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全本阅读

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全本阅读

荒野塞壬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是作者“荒野塞壬”写的小说,主角是温知渝萧霁。本书精彩片段:评分刚出,会涨,不必在意(甜宠双洁救赎小白权谋微强取豪夺)因为一场车祸,温知渝穿书了,为了回家,她接受了任务---养大权臣萧霁,如今还是个和野狗抢食的小乞丐,温知渝含辛茹苦的将萧霁养大,风光霁月,温润如玉,等到他高中状元,认祖归宗,温知渝心满意足的“病死”了。三年后,温知渝被扔回来了,如今她养大的崽子权倾朝野,是有名的奸臣佞相,世界崩坏,踢温知渝回来收拾烂摊子。温知渝再次见到萧霁的时候,那个人凤眼含泪,表情冷淡,眼神阴戾“阿姐骗我。”,温知渝方才知道,她死的那一天,曾经的阿霁也“死”了。“阿姐想要我成为什么样子,我就成什么样子,只要...

主角:温知渝萧霁   更新:2024-08-18 21:1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温知渝萧霁的现代都市小说《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全本阅读》,由网络作家“荒野塞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是作者“荒野塞壬”写的小说,主角是温知渝萧霁。本书精彩片段:评分刚出,会涨,不必在意(甜宠双洁救赎小白权谋微强取豪夺)因为一场车祸,温知渝穿书了,为了回家,她接受了任务---养大权臣萧霁,如今还是个和野狗抢食的小乞丐,温知渝含辛茹苦的将萧霁养大,风光霁月,温润如玉,等到他高中状元,认祖归宗,温知渝心满意足的“病死”了。三年后,温知渝被扔回来了,如今她养大的崽子权倾朝野,是有名的奸臣佞相,世界崩坏,踢温知渝回来收拾烂摊子。温知渝再次见到萧霁的时候,那个人凤眼含泪,表情冷淡,眼神阴戾“阿姐骗我。”,温知渝方才知道,她死的那一天,曾经的阿霁也“死”了。“阿姐想要我成为什么样子,我就成什么样子,只要...

《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全本阅读》精彩片段


小孩子长得快,温知渝原本是没什么感觉的,只记得自己每次毕业的时候,都觉得上学的时候感觉那么漫长的时间,回首看去,好像也是转瞬而逝,可如今温知渝养了温霁,才发现小孩长起来是真的快。

四年的时间能发生什么?能让一个现代人变成一个古代人,甚至已经开始忘记使用电子科技的生活了,能让温知渝作为雨齐,靠着写话本火遍大胤,郭家的书坊甚至开到了京城去,温知渝赚的银票攒了一盒又一盒,也能让她养了四年的孩子,从那个时候的一团孩子气,变成如今初显清俊的少年郎。

温霁走进家门,温知渝正在院子里晒着菜干,他马上要去参加院试了,温知渝说要给他准备些方便食物,让他考试的时候吃。

“阿姐,我回来了。”温霁走上前,站在温知渝身边。

“嗯,夫子可有说什么?”温知渝低头拨弄着筐子中的干菜。

“只说了一些院试需要注意的事情,要我们做好准备,不可掉以轻心。”温霁说的一板一眼,温知渝看着人,的确是少年的模样,可到底为什么会被她养成一个小古板啊。

“嗯,阿霁啊,你年纪小,若是考不上也没事,你这个年纪,又是第一次参加考试,若是考上了,整个大胤,你都是独一份了。”

“我知道,阿姐放心,阿霁全力以赴,若是没考上也无妨。”

温知渝自诩要做一个开明的长辈,给温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所以她从不给温霁压力,因为温霁是个极其要强的人,自己就给了自己巨大的压力。

温知渝有时候也很不明白,她分明给了温霁富足的生活,温霁的人生已经被她改变了,他不必为了活下去而拼命了,可为什么还要这样逼迫自己呢?让自己背负着巨大的包袱前行,

“你打算何时去府城啊?可和同窗说好了?”温知渝对这些事情实在是不清楚,只查清楚了她需要准备什么,她也不怕花银子,直接给温霁银票,让他别想着省钱。

“三日后就去,已经说好了,阿姐不必担心。”

温知渝点头,她的确不担心,温霁这个年纪,放在现代的话,那就是跳级的天才儿童,只要温霁在十八岁那年踏入京城,这是温霁规划好的人生,没有人能改变,包括她。

而系统,也只给了她十年的时间而已。

“阿姐不同我一起去府城吗?”温霁第一次离开温知渝这么远,到底是心中不安,担心他不在身边,阿姐身边会有危险。

“只是这几日而已,你们几个少年郎一同去,我跟着去做什么?况且,我若是去了,也不甚方便。”温知渝戳了戳温霁的额头“都这么大了,如果被人知道你还这么黏着阿姐,会被人笑话的。”

温霁闻言,眉头紧皱,似乎很是不满温知渝说的这话“不会有人笑话,阿姐是我唯一的亲人,我当然担心。”

“你是我弟弟,我是你阿姐,哪里轮得到你操心啊。”温知渝只觉得无奈,当初那个听她话的小孩长大了,反过来要管着她了,而且可比她当初要凶的多。

温霁笑了笑,依然是一副乖巧的样子,转身说要去看书,温知渝试图阻拦“都这个时候了,这三天就好好休息吧,怎么还要去学习啊?”

“我想要写几篇文章,好让自己保持感觉,不可懈怠。”

温知渝虽然会劝说温霁,却也不阻挠温霁,只是偶尔会感叹一下,若是她小时候也这样,她爸妈得多高兴啊。

温霁去府城参加院试的那天,虽然还是初春时节,春风还带着凉意,可天气却很晴朗,只偶尔飘过几丝白絮一样的云彩。

温知渝看着温霁坐在马车上远去,直到远离溪源县,再也看不到马车的影子。

温霁不在,家中只剩下温知渝一个人了,温知渝转念一想,干脆给李婶也放假了。

那天,温知渝院子里坐了一整天,什么都没有做,直到夜色降临的时候,温知渝终于承认,这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的时候,空荡荡的,孤寂的感觉席卷了温知渝整个人。

温知渝轻叹一声,普通人都是重感情,哪怕是养个小猫小狗的,都会舍不得,更何况是个人呢?

四年的时间,她几乎觉得温霁真的成了她的弟弟,他们是真的一家人。

只是四年而已,温知渝已经开始舍不得温霁了。

原本想着潇潇洒洒的过完这十年,她就转身回家了,原本这个世界在她眼中,只是一本书,一场真实的游戏,温霁,也只是个纸片人而已。

可这个世界如此鲜活,温霁也那样真实,她现在甚至已经开始给温霁攒钱了,那些银票,或许是她最后能留给温霁的东西了。

在温霁回来的前一天,温知渝收拾好了自己的心情,如今只是四年而已,她还能陪着温霁好些年呢。


写话本这事,开头是最难的,开了头就顺畅了。

真假千金的故事,温知渝写了一个月,又用了一个星期来删改,大胤如今的话本,最长不过几万字,第一次写,温知渝也不好一个话本写上百来万字,最后删删改改也有将近二十万字。

近日天气愈发热了,街上已经有了卖寒瓜的摊子,李婶去买菜的时候买了一个回来,然后放在井水里凉着,等着傍晚温霁回来了吃。

天热了,白日也长了,温知渝今日终于不用伏案工作了,一大早就在院子里活动筋骨,毕竟古代的郎中可不治颈椎病。

温霁今日说先生要小测,走的比平日更早一些,连早食都没来得及吃,不过说是今日会回来早一些。

温知渝站在院子里,李婶来了之后,将他们空荡荡的院子整理干净了不说,还开辟了一块小菜地,如今长得快的生菜都已经能吃了,温知渝看着长得水灵灵的蔬菜,拿着旁边的丝瓜瓢浇水。

“姑娘,我昨日刚浇水了,这水浇多了也不好。”李婶路过院子。

宋李氏本来就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来这干了也有一个月了,前些时日,温知渝给发了第一个月的工钱,五百文钱沉甸甸的落在她的掌中。

宋李氏真觉得这活计好,温家姐弟都是好人,家中的活计也轻松,还没她在家中做农活来的累人,偶尔还会给她一些吃食带回去,让家里的孩子解解馋。

宋李氏也是瞧出来了,这温家姑娘显然是家中娇养长大的,对这些农活,甚至是女红,都是一窍不通的,不过,温家的活不多,若是温家姑娘什么都会做,哪里还有这份活计啊?

温知渝有些尴尬的将丝瓜瓢放下,院子里的树下面支了一个秋千,原本是给温霁的,可温霁却从来不玩,大抵是嫌弃那幼稚吧,不过给温知渝这个大学生玩,刚刚好。

温霁回来的时候提着一个小纸包,温知渝正坐在秋千上晃悠。

温霁站在门口看着自己阿姐,微微歪了歪头,他的阿姐一直都是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阿姐好像都很快乐,这个世间对阿姐来说一定很美好。

“阿姐。”

温知渝从秋千上跳下来,看着温霁,轻轻摸了摸自己鼻尖“你看看,给你准备的秋千,你也不玩,浪费,好歹也花了几百文呢。”

温霁笑了笑,没说什么,而是将纸包放在桌子上“这是牛乳蜜糖,阿姐上次不是说想吃吗?”

温知渝打开油纸包,雪白的牛乳蜜糖整整齐齐的放着,温知渝拿了一个自己吃,另外一个,硬塞给了温霁,温霁忍不住皱皱眉,太甜了。

“这什么表情啊?忘了你刚回家的时候找阿姐讨糖吃的时候了?”温知渝明明是将人往阳光小少年那类型培养的,怎么还是长成这样了?

少年老成,天生的智多近妖,如今温知渝只能期望着她家小崽子将来能善良一些,即便不是个善良的好人,当一个普通人也好。

只要不会成为书中那个阴戾狠毒的男主就好。

温霁并不喜甜,那个时候朝着温知渝要糖吃,只是因为过去从未尝过那一点甜,所以才那样想要,如今他已经知道了,而且相信只要他想吃,阿姐会给他很多糖。

温知渝露出一副凶相来“必须吃,哪有小孩不喜欢吃糖啊?”

温霁无奈的嚼着牛乳糖,他知道,阿姐一向不喜欢他太过锋芒毕露,看上去太显眼了,阿姐想要他普通一些,当个普通的孩子,可温霁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不能一直被阿姐庇护,他也要保护阿姐。

“今天不是考试了吗?怎么样啊?”

温知渝小时候最讨厌考试了,除了学神,没几个人会喜欢考试。

“还不错。”

那就是第一名了,温知渝险些忘记了,温霁就是个学神。

“正好,李婶今日买了个寒瓜来吃,阿姐奖励你。”

温霁抿唇,露出一个笑容来,脸上若隐若现一个小小的酒窝。

夏日的时候白日长,今日又尤其热,温知渝让李婶提前准备了手擀面,就可以早些走了。

李婶走之前,温知渝捞起井水中浸着的寒瓜,将寒瓜切了四分之一给她。

“姑娘,使不得啊,这可使不得啊。”

这寒瓜是李婶亲自去买的,这么一个不大的寒瓜要多少银钱,她是最清楚的,这么一个寒瓜的价格,可能买上不少米面了。

“李婶,这也不多,拿回去之后也就能让家里人甜个嘴,尝个味,家里就我和阿霁两个人,也吃不了多少。”

宋李氏以前也是吃过寒瓜的,亲戚家曾经送了一牙子给他们,宋李氏只吃了一口,还没吃,就在口中化为汁水了,而温知渝给她的,可是四分之一个寒瓜啊。

宋李氏千恩万谢的将那寒瓜放进自己随身带着的小篮子里,遮掩的严严实实的。

温霁看着宋李氏离开,眼神冷淡,温知渝察觉到了“怎么了?舍不得?”

“并非,只是觉得阿姐太过良善。”

温霁只是觉得这样的善良若是多了,是会让人得寸进尺的。

“那一点寒瓜带回去,李婶一家都能高兴一天,阿霁,别把人想的那么坏,大家都是普通人,或许不那么好,却也不会那么坏。”温知渝看着这小孩,每次都将人把最坏的地步想。

温霁乖巧点头,阿姐想让他信,那他信就是了。

“今日晚食吃凉面吧,阿姐给你做。”

宋李氏挎着小篮子,想着那小半个寒瓜,脚程都快了许多。

宋李氏往家里走的时候,和不少村里人都打了个照面,她不敢露出破绽来,这寒瓜可是个稀罕物,别人不说,被家里的亲戚长辈瞧见了,开了口,可不得切一牙子去。

“娘。”

宋李氏进了家门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接过自己大闺女递过来的凉水,一口气喝了大半碗。

她将篮子上干净的布子掀开,三个孩子都瞪大了眼,家里的孩子只瞧过,却从未吃过寒瓜。

“这是寒瓜,可甜了,比那糖水都好吃。”

“娘,吃。”小儿子流着口水。

宋李氏赶忙盖上布子“现在不行,等着你爷奶和爹下地回来了一起吃,先放井里冰着去。”

宋李氏的公婆和男人回来的时候,只觉得家里的孩子今日好像尤其乖巧,直到用罢晚食才明白怎么回事,宋李氏将井里吊着的寒瓜取出来。

宋李氏将寒瓜切了小块,一人一块,也能吃个三五口。

宋家人小心翼翼的品尝着难得的美味,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落满了星子,大抵今晚的梦,都带着寒瓜的香气。


温霁今年只八岁,可这个孩子却总有能力让人无视他的年纪。

郭英的父亲郭淮是见过温霁的,他儿子的同窗,同时也是那位极苛刻的黄夫子极看重的学生。

当初郭英进入黄夫子的书院时,郭淮背后还是运作了不少,且他儿子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开蒙了,郭淮一直觉得自己儿子算是不错了,可直到见到温霁,尤其是在知道温霁刚开蒙不久之后,郭淮便知道,这个世上,有些人的确是天之骄子。

郭淮直觉这孩子将来定然会有出息,便悄然推着自己儿子和温霁交好。

郭淮是做书坊生意的,对话本自然十分熟悉,扫了一眼纸张数量,便知道大致有多少字。

两万字的话本,看在温霁的面子上,多给些银子倒也无妨。

“伯父好。”温霁倒也不着急,坐在郭淮对面,将那一摞纸张推到郭淮面前。

“伯父不必着急开价,这价格自然是要慢慢谈的,我不想伯父看在郭兄的面子上开价,我与郭兄的情谊,不是伯父二十两银子能买来的。”

郭淮握住茶杯的手微微一动,二十两银子,的确是他定好的数字。

温霁点了点桌子上的那一摞纸张,看着郭淮“所以我说伯父不必着急,您可以慢慢看,这里有两万字,只是个开头,看完之后,我们再谈也不迟。”

温霁说完就行了礼出门去了,郭英等在外面,手中正拿着一本书,这是书坊这两日到的新书,收录了三年来科举前三甲的文章,郭英已经通读过了,只是他这个年纪,到底是学识浅薄,大多都是不明白的,便想着今日能和温霁一起谈论一下。

温霁也少见这样的文章,当即就和郭英一起看了起来,顺便对自己了解的事情讨论一二。

温霁在学业上有天赋,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刻苦,郭英看着温霁将那些状元的文章和他们如今学过的东西联系起来,不免惊讶“温兄果然过目不忘,竟然连这些都记得。”

郭家对郭英可谓是寄予厚望,郭英也还算争气,毕竟他自己也的确是有几分念书的天赋,只是见着温霁之后,郭英便觉得自己那几分天赋实在是不值一提。

“并非如此,郭兄应该知道,万变不离其宗,这些考题本也都是从我们读过的书中所出,所以念过的书,夫子虽然不再考察,我依然会按时温习。”

原来如此,郭英看着温霁只觉得惭愧“原来如此,我只想着温兄有天赋,没料到温兄还如此刻苦,我该向温兄学习才是。”温霁没说什么,这时郭家的下人送来了茶点,郭英极力邀请,温霁干脆和郭英吃着茶点闲聊起来。

“温兄乃是我的挚友,我爹定然会给温兄一个合适的价格。”

郭英担心温霁在意此事,便想着给他安安心“不过,温兄的阿姐倒是放心,竟然将这样重要的事情交给温兄来做。”

“家中只有我和阿姐两人,阿姐到底是女子,我也担心阿姐被欺负,不过我家阿姐的确信任我。”

郭英是知道的,温霁有个阿姐,是温霁唯一的亲人,姐弟二人关系极好,温兄也十分在意自己的阿姐,父亲曾说过,温霁爱戴自己的阿姐,说明他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可以结交。

郭英曾有个同窗,家中也是孤儿寡母,那位同窗便十分自卑,从来不谈论家中的母亲,那时父亲便说过,此人不可结交。

家中人丁单薄,不管是孤儿寡母,还是姐弟相依,一个女子孤身养育孩子,已经是极为艰难了,若是这孩子不能敬重她,反而瞧不起她,便能看出这人人品怕是有问题,若是对养育自己的家人都如此薄情,那又如何期望他能对友人抱有真心呢?

“我们已经谈论许久了,我爹怎么还是没动静。”

郭英咬了一块糕点,仰脸看了看楼上,温霁倒是气定神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郭家的茶叶不错,入口苦涩,却有回甘。

“温兄不着急吗?”

温霁摇头,看着郭英的时候,难得不再是一副老成的样子,而是露出几分属于孩子一般的自得“我家阿姐很厉害,在写话本一事上,我相信没人会比我阿姐更厉害。”

郭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温霁的确不着急,转身拿起一本书继续看起来,书本贵重,家中的书都是阿姐给他准备的,不过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他多看一些默背下来,也能省下一些银钱。

直到做工的人都开始陆陆续续回家,书坊中的人也多出不少来,温霁算着时间,他再不回去,阿姐可就要找来了。

郭淮没有让温霁等太久,书坊的伙计来请温霁上去和掌柜的谈事了。

郭淮是个很有眼光的人,手中赚钱的话本也不少,但是郭淮看着眼前这个话本,是他从未看过的故事,以他的眼光来看,这故事绝对会受那些夫人小姐追捧。

温霁再次坐在郭淮对面的时候,郭淮的想法已经大不相同了。

“郭伯父,我说过,我阿姐很厉害的,现在我们可以慢慢谈了。”温霁扬起一个笑来。

温霁和郭英告辞之后从书坊出来,转身没走几步路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朝着他招手的温知渝。

“阿姐。”

温霁小跑过去,温知渝朝着他伸出手,牵住了他“这么晚了,我不太放心,还是想着来瞧瞧。”

温霁抿唇一笑,看着温知渝,“阿姐,我已经谈好了,六四分。”温知渝对自己写下的话本还是挺自信的,若是用几两银子买断,那可就亏了。

“六四分?这可不低啊。”温知渝有些意外。

“是阿姐写得好,掌柜的看过之后,应该比我们更清楚会有多大的利益。”

“掌柜的还算有眼光,但是我们家阿霁也很厉害啊。”

温霁挑起嘴角,温知渝牵着温霁转了个方向“既然如此,我们就去吃顿好的吧。”

温霁无奈“阿姐,我们平日已经吃得很好了。”

“啧,学不会享受美食,还怎么享受生活啊?”

温知渝教不了厚黑学,但是如何享乐还是可以教的,这世上感兴趣的事情多了,才会有留恋啊。

温霁这个年纪就该多享受一下,反正小孩自律,也歪不到哪里去。


“此乃灭门之仇,你身为常家后辈,不打算为常家平反吗?”常映的喘息那样急促,高高在上,受人敬重的院长,甚至比不得—个孩子冷静。

温霁看着眼前狼狈的老人,他或许该可怜—下眼前人的,但他那浅薄的感情,实在是给不出哪怕—分同情去。

“我未曾当过常家的少爷,不曾见过骠骑大将军府上的盛况,既如此,自然也谈不上为常家复仇了,学生没有那个心性。”

温霁起身,这句话,他也曾和萧景阳说过,如今还得和眼前人说—次“院长,学生温霁,您,找错人了。”温霁起身要离开,临走的时候回头看了看常映“若是因着此事,院长容不下我,学生会离开府学。”

温霁走出门,还不忘回身轻轻合上门。

常映看着紧闭的房门,他竟猜错了。

身份血脉家族,无数人将他们看的比命都重要,温霁,温霁竟是—个如此薄情寡义之人。

温霁用晚食的时候虽然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端茶倒水这种事也不是从前没有做过,可温知渝还是觉得,这小孩在讨好自己。

“阿霁。”温知渝从善如流的端起温霁倒的茶水,语气平平,可温霁却悄悄僵住了—瞬。

“阿姐。”

“你是不是有话和阿姐说啊?”

温霁这个时候像个犯错的小孩,温知渝看的新鲜,她养了温霁六年,也少见温霁这般。

这孩子懂事到了克己复礼的地步,分明温知渝是那样温柔好说话的人,可温霁,却好像怕极了温知渝生气。

“阿姐,若是我不念府学了,你会生气吗?”温霁忐忑的说出这句话。

士农工商,官学,更是让天下每—个人读书人都趋之若鹜,温霁这样,说要主动离开府学的,恐怕是被人认为坏了脑子。

“为何不念府学了?”

“或许是念不下去了?”温霁也不太确定,毕竟那个人是院长,若真是要给他使绊子,他在府学的确难以留下来。

“有人欺负你吗?”温知渝拧起眉头,脸上带着难以遮掩的担忧,校园霸凌,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是存在的,他们家阿霁到底是势单力薄,难不成是被欺负了?

温知渝上小学的时候,性格内向,再加上入学晚,没什么关系好的朋友,也曾被霸凌过,倒是没有打骂那样过分,可也经历过桌面上被调皮的男生写满了话语,那是—个小孩子能写出的最恶毒的话语。

温知渝小学毕业之后,便和小学同学彻底断了联系,她也明白,小孩子的恶意天真而残忍,或许他们会很快忘记,不把那当回事,可温知渝却记了很久很久。

所以,温知渝不能接受温霁也面对这样的恶意,“如果有人对你不好,夫子不作为,那这府学,我们不念也罢。”温霁看着温知渝着急的样子,急忙安抚她“阿姐放心,并非有人欺我。”

温知渝冷静了几分,不是被人欺负就好,却更疑惑了“那是为什么?”

温霁有些犹豫,他不想告诉阿姐他的真实身份,温霁心底有个声音告诉他,如果阿姐知道了他的身份,知道他还有找来的家人,他—定会失去温知渝的,—定会。

“是不能被阿姐知道的原因吗?”

温霁点头“是,阿姐,对不起,我。”

“如果不想让阿姐知道,阿姐可以不问,但这是阿霁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我希望阿霁不要后悔。”


“姑娘怎么这样说?”

“我总觉得是不是我给了他太大的压力,所以阿霁一刻都不敢放松。”

“姑娘可别这样说,您也是为了小少爷好啊,要我说,我就没见过比姑娘更心善的人了。”

与温家有关的流言蜚语依旧存在,去岁,温知渝自立门户,交了一大笔银子,往后便是不嫁人了,大胤是允许女子自立门户的,只是女子不嫁人,那闲言碎语是挡不住,幸而温霁争气,温家的情况还好些。

前些日子,宋李氏还和自己的妹子说起,若是温霁这一次真的考上了秀才,她看还有谁敢说嘴。

“说起来,李婶,你家姑娘比阿霁年纪还大些吧。”

“可不是,小闺女已经说了人家了。”

“那大闺女呢?”

宋李氏闻言,原本是不欲说的,这不是个光彩事,她先前也瞒的紧,毕竟有些主家难免在意。

“大闺女之前说了人家,还没过门,男人就没了,夫家那边说她克夫,坏了名声。”

“这和你家闺女有什么关系?”温知渝搞不明白,宋李氏摇摇头“人家既然这样说了,我们也无话可说,找了媒婆,媒婆说只能找个鳏夫,丫头气性大,说不嫁了,就在家中留着,若是有一日,家中容不下了,便绞了头发去山上做姑子。”

温知渝闻言,勾起唇角,的确气性大“婶子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才烦心?”

宋李氏的确烦心,生怕温知渝怪罪“姑娘,我这就是偶尔心烦,没耽误做事啊。”

温知渝摆摆手,看着院子里蹲马步的温霁,发起了呆,宋李氏正打算去忙。

“李婶,回去问问你家大闺女,愿意离家吗?”

“我和阿霁不会一直留在溪源县,或许会去府城,甚至是京城,你不会和我们走,去问问你家大姑娘吧。”

宋李氏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大闺女来了,那姑娘今年不过十五岁,看上去十分沉稳老成,十五岁,她也就上高中而已,还是一团孩子气,可眼前的姑娘,瞧着比温知渝都年长两分。

“叫什么名?”

“宋招月。”宋招月十分老实的回答到,看着眼前的温知渝,宋招月长相只能算是平凡,但村子里也有长得漂亮的姑娘,可见着温知渝之后,宋招月才知道,原来真的会有这样漂亮的姑娘,就像话本中仙子一样。

宋招月在村子里过得不好,她知道若是在家中待下去,迟早得去做姑子,可昨日娘回去之后,告诉了她一件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娘的主家是好人,他们一大家子都知道,去府城,去京城,是宋招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连县城都没来过几次。

“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温知渝开口,宋招月鼓起勇气抬起头直视着温知渝的双眼,紧紧握住自己的双手。

温知渝看着宋招月“寻常农家倒是少有你这样有诗意的名字。”

“我是家中第一个孩子,我爹拿了鸡蛋,让村里的秀才让取的。”

“这样啊,名字不错,可知出自何处?”

宋招月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溪山犹记,脱帽吟风,倚楼招月。”

“念过书?”

“不曾念过,只识得几个字。”宋招月记着她娘说过的,温家从前可是书香世家,他娘是干粗活的,可她来了,是贴身伺候主子的,一个月就能有一两银子的月钱,主子的要求自然也高。

“嗯,肯学吗?”

“肯。”宋招月连忙点头。

“最后一件事,若是要跟着我们,离了溪源县,许是这辈子都回不来了,你可想好了?”


温霁去找了宋二嫂,定下了来家中做活的宋李氏。

“第一个月工钱是五百文,若是做得好涨工钱,每次涨五十文,八百文封顶,宋二嫂,您告诉李婶,若是满意,明日就可以来做活了。”温霁正要去学堂,看着宋家门前有人,便先来说了。

“满意满意。”宋二嫂是知道的,她男人农闲的时候去码头扛大包,一个月顶天了也就是个七八百文,更何况她兄嫂一家,那就是在地里刨食吃的,这工钱有什么不满意的?

“毕竟是李婶来做活,您先和李婶说清了吧。”温霁说完,对着宋家人打了招呼,便转身告辞了。

宋老二是知道孩她娘带着她嫂子去温家找活的事,但这巷子里的街坊,不知介绍了多少人过去,温家姑娘可一个都没瞧上,没想到,竟然瞧上了自家介绍的。

“人家温小少爷说了,咱爹名声好,咱家人也都老实勤快,不似那些长舌妇一般多事。”宋二嫂和自家相公说了,其实宋二嫂也知道,他们家在这东二巷子里情况不算好,平日里没少被人背后说,其实真要说起来,温家的宅子可是他们这巷子里最好的宅子,可人家温家的姑娘和小少爷,不仅没瞧不起他们,言谈举止还很有礼貌。

“要不人家是个读书人,这话听起来就是中听。”宋老二是个粗人,不知道该怎么说,可他就觉得温霁和他说话的时候,让人觉得心里舒坦。

“读书人,也不尽然是一样的,人家温家小少爷可是文曲星下凡啊。”

宋二嫂跨上篮子,看着自家男人“人家温家回了话,我得尽快告诉我嫂子去。”

宋二嫂原名宋巧,她本也是和夫家一个姓的,宋家的家境算不得好,一大家子人过得紧巴巴的,她虽然嫁到了县城里,可夫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平日也接济不了娘家。

如今温家这活,总算是能帮到了娘家几分了。

“妹子,你咋来了?”宋巧的大哥看着一大早就回来的妹子,宋巧摆摆手“大哥,我嫂子呢?那活成了。”

“真成了?”宋巧大哥黝黑的脸上,难得露出喜色来。

“那可不。”

宋李氏原本已经不抱希望了,谁知道居然成了。

“一个月五百文,涨工钱的话,一次能涨五十文,最高一个月能给八百文呢,人家说了,如果满意这工钱,明天就能去做活了。”

“满意满意,这还能不满意。”宋李氏连连点头,他们村子里在县城里做活的年轻人,一个月都未必能挣上八百文。

旁边的孩子爹和公婆也是连连点头。

“地里的活有我们呢,你就好好去给人家干活,这活计轻松,不就是干些杂事,可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旁边的婆婆仔细叮嘱着,地里的活,家里人都能干,可这几百文的银钱,却不是轻易能挣来的。

“那,妹子,我现在就去吗?”宋李氏如今也是晕头转向的,只听着那五百文,八百文了。

“明个一大早去,人家府中的小少爷要念书,你得早些去,好给做早食。”

宋巧只觉得这一次温家给了自己面子,她自然是得接住了“温家事少,只要嫂子勤快,这活可轻松的很。”宋巧将自己能想到的事情全都叮嘱了一遍,她也不是没见过巷子里的人招短工做活,有些人家中可不是一般的苛刻。

可那温家姐弟,瞧着应该都是好相与的。

第二天早上,温知渝起的晚了些,等到她起来的时候,温霁已经去学堂了,而早食也有人做好了“姑娘醒了?小少爷已经吃过早食去上学了。”温知渝看着垂首站在自己面前的妇人,和热气腾腾的粥和烙饼,只觉得自己果然是懒散。

温霁下午回家的时候,院子里的地已经被翻过了,院子里也整齐了很多,就连他的卧室,也有人在里面清理。

“阿姐?”

温知渝原本喜欢在院子里坐着晒太阳,看书,最好身边还有茶点,可今日,温知渝却躲在房子里。

温霁推门而入,看着温知渝坐在椅子上发呆“你怎么在屋子里坐着?今日外面的阳光很好啊。”

温知渝看着温霁“阿霁,咱们家有李婶了。”

“阿姐不喜欢李婶吗?”温霁皱眉,他还以为那是个老实的。

“没有不喜欢,而是李婶太勤快了,这一天做的事情,可比我一个月做的事情都多,如今我是真的无所事事了。”

温霁给温知渝倒茶“这样不好吗?阿姐平日养我已经很忙碌了。”

这话温霁说的不心虚,但温知渝听着心虚啊“养你怎么了?养你才是阿姐做过的最松快的事情。”

温知渝轻咳一声“阿姐想了想,我也该去做些事了,还补贴家用,咱家也不能一直没有进项。”

“我会尽早考中秀才的,阿姐不必太过担心。”

她当然知道,温霁无论如何都能活下去,可既然是她养着,那她就一定要负责。

“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阿姐大你八岁,可不是虚长的年纪,别看阿姐平日无所事事,阿姐从前写话本可是信手拈来,除了因为拖稿被骂之外,其他的应该都没问题。”

这话不假,温知渝大学的时候,的确是靠写网络小说给自己赚生活费,还存了一笔小金库。

“阿姐也会写文章?”

也算会吧,现代的网络小说,那纷杂的种类以及狗血的风花雪月,怎么也能在这些古代的话本中占据一席之地吧。

“那是自然,你那锦绣文章,阿姐写不得,可阿姐写的文章,你也未必写得啊。”

“那阿霁可要好好看看阿姐的文章。”温霁一脸的期待。

温霁这个年纪,聪明是一回事,可也是对感情需求过重的时候,偏偏温霁这些年过得太凄惨了,温知渝将他从泥潭一般的日子中拉出来,又将全副心神都放在温霁身上。

温霁自然而然的亲近温知渝,将自己的孺慕之情全数给了温知渝。

大抵在温霁心中,没什么比突然出现在他生命中的温知渝更重要的人了,所以温知渝要做的事情,要写的文章,自然都是极好的。

“写话本这事,到底不是个光彩事,你又要念书,阿姐还是编造个假名吧。”

温知渝看了看温霁,抬手写下雨齐二字。

“便用阿霁的名吧,齐雨太过普通,便用雨齐吧,听着奇怪,却也容易让人记住。”

“听阿姐的。”

温知渝对温霁的每一点在意和偏爱,对温霁来说都弥足珍贵。


温知渝看了看还有些陌生的院子,仔细想了想,摆摆手“找个木匠来吧,好歹是要住上三年的,别委屈了自己,找木匠来定制吧,尤其是阿霁的书房,不能马虎。”

“好嘞!那我这就去打听—下附近的木匠。”宋招月第—次离家这样远,对府城的日子还是茫然又担心的,只能让自己忙碌—些,好让自己来不及害怕。

宋招月在温家待了几年,人和当初那个乡野丫头已是截然不同,她知道,温家是有大机缘的,将来得去京城,姑娘教了她,她也得学着管家了。

将来若是温府辉煌了,她这个掌家姑姑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宋招月还看不清自己的将来,可来府城之前,她曾回家看了看,见到了自己过去的姐妹,她们如今已经成亲当娘了,过着—眼看到头的日子。

宋招月不想成为那样的人,也不想去过那样的日子。

温霁那日从府学回来的时候,宋招月正在和木匠交涉“这桌子是我家姑娘和少爷写字的,可得千万光滑。”

纸笔都是不便宜的东西,木匠也清楚这家是个秀才郎,干活自然也要更尽心—些。

温霁没有打扰,悄然进了家门,温知渝正坐在桌子前奋笔疾书,直到温霁回来,才放下笔打算休息—会儿,“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温知渝摸了摸旁边的茶杯,这个朝代,交通不便是硬伤,府城的水果便要比溪源县的种类多上不少,甚至都能让温知渝给自己熬个水果茶了。

“今日夫子留了—篇策论,说是放学半日,让我们仔细想想如何写策论。”

策论,这让温知渝想起了她当初被论文支配的恐惧。

其实真要说起来,温知渝虽然算不得天才,也算是聪明,二十岁大学毕业,小学的时候,可是跳了两级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她是个文科生啊。

可现在,温知渝看过温霁写的策论,字认识,句子也能读出来,但通篇读完之后,温知渝发现,她看不懂啊!繁体字,古文,她不认识也正常,温知渝安慰自己,然后转而看着温霁,—脸淡然“嗯,写的不错。”

自那之后,温知渝再也没看过温霁的课业了。

温知渝打了个哈欠“招月那边还在说吗?”

“嗯,我回来的时候,还在说书桌的样式。”温霁如实说了。

“说起来,招月来了府城之后,好似能干了不少,果然人都是有潜力的啊。”温知渝将自己壶中的水给温霁倒了—杯。

“小小年纪,就不能喝—点甜的吗?那苦丁茶是小孩子喝的吗?”

温霁拿着茶杯,虽然是水果茶,但并不过分甜,反倒是水果的清香更多—些,温霁不主动去喝这些,但只要温知渝给他倒了,他就—定会喝。

“此处是府城,人多,事情也多,招月能顶事也好,否则就得另请人管家了。”温霁铺开—张纸,也不急着下笔,先和温知渝说起话来。

温知渝总说他太闷,会不讨人喜欢的,所以让温霁每日都得和她聊天,—定要聊够时间才行,这事温知渝那天或许只是随口—说,转而就忘了个干净,但是温霁却—丝不苟的执行着的温知渝的规矩。

“等写完这个故事,我和招月再去府城瞧个热闹。”温知渝眼前的稿纸,摞了—叠又—叠。

这些年,温知渝每年出两个故事,稳定更新,每—本的风格都不—样,郭家书坊的话本子,半壁江山都出自温知渝之手,赚了个盆满钵满,而温知渝靠这些话本分成得来的银子也源源不断,郭家还想着长期合作,自然不会克扣她的银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