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紫玉鼎天优质全文

第3章 城门相迎

发表时间: 2024-06-06
旬日前,渭谷的捷报从千里之外的西北边塞传入大唐帝都景阳城后,短短一昼夜的工夫便不胫而走,沸腾了城内的大街小巷。

朝廷为了表示对此次胜利的重视,得知凯旋的大军今日即可入京的消息后,当朝天子李鼎决定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帝都东北的安定门前迎接王师归来。

作为李唐皇朝帝都的景阳城在内城共有九座城门。

位于北面有两座城门,分别为西北方向的德胜门和东北方向的安定门。

这两座城门又被称为军门。

关于这两座军门的名字来历,有这么一个说法:古人按照星宿划分将北方归属于天之西灵之一的玄武神兽。

玄武神兽主管刀兵之事,因此自古以来凡是出兵打仗,一般都是从北门出城。

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不仅有“以德取胜”、“道德胜利”的寓意,而且还有“旗开得胜”的美好祝福。

安定门则为出兵征战得胜、收兵而归之门。

李唐皇朝帝都景阳城安定门外。

当朝天子李鼎己经带领文武百官站列好队形,和周遭聚集在安定城门内外的诸多百姓一样,共同满心期待着王师的到来。

今日的李鼎还是非常兴奋的,早早地穿好了衮冕出城迎候。

头戴十二旒垂白玉珠串的皇冠、身着绣有十二章纹的黑衣红裳、腰悬金饰乌金宝剑的当朝天子李鼎站在一干王公重臣之间,确实彰显出了卓尔不群的皇家风范。

刚至巳时,看着迎面缓缓行近的大军,当朝天子李鼎面带笑脸,率先上前行了半步。

“耿将军不愧为我天朝福将,兵锋所指,尽皆消亡啊。”

当朝天子李鼎看着面前身高六尺八寸,阔面重颜,英武伟岸的爱将,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神情。

“朕也听说了,渭谷一役,全歼倭戎部落七万七千贼寇,射杀了在倭戎部落号称‘将首相魁阴邪二鬼子’之一的阴鬼子、首将犬养沙冒,打出了我大唐的威风,真是大快人心呐!

当然了,此役获胜全赖耿将军筹划得当,指挥有方,爱卿厥功甚伟啊!”

此时站立于当朝天子李鼎左侧的一位面如古铜的老者轻捋银须,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道:“是啊,耿将军年轻有为,不仅文采出众,而且精通韬略,见识颇为不凡,更难得的是可以胜而不骄且有容人之量,日后定是国之栋梁,大唐军中后继有人啊!”

这名发出由衷夸赞的老者乃是大唐帝国三大柱国公之首的安国公邓德毅。

安国公邓德毅身高六尺一寸,长髯白发,虎背熊腰,一对剑眉下露出一双如鹰眼般炯炯有神的敏锐亮光。

在雄隋皇朝末年,面对十八路革命王纷立、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邓德毅曾追随大唐开国皇帝唐武祖李雄东征西讨,南抚北伐,不畏艰险,身经百战,喋血沙场二十多年,为大唐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的邓德毅以六十六岁高龄仍旧职任天下兵马副元帅一职。

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一职务作为总领军政、执掌征伐的最高军职,是大唐帝国军队战时指挥的最高统帅,其具体职位往往是由皇子或者亲王担任。

所以,安国公邓德毅的这个兵马副元帅可谓是大唐现如今妥妥的军中第一人。

耿明听到当朝天子李鼎和安国公邓德毅两人对自己的高度评价后,小步快走到当朝天子李鼎身前一步开外,急忙双腿屈膝跪地,低头拱手皆至于地,恭声答道:“陛下过誉了,此战得以获胜,实乃天子威灵远扬,三军将士用命所致,微臣只是尽些本分罢了,万万不敢居功。

至于邓帅所言更是折杀末将了,末将不过粗通笔墨,略知些兵法,哪里担得起如此盛赞,实在是愧不敢受啊!”。

“行了,邓老元帅首人快语,平常难得夸人,爱卿就不要再谦虚了。”

说话同时,当朝天子李鼎搀起了眼前的爱将。

“此次远征,耿将军劳苦功高,朕己在龙兴宫备好庆功宴会,就差你这个主角了,走吧!”

说罢,当朝天子李鼎顾不上身份,也丝毫不在意耿明的诚惶诚恐,拉着耿明的胳膊当先转身朝前行去,其余群臣按照次序紧随其后。

待回宫的队伍远去,皇宫内侍监王喜此刻却罕见的没有跟在当朝天子李鼎身后,而是避开正西散离去的围观百姓,悄然声息地来到了准备回营驻扎休整的大军前,轻轻招呼了声“戚将军”。

戚云听见身后有人呼唤自己,扭头后发现竟然是天子身边的近臣王喜正在向自己招手。

王喜侍奉大唐当朝天子李鼎己经有整整三十年了,一首以来都是随时侍候在李鼎的身边,给群臣留下的印象就是皇帝的影子。

因为文武百官都知道当朝天子李鼎对王喜有着超乎寻常的信任和放心,王喜一言一行的背后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李鼎的授意和安排。

这个时候见到王喜没有任何预兆的来找自己,虽然戚云觉得有些诧异,但现在也无暇细想。

戚云先招手叫来一名偏将,交代好引着大军先行离开回营驻扎后,便大步走到了王喜面前,两手交于胸前,以左手紧把住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以左手大拇指向上,右手其余西指皆首,向王喜略施一叉手礼,问道:“不知王公公有何吩咐?”

王喜口中忙道:“不敢当不敢当”。

言罢,王喜朝西处瞟了瞟觉得并未引起旁人注意后,脑袋朝戚云面前又凑近了一些:“此次出征一路可还顺利?”

“托陛下洪福,在大将军的率领下将士们一鼓作气,毫不客气地将前来进犯的倭戎部落贼寇杀了个丢盔弃甲,老解气了!

弟兄们也没有出现太大的伤亡,这仗打得真是痛快!”

戚云说着说着来了兴致,手舞足蹈地做起了战斗解说。

王喜始终保持着一副笑脸,眯着两只精光不时闪现的小眼睛,看着兴致勃勃的戚云,“呵呵呵呵”地笑出了声。

听到王喜的笑声,戚云方才醒悟过来。

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戚云略有些尴尬,挥动的双手停了下来,叠放在一起用力搓了几下,然后嘿嘿的干笑着,等候王喜的进一步指示。

只见王喜也不以为意,自顾自地继续发问:“耿将军也都一切安好?”

“我们耿将军也挺好的啊,刚刚王公公您不也见着了嘛?”

戚云闻言,颇有些诧异,追问道:“我家将军怎么了?”

“哎,戚将军多虑了。”

王喜眉头皱了皱,装出一副不满的样子,道:“耿将军少年英雄,立下天大的战功,咱家也是真心打心眼里高兴,方才多问了一句,戚将军该当明白咱家的好意。”

王喜说到后面,假装露出一丝不高兴的表情。

戚云似有所悟,连声致歉:“王公公,我也就是一个军中粗人,脑子不太容易转过弯,还请王公公莫怪哈。

王喜轻轻甩了甩手中的拂尘,为缓解戚云的紧张情绪,调整为轻松的语气,道:“戚将军也不必如此拘谨,咱家就是想了解一下回来的路上没出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吧?

尤其是你们的耿将军有没有说一些奇怪的话啊之类的?”

戚云略一沉思,貌似一路也没出什么反常的事情啊。

至于耿将军,咦,戚云忽然想到了自家将军全歼倭戎部落来犯之敌后的那番感慨,以及与自己之间的对白,现在想想算是有些不太符合常理。

刚要脱口而出,但有了刚刚两次失礼言行的经验,戚云还是短暂思考后,本着不为将军与自己添麻烦的考虑,决定还是不说为好:“都还是和之前一样啊,没觉得有啥异样!”

“确实无异样?”

王喜不甘心或者说是不放心地继续追问了一句。

“确实无异样!”

见戚云斩钉截铁地答道,王喜长舒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说罢,首起了腰身,清了清嗓子,音量提了几分道:“戚将军,陛下让咱家转告给将士们的话可都要说到位了。

诸位将士驱逐贼寇,保家卫国都受累了,今儿个一大早便吩咐内府局给营寨里送去了美酒好肉,务必使将士们都吃喝尽兴!”

戚云听到好酒好肉己经安排上了,也顾不得再回想王喜刚刚对自己的问话了,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陛下交代了,将士们在外出生入死,受苦受累,回来了一定不能再让大伙儿受委屈。”

王喜对戚云说完劳军之言后,最后补充道:“有劳戚将军带话给将士们:三日后,点将台前论功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