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今年南边的收成也不好,估计不会再有多少米能够往北边运了。
这粮价何止会涨,这是必定要大涨啊。
主子给他们这些梅花县的粮店掌柜下了死令,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收购十万斤粮食。
自己好在是在这镇子上,但也要收到一万斤粮。
所以他才早早的挂出了收粮的牌子。
至于那摆出来卖的十三文一斤的麦子,也是如面前这个孩子说的,不过是个用来压低收粮价格的幌子。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有新粮,谁会真的跑来买粮食啊。
过了秤,一共是四百四十七斤,钱榆卖个好,给算成四百五十斤,多出来的算是封口费了。
“一共五千八百五十文。”
钱榆看到俩人打扮是村户,平日里花不着银子,出于贴心要去给拿铜钱。
“大叔,给我们银子就好了,可以给我们六两银子,我们找您一百五十文。”
徐长寿道。
给铜钱还要花时间去数,不如银子方便。
自己商城空间里村民分销琥珀蛋给的铜钱够多了,银子看着清爽点。
钱榆诧异的看了徐长寿一眼,没有多言。
反正对于他来说,给什么都一样。
只是好奇眼前这对父子,好像隐隐是以这个小孩子为首的。
钱货两讫。
目送这父子二人离开,钱榆才有空感慨今日是看走了眼。
刚才还以为是一对大傻子,没想到父子二人竟然一个比一个精。
三两句话,自己竟然是被拿捏的那个。
“把麦子的价格再调低两文,要是再有来卖麦子的就告诉他这是最高价了。”
钱榆对伙计道。
吃一堑长一智,这花岗镇的人看着都憨厚,怎么都鬼精鬼精的。
“阿爹,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有点事去问一下柳姐姐。”
徐长寿走到燕子巷附近,对徐开溪道。
刚才他从粮店那里虽然发现了粮价还会上涨一事,但是具体原因他还不清楚。
这件事还是搞清楚为好。
万一是蛮人打过来了,他好早做准备。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花读书香》回复书号【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