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十一温之衡的现代都市小说《踹了恋爱脑世子后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好好当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踹了恋爱脑世子后》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陈十一温之衡是作者“好好当当”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作为被买入侯府的农家女,我尽职尽责做一个奴婢。可意外发生,我被迫跟着侯府一家被流放。在流放地的日子里,世子对我许诺,要让我做当家主母。只为这句话,我尽心尽力养活世子一家。可回到京城后,世子却要娶青梅为正妻,让我做妾。我稀罕吗?于是我果断拿钱走人,过自己的好日子!...
《踹了恋爱脑世子后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陈十一终于把心放了下来。
“是我,小姐,快开门。”
房门从里面打开了,一道身影窜了出来,扑到陈十一身上,嚎啕大哭。
“出什么事了?”
二少夫人在一旁弱弱地说道。
“刚才,外面来了好几个浪荡子,还好我们躲得快,把房门反锁,用身子抵住房门,不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温夫人也是吓得一脸白。
“他们一直试图用脚踹开,还好,这房子不怎么样,门还算扎实。”
陈十一心里也很慌。
“不行,这个地方一刻都不能待,他们肯定回去喊人了,我们快收拾一下,离开这里。”
陈十一扶着腿软的温之柔,二少夫人抱着睿儿,温夫人撑着一根棍子,几人在零星的落雨天,慢腾腾地朝院子方向走了去。
陈十一带着她们在院子大门停下。
温之柔往院子里张望了一番,眉头不由得蹙起来。
“我们今晚该不会要住这吧?”
陈十一点头。
“就住这。”
几人均是疑惑不已。
“等我稍微收拾一下,弄一间房出来,今晚就在这休息。”
这段时间的相处,几人都无条件地信任陈十一。
可能是之前被吓着了,陈十一把院门前的青石板的灰尘清理了一番,让她们坐着休息。
她就着之前的袖布,把院子里的杂草给清理了一条路出来。
厨房里,黑黢黢的一片,看不清里面有什么东西,借着破烂的屋顶漏下来几缕光,纵横交错的蜘蛛网在不停地晃荡。
她慢慢地朝里面摸索,里面有一个大灶台,令人惊喜的是,灶台上,那口大铁锅竟然没有被带走,好好地镶嵌在灶台上,这可值好些铜板。
灶台边上,有一个木质的碗柜,缓缓打开,看见几个残缺不堪的瓷碗,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她找了根长棍子在灶膛里捅了捅,棍子好像抵住了什么东西。
她撸起双手,往里面一掏,指尖似乎被什么割裂,传来剧痛。
“嘶…”
她缩回手,看着汩汩流血的指尖,用灶膛里的草木灰抹上,止血后,用袖布包了手,又往那寻去。
终于,一把生锈的菜刀,被她扒拉了出来。
温夫人在一旁沉声道。
“会不会,她受不了苦,跑了?”
温之衡微垂着眼睛,森冷的寒意浸满了双眸,手掌紧了又紧。
“她不会。”
睿儿瑟缩在一旁,但还是壮着胆子说道。
“伯父,姐姐背着篓子上山了,她会不会遇到危险?”
温之衡立即转身走出院门。
“之远,带上火折子,上山找人。”
陈十一的确陷入险境。
她踩到了一个猎人挖的陷阱里了。
陷阱很深,里面插了很多竹钉,还好她是陷在侧边上塌了进去,否则直接被竹钉刺得千疮百孔,当场就要死在里头。
之前她还很是警醒,今日,该是累着了。
她试了很多方法暂时上不去,不过她也不着急,先在陷阱里面睡一晚,说不定明天,猎人来了,就能把她给救上去。
天色渐渐暗沉,树林里越来越安静。
陈十一并没有因这险境而困惑,毕竟,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无人问津的生活。
睡在哪里不是睡?
那张床,也不是一样,没有厚厚的被褥,没有棉花晒过阳光的气味。
仅仅一块木板而已。
但是现在,真的很饿。
迷蒙中,听得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
起初,陈十一是不相信的。
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从小到大,没人问过自己的去处。
她继续接着睡,睡着,睡着,就不饿了。
随着声音越来越大,她才清醒地认知,是大少爷来寻自己了。
她猛地站起来,扯着喉咙往外喊道。
“我在这…”
不一会儿,大少爷的声音就响在自己的附近。
“我在这…”"
牛车晃悠悠了两日,中途又添了几个姑娘,终于到了京都西郊桐榆巷子的一处大院内。
一推开门,宽敞的院子里,到处都是形形色色的人,更有甚者,有的还被锁在笼子里。
人虽多,但无人敢说话。
陈十一低着头,眼神不敢乱瞧,顺从地跟着管事走了进去。
她们七个姑娘全部被推进了一个阴暗的柴房内,麦杆编织的垫子随意地铺在地面靠墙两侧,中间空出来能走动的间隙,枯黄的麦草凌乱不堪,墙上,一扇极小的窗,透着冷光。
柴房还有许多人,每个人的神情甚是麻木,对陈十一一行人的到来见怪不怪,都是稍稍一抬眼,复又转身躺了下去。
陈十一就在这样的房内待了三日。
三日,出去了很多人,又进来了很多人。
有个比她待的还久的姑娘与她低声细语。
“如有机会,一定要趁这段时间卖出去,否则超过八日,去的地方和死了没啥区别。”
“你如何懂得这许多?”
“哦,我被卖两次了,自然懂得。”
第四日,陈十一,还有其他四位姑娘,被喊了出去。
院内,蔡牙婆子面色谄媚,旁边,是一位留着山羊胡须的老伯,神色精明,派头十足。
“徐管家,怎敢劳驾您亲自来,要什么人,派人唤一声即可。”
徐管家似乎对蔡牙婆子的谄媚嗤之以鼻,显出精光的眼眸尽是不屑。
“只这几个?”
蔡牙婆子立即上前解释。
“这几个,都是从淳朴农家来的,保管老实听话。”
她指着人介绍。
“这个姑娘长得美,穿蓝衣裳的可不得了,会识字,旁边的绣活不错,皮肤白皙的那个脑子活络…”
轮到陈十一的时候,蔡牙婆子停顿了一会,想几次开口,却不知道说什么。
“这个嘛,老实…”
徐管家扫了眼这几人,缓慢摇了摇头。
“你都瞧不上?稍等片刻,我马上换一批人来。”
陈十一见状,摒除心中的恐惧,连忙朝徐管家跪下磕了几个响头。
“徐伯伯,你把我买了去吧!我能干活,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而且我还吃的少,每天只要吃一顿就行…”
蔡牙婆子被陈十一这一举动惊着了,连忙和徐管家打着哈哈。
“另一批人马上就到。”
说完,凶狠的眼神瞪着陈十一,示意她起身闭嘴,回柴房去,给旁边魁梧的护院使了个眼色,让他们把陈十一带走。
也不知道是哪句话打动了徐管家,他又重新仔细打量着陈十一,精明的眼神里荡漾着其他不明的情绪,嘴角上扬。
又抬手掰开陈十一的下颚,检查了她的牙口。
“嗯,骨相还可以,就是长期少吃少喝,行了,就她吧。”
蔡牙婆子愣了好一会儿,脸上连忙堆起了笑容。
“好嘞,徐管家眼神好,又心善…”
陈十一侧坐在马车的车椽上,跟着徐管家从京都西郊,进了京都内城。
陈十一从小到大一直在向阳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青柳镇,那时,还是挑着两担柴火去卖。
此刻,雕梁画栋的店铺林立街道两旁,繁华的路上,来往不断的马车一架比一架豪华,车厢檐上,一盏铃铛跳跃,发出悦耳的叮当声…
皇城脚下的极致繁华,迷晕了她的眼。
她一低头,发现身上打了很多块补丁的衣裳,雀跃的思绪隐隐压了下来。
繁华,与她无关。
马车七弯八拐,在一处高墙深巷里停了下来。
墙高的看不见日头,一线天的光渗了下来,墙根是新绿的苔藓,苔藓的尽头,青砖码头上,站立着一个崭新青衣的婆子,正与徐管家交头接耳。
不一会儿,老婆子朝陈十一招了招手,凌厉的神色扫了一眼,似乎很不满意。
“徐管家的眼神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什么样的都往府里添…”
嘴里虽唠叨,但身上的动作甚是利索。
打开一扇极窄的门,门内,有七八个人,安静本分站立在两旁,其中两个婆子在陈十一身上摸索一番,点头后又交给了另外一个婆子给带了进去。
陈十一低眉顺眼地跟在婆子身后,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停了下来。
“新来的,徐管家说大厨院缺人,寻了个踏实能干的过来。”
一双温热的手拉过陈十一的手。
“手上都是茧子,是个能干活的。”
“行,人带来了,我走了…”
“孩子,把头抬起来。”
陈十一抬起头,面前是一张笑意盈盈的脸。
妇人很是和蔼,拍了拍陈十一的肩头。
“走,我先带你去安置,完了给你派活。”
一个方正的房间内,并列排了很多床铺,床铺对面,堆砌了许多个墨色的箱笼。
房内窗几明亮,暗香涌动。
“我以后是住这吗?”
妇人瞧着陈十一一脸的稀罕样,抿嘴笑了。
她指着靠墙的床铺。
“你就睡那里,那个淡绿色的箱笼是空的,以后归置私己,衣衫鞋袜,都放里面。把这套衣衫换上,头发挽成髻,绑上蓝丝带,这样方便辨认是哪个院里的,千万别弄丢了。”
陈十一都有点晕晕乎乎的。
就这一刹那,她住了青砖大瓦房,还有新娘子出嫁时才有的箱笼,穿上了新衣,还戴上了丝绸的发饰…
这么多年,她求爹爹给她买一根发绳,到他死了都没实现,而如今,这些梦寐以求的东西,竟然在瞬间可得。
仿若做梦一般。
“你叫什么名字?”
“陈十一。”
“你是买来的丫鬟,不能有姓,你以后就叫十一,我是大厨院的管事,大家都唤我石姑姑。”
陈十一在石姑姑的安排下,在大厨院里,做个烧火丫鬟。
这点活对陈十一来说,简单极了。
而且这里的人对她很是和善。
一个专门给主子们煲汤的林婆子,中途喊了陈十一帮她把砂锅从炭火上端下来,结果陈十一因找不到湿布,直接端下来时,把左手给烫伤了。
林婆子嘴里急忙念叨着阿弥陀佛,把陈十一的左手放凉水里泡了好一会儿,上了清凉的药膏,然后又用白纱布把她的手包扎起来。
“真是个傻姑娘,都不知道喊疼。”
午膳甚是丰盛,白花花的米饭,油汪汪的青菜,金灿的荷包蛋上裹了一层浓郁汤汁,林婆子还偷偷在碗底给她埋了一块红烧肉。
她有多少年没吃过肉了?
她一小口一小口啃着肉,生怕一下子就吃完,口齿生津,回味悠长,后来,她把碗底都给舔了个干干净净。
她从没想到,有一天,她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吃完饭没多久,大厨院扭进来一个女子。
林婆子告诉陈十一,这是二少夫人院子里的大丫鬟。
“二少夫人的养颜汤好了吗?”
“自是好了的。”
大丫鬟扯了怀里的帕子一扬,对着陈十一说道。
“你,端着,跟我走。”
陈十一原以为她住的地方是天宫,到了内院,才知道,什么是掉落人间的仙邸。
精雕细琢的小山倾泻晶莹的水流,雾气升腾泄入溪丛,廊桥架在溪流之上,轻缓的脚步吵赢了叮咚,急促又冒昧,游廊两旁,尽是随风飘扬的碧紫色挂落,流穗盈舞,满院的白色梨瓣荡漾,芬香四溢,春风卷起,铺碎了一地的莹白。
住在这里,应是能多活几年。
陈十一垂眸,恭敬地举着汤膳,不敢懈怠。
在一月亮门处,有人接了手中的汤膳,便让陈十一速速离去。
还未走到廊桥处,幽静的大院内,忽然之间,人声繁杂,哭泣声,求饶声,仓促的脚步声,甚是凌乱…
是出了什么事吗?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文元读物》书号【315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