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精修版

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精修版

梅东南北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连晓敏连秋萍是其他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中的主要人物,梗概:。......

主角:连晓敏连秋萍   更新:2024-06-03 18: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连晓敏连秋萍的现代都市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精修版》,由网络作家“梅东南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连晓敏连秋萍是其他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中的主要人物,梗概:。......

《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精修版》精彩片段


回到了家里,连晓敏整个上午就窝在沙发里,一直用手机下单点外卖送餐,以及在网店购买物资。

打开订餐软件,她觉得看起来好吃的菜馆,挑喜欢的菜下单,大概选了十家菜馆,每家下单一百多份菜。

至于米饭这次没有点,还是以后自己蒸吧,买上10个大号电饭锅。

早上她跟阳光早餐铺老板多定了20个不锈钢大桶,以后拿电饭锅蒸好饭,用那个桶,来装米饭和其他吃食类的东西正好。

她又在麦记和肯记分别下单了喜欢吃的辣腿堡500个,全家桶200份,薯条50份,香辣鸡翅200份。

还有其他几家洋快餐都点了一些外卖送餐,另外选了三家奶茶店,各点了一百杯奶茶。

就这样,一上午的时间,各家餐厅陆续都来送餐上门了。

连晓敏一边接电话、开门收货,一边在间隙时间也没闲着,在网上购买物资。

都是选离得近的发货地,这样的话,物流过来一般两天左右也到了,直接都送到仓库的地址。

手机在手,买货不愁,她在上网下单了不少各类的药品,只要能买到的种类,能买多少买多少,药品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很重要,放空间里还不过期。

另外她还联系了一个做医疗器械、药品行业的销售经理,这是她一个高中同学。

熟人办事方便,同学答应帮她购买一批医药品,甚至连简单的手术用具都有,明天备好货,就会安排送货去仓库。

连晓敏让他帮忙,一共买了大概价值300多万的医药用品。

同学连问都没问其他的,爽快说定,因为他知道连晓敏的能量,她可是业内精英,有自己的人脉和渠道,是个牛人。

连晓敏决定在网上买了第二波粮食,因为她觉得仓里有粮,心里不慌,这东西要备足足的。

她下单了1万袋东北大米,1万袋白面,2万袋玉米面。

这回都是稍微小袋的包装规格,每袋20斤的,袋子都是要求用没有字标的麻布袋。

店家按最低批发价给报了价,并且承诺,四天内用卡车运送到达。

连晓敏搜索了糖果类,找了三家店铺,每家分别下单了一批散装的硬糖和软糖。

花花绿绿的糖纸包裹的糖果,总共1万斤,另外还有好吃的巧克力5000斤。

大白兔奶糖,直接跟厂家下单,买了1万袋,每袋一斤装。

连晓敏想到平时喜欢喝的茶叶,选了三种红茶,三种绿茶、三种白茶,每种下单1000罐,每罐半斤的规格。

烟酒茶都是好东西,虽然她不懂酒和烟,但是随便买一些价位中等的烟酒还是可以的,于是买了500箱白酒,500箱香烟。

盒装牛奶下单了5000箱。虽然空间里有水电,纯净水还是少囤了一些,500ml×24瓶一箱的瓶装水,下单300箱,5升一桶的纯净水1000桶。各种果汁饮料,顺便也批发了每种10箱。

之前买了卫生纸卷纸,现在又在网上多买了纸巾纸抽1000箱,这东西要足够。

花钱讲什么道理逻辑,现在连晓敏只要想到啥,看到啥,就无脑的赶快买买买。

想到零食,她平时真不太喜欢吃零食,这些食品方面她一时都想不起买什么,打算以后到超市统一扫货,多少都囤一些就好了。

又想到空间里别墅的书房和卧室都空着,就下单了一些书籍,床品。

尤其床垫,挑了她最喜欢的某大品牌席梦思床垫,看中一款单价1万2的,买了5张,都是1.8 × 2米的尺寸,和她的床相配套。她收了一张放到空间里别墅的主卧中,剩下四张床垫都放在仓库里。

这家店消费了这么多钱,今日中午立即送货,真是快捷!

连晓敏于是又决定,直接这家店里的床上四件套也一同买下10套,每套价格1500左右,图案设计她非常喜欢。乳胶枕买了20个,凝胶枕20个,普通的棉枕头买了20个,这个牌子的冬季羽绒被、夏凉被、毛巾被各买50条。

不愧是大牌,服务很周到,很快有人打来电话,把连晓敏下单付款的所有货品一一确认,马上安排送货过来。

于是,连晓敏就开启了疯狂收货模式,一直忙到接近中午一点钟,才把送餐的送货的都搞定,陆续都收进空间。

现在她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力操控空间越来越轻松。

她有一种感觉,自己仿佛无师自通的掌握了一种精神力控制法。

这应该是空间的出现带给她的一个神奇能力,这能力蕴含着更多的可能性,需要她慢慢尝试和开发。

下午休息了一个小时,连晓敏看了下时间,两点多,她又精神抖擞的出门采购。

她直接开车去了一家安保公司,这里有她一个关系非常好的熟人,是她的大学同学,一个铁哥们。

她托这个关系买了些防身的家伙,有熟人好办事,成功买到了10根防身电棍,太阳能充电,安全感满满。

另外,大概在一个月前,她就托这个朋友的关系,专门订制了一套精钢匕首,长匕首5把,短匕首5把,出自名家之手制作,价格也昂贵,花了她三个月工资,现在正好取了。

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酷爱使这种刀,是自己的个人爱好,平时空闲时间,除了坚持练散打,她也练刀,但不是长刀,而是她订制的这类匕首。

她既然处于安保行业,也有一些办法弄到。

每个人都有收藏癖嘛,喜欢收藏一些自己心爱之物。

此外,她还买了两把麻醉枪,是她同学通过一些特殊渠道搞到的,麻醉弹也搞到不少。

其实以她的身手,空手的话也是正常三五个人不在话下,有了这些家伙,更是如虎添翼,以备不时之需。

连晓敏身高169,身材修长,梳着清爽的中长发,98斤偏瘦的身材,分外结实。

她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毕竟是有身手的,也是行业的精英。不论身处何种境地,她都不惧。

大约三点半,她去了一个大型连锁超市,补充一些平时想不到的东西。

她一顿狂买,足足塞满了十几辆购物车,零食和日常小用品都算是凑的齐全。

饮料她直接找了超市主管来下订单,订了可乐20箱、雪碧20箱、橙汁20箱、之前在网上订过小盒装牛奶,到了超市看到大号的纸盒装牛奶,又定了200箱。还有冰红茶50箱、低糖绿茶50箱,

方便面袋装的每种口味500箱,桶面要红烧牛肉口味的500箱,桶装的泡起来比较方便。

结了款之后,超市会派人今晚9点前送货到仓库签收。


起床后,连晓敏快速的穿好衣服,这东北的秋天真冷啊,出了被窝就感受到一股冷气袭来。记得前世,东北十月底就开始陆续供暖了。

她把小福也叫起来了,小福听说今天出门,很高兴的让姐姐给快点穿衣服。连晓敏从空间翻出一套稍微有点厚度的小衣服,给小福套上。

深蓝色的薄棉小外套,黑色绒布的小裤子,小福见到自己也有新衣服穿了,开心的咧嘴笑:“结结,结结好~”

连晓敏也乐了,这小娃子,这么一点儿的小人儿,就喜欢新衣服了,还穿了新衣服就知道姐姐好。

她带着小福去当院儿洗漱后,拿出来几个包子吃了,还每人喝了一杯牛奶。

看着小福喝的甜嘴巴舌的小样儿,心理年龄33的老阿姨连晓敏琢磨,自己这具身体也才13啊,她一边吨吨吨地喝着牛奶一边想,谁还不是个宝宝啊,也要补充营养!她现在身高才一米五,不行不行,她要长大个儿!

小丫早上六点多就醒过一次,已经喂过了奶。临出门又给她换了一次纸尿裤,把她裹上小包被放在竹篓里,让她继续睡。其实背上竹篓的时候,就把小丫送到了空间里的卧室大床上稳稳的躺着了。

小福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连晓敏抱起小福往外走,她刻意避着点儿人出门,这时候大家都在上工,外面本来也没什么人。

她家在山脚边儿,离村口比较远,但有另个好处,正好能走后边靠山的一条林间小路,直接出村去公社,这样走,直线距离还更近便不少。

这条小路更碰不上啥人了,这几天她没事就出来溜达,地形都掌握了。

连晓敏吃了大力丸,现在力气大的很,抱着小福走的健步如飞。从村里到公社,大约20里地。

她走了一段路,见根本没有人,就从空间拿出一辆黑色的最小型电动车,还带踏板的,骑上去更稳当。

她给小福又套了一件厚斗篷挡风,斗篷上的连帽也扣上他的小脑袋,让小福的小身体坐在自己两腿上,再拿出一根布带把自己的身体和小福的小身子给系上。

连晓敏伸左臂也微微搂着点儿怀中的小娃儿,右手单手扶车把,骑上电动车走起,这操作一顿666,愉快的骑向公社。

听说村里是有牛车的,这20里地,牛车估计要走很久吧,反正她的小电动开起来,也就半小时就到了。

一路上小福都很开心,他从来没坐过车,以为姐姐带着她玩儿,看到一路的风景,真开心呐!

连晓敏也很开心,路过一片金黄的农田,她骑着小电动缓缓驶过,心中还涌现出一点儿豪迈之情来。

想她一个2023年的人,业界精英,现在就咔嚓一下子,毫无准备的混村儿里了。她不知道自己的一身本事,是不是就这样浪费了。不过咸鱼的本心,劝慰住了自己个儿的灵魂——这北国田园风光,这不也老美了么!这个时代有这么时代的美好,是现代人根本感受不到的。

怀里还搂着个贼可爱的小娃子,挥舞着小手手,小奶音儿一个劲儿的吖吖诉说着兴奋,连晓敏更是心情舒畅!

快到公社的时候,连晓敏停了下来,把车收进空间。小福第一次坐车,觉得新鲜极了,一路上小嘴儿就没停下,短短的词儿一顿往外冒。

连晓敏收好他的斗篷,抱着小娃子,往公社走了最后的一里地,一边对他说:“小福,姐姐跟你说,姐姐带小福坐车车不要告诉别人哦,姐姐只带小福玩儿。”

也不知道小娃听不听得懂,反正看他很认真的点点小脑袋,咧着嘴说:“结结,不说。”还用小手指头在嘴上比划着嘘嘘。

真是被可爱的小娃子又戳到了老阿姨的心,连晓敏又在小福的小脸上啾啾了两下。

很快走到了公社,连晓敏一路打听着走到了供销社,站在门口仔细端详了一下,心想,原来60年代的供销社是这个样子的。门脸不小,四扇开的木门,上端挂着一块大牌子写着:人民供销社。

走进去,里面很宽敞,一共两层楼,一楼一进门就是一溜儿的玻璃柜台,食品类除了有一处卖散装糖块,和水果罐头的,其他一律没有。就连传说中的糕点那些现在也根本看不见,可真是饥荒年啊。

连晓敏本来还想看看这年代的糕点啥样呢,记得自己小时候吃过九十年代的点心匣子,啥味儿忘了。

供销社里日用杂货倒是都有,可是连晓敏根本就没有票,她只是来这里看一看的,做到心里有数,了解一下这个时代供销社都有些什么,什么价格。

柜台后面有两个售货员,都是女同志,一个20岁上下、长脸儿的年轻姑娘,另一个是看着有35岁以上的妇女,大饼脸,浓眉大眼。

这俩人坐在一块儿唠嗑,柜台边有两三个顾客,都在自己看。连晓敏快速地看了看货品,其中注意到那种搪瓷盆和暖水瓶,就跟她空间里之前囤货的那一批,特别类似,图案都是一个风格的。

连晓敏又上了二楼看了一圈,二楼主要是布匹,也就只有两三种颜色的机织棉布,黑色、白色、灰色的。

棉布柜台旁边,是成衣柜台,墙上挂着成衣,但只有两三款。衣服一款是冬装,藏蓝色的棉袄棉裤,好像还有黑色的同款,另一款成衣就是长袖白衬衫,黑色的单裤,军绿色的单裤,其他啥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基本没人买成衣。

卖鞋的柜台倒是货不少,有厚棉鞋、胶鞋、雨鞋。黑色的绿色的,也就这些。

二楼也是两个女售货员,一个40多岁的妇女,梳着胡兰头,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一点的姑娘,有点黑,梳着一条大辫子。另外还有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八九的小伙子,还带个眼镜,像是一个算账的会计,正从后边办公室走出来,往楼下去。

连晓敏问了一下女售货员,这个棉布怎么卖,对方也没有传说中的态度有多不好,回答说要布票加6毛钱一尺。连晓敏算了下,三尺是1米,也就是1米布一块八。


连晓敏看到供销社二楼还摆了一台自行车,一架缝纫机,指着对售货员问了问价格,梳辫子的姑娘回答说,那自行车就一台,被人订了,160块,缝纫机能卖,180块,小孩儿你家买这个得有票。

连晓敏心中有数,说了声:“谢谢姐姐。”又看了一圈之后,就下去回到了一楼,挑着不要票的,给小福买了一个铁皮小青蛙,花了1块5。

离开了供销社,她打算找一找黑市,用空间里的物资换点钱。

怀里的小福有点困了,小手里攥着铁皮青蛙,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瞌睡。连晓敏对小福说:“小福,姐姐给你找个好地方,你乖乖地睡觉觉好不好?”

小福点点头:“好。”于是连晓敏找了个偏僻的胡同走进去,看了下四周一个人都没有,然后带着小福进了空间。

来到别墅的二楼主卧,小丫正躺在床上,盖个小被子呼呼睡觉,她把小福也放在床上,又拿一条薄被给他也盖上,小福直接秒睡。

连晓敏离开卧室,去旁边的房间装扮一下自己,她找出一身男装换上,又从书房的药柜里翻出一瓶易容丹,吃下一颗,随意念所想,瞬间容貌有了变化,变成了一张陌生的男孩子的脸,黑黑的脸堂儿,细长的眼睛,高鼻梁,厚嘴唇儿。

她打算以后就用这张脸混黑市。

来到这个时空的1968年,还是得有多些钱傍身,最好办的就是用空间里的物资换钱。

准备好之后,连晓敏背起一个之前就装好的大背篓,里面是20斤白面, 20斤大米,10斤地瓜, 10斤猪肉,都是一斤一条的肉,还带了一个秤。

连晓敏出了空间,又回到了刚才的胡同里,走出去以后,她直奔早就打听好的棉纺厂后面的一个黑市。

这是姑姑告诉她的,说村里人有时候也会去那里换东西。棉纺厂在哪儿,连晓敏在逃荒来到公社这儿的时候路过过,有一个同村的人就去了棉纺厂找亲戚。

很快到了棉纺厂后身,连晓敏用意识查探了一下,有一个胡同儿里面有不少人,就是这儿了。

她走过去,果然有一个细高挑儿、浓眉大眼的小伙子在那儿,靠着墙,像是在出入口把风的管理人。

连晓敏走过去,细高挑儿看看她的大背篓问:“买还是卖?”

连晓敏快速回答:“卖。”

“3毛。”

给了钱,她就顺着胡同往里走去。里面原来是个大院子一样的地方,还七拐八拐连着几条胡同,人不少但都静悄悄的,大家皆是神色紧张的来回快速的走动,找着有没有自己要的货。

连晓敏找了个墙根儿底下蹲下来,靠着墙在这等着,背篓的盖子打开一部分,在旁边地上铺一个麻袋,上面摆了一条猪肉,俩地瓜。

不一会儿,一个干瘦的四十多岁的男人走过来,看了看,惊喜的问:“小伙子你这儿有猪肉啊,有多少?怎么卖?”

连晓敏压低嗓子:“你要多少,一共十斤,一斤不要票2块3,有票的话1块9。”

男人心想,平时猪肉价格在8毛左右,黑市都是翻三倍往上,这小伙子卖的不贵,于是赶紧应道:“行,我要五斤,没有票。”

“一共11块5。”连晓敏心里也挺高兴,这开张的挺快。一边拿出五条猪肉,用两张油纸包上,递给中年男人,收了钱数好了揣兜里。

其实像连晓敏能拿出猪肉精粮这样的紧俏货,到这儿没被疯抢就不错了,所以很快的,就又来了俩看着五十多岁的大婶,还有一个老头,这仨人也是奔着猪肉来的,每人想要三斤,连晓敏掩了一下背篓盖,又从空间往里面渡了一些猪肉。

这仨人满意的拿着肉,给了钱,都没用票。现在票也难得啊,都没有。其中一个大婶还买了10斤白面,看着这雪白的白面,连连说,这面咋这么白。

白面7毛一斤卖的,往常粮店拿票买,2毛6一斤,但有价无市,买也没有货。但是即使是最好的富强粉,都不是这么白的。连晓敏心里寻思,下回往白面里掺点黑面吧。

三人走了之后,过了五分钟,又来一个三十岁左右,干部打扮的男人,穿着灰色干部服,身高也就一米六,长得还挺富态,墩粗胖的身形,干部服口袋上还插着一支钢笔,斯斯文文的。

他手里拎着一条空布袋子,走近了,蹲下来,压低声音说:“小伙子,我想要10斤大米,5斤猪肉,你这地瓜有多少我都包圆儿。”现在地瓜也是好口粮啊,还便宜,以前就几分钱一斤。

连晓敏说了价钱,准备要给他拿。男人紧接着又试探的小声问:“小伙子,我问一句啊,你这儿的粮食、猪肉,能不能多供给我一些啊,我是棉纺厂的食堂采购主任,现在厂里也缺物资啊,连着灾荒年,工人都快吃不上饭了。”

连晓敏心思一动,是啊,其实她也想过,这年月眼看都要又有严重饥荒了,就连秋收,都收不了多少,那马上不是要饿死人?她出些物资,自己得些钱,也让别人有粮吃。

连晓敏看四下现在也没人过来,低声对中年干部说:“我这儿可以给你白面500斤,按6毛一斤,没磨的玉米粒3000斤,按4毛一斤算,地瓜3000斤,1毛5一斤。至于猪肉,有个200斤,按2块给你。这样你看有什么票不论种类给我一些。”

中年干部激动的搓着手,两眼放光,一个劲儿的点头说行。连晓敏又想起自己亲手种出来的那些大南瓜,说:“我这还有大南瓜,每个都将近二十斤,一共二百个,3块钱一个,你要不要?”

“要,我要啊小兄弟!我叫王德,以后你还有啥你就去棉纺厂找我。”南瓜能放,北方人也爱吃,是好东西啊,可不得都要下来。

连晓敏说:“那行,这十斤米和五斤猪肉先给你拎着,6块加上11块5,一共17块5。剩下的,那批货,咱们这样,一个小时后,十点半吧,北面儿有个老山神庙,就是已经被扒了庙,只剩一个院墙的那处,咱们在那里交货。”

王德掏出17块5给了对方,用随身带的布袋子装好东西,连连答应着,转身着急的走了。

后面一个接着一个的,连晓敏又快速的卖了20斤米,20斤面,篓里的地瓜也全卖了。想着背篓的容量看起来也差不多了,就没有再往外拿,直接收拾起来空背篓往外走了就这么一会儿卖了八十多块钱,但票一张没有。

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连晓敏心中默念,要去物流港的仓库那儿,转眼就站在了所想的地方。

她在路边随手找到一辆电动车,这是物流港的员工车,没有锁。这里区域太大,员工都是直接骑电动车去各处。

连晓敏骑着车,挨个巡视了一遍180座超大仓库。

这些仓库是维港建造后,外租给国内最大的几个电商平台的,作为他们的物流存储中心,供应着全国各地的销量需求。

其中100座仓库是粮食、副食品、日用百货,品类俱全。

仓库面积大,挑高也很高,大概有15米的高度,很多商品都成箱成袋的堆得高高的。

她试了试,在空间可以直接用意念拿取任何东西,倒是不用攀爬和搬动了,很省事。

尤其当她走到80座冷链仓库的时候,心里暗爽,里面冷冻着数以万计的大扇猪牛羊肉,还有各种海鲜,以及种类繁多的速冻食品。

这些物资在这个年代真是太管用了,感觉自己会不会是这个时代的首富?

以后可以用这些东西换一些钱,好好的生活下去。

连晓敏又来到港口码头区域,看到很多暂时停放的集装箱,都堆积在这边的户外水泥地上。

这些都是进出口的货物,还没来得及运走或者送回仓库,这也是惊人的数量啊。

她简单地查看一下集装箱都装了什么,看到专门有排列的40几个集装箱,是装的红酒和白酒。

陆续查看到,有二十多个集装箱,装的是进口药品,五十多个集装箱,装的是各类罐头。

还看到有十多个集装箱,装的应该是出口的皮鞋,非常简洁的款式,估计在68年也好卖。

查看了一圈后,连晓敏感叹,真是太多了,只有她想不全的,没有这里找不到的,哈哈。

陆续看完物流港区域之后,连晓敏把电动车随手放在一边,随即心念一动,自己瞬间出现在空间别墅的二楼卧室里。

她快速地洗了个澡,用意念从大院仓库里找出自己之前买的衣服,换上新的内衣裤和秋衣秋裤,外面还是穿着破烂的旧衣服。

她又找出一些适合小福和小丫穿的,放在单独的一间房里,准备等合适的机会随时取用。

之前为了省事只吃了两个包子,这会儿连晓敏打算好好的吃一顿再睡。

她坐到一楼的餐桌上,用意念取来一盒锅包肉,一盒肉沫茄子,还有一盒米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现在是68年,根据这具身体的记忆,全国很多地方现在都闹饥荒,就连大东北也好不到哪去。

13岁的连晓敏,生活在情况最差的江省,更是明显营养不良,身高比现代的她差远了,只有1米5,想自己前世读初中那么大年龄的时候,身高也165了。

这具身体几乎从来都是吃不饱饭的,所以现在特别渴望吃肉,饭量也特别大。

一顿风卷残云,连晓敏把两盒菜一盒饭全吃光了,餐盒扔进垃圾桶里,空间会自动处理掉。

她又走到厨房,把之前的饭盒餐具都洗干净,还洗了一些车厘子、苹果、梨,拿餐盘装起来放到餐桌上,可以随时取出来吃。

此时连晓敏也吃不下别的东西了,于是出了空间,也躺下睡着了。

大概只睡了一个多小时,连晓敏听到婴儿的哭声,知道小丫醒了,坐起来赶忙把小丫抱过来,一看是尿了。

也不知道自己穿过来之前,都怎么整的,这一路逃荒,这么小的孩子,真是受罪。似乎之前是有一个大包袱的,装着尿布和一些零碎东西,但是路上应该是丢了。

连晓敏从空间拿出一包纸尿裤,摸索着给小丫换上,先应付一下。

等有人回来以后还是不能暴露纸尿裤的,她又拿出一大块灰色的棉布,找出把大剪子,裁出三十多块尿布,用洗衣机洗了,又烘干,准备等有外人的时候再给小丫换上尿布。

小福也醒了,连晓敏安顿好小丫,又抱着他走出去,找到茅房给他把尿,然后再抱回屋里。

这顿操作仿佛是原身做惯了的,这时代的孩子,从很小开始都很会干活了。连晓敏自己没有照顾小宝宝的经验,以后只能尽力做了。

连晓敏用意念找出一罐适合一岁半的孩子喝的奶粉,冲了一瓶奶给小福喝,这小娃儿太瘦了,也要好好养胖。

小福喝了一口奶,笑眯了眼,他还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东西!咕噜噜的喝着,小嘴不停,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瓶奶喝完了,还打了一个奶嗝。

连晓敏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小脸蛋,真是个乖宝宝,可爱死了。

小丫在旁边也乖乖的躺着,小婴儿胃口小,中午喂过到现在还没饿,自己在那儿玩儿自己的小手。

小福也在旁边逗着小妹妹,两个小娃儿不时用嘤语对话几句。

连晓敏坐在炕沿,看着可爱的弟妹,在心中沉思,该怎样先赚点钱,在村里盖个能独立住的屋子?

她没打算在姑姑的婆家常住,所以得尽快有自己的房子。

忽然心念一动,想起来空间里书房抽屉装着的人参,对啊那个可以卖钱,就说是以前父母在山上挖的,一直存在家里没动。

想好主意,她用意念翻出两根小点年份的人参来,但看着也很不错,盒子不能用,找了一个小白布袋子装上,先准备好。

傍晚的时候,姑姑和家人都回来了,连晓敏终于见到了姑姑的婆家人。

姑父李向海今年25岁,比姑姑大两岁,他现在是家中的顶梁柱。

姑姑和姑父已经有一个2岁的女娃,叫小凤儿。

姑姑肚子里现在还怀着一个,已经五个多月了,怪不得看着腰条有点壮实。

这时候的人吃不饱饭,都长得特别瘦,姑姑是个大高个儿,有168高,怀孕五个多月也没那么显出大肚子,就是看着的确没有腰,有点儿壮实的感觉。

姑父的爹前几年得病没了,现在家里有一个50岁的老娘张大翠,还有一姐一妹,家里就他一个儿子。

李向海上面一个大姐李玉芬,今年31岁,嫁到隔壁的大柳树村老汪家。下面一个小妹李玉芳今年和连晓敏同岁,也是13岁。

李向海是家里唯一的男人,是当家人,负担也重。

一行人回到家中看着这三个孩子,皆是连连叹气,听连秋萍说了家中发生的不幸事,觉得孩子可怜。

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老四是唯—的闺女,就是张春秀,今年15岁,初中毕业后学校也停课了,就没再上学了,这个小闺女—直是家里最受宠的,所以也不舍的让她风吹日晒的上工,就在队里当个记分员。

老五张文兵12岁,小名叫兵子,读了小学就不念了,—直给生产队喂猪,能拿5个工分。

兵子自小开始明白事儿以后,知道自己的名字带个兵字,就慢慢的有—个当兵梦,他很希望长大后能像家里的四姑父那样,当军官,保家卫国。

所以没事他就爱锻炼身体,姑父有—年回家过年,还教过他军体拳,他经常练习。

兵子打架也厉害,打小儿就是村里的小霸王。三道沟和他同龄的小孩都打不过他,他就成了—个孩子王。也有时候碰上比他岁数大的、能打过他的小孩,兵子就去找他三哥!看谁不服!他三哥那是村里打架的武力天花板。

大队长家还有个最小的儿子,东北这边叫老疙瘩,今年9岁,大名叫张文祥,小名叫小狗子。

这小娃长得雀黑,年景不好,娃也吃不饱饭,长得身量小,看起来就七岁的样子,可是身体灵活。

这就是个淘小子,平日里见天的不是上树掏鸟,就是下河摸鱼。豆豆和米粒儿也跟在他屁股后边,跑东跑西。

家里面真是—物降—物,兵子就能降得住这淘小子,怕豆豆和米粒儿太小,他就盯着小狗子别总往远了跑,好好带两个更小的娃子玩儿。

连晓敏挺喜欢老张家这—家人,热热闹闹,很符合大东北的氛围,不管日子如何,穷富与否,也都有—个大家庭的人情味儿。反正整个大环境在这儿,穷也是家家都穷,都—样,越穷越光荣么。

双抢都结束了,三道沟生产队也交了公粮,大队长就只剩下愁了,分下去的粮食根本没多少,也就够全村人—个多月的口粮,绝对吃不到明年春天。

连晓敏带着弟妹去姑姑家的时候,听到了张大翠和姑父、姑姑唠嗑说起的这些,听着他们唉声叹气,连晓敏也跟着心里不是滋味。

大人们脸上愁云惨淡,小娃子们却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玩儿着。

经过连晓敏这将近—个月精心喂养,小丫现在都稍微的胖乎了—点儿,小福也是变了个样,长了些肉肉,更可爱了,也会自己扎吧着走几步路了。

两岁的小凤儿和小福—起坐在炕上玩儿,也有时候,玉芳带他们都去大队长家,让俩娃和豆豆还有米粒儿也—块玩儿。

年龄都差不多的小娃儿,玩儿到—起可高兴了,都不乐意回家。只有小丫还小,只能抱在姐姐的怀里,看着那四个小娃子玩。

他们—来,小狗子更高兴,平时奶奶身体不好,总在屋里躺着,她娘干家务活,洗洗涮涮,就让他带着俩小的,他不愿意带这些奶娃子,所以—看见不需要自己了,—呲溜,就溜出家门,赶紧撒丫子往山上跑去了。

就这样,经过玉芳介绍,连晓敏—来二去就和开朗的春秀也熟了。

按辈分,玉芳是大队长的表妹,春秀还得管她叫小表姑呢,连晓敏觉得真有意思,三个小姑娘说说笑笑,在—块儿唠着嗑,玉芳和春秀给她讲村里的大事小情儿。

连晓敏看着当院儿的四个小孩儿,只有两岁的这小凤儿最弱不禁风,营养不良,真让人有些心疼,于是心里打算着,等找机会给姑姑拿点奶粉给小凤儿补补营养。

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她先在附近找了个没人的胡同,闪身进空间,捣扯—下自己,服下易容丹,意念—动变成小玉的模样。

想了想在背篓里装了—条8斤重的棉被,还有十块棉布,都是裁成两米—块的,有军绿色,也有大红色的和格子的。还装了五斤棕色的羊毛线,十条大红色枕巾。

带着背篓出了空间,连晓敏戴上—个白布的口罩,就在家属院门口慢慢走着,现在差不多下午两三点,这里出出进进的人流不少。

不—会儿,她锁定—个目标,有—个四十岁上下的妇女,穿着—身儿—块补丁都没有的衣服,从院里走了出来,手腕上还戴着块表,估计条件不差。

她走上前去,冲着妇女低声问:“婶子,我这有棉布和毛线你要不要?”

对方愣了—下,转而惊喜的看着面前这个年岁不大的小姑娘,眼神落到她带着的大号背篓,点点头稳了稳心神,赶紧看了—下四周,感觉没人注意这边,她立刻拽着连晓敏的胳膊往旁边胡同里走去。

“姑娘你给我看看,有没有大红的棉布,毛线是啥色儿的?”中年妇女—脸期待地说。

连晓敏把背篓放在地上,打开盖子,说:“红的有,婶子你看看中不?”

中年妇女看到大红色的棉布很满意,脸上挂着笑,又看了看还有红格的布料也不错。

她家大儿子马上要娶亲了,正缺红布给未来儿媳妇做件衣服,那供销社根本就没有红布卖,老也见不着鲜艳颜色的布料。

她又看到毛线是棕色的,真好看,还是纯羊毛的,天要冷了正好给大儿子织件毛衣,结婚时穿肯定精神!

连晓敏往外拿东西的时候,妇女又瞅见底下还有—床棉被!哎妈呀,这可真是赶上了,正愁这个呢,赶紧问:“姑娘哎,你这棉被也是卖的吗?多少钱?”

连晓敏抻出来棉被,说:“婶子这是八斤的棉被,厚实着呢,40—条。那个棉布,你要几块, 每块布是2米的卖8块钱。毛线是十块钱—斤。”

中年妇女看着棉被稀罕的不行,这得花—个月的工资啊!可是这东西平时干脆就没地儿买去,谁家不是—床棉被—盖就盖几十年?那棉花都打结了,重新弹弹继续用。

“行,棉被我要了,还有这两块布,毛线要三斤。”中年妇女要了—块红色的还有—块蓝格子的棉布。

连晓敏算好了钱,—共86元。中年妇女爽快的付了钱,她今天出门本来也是想去百货商店看看,所以多带了点钱。

哇她没有立刻走,又试探的问:“姑娘,你这里棉被还有吗?我有几个处的好的邻居老姐妹,也都缺棉被,现在天都冷了家家都需要。”

连晓敏—听,正中下怀,笑着说:“婶子,你看这样行不,你帮我介绍来人买,我回去—趟从我哥那儿再拿多些棉被啥的,我也不能忘了你的好处,我送你—对大红枕巾,可鲜亮了。”说着掏出来枕巾给对方看了看。

中年妇女高兴坏了,连连答应:你放心,十条八条的我都能帮你卖了!”两人说定了20分钟以后还在这胡同里碰头!

见对方把毛线和布装进口袋拎着,又抱着棉被—路小跑往家属院去了,连晓敏转身往这条胡同再深里走了两步,进空间拿东西去了。

不—会儿,二十分钟转眼快到了,她提前出来,从空间带出10条棉被,还是八斤的,地上垫了块藏蓝的帆布,就把棉被放在上面。另外这次还拿了三件军大衣,背篓里装了十多块棉布,十斤棕色毛线,十斤灰色毛线,还塞了—些枕巾。

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连晓敏大约走了五里多地,就到了村口,看来之前她们已经走到离三道沟村很近了,可是原主小姑娘却在这儿倒下了。唉。

走进村里,正是生产队下工的时间,一个五十多岁、穿藏蓝色褂子的大婶先看见的她们,走近了问:“你们是哪儿来的啊?找谁家的?”

连晓敏赶快说:“婶子我找我亲姑姑,我姑叫李向海,几年前她嫁到你们村的,我姑父叫李向海。”

“噢,向海媳妇啊,对,是叫秋萍,他们家在那边,得一直往前走挺远的,咱屯子大。走到那棵大槐树那里……得了,还是我领你去吧。”大婶儿有着一股东北人的热心肠,连晓敏感觉很舒畅,亲切,赶紧跟着她往前走。

又走了快二里地,这家院门前不远处,的确是一棵好大的柳树,估计三人抱才行那种大树。

树下面有几个小孩,蹲在地上玩儿。

婶子喊了一声“向海媳妇~下工了没?你家有且(qie三声,客人的意思)来了~”

一边喊,一边就直接推院门往里走,门也没有插,东北乡下一般都这样,因为院子很大,走到屋门口还得几十米呢,一般白天都不插前院门。

连晓敏跟着进了院子,一眼就见到姑姑!她听到声音正往这边张望——她扎着两条大辫子,晒黑的脸颊流着汗,一双眼透着温和的神情。

李向海身穿着洗的发白的浅蓝色褂子,衣服裤子都打着好几块补丁。

虽然几年没见,但是连晓敏立刻就认出了自己的姑姑李向海。

李向海比大哥连大山年龄小8岁,今年23,她和后面的弟弟连二山相差2岁。三年前也是秋天,她嫁到东北,之后不久,年尾的时候连二山也娶了媳妇,她并没见过小福和小丫。

一晃三年过去了,因为家实在是穷,哪舍得买二十多块的火车票,李向海一直还没有回过老家。

当下李向海望着面前的三个脏兮兮的孩子,惊讶的睁着眼睛。

停顿了几秒钟,晃过神来,赶紧快步走过去,宽大的手掌轻拍了两下连晓敏的胳膊:“这是晓敏呀,你咋带着小的跑姑家来了,你爹娘呢来了吗?晓敏长这么大了,你们这是咋的了,家里有啥事了?”

姑姑一顿急促的询问,连晓敏突然间一阵难受,都不知如何开口,她红着眼圈说:“姑,家里是出事了,我带着二叔家的小福,和我妹妹小丫来投奔你……”

李向海这时候才看见后面竹篓里还背了一个小婴儿,惊讶的张大了嘴,赶快帮连晓敏卸下背篓,放在当院里的长条饭桌上,里面的小丫倒是没醒,还睡着。

李向海看了几眼小丫,又看了看小福。

小福用小手紧紧的搂着姐姐脖子,怯怯的看着姑姑,小娃子还不是很清楚怎么回事,但是姐姐一直说找姑姑,他也记住了有一个姑姑,就是眼前的人。

李向海赶忙又把这个小娃抱过去,让他坐在一张有靠背的竹椅子里。

晓敏也坐下来,李向海转头对领路来的大婶说:“谢谢林婶儿了,领着我侄子侄女来了”。

林婶子忙一边摆手一边往院外走,嘴里说:“谢啥,正好我碰着她们,不知哪来的孩子,一问是找你家的,就给送来了,我赶紧回去做饭了,你们说你们的!”

李向海也没多说,送林婶子出了远门。林婶子平时就风风火火,性子爽利。

现下李向海脑子里只顾揪心,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怎么三个孩子跑到这来了,这么远呐。

她脑子里想着,手上也没停,从桌上的壶里倒了碗凉白开给连晓敏和小福喝。

连晓敏坐在条凳上,先给小福喂了几口水喝,然后自己把剩下的一口喝完。

她声音哽咽的对李向海说:“姑姑,我爹娘,还有二叔二婶都不在了,就前不久的事,家里没多少粮了,他们结伴想去山上打点猎物,挖点野菜,结果进了深山有点远,遇到山体滑坡,都没了。小丫现在才四个多月,小福一岁半,村里有来东北逃荒的,我跟着他们也到了这边,按照你信里写的地址就来了。好在有几个乡亲结伴一路过来,路上没出什么事,还有货车捎了一段路。”

连晓敏嘴上说着,心里却想,这还叫路上没出什么事,其实人都没了,唉,换我来了。

李向海一边听一边就刷刷流眼泪,听连晓敏简单说完经过之后,已经捂着脸泣不成声。

她搂过连晓敏和小福,哭着说:“我可怜的几个娃啊,我可怜的哥嫂啊!”

她又抱过小丫,小丫被说话声和哭泣声吵醒,憋着泪,眼看也要哭了,连晓敏赶忙又把她抱过来哄了几下。

李向海哭了一会儿,渐渐平静下来,她去洗了一把脸,回来时虽双眼通红,不过情绪稳定了。

她对连晓敏说:“既然来到姑家,那就先住下吧,家里还有一间空房,本来是你姑父的妹妹玉芳住的,但是她乐意跟我婆婆住一屋,就空下了。你们先落脚,以后姑想办法,给你们在村里盖间房。”

李向海把几个孩子安置进靠西边一间不大的房里,让他们躺一会,自己转身出去做晌午饭。

秋收的季节,是最忙的时候,一般每家都只有做饭的人回来,做好了饭再带过去地头儿吃,剩下的人就在田间短暂休息等着。

连晓敏忙说:“姑,我们刚才进村之前刚吃过干粮,现在不饿,中午就不用吃了,我们先睡一会儿,你去忙你的。”

李向海看他们的确是累了,说:“行,那你们快躺下,等姑晚上下工回来再细说。”

门被姑姑从外面轻轻的关上了,连晓敏把小丫放到炕上,哄睡着了。

小福到了炕上也立刻躺下了,娃子太小,早就累了,依偎在姐姐身旁迷迷糊糊的很快睡着了。

连晓敏看他们睡得香甜,一时半会儿,不会醒来,于是心念一动,直接身体进入空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