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疑惑。
他看着我,眼神复杂,好像藏了千言万语,但是最终他什么都没说。
他去的第二年,吐蕃在边关作乱。
听回来述职的军将说,但凡有立功的机会,他就像不要命一样拼杀, 凤歧才多大呀,虽然我们南唐人主事成人早,将士大都是十来岁就入伍,但我听了还是很是心疼, 我常常在信中叮嘱他要保全自身。
他大抵是没有听进去的, 他给我寄了信,说他把我教他做的火药绑在了银枪之上,杀敌无数,威力巨大。
到了三年头上,吐蕃的叛乱被平定,他也成了战功赫赫的少年将军。
他所向披靡,无人能敌,父皇亲授了他骠骑大将军的称号。
凤鸣岐山,声闻九天,我那阿弟终是拼搏出了自己的人生。
而我的书院也开到了百家之数。
三年前,我向父皇上奏,在村镇也开设学堂,收容村子里好学的孩童。
讲学先生就由宫中的女官担任,一年一轮值。
宫中女官都是世家女子,学识渊博,又细致耐心,定然会把村子里那些质朴天真的孩子们教的很好。
南唐日渐强盛,父皇准备开设宴会,迎接八方来朝的使者。
凤歧也被叫回长安。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春季书香》回复书号【1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