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成宣帝俞寻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太平调》,由网络作家“千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古代言情《太平调》,男女主角成宣帝俞寻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千定”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三十年前俞家血染霜北,都认为无人生还。三十年后,在燃遍中陆的叛军之乱中,俞寻和她的将士们,却如一把横刀破空出鞘,将还带着北地霜雪的刀刃抵到中陆的心口之处,摇摇欲坠的帝王之都。再次入局,是复仇,还是再一次的重蹈覆辙?...
《完整作品太平调》精彩片段
江望皱眉,颜均和魏坚等人这样的质疑,这些大臣听了估计也觉得不无道理。
毕竟这个俞寻看起来实在太年轻,又是个女子,模样还是这样姣好,甚至胜过了朝昌那些歌楼中的舞女。
若不是她身上还是那副漆黑的重甲,看起来实在不像能上战场的人。
果然成宣帝也动摇了起来。
他犹豫对俞寻说:“战场上刀剑无眼,为将军着想,不如将兵权移交给魏将军。
除了这个,其他金银俸禄封赏,随你挑选!”
她带来的那些铁骑,一看就是精锐。
魏坚不由喜形于色:“没错,俞小姐娇滴滴一个女娃儿,战场上被伤到可就不好了!”
俞寻冰冷地看了他一眼,忽然露出个笑容:“魏大人刚刚倒有句话说对了。”
她这么一笑,本来如笼着寒霜的面容,竟透出几分娇艳来。
魏坚不由看呆了,一时洋洋得意起来。
“俞家军不比寻常军队,脾气大,一般将领都使唤不动。
这些都是跟我从血海里拼杀出来的兄弟,除了我,他们谁的命令都不会听的!”
一声铠甲锵鸣,俞寻半跪了下来,望着成宣帝。
“臣女领兵打仗的本事,只求陛下给我个机会,让我在今后沙场上证明。
至于重赏或封号,我都不要,只想求陛下将从前的俞府赐我。”
成宣帝有些吃惊:“当真?!
你今日功劳,可以换更多更好的。”
俞寻摇摇头:“俞府是当年娘亲还在时亲手打理,我此前从未来过朝昌,如今能重回父母故居,也算在朝昌有了个归处。”
话说到这个份上,成宣帝也不由微微动容,更没有道理拒绝。
于是最终成宣帝下令将从前的霜北侯府,如今削爵后的俞府,赐给俞寻。
同时她带来的一万骑,编入朝昌守军中,与京城屯卫军一起驻扎外城,等候西南郡王的援军。
从前霜北侯最负盛名时,在朝昌城风头无量,先帝赐府宅时选的也是内城中心位置。
朝昌城越好的位置,便越高。
因此俞府在昌陵的半山腰。
俞寻被一个金吾卫侍卫带路来到了俞府,对方轻蔑扫了一眼她和俞府,便扬长而去。
她抬头默默打量了下,门前积灰,而牌匾上的“俞”字己几乎脱落完,牵着自己的战马走进去。
果然自俞府被查封后,这十几年都无人问津,到处破败不堪,完全看不出曾是风光一时的侯府。
还好她从霜北带来的亲兵们己经搬了进来,正在忙活收拾。
“小姐,杨将军他们己在内屋等您。”
一个有几分异域模样的少女迎了上来,从她手里接过缰绳,睁着一双微蓝的眼睛脆生生说道。
俞寻不做声点点头,走进屋内。
此前的副将,与二三人己经在里面坐着,都是军中将士的模样。
看到她进屋,这些人似乎都长舒一口气。
然而还没等他们放下心来,却见关门的一刹那,俞寻脸色大变,手抚胸口,似乎很难受的样子。
“哇!”
似乎再也无法克制,她弯腰吐出一口血来。
“将军!”
副将旁的一个少年慌忙过来扶住她。
“你的旧伤又犯了!
寻儿,早跟你说过,切忌情绪大起大落,更不要嗔怒动气,这些天连日奔波,你的身体根本受不住!”
说话的人是谷老,霜北侯多年的旧部,更是看俞寻从小长大的长辈。
俞寻推开少年,擦了下自己嘴边血迹,苦笑:“今天朝堂上的嘴脸,可真由不得我。”
那个少年人听不懂,还在单纯发问:“如何如何?
皇帝是不是说要赏我们很多金银粮草?”
俞寻无声摇了摇头。
谷老好笑喝住少年:“驹儿!”
之前的副将,杨荣揉了揉眉心,颇为忧虑:“虽然我们有个救驾的功劳,但当今皇帝猜疑我们,那些百官估计也敌视我们,世家还担心我们分一杯羹。
如果从兵法上来说,我们可谓是立于孤立无援之地。”
“我不服!
要是我们不来,我看这朝昌没两天就完蛋了!
他们凭什么这样对我们!”
那个少年委屈地大声叫了起来。
俞寻环顾一圈屋里的各位:“真正孤立无援之境,甚至炼狱般的情形,我们经历得还少吗?”
“有无赏赐,我不在乎。
当初决定来朝昌,我们只为一件事,就是查清父亲他们当年兵败的真相。”
这些人,都是当年跟随霜北侯出生入死的将士。
在霜北沦陷后那一段噩梦般的日子,跟她一起将俞家军又一点点拼了起来。
“不管这条路有多艰难,我们只能走下去。”
第二日一早,俞寻早早洗漱穿戴好,便往太尉府去。
太尉是武官之首,统帅天下兵马大权,太尉府中存放着无数军机相关卷宗。
她要查当年兵败之事,首先就要查到当年的卷宗。
霜北侯一向坦荡,对手下过命的将士更是毫无保留。
然而据说当年开战前,父亲不仅少有的沉默,作战计划也一反寻常的十分潦草。
将领们只觉得接到的指令含糊不清,于是追问细节,父亲却只是让他们退下。
所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霜北候又是如何打算的,估计只有那几个跟着霜北候死在前线的亲信才知情。
而剩下的人即使是旧部,竟也没几个人知道。
她更是年幼不记事。
但是如果能翻到当年的诏令与军报,或许能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而这些都卷宗存放在太尉府中。
昨日最后封了她一个偏将,暂时归在屯卫军下。
她也算有了个名目可以进出太尉府。
然而俞寻没有料到,她在太尉府门口便被拦下。
守卫声称无关人士不得入内。
“我是新任的偏将,昨日陛下的任命就己经下来了。”
俞寻皱眉解释。
“那也是无关人士。”
其中一个守卫上下打量了她一圈,拉长了声音不无轻蔑,“区区一个偏将,也想进太尉府?
你当太尉府是什么随便可以来的地方?”
“魏大人一早吩咐过了,若是新来的俞偏将,首接去兵营报到就是。”
另一个守卫稍微客气点,公事公办说道。
“诶,她不去报到也行啊,兄弟们说是吧!”
前面的守卫不怀好意地咧嘴笑了,其他守卫也纷纷应和。
“有些人就是好啊,躺在床上就能领俸禄,不像我们要拼死拼活的!”
“你也配叫将军?
你上阵杀过敌吗?”
一个暴躁模样的往地上啐了一口,走上来逼近俞寻,伸手想抚上她的脸,“你这模样,去那歌楼......!”
他话还没说完,那只不安分的手被俞寻扣住手腕,轻轻一扭,便被他痛苦的喊叫声取代。
“昨日朝昌城下,贼首斩三十七;六日前绥远关,斩五十;霜北数年,东戎人不计其数。”
俞寻面无表情,只是手上又微微加力,那人立刻痛得彻底蜷在了地上。
剩下的守卫看到他的惨状,都心有余悸,再不敢乱出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