看着大明新帝脸上的表情从沉思到悲叹、从疑惑到颓然、再到愤怒,心中惊叹不已,眼中满是心疼。
眼前这位虽然贵为皇帝,可终究也只是一个毫无准备的十七岁的少年。
朝堂局势诡谲,大明内忧外患,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身上。
怒吼过后,叶轩平静了下来,愤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王承恩,朕登基多少时日了?”
“皇爷,您是八月二十四日继位,今天是九月十六,登基二十四天了。”
听着王承恩的回应,叶轩心中松了口气,但也无比的头疼。
按照历史的记载,这个时候,朱由检还没有开始对魏忠贤动手,也就是说魏忠贤及其党羽都还在。
魏忠贤这货就是把双刃剑,他若还在,东林党等文官集团就不敢太蹦跶,搞钱更是把好手。
头疼的是,魏忠贤这人就是个定时炸弹,天启帝驾崩的消息都敢隐瞒,崇祯登基英国公抬轿都敢阻拦,这就说明了这人心怀异志。
虽然说魏忠贤的权利来自皇权,想魏忠贤死也就是一道圣旨的事,但那是在皇权稳固的时候,现在的他发道圣旨可能都会被内阁驳回。
整个朝堂之上六部九卿大部分都是他的人,掌控着内阁、东厂、锦衣卫、司礼监、御马监和内操军,
这股力量随时都能将他炸成渣渣,这才是最难搞的事情。
叶轩记得,历史上的崇祯朱由检也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前期各种赏赐试探。
然后借助文官集团的力量,又用计将一万净军调出了皇宫,才一道圣旨将魏忠贤搞下台。
“一切都还来的及,我虽然没有外挂,但我看过《崇祯传》,知道未来的一些大事件和走向,
知道哪些是忠臣、能臣干吏,哪些是奸臣、庸臣。
再加上后世的一些知识和超出这个时代的眼界,这大明还是可以拯救一下的!”
叶轩喃喃自语,看着槐树,脸色坚定,心中怒吼。
“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
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
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
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
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
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
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地覆!
……
一句话,天命在吾身,你朱由检做的了的我崇祯要做,你朱由检做不了的事情我崇祯更能做,
总之,朕要大明人人如君子,国无患,世有道!
未来有一天,朕要让瓦剌、鞑靼等部成为我大明的牧场,
让西蕃、吐蕃成为我大明的果园,
让缅甸、暹罗、安南成为大明的粮仓,
让东南沿海成为我大明的渔场,
让扶桑等地成为我大明的矿区。
八方来贺,万国来朝,为这大明再续三百年国运!”
崇祯说完,突然感觉浑身放松了许多,有了清晰的奋斗目标,浑身都是干劲。
朝升的太阳照射在叶轩的身上,整个人显的神圣无比。
现在的他要做一个圣君,暴君为表,明君为骨,昏君附带之。
从此,这大明王朝,他说了算。
至于说年号问题,他也没办法,按照礼制,新帝登基就要定年号,这都过去大半个月了,年号早就定下了,谁叫他穿越来晚了呢。
他要是早点来,他就选择内阁送过来的四个年号中的「乾圣」,多霸气的年号。
不过崇祯这个年号也还行,崇祯=重振,重振大明,寓意还行。
PS:现在是天启七年,崇祯的年号是第二年开始的。
崇祯转身看着朝阳下的紫禁城,再看看远处鳞次栉比的北京城,袅袅炊烟升起。
如果他不穿越过来,两年后,这里会被建奴包围,十几年后,一场鼠疫席卷全城干掉二十万人。
“现在我来了,从这一刻起,大明由我来守护!”
只是守护需要本钱的,宫内有魏忠贤心生异志,宫外有东林党欺上瞒下,民间有士绅结党营私出卖国情,再之外有虎视眈眈、亡大明之心不死的建奴等外敌。
如此复杂局势,一个处置不好,他就要追随皇兄去了,必须得先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谈其他事情。
思索了一会儿后,崇祯就想到了一个人。
只要有这个人在身边,别的不敢说,至少生命安全是有绝对保证的。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是一本十分耐读的穿越、打脸、历史、作品,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昆吾。《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1252章 浪越大鱼越贵,问罪濠镜,作者目前已经写了2622097字。
书友评价
又是全知全能的主角 像打游戏过剧情一样
补充一下,之所以人物塑造我觉得只有8.5分,是因为没有凸显出历史著名人物的高超智慧。从治国方针,到阴谋诡计,猪脚大包大揽,武将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智慧和人物个性,注意我说的是不足够,并不是没有。科技领域的人才还挺好,可以自主研发出新。
历史书写好很难,这本算不错了
热门章节
第604章 突发意外,杀身成仁
第605章 丰厚战利品,大军入宣府
第606章 太庙献俘,接着奏乐接着舞
第607章 搞幺蛾子的建奴,骇人听闻的猜测
第608章 有一种狠叫文臣的狠,布局开始
作品试读
“粮食的问题先放一边,先解决了民变的问题再说,否则,聚集的民变队伍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席卷整个陕西、河南、山西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没有粮食,你这只能是饮鸩止渴,一旦赈灾的粮食没有了,民变再生,等于做了无用功。”
“还有从边镇调兵,若是被外敌知晓,趁机犯边怎么办?边镇失守你能承担吗?”
“呵呵,刚才成国公说调兵直接杀的时候,你们怎么不问问他们从哪里调兵呢,这会儿倒是质问起我了?”
“我同意施大人的提议,先安抚,不能顿顿吃米饭,喝粥总行吧,这种应该能解决吧?”
“附议,江南调粮是慢了点,但我们可以从陕西当地大士绅家里买一些,如果国库解决不了,那就先借一些,事后再还。”
“朝廷向个人借粮?先不说能不能借到,朝廷的脸还要不要了,皇室的脸还要不要了?”
“造反在任何时候都是诛九族的大罪,即便是朝廷下一道既往不咎的圣旨,他们信不信?会不会认为这是缓兵之计,秋后算账?”
……
争论了足足有半个时辰,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皇极殿内乱哄哄的。
“请陛下圣裁!”
突然施凤来高声呼喊了一句,乱哄哄的皇极殿,瞬间安静了下来,随后群众都跪了下来:“请陛下圣裁!”
崇祯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平台边缘,盯着朝臣:“理论上来说,朕是同意施爱卿的提议的。”
看着有几位朝臣想站出来询问,崇祯摆了摆手,继续道:“朕刚刚听了众位爱卿的争论,无非是聚焦在从哪里调兵、从哪里调粮、粮食不够再发生民变、民变的百姓们信不信怎么办等这几个问题上。”
“这几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
崇祯的声音在皇极殿内回荡着。
群臣被崇祯的话给震住了。
内阁、六部九卿这么多的大臣都没方法,这位年少的皇帝能有什么办法?
“请陛下示下!”
回过神的施凤来立刻躬身。
“第一,调兵的事情,就如施爱卿所言,但各只抽调三千精锐,这几大边镇各驻军十万有余,抽调区区三千问题不大吧。
另外,从京营神机营抽调三千精锐前往,在火器的压制下,一万五千精锐再打不过几千的难民,这大明干脆亡了算了。”
“崔呈秀,此事交由你解决!”
等兵部尚书崔呈秀领旨后,崇祯继续道:“第二个问题,从哪里调粮,先开官仓,有多少算多少,
其次,朝廷出钱,在当地士绅手中买粮,
第三步,从江南等地调粮,买粮和调粮,先按一百万石算。”
“郭大人,从国库拨出五十万两,内帑再出五十万两,合计一百万两。”
户部尚书郭允厚眉头皱了一下,最后还是同意了,虽然马上是给九大边军拨年例银的日子了,但以前欠了那么多,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了。
群臣也是有些意外,内帑那可是皇帝的私房钱,这种国家大事应该是从国库调拨的。
换做是崇祯刚穿越来的时候,内帑只有十万余两,就是想调也调不了。
可这大半个月来,将陈德润、客氏两个抄家后,得到白银一百三十余万两,随后是周奎拿出了五十余万两。
那些贿赂周奎的士绅们在崇祯抄家灭族的压力下,竟然也弄出了近百万两。
更让人意外的是后宫的田贵妃、袁贵妃等人的亲属在听闻了周奎的事情后,也主动上交了五十余万两。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
百姓议论纷纷,负责看守告示的官兵听着人群中的议论,直咧嘴。
天色大亮之后,北京城内的百姓、士绅、勋贵都被这道诏书给炸出来了。
每一个贴有告示的地方都挤满了百姓,议论声连成一片,直冲云霄。
咣……咣……
咚……咚……
又是一阵锣鼓喧天的声响起,一队舞狮出现,后面还有几马车的箱子,看着马车行走的速度,就知道马车上的分量并不轻。
车子停在了菜市口后,一位年轻人跳到了一辆马车之上。
“各位父老乡亲、老少爷们,都听我说几句!”
“这不是芜湖巨店的少东家吗?不好好做生意,这是玩的哪一出?”
“这谁知道,只能说有钱人真会玩。”
“好好看着吧,这阮家家教甚严,这么做估计是有想法。”
……
就在人群议论的功夫,四五辆车子上的箱子都被搬了下来。
阮康文手一挥,数十个箱子被同时打开,一抹亮色在朝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银子,好多银子,开眼界了。”
“这是标准的银箱,每箱是能装五千两标准银,这里有一、二、三……二十箱,合计十万两白银,嘶……”
“这是要干啥?难道要给我们发银子?”
“没睡醒吗?”
“都别吵,听听这位少东家怎么说。”
……
“诸位父老乡估计很多人都知道我阮家的发家史,今天晚辈再厚着脸皮讲一讲,诸位就当晚辈炫耀一下。”
阮康文声情并茂、哗哗的讲了起来,讲到祖父捐银承建城墙的时候更是挥舞着双手,足足过了盏茶的功夫才将发家史讲完。
“所以呢,少东家这是?”
“将这十万两白银捐给朝廷,帮助陕西百姓渡过大灾。”
“捐给朝廷?少东家,你图什么?”
“不图什么,我爷爷能捐银造城墙,做孙子的捐银帮助陕西百姓度过难关,这不是很正常吗?”
不待围观群众们议论,阮康文又跳上了马车。
“诸位父老乡亲,朝廷刚刚颁布了永不加赋、陕西三年不征赋的诏书,我阮家虽然只是商贾之家,但我阮家也有爱国之心。”
“诸位可曾见过吃观音土活活把人给撑死了的?”
“诸位可曾见过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诸位可听过易子而食?这就是陕西灾区的现状,古籍中记载的东西已经在现实中发生了。”
……
“我昨晚得知这个消息后夜不能寐,我在想,如果我也在受灾区,我是否能活下来呢?那些树皮、草根、观音土我是否也能吃下去呢?”
“结论是,我可能会吃下去,明知吃下去是死,那也得吃,多活一天算一天,也许明天就有希望了呢?”
“果然百姓们等来了希望,朝廷先是调拨了一百万两白银用于买粮运送灾区,随后又下发了这两项诏令。”
“听闻,朝会时,陛下力排众议,坚持要调粮赈灾,差点将劝谏的大臣拉出去砍了。”
“还有,这一百万两赈灾款,陛下从内帑拨了五十万,既然陛下都能拿出私房钱,我一个商人又为何不能呢。”
“父老乡亲们,我再次号召大家,若是有余力的,就捐几两碎银,帮一帮陕西的父老乡亲们,这几两银子可能就是我们的一顿酒钱,但在陕西却是能救活数以百计的乡亲们。”
“我在此申明,凡是捐银的,一两一下在我芜湖巨店购买面料的,减价半城成,一两到十两的减价一成,十两到百两,减价两成,百两以上者减价三成,三年内有效。”
“奉圣夫人,陛下传你,跟咱家走一趟吧!”
后宫的一座宫殿中,王承恩带着数名锦衣卫。
“王承恩,陛下传我何事?”
“奴婢不知,还请奉圣夫人快点,不要让陛下久等了。”
“王承……”
“奉圣夫人,你这是逼奴婢动手吗?”
王承恩见奉圣夫人如此墨迹,当即冷下了脸,右手一挥,四名锦衣卫就站到了客氏前后左右,大有再墨迹,就直接架走的趋势。
“王承恩,你这是做什么?你可知我是谁?不怕陛下责罚吗?”
“带走!”
王承恩一挥手,四名锦衣卫架着客氏就走,王承恩转身看着宫殿:“王百户,即刻起,这座宫殿只能进不能出,你可要看好了。”
“属下领命!”
一道回应声铿锵有力。
这名锦衣卫百户就是李若涟推荐的王守林,属于心腹之人。
在一路的怒骂声中,客氏被带到了皇极殿。
看着满殿的大臣,以及魏忠贤阴沉的脸,客氏心中大呼不妙。
“大胆客氏,见到陛下,为何不跪?”
“臣……民妇客印月参见陛下!”
内阁辅臣李国普怒喝了一声,被惊醒的客氏立刻跪倒。
“客印月,礼部左侍郎钱谦益、督察院右都御史曹于汴等人弹劾你十八大罪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说完,王承恩将钱谦益弹劾的证据递给了客氏。
客氏接过草草的扫了一遍,脸色巨变,浑身都在颤抖:“陛下,他们这是在污蔑民妇!”
“钱谦益等人朕刚刚命人杖毙了,客氏你可要想清楚了再回答!”
“陛下,民妇冤枉!”
崇祯盯着跪着的客氏,以及低着头的魏忠贤,心中满是冷笑。
“客氏,你是皇兄的乳母,按道理朕是不相信这些的,但国有国法,钱谦益等人死谏,朕不得不查,
你若如实交代,朕看在皇兄的面子上,可以从轻发落,
如果你不承认,也没关系,朕会让锦衣卫去查,诏狱的手段,你应该听说过吧!”
“陛下,民妇冤枉!”
客氏眼中虽有恐惧,但依旧死不松口。
“来人,将客氏一族所有人全部押入诏狱,着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会审,锦衣卫从旁协助,胆敢包庇者,格杀勿论!”
“朕今天就要结果!”
客氏脸色大变,急忙喝道:“魏忠贤,你快替我向陛下求情呀。”
“混账,陛下何等圣明,相信陛下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的!”
“李千户,客氏在朝堂之上大呼小叫,若是惊了圣驾,你担待的起吗?还不将客氏拉下去!”
被锦衣卫架着的客氏懵了,满眼的不敢置信。
这个数年前巴结他的男……太监,竟然在此刻直接放弃了她。
愣神过后,客氏突然尖叫了起来:“陛下,我承认,我全部承认。”
“魏忠贤,既然你出卖了老娘,老娘就是死也要拉着你一起下地狱。”
“陛下,这十八条罪过我全部都认,大部分都是魏忠贤的主意,当年他为了巴结我,置办了一桌五百两银子的六十道酒菜,而后……”
“够了!”
崇祯脸色铁青,怒吼了一声,打断了客氏的交代。
“李若涟,将她带下去,让她全部交代清楚,做好罪证,朕在这里等着!”
李若涟一挥手,两名锦衣卫就将客氏架了出去,留下了客氏的疯狂笑声在大殿内回荡着。
大殿内,刚刚还悲愤的东林党的众人此刻皆是大喜。
而魏忠贤一伙人则是面色阴沉,如丧考妣,他们做的事情,客氏知道的很清楚,若是客氏全部交代出来,他们就彻底的完了。
这会儿,想杀人灭口都做不到。
足足半个时辰的时间,皇极殿内寂静无声,在众大臣站的腿发麻的时候,李若涟进来了,拿着厚厚的一叠纸。
“陛下,钱谦益所弹劾的十八大罪状,客氏全部交待清楚了,且已签字画押,请陛下过目。”
王承恩将李若涟呈现来的供词呈给了崇祯,崇祯接过慢慢的看着,时不时的打量着殿内的众大臣。
众大臣此刻内心惊惧不已,偷瞄着龙椅上一页页翻看的崇祯,他们感觉那些纸如同一张张催命符。
“李若涟,将客氏拖出去,凌迟处死,诛三族,财产尽数入内帑。”
“客氏宫中之人,一律全部打入刑部监,让三司会审,若有参与者,杀无赦!”
过了好久,崇祯才出声。
历史上,客氏是在浣衣局被鞭打死的,可现在的崇祯可不想这么轻易的放过,直接凌迟、诛三族。
没有想象中的暴怒,众人却是有一种如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
“客氏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即刻起,朕不想再听见客氏这两个字。”
众大臣再次懵逼,这算啥?
闹了半天,死了五名大臣,换来的是客氏死了和诛三族,这算啥?阉党和东林党各打五十大板?
主凶魏忠贤还没处理呢,就这么翻篇了?
陛下这啥意思,继续重用魏忠贤吗?
魏忠贤等人更是迷惑,摸不透崇祯的心思。
“好了,今日朝会就到这儿吧,朕有些累了,都退了吧!”
“对了,空缺的位置,由各部提交名单,送完吏部考核,最后呈上来。”
“周爱卿,你可要好好替朕把把关!”
崇祯说完就朝着平台下走去,这是极其不合礼法的行为,但这种关头,没有哪位大臣站出来,除非想跟刚刚死的那些人一样。
崇祯走出皇极殿,太阳照在身上,只觉得心中抑郁一扫而空,一切按计划在进行着。
现在只等白杆兵进京,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做事了。
半刻钟后,崇祯回到东暖阁,刚坐下,王承恩就进来了。
“皇爷,魏忠贤求见!”
声音之大和急切,瞬间让暖阁内的王承恩、李若涟跪了下来。
崇祯起身,快步走到挂有地图的墙壁前,看着密密麻麻的标注,眉头轻皱。
“李若涟,从忠州到北京,若是有六百里加急的公文传递,会从哪条路走?”
听着皇帝的问话,李若涟心中猛然一惊,六百里加急只有地方发生重大变故时才能启用,如紧急军情、特大天灾等。
难道四川忠州发生变故了?
来不及多想,李若涟立刻道:“陛下,六百里加急走的是驿站,从忠州出发,必须要经过陕西,只有这么一条路;
从陕西开始,有两条路,一条是经过潼关到卫辉府、真定府进入北京,
另一条则是从平凉府进入兰州,然后走宁夏、大同、宣府进入北京,但这一条会远上数百里。”
身为锦衣卫的千户,对全国的驿站的路线图再清楚不过了,也走过太多次了,因此,崇祯一问就立刻回应了。
“若涟,让你的心腹,带一百户锦衣卫分别在两条路线上,离北京五百里外的驿站上驻守,截住所有从四川沿路入北京的六百里加急公文,其余的放任不管。”
“臣领旨!”
“对了,顺便调查一下司礼监的司礼系笔太监(秉笔太监的跟班)李永桢,朕要的是实锤的证据,一旦亮出证据,没有任何人能挽救。”
李若涟退出东暖阁后,脸色平淡,实则内心欢喜。
他从这位少年皇帝身上看到了大明的希望,各种安排详细之极。
他现在就是要去找田尔耕,接手调查周奎的事宜,这是皇帝的安排。
皇帝找他总得有个理由吧,至于田尔耕等人信不信,那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走了几步后,李若涟突然愣在了原地,脑海中闪过一个可怕的想法——皇帝调白杆兵进京了。
再结合让他调查锦衣卫的事情,他能敏锐的察觉到皇帝要搞事情了,到底是对阉党还是东林党,或者两者一起就不得而知了。
无论是哪一方,朝堂就要清明了,大明还有救。
这个念头只是刚出现,李若涟就立刻将其扼杀了,这事牵扯甚大不是他能参与的,他必须得加倍小心完成皇帝交代的事情。
出了差错,他就是大明的罪人。
看着离去的李若涟,崇祯皱着的眉头舒缓了一些。
以前的崇祯在干掉了魏忠贤以后被东林党给忽悠瘸了,东林党说锦衣卫干了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再用恐被朝官百姓厌恶,不得民心。
崇祯这位年少的帝王竟然信了,从此锦衣卫形同虚设,悬在文官头上的利剑消失了,东林党势力越来越大,反过来刁难皇帝,以下犯上。
更重要的是没有了锦衣卫、东厂这些情报机构,他就成了睁眼瞎,以至于百官欺上瞒下。
袁崇焕擅自斩杀毛文龙就能看出来,崇祯的权威已经逐渐消失。
再有一点是,锦衣卫个个都是好手,虽然战力可能不及关宁铁骑,但绝对比地方府、卫军战力要强。
以一当十有些夸张,但训练的好,以一当三问题不大。
掌控了锦衣卫,皇宫才真正的安全。
所以,崇祯才会急于掌控这么一支力量,
一个月后,秦良玉的白杆兵进京,就是重组腾骧四卫和锦衣卫的时候。
到时候,白杆兵、御马监腾骧四卫、锦衣卫,三股力量在手,腰板就硬了,他就能放开手脚做一些事情了。
不做则已,一旦动了,那就是雷霆之力,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但前提是得有钱,所以他刚刚让查李永桢。
李永桢也是个狠人,五岁自宫,进宫后伺候皇后,随后得罪了明神宗,被关押十八年,出来后依附魏忠贤,一月五连升,成为司礼系笔太监。
你想想,别说是明代了,就算是现代被关了18年,出来后不得缓上一两年的,可这货出来就特么的直接起飞。
魏忠贤斗大的字不识一筐,李永贞与王体乾共同为魏忠贤更改内阁票拟,后被崇祯诛杀,其他财产不计,光现银就有29万两。
以当时的锦衣卫的作风,肉过手留油,肯定都截流了一部分,崇祯现在期待到底能抄出来多少。
他让李若涟查李永桢,一是抄的钱,二是震慑魏忠贤,三是安插自己的心腹进去。
现在是局已经布下了,静待一个月后收网了,至此,崇祯心情才算是放松了许多。
宫内这边搞得差不多,现在还有两件事情,一是如何搞死客氏,二是搞死几个六部九卿的人,好为孙承宗等人入阁做准备。
弄死客氏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一则是她的身份的特殊,二则是和魏忠贤不清不楚,贸然动她,容易出事。
客氏,名为印月,又名巴巴,十八岁入宫为朱由校的乳娘,姿色妖媚,为人狠毒残忍,生性淫z荡。
传闻朱由校大婚之前,她就已经‘先邀上淫宠’了,被天启帝封为奉圣夫人。
魏忠贤为了切权,花了500两银子搬了一桌六十道菜的酒席,客氏想利用魏忠贤巩固自己的地位,魏忠贤则是想获取天启帝信任,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狼狈为奸。
朱由校三个儿子以及他自己的死,都是出自这两人之手。
反正,这事不能他主动提出,得找其他人提,他顺势去解决。
自己皇兄刚死大半个月,现在就主动对他亲自封的奉圣夫人、魏忠贤的对食对象动刀子,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相比客氏这件事情,六部九卿的事情会更难一些。
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在职级上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没有谁更重要谁更差之说,要结合现实情况。
崇祯的手指有规律的敲打着。
和平时期,举国太平,礼部和工部比较重要,礼部掌管掌典礼事务、全国教育、外国往来、科举考试等等。
特别是科举考试,主考官一般都是礼部尚书出人,在出任主考官的时候出来的进士都可以说是自己的门生,官场讲究师生关系,运用的的好,这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因为最终的任命还是在吏部手上。
而工部则是管全国的工程,和平时期,修桥铺路、建设宫殿居多,这个时候他们是最重要的。
战时,兵部和户部则是最重要的,其他朝代兵部掌武职选授、处分及兵籍、关禁、军械、驿站等兵务,无权调兵。
但明朝因为外患最严重,北边从北元到瓦剌、鞑靼,后来又有倭寇、女真、农民起义等等就没消停过。
而户部则是管的比较多,但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掌管天下钱粮,其他部门再牛逼,官员要不要俸禄?干活要不要银子?
没钱、没粮,一切都是白搭。
相比之前的四部,主管天下刑政,审定和执行律例的刑部则是就不是那么的重要的,这一点在明后期特别明显。
而六部中,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乱时期,唯一的老大就是吏部,吏部掌管全国文系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
最重要的是负责办理京察、大计,能直接判四品以下官员的政治生命,权力极大,吏部尚书能对抗内阁首辅。
要知道,皇帝除皇帝亲军、内廷等除外,是无法直接任命朝廷官员的,吏部不同意,皇帝都没有办法,当然了,明太祖和成祖除外,那可是两个狠人,不听话直接拉出去砍了。
“其他几部都先等等,得先将兵部给拿下!”
梳理完了六部的职责后,崇祯有了决定。
拿下兵部有两个原因,其一,兵部尚书崔呈秀是魏忠贤的阉党“五虎”之首。
其次,兵部已经架空了五军都督府,京师周边的二十一卫等皆归兵部辖制,他后期想要改革军队,就一定绕不开兵部,不如直接弄死。
阉党和东林党是死对头,自己想弄死阉党的崔呈秀,东林党应该会很开心。
舞台他已经给东林党搭好了。
静待明天的朝会!
“重吗?”
崇祯冷笑:“现在还只是个贡生就能煽动数百人聚集闹事,若是等以后为任一方,岂不是要聚众造反了?
现在就能利用特权发财,那以后为官了,岂不是大贪特贪?
与其等到以后祸害百姓,不如现在就以绝后患。”
一些还想出来求情的大臣们立刻打消了想法。
陛下连造反的话都说出来,他们再去求情,那估计要被陛下拉出去砍了。
“苏茂相、孟绍虞,你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没有结果,你们就可以回家养老了。”
“还有,彻查完后,礼部做一份地方州县推送秀才进国子监的方案,别什么人都往里面塞,再出现这种污烟脏气的事情,别怪朕砍了你!”
“臣领旨!”
两人齐齐躬身回应,一个月完期都是小意思,即便北京国子监就有贡生三千多人。
若是平时,他们可能会头疼,因为无法用刑,现在陛下开口了,那就好办多了。
将这些贡生集中起来,挑几个刺头各种刑罚都招呼上,其他人不用他们去逼供,贡生们就会争先恐后的坦白。
如果一切顺利,上午用刑的,下午就能完成工作,还能赶上晚上回家吃晚饭。
“你们不要怪朕无情,怪就怪这些吃饱了撑的闹事的贡生吧!”
现场所有人顿时我艹了一声,皇帝的这句话彻底的将这群闹事的贡生们卖了,今天之后这群人将会被全国的读书人们视为敌人。
崇祯再次扫了一眼国子监的众贡生和在场的百姓后,转身上了龙撵。
今日这种举动算是对天下读书人的一种试探,他是真想借着这个机会废了太祖定下的读书人的特权,可惜不是时候。
全国不论年龄有近60余万名秀才的群体已然绑架了大部分的百姓。
说白了就是掌控了大部分的舆论导向,在这文化水平不高的时代,秀才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一句话往往能让百姓们相信。
其次,想废除太祖定下的东西,可不是一句事情,如果他执意要做,估计会被大臣们给喷死。
什么大逆不道、大不敬、不孝、昏君、暴君等等大帽子都会扣在他的头上。
若是曲阜孔家来引导一下,那乐子可就大了。
“等着,最迟一年,朕必做到!敢反对,那就直接屠了。”
“不仅是读书人特权,连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朕都要改革!”
崇祯在心里默念着。
回到皇极殿后,崇祯继续问道:“施凤来,你身为内阁辅臣,陕西民变和大灾之事该如何解决?”
施凤来当即出班,有了刚刚学子们闹事的缓冲,这会儿他也有了对策。
“陛下,臣以为,想要彻底解决陕西的问题可以采用抚剿并用的方针,抚以郭大人的提议为主,剿以成国公的提议为主,两路齐下。”
“施大人倒是会总结!”
面对别人的嘲讽,施凤来没有反驳,继续道:“从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固原等四军镇各抽调五千精锐合围主要民变区白水,四镇共计两万精锐,
要给这民变的队伍一种压力,要么投降,要么我直接干掉你,二选一,
如此压力之下,再结合陛下不追究的圣旨,以及开仓赈粮等措施,这些人只要不傻,那就一定会放下兵器接受投降。”
“施大人,请问哪来的粮食?成国公算的那笔账中的缺口,你如何解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