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奚严成颂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了首辅的炮灰原配优质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浔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穿成了首辅的炮灰原配》是由作者“浔桑”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苏奚严成颂,其中内容简介:穿成男主沈宴清的炮灰妻子,姜妙傻眼了!尤其原主又作又懒,因为嫌弃沈宴清家穷就偷钱跑路,被扫地出门,最后沦落得惨死下场。而沈宴清一路平步青云,官至首辅,迎娶京城贵女,风光无两。姜妙穿来后,决定痛改前非,狠抱沈宴清大腿,她开铺子卖香珠,卖美食,把火锅店开遍大燕朝,一不小心成了全国首富。只是当女主柳如烟出现,她收拾包袱离开,却被男主堵在床榻。沈宴清:“娘子,又想抛下为夫去哪?”姜妙:......
《穿成了首辅的炮灰原配优质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苏奚一大早就出了门,出门时许氏还想阴阳怪气,被张婆子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芙蓉镇已经热闹起来,街上卖吃食的、摆摊的熙熙攘攘。
苏奚被食物的香味勾的肚子咕咕叫,早上喝的那碗糊糊早就消化完了。
她竭力压下馋虫,直奔锦绣阁而去。
店里只有几个小娘子闲逛,为首的小娘子穿着青色水烟萝做的裙衫,头上一根白玉簪将青丝挽起,简单又不失精致,她的长相也偏秀丽,皮肤白皙,唇不点而朱,看穿着打扮应该是个大家小姐。
几人看到苏奚进来,也只是投来轻飘飘的一眼,就转了身去。
秦掌柜笑盈盈地从柜台后出来。
“姜娘子可算来了。”
上次苏奚绣的帕子客人很喜欢,一出售就供不应求,秦掌柜这几天都盼着她来。
“秦掌柜。”苏奚微微颔首行礼,把帕子香囊交给她。
“这次一共做了十条帕子,八个香囊,您看看。”
秦掌柜一眼就被帕子的颜色吸引,苏奚上次只在锦绣阁买了白布。
“这......布是姜娘子自己染的?”
苏奚秀眉上挑,“正是。”
“这颜色可真好看。”秦掌柜摸着帕子,她见过深紫、红紫,还没见过这烟紫色。
秦掌柜瞧够了颜色,才看出花样和香囊的名堂。这梅兰竹菊雅致,帕子和香囊正好凑成一对,凑到跟前还能闻到香味,恰到好处又沁人心脾。
再看白色的,帕子还是绣的花和蝴蝶,香囊的样式做成了荷花状,外面打了不同颜色的穗子,小巧精致。
最让秦掌柜爱不释手的还是那两条绣了小猫的帕子,连绒毛都清晰可见。
“妙,妙极!”她都不舍得卖出去,想自己留着了。
听到动静,几个小娘子也看过来,徐子兰一眼就相中了小猫帕子。
“掌柜的,这帕子怎么卖?”
苏奚认出是为首的小姐,她没作声,看秦掌柜回答。
秦掌柜不愧是京城来的娘子,心思一转,面上笑就深了三分。
“小姐有眼光,这帕子锦绣阁统共也就两条,您要是喜欢,就给二十文吧。”普通的帕子也就五文到十文,这两条小猫的直接翻了一番。
徐子兰不在乎多那几文钱,两条她都收下。苏奚本就是将帕子和香囊凑对放的,徐子兰看到梅兰竹菊的花样又挪不开眼。
她名字里带兰,本来就喜欢收集兰花的东西,这香囊闻起来还有兰香。
“这锦囊是熏了香?”熏香可是好东西,只有京城的铺子才会有卖,而且没有点势力还买不到。就连她也只得了一小指甲的香,平时都不舍得用。
“里面装了干花,所以才有香味。”苏奚道。
“哦,娘子心思很巧。”
徐子兰有些失望,果然熏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的。但她也闻出来不同的锦囊香味都不同,馥郁清香各有特点。
“这是什么味道?”徐子兰拿起两个只绣了锦纹的白色香囊,味道微苦,但闻久了神清气爽。
“这里面装的药包,可以驱蚊虫。”
“小姐这个好,可以给少爷在书院戴着。”
丫鬟在旁边低声说道,这么好的东西她也心动了。府里花草多,蚊虫也多,来回走一趟就被咬好几个包,要是有了这驱蚊的香囊,她当差也好受点。
“嗯,这些我都要了。”
“哎!”秦掌柜激动地不行,但香囊的价格她心里没底,只能求助苏奚。
苏奚微微点头,接过话来。
“这香囊和帕子按对卖,一对两百文。戴在身上或者放在衣柜里都可以,虽然比不上熏香留香久,但里面的花香也能持续两个月。”
苏奚看出这小姐不缺钱,普通的香囊只要五十文,她涨了四倍徐子兰眼都没眨。
秦掌柜接了一个大主顾,心里也高兴,越发觉得这姜娘子是个有本事的。
“这卖帕子和香囊的钱一共1640文,都在这了。”
“这么多?”苏奚知道卖出去多少钱,但她没想到秦掌柜会把钱都给自己。
“这是娘子自己卖出去的,理应把钱都给娘子。”秦掌柜笑着说。
“姜娘子有没有兴趣入股,以后卖出去的东西你拿七成锦绣阁拿三?”
秦掌柜舍弃这些小钱,也是想拉拢个大的。她这个店小,生意也一般,镇上的绣娘绣活也都大同小异,没有新鲜感。
苏奚两次送来的东西都让她眼前一亮,秦掌柜相信苏奚肯定还有更多绝活,她怕苏奚之后卖给别家,还不如现在卖个好拉她入伙。
苏奚秀眉上扬,她有些心动了。铺子不需要她打理,只要每个月送来绣品,之后就等着拿钱就行。
两人签了合同,秦掌柜心定了一半。
“合作愉快!”
出了锦绣阁,苏奚又去药店买了蜂蜡和其他香料,路过肉摊,她花了十五文买了两斤小排和一幅猪下水,随后拎着一堆东西回家。
刚要到村口,苏奚就看到严成颂被一个女人堵在路上。
女人长相清秀,穿着一件半新的衣裙,衣服上没打补丁,这在清泉村就已经算是大户人家了。
苏奚记忆运转,认出她是村长的女儿赵秀秀。
赵秀秀面色酡红,硬把手里的果子往严成颂怀里塞。
“宴哥哥,这是我爹在县城买的果子,可甜了,你快尝尝。”
赵秀秀从小就喜欢严成颂,即使他有个童养媳,也没阻止赵秀秀想嫁给他的心。
严成颂紧抿着唇,凤眸里已经有些不耐烦,他再次推拒,赵秀秀却像听不明白一样继续缠着他。
然而在苏奚看来,就是郎才女貌,你侬我侬。
苏奚看了一会儿,打算绕道走,她可不能没有眼色,打扰了美女对男主献殷勤。
“苏奚!”她刚转头想溜走,身后就响起阴恻恻的声音,严成颂咬着牙,眼里的怒火如有实质。
他就知道苏奚还是嫌弃他,想把他推给其他人。
他瞎了眼才会觉得这女人转了性子!
“嗨,好巧啊!”苏奚尴尬地脚趾扣地,挤出笑来看向两人。
“还不过来给我拿东西!”
严成颂面色冷淡,周身的气场发寒,苏奚乖乖地走过去。
严成颂手里就只有一包点心,倒是她,去了趟镇上买了一堆东西,手里都没了地方。
她费了半天劲儿把东西都捯饬到左手上,就去接严成颂手里的点心,心里暗骂他不体贴人,没看她拿了这么多东西,还要继续剥削她。
周扒皮!
苏奚气鼓鼓的,严成颂仿佛看到书院养的那只小猫,生气时也是鼓着脸,眼睛瞪得圆圆的,他手心发痒,想捏一把,可看着周围,还是心思作罢,将她左手的东西接过来。
“你......”手上一轻,苏奚有些愣住。
所以,他叫她过来,是要帮她拿东西?
“还不走?”
“来了!”
听到男人的催促,她赶紧跟上。
“宴哥哥......”
赵秀秀气得跺脚,看着苏奚的背影眼神像淬了毒。
一个随意发卖的玩意儿,还真能让严成颂娶回家不成,早晚有一天沈家会把她扫地出门。
严成颂一双大长腿走得飞快,苏奚起初还咬着牙追赶,后面实在是跟不上就索性慢慢走。
严成颂快到家的时候发现身后没人,扭头就看到苏奚磨磨蹭蹭地比乌龟爬得还慢。
他蹙起眉头,站在门口等她。
张婆子打开门,就看到郎才女貌的两人。
“回来啦,这又是买的啥?”
张婆子看到严成颂手里的大包小包,脑袋都嗡嗡的。
“相公休沐,我就买了些排骨给他补补身子,这幅下水老板搭的,不值几个钱。”
苏奚从严成颂手里接过来,往厨房走。
张婆子噎住,那也没有天天补得,她看老三身子骨挺好,看上去都胖了。
严成颂薄唇微抿,清冷的脸上浮起一片红。
这种话她怎么天天挂在嘴上,也不嫌害臊。
苏奚才不管他,男主现在就是她吃肉的借口,只要把他抬出来,她婆婆就没话说。
进了厨房,苏奚又从怀里掏出十文钱递给张婆子。
排骨没有几两肉,下水更是没人要的玩意儿,张婆子虽然还是看不惯苏奚大手大脚,但也不再说什么,老三媳妇自己能挣钱,这些小钱花就花了。
“我给你烧火。”
“谢谢娘,待会儿第一块肉给娘吃!”苏奚嘴甜,哄得张婆子喜笑颜开,看她放糖放油都没舍得唠叨。
前几日捉的鱼还活蹦乱跳,苏奚做了个鱼汤,又做了个凉拌猪心。
排骨切成小段,锅中倒油放糖,装盘后苏奚还撒了一把张婆子种的芝麻,一道色香味全的糖醋小排就做好了。
沈二郎和大丫守在门外,嗅着香味不舍得走,张婆子大骂他俩没出息。
“去看你爷他们回来了吗?”
等沈老爹他们从地里回来,苏奚的饭也做好了。
三个肉菜加一盘子二合面馍馍,香的口水都要流出来。
沈家这段日子吃得好,张婆子也没再分饭,每个人都能吃饱,现在都胖了些。
沈老爹一口肉一口酒,眯着眼惬意的不行。
自从老三媳妇掌勺,这家里气氛都变好了。
严成颂最喜欢那道糖醋小排,酸酸甜甜,肉香不腻,他都多吃了半个馍馍。
其实不只他,其他人也都吃撑了,这在普遍都吃不饱的农家已经是奢侈了。
许氏月份大,胃口也好,吃得最多,看盘子里还有最后一块小排,伸出筷子就要去夹。
张婆子眼疾手快,拿起筷子就往她手上打,许氏被打的生疼,手也缩了回去。
“饿死鬼投胎呢,这桌上都没你一个人吃得多!”
“娘,我这不是双身子吗,我怕饿到你孙子。”许氏嬉皮笑脸的,为了一口吃的连未出生的孩子都搬了出来。
“我呸!以前粮食少的时候也没饿死你!这块排骨是妙丫的,你们谁也不准抢。”
苏奚正小口喝着鱼汤,看饭桌上张婆子和儿媳打嘴炮,眼里都是笑意。
张婆子把排骨夹起来放到她碗里,苏奚有些怔楞。
“妙丫多吃点,你看你瘦的,多吃肉才能长得白白胖胖。”以后也好给他们老沈家多生几个孩子。
剩下的话张婆子没说,老三科举在即,怕两人圆房让他分心,但身体可以先养好,妙丫哪都好,就是太瘦了,看着不好生养。
“相公读书辛苦,这块肉给你吃。”苏奚已经吃饱了,她转头夹给严成颂。
“娘给你的,你吃就好。”严成颂淡淡出声,以前没觉得,现在才发现苏奚过于瘦了点,比起自己,她更需要补补。
要是苏奚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一定嗤之以鼻,自己这叫完美身材,原主腰细腿长,该长肉的地方都长肉,想到第一次洗澡脱衣,她一个女人都不禁脸红。
一块排骨被她啃完,张婆子一脸欣慰,老三夫妻俩终于有了过日子的样。
以前横眉冷对的,她看了都发愁。
两个女人想得多些,老三家的天天做这么多好吃的,她娘也愿意,难道是她发财了。
王氏和许氏对视一眼,心中有了计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