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没有食不语这个说法,所以他们在嘻嘻哈哈中吃着饭。
等一人一碗粥吃完后,桌子上九个碗,两大碗野菜,一大盆肉,吃的干干净净,连汁水都给大宝二宝他们几个混粥舔干净吃。
吃了饭,大宝站起来张开双臂比划着,“娘,今天爹打的兔子这么大只。”
二宝也不甘示后站起来把手背过去道:“是这么大只。”
大人在欢声笑语中收拾碗筷。
等张兰等人收拾干净,杨鱼挥挥手让各让他们回房休息。
她也回了自己房间。
房子是原生丈夫还在时建的,类似于南方农家的土坯房,只是少了阁楼。
这所房子虽然不大,但却显得十分温馨。
西周用竹子围成了一个小院子,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正房被隔成了两个房间,一间是杨鱼居住,另一间则是未出嫁的秀兰和她六岁的侄女大丫居住。
而在另一边,有一间房子被隔开成了两户人家,分别住着大柱家和二柱家。
厨房位于院子的左侧,里面布置得井井有条。
厨房侧边还特意隔开了一间小小的浴室,方便大家洗澡。
此外,通往后边还有一间杂物间,可以用来存放一些杂物跟农具。
晚上躺在床上的大丫跟秀兰说着悄悄话,“姑姑,今天奶奶不骂我们了,还给我们肉吃,你说奶奶以后还会对我们那么好吗?”
秀兰皱了皱眉,想了想道:“娘她其实很好的,我记得娘以前都给我们肉吃,还会买衣服给我们,后来爹死了,娘才变得。”
秀兰记得小时候,娘经常跟爹出去,有时回来偶尔会给他们买吃的,有时还买衣服,头花之类的。
她那时最盼望着娘出去的时回来。
后来爹不在了,娘脾气渐渐的不好,有时会打骂,后来娘出去就也没有给他们买过东西,现在穿的衣服还是大嫂拿旧衣服改小的,小了的衣服给大丫穿。
第二天,天朦胧亮,鸡叫声,大人小人说话声,杨鱼就醒了。
一睁开眼,就打开系统面板,面板还是只有一个界面,点签到完成,这次给的是白米三斤,金币5个。
杨鱼把白米拿出去放到桌上,农村一般只吃两餐,所以一般不吃早餐。
平时挑水都是大柱二柱轮着来的,大柱正在挑水,二柱大媳妇二媳妇己经下地了。
杨鱼打量了一遍院子右边,后院有个旱厕,旱厕旁边有一猪圈,现在里面没有猪,前边有个鸡舍,鸡舍里有4只老母鸡。
院子旁边另围着一大块菜地,除了里面种有白菜。
萝卜,其余都还是空着的。
回到前院,秀兰正在打扫卫生见杨鱼起的挺早的,还以为有什么事,赶紧走过去问道:“娘,今天怎么起这么早,有什么事你吩咐一声我们去做就行。”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睡不着,想上山看看,等会你跟大丫跟我上山。”
秀兰点点头,继续打扫卫生去了。
在这个年代没有现代的牙膏牙刷,富人是用盐或者草药做成的牙粉。
一般村里人不舍的用,都是摘取部分柳枝放在水中浸泡,等用的时候,把柳枝轻轻咬碎。
散开的柳纤维就会像牙刷毛一样。
苦涩的味道让杨鱼不由得皱了皱眉。
洗漱完,杨鱼说了声:“我打算上山看看,大丫秀兰跟我一起上山吧吧。”
“娘,你伤口……”杨鱼打断他道:“好多了,躺几天昏昏沉沉的,再躺就废了。”
不等他们回答,就带着秀兰,大丫他们往山上走,大宝二宝想跟,被杨鱼拒绝,只能看着她们往上走。
走到半山腰,杨鱼停下脚步,开始仔细打量起这个村子的情况。
他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处,几乎都是土坯泥茅草屋。
只有村长家和一两户比较富裕的人家是青砖瓦房,显得格外显眼。
远远望去,远处的山坡上是一片片金黄色的玉米地,此时正值秋收时节,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摘着玉米。
山坡往下是一层一层的梯田,尚未完全成熟的水稻呈现出青中带点淡黄色的颜色。
再往下是一条一米多宽的泥巴路,路的两边是错落有致的房屋,房屋的周边还有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稻田中间有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流淌。
在这个年代,稻谷和玉米的产量非常低,农民们辛苦劳作一年,除去纳税之后,如果遇到荒年,剩下的粮食甚至不够维持半年的生活。
因此,大多数村民只能吃些粗粮,比如粟米,玉米,而只有家境稍微宽裕一些的家庭才能偶尔吃上白米饭和白面。
虽然生活艰苦,但至少能够填饱肚子,不至于饿死。
九月的山林里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林子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挖野菜,他们在这里爬爬那里跳跳,活脱脱就是一群野猴子。
杨鱼往林子向着山里深处走,就看到棵熟悉的粗壮小树木,大概上面结着红红青青毛茸茸的果子像花果一样。
哇,这不是五指毛桃吗?
小时候跟爷爷奶奶在村里生活,爷爷会一点中医,所以会经常带着她上山挖草药。
只见树的叶子像人的手掌一样有五个裂口。
叶子上还有细小的绒毛。
结的果熟了还可以当零嘴吃。
它的根可是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有补气益血,健脾益胃,清热解毒等功效的。
在现代可是要30一斤的,不知道在这里怎么收。
有时间要到镇上看看。
杨鱼把它的果子摘下来,然后拿起柴刀砍去灌木和杂草,没有开荒的土地,里面都是树木,杂草的根枝。
在没有锄头,只有柴刀,还砍了两段树枝削尖的情况下,挖了大概一个时辰,才挖出一个小半。
看着还有一大半,杨鱼累的捶捶腰,还是让大柱二柱来挖吧。
没带锄头她实在挖不动了。
她坐到地上,把果子拿出来,招了招手道:“秀兰,大丫,别挖了,过来排排坐,吃果果。”
“好的娘(奶)”。
秀兰跟跟大丫坐到身边。
杨鱼把熟的果子分了分教她们,“要把皮剥了,外面这层皮有细细的绒毛,吃了有点刺嘴。”
“奶奶,这是什么果,好吃。”
“娘,我以前有摘来吃过,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