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郭沛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小说大明:开局我帮朱元璋解梦》,由网络作家“寡欢太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明:开局我帮朱元璋解梦》是由作者“寡欢太叔”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赴浙地执行。加都察院经历司陈则武为监察御史,监察摊丁入亩一众细则。”......
《精品小说大明:开局我帮朱元璋解梦》精彩片段
臣再乞陛下,早下旨意,上合天心,下安社稷,著述文字,明证典章,诚惶诚恐,微臣草上。
回去之后,陈则武直接去了李府。当然不是去找李瑾曦,而是去拜见自己的老岳父。
李伯昌有些激动,摊丁入亩,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良策。激动之余,内心的担忧也不禁生出。
良策虽好,可是会得罪太多的人。恐怕即便是皇上,也得思量众人的得失。而这些,皇上不可能没想到,但还是让陈则武上书陈言,说明皇上是认可的,但皇上也有所顾忌,这是让陈则武做马前卒。
也罢,李伯昌叹了一口气,执意以他的名义上奏。
陈则武对于李伯昌对自己的保护,还是有些感动的,这不是抢功,毕竟朱元璋知道这是陈则武提出的,李伯昌只是代为转述。
而且有了朱元璋的保护,只要他喜怒正常,脑子不再一根筋,李伯昌就不会出事。
再说了,摊丁入亩难以推行,毕竟这触及到太多人的利益,稍不留神,就是泰山之下无完卵。所以,就需要一个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的皇帝。观明一朝,估计只有朱元璋和朱棣两父子了。因此,摊丁入亩不会太过艰难。毕竟钱虽然重要,但总没有命重要。
想了很多,陈则武觉得万无一失。可他忘记了朱元璋除了雷厉风行,还特别擅长卸磨杀驴。
“都看看吧,咱呐,觉得不错。”朱元璋将奏折分递下去,供大臣传阅。
“这是啥鸟玩意,字都认得,放在一起咋就看不懂了。”景川候曹震嗓门很大,在朝堂上就嚷嚷起来了。
“杀才。让你多读书,出去打仗,咱写给你亲笔信,你都不认得,打个屁打。”朱元璋笑骂。
朝堂上一片大笑,刘伯温却满脸凝重。
这封奏折,写到自己心里了,摊丁入亩,这是万年之策。他和李伯昌同朝为官多年,未见其有如此大才。又听得昨日,皇上是见过了陈则武,后来又紧急召见的他们几个。
昨日,皇上已经把摊丁入亩大致说了一遍,户部谢长廷大赞为国策。哪怕是挑剔的自己,也极为心动。这陈则武着实不简单。
老谋深算的李善长,却不这么想。陈则武,黄口小儿罢了,不足为虑。
如今皇上对这政策极为看好,这时候逆着说反对,无异于找死。李善长深知自己已不得圣心,这个时候更不能出头。但摊丁入亩,好是好,可自家近万亩良田,这缴税得缴到什么时候。现如今,最好的就是闭嘴,不赞成也不反对。
“臣以为,摊丁入亩,乃万世之策,利国利民,固大明国本。臣身为户部尚书,深知丁税之害,百姓早已苦不堪言。臣斗胆启奏陛下,当全国推广,早正国本。”户部尚书谢长廷出列,大为赞叹。
“都察院经历司,咱让你来上朝,不是让你当木头的。出来,说话。”朱元璋直接看向陈则武。
“皇上,臣以为摊丁入亩,好,国策也,稳民生,固国本。但这毕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疾,当缓行。应选一富庶之省,以为试点。可,则推行全国。不可,则后改之。”
户部尚书说话的时候,陈则武就已经在思考,贸然推行全国是不可能的,这玩意必须搞试点,不然整个国家都得完蛋。而且,试点必须财力雄厚,禁得起折腾。
“传旨,摊丁入亩,国策也。以浙地为试点,着户部侍郎白义喜赴浙地执行。加都察院经历司陈则武为监察御史,监察摊丁入亩一众细则。”
朱元璋看着外头走远的李伯昌陈则武两人,面无表情,但心里却牢牢记住了燕王朱棣。
李瑾曦焦急的在家等待,父亲的脸色让她明白,这不是一件小事,这关系到陈李两家的几百口人的命运。
见父亲回来,连忙倒茶询问,得知皇上不再追究,才松了一口气。
却见父亲是独自回来,未曾见到陈则武,李瑾曦心又提了起来。李伯昌看到女儿焦急神色,笑着告诉女儿,陈则武刚出宫门就被太子叫走了。
陈则武跟着小太监一路来到京中一座酒楼。名曰:太白楼。
楼上,陈则武看到朱标朱棣两兄弟在把酒言欢,上前行礼,坐定。
“今日雅聚,陈兄不必多礼,一切照常。”
“陈兄,我听闻你说山河所至,皆为明土,日月所照,皆为名臣。这话说的可真是不同凡响,孤敬你一杯。”朱标凑近陈则武,拿起酒杯,直直的盯着对方。
陈则武连忙拿起酒杯,姿态略低,一饮而尽。
“殿下谬赞,此乃事实。”
朱标闻言,哈哈大笑,将桌子最远的一道菜,端至陈则武面前。
“陈兄,今日不谈国事,只谈风花雪月。”
“来,尝尝这道菜,鱼肉鲜嫩,甚是爽口。”
朱棣在一旁,抱着鸡腿就啃,同桌二人,也不是外人,一个是自己的大哥,一个是刚交的好友,他也不必拘谨。
而且在朱棣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大哥,你可别吓着他。这大明朝,除了父皇母后,谁还能让你端菜。”朱棣看到陈则武拘谨的样子,有些好笑。
“对对对,四弟说得对。陈兄不必拘礼,随便吃。”朱标眼神示意,一旁伺候的小太监赶忙上前,谄媚的给朱标和朱棣倒酒,至于陈则武,则是选择了无视。
陈则武也不在意,拿起筷子,大快朵颐起来。
朱标点头,仅仅两杯酒下肚,就作微醺状,给陈则武夹菜,倒酒。
陈则武早就憋不住了,吃个饭,那么多规矩,反正朱标已经陈兄陈兄的叫了,自己索性就放开了吃。
“听父皇说,陈兄已觅得佳人,不日就会成婚?”朱标突然八卦起来。
“是,早时家父同应天府李大人结了儿女亲家。现两家正在商议成婚事宜。”陈则武听了皱一皱眉,堂堂太子也这么八卦了。
“好,好一个才子配佳人。良配,也是一段佳话。孤送你这把扇子,全当随礼。”朱标拍手叫好。
“这…”陈则武刚想拒绝,就被朱标打断。
“上赐,不可辞。陈兄给孤一个面子。”朱标脸色微变,也不像刚刚那样贴近陈则武,开始自顾自的吃菜。
这扇子可不好拿。陈则武心里暗暗想道。
可朱标都这么说了,他知道不可能再推辞了,不然往小了说就是给脸不要脸,往大了说就是欺君。太子是储君,可也是君,况且朱标深得朱元璋的喜爱,这就更不能推辞了。
“如此,臣多谢太子殿下。”陈则武双手接过,行礼谢恩。
“哈哈,待你大喜日子,孤再送你一份大礼。只是四弟到时已远赴北平,这份大礼,就带着四弟一同送与你。”朱标一脸平静的看着陈则武,刚刚的微醺之态,亲近之意都不复存在。
自胡惟庸案发后,连累到自家。陈则武不得已去迎合朱元璋那晚的梦,以解陈家之危。
现如今,自己却越陷越深,好像卷进了这皇家的漩涡中。朱标和朱棣,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兄弟之间感情之深,不是自己可以去想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