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与蛋白质等腐败物。
它们肆意交织在一起,形成黏腻、散发恶臭的混合体,让微生物分解净化工作举步维艰,传统的生物处理法在这“强敌”面前,频频失效。
再者,河道水流的流速与流量也极不稳定。
丰水期时,湍急水流仿若脱缰野马,裹挟着大量泥沙与污染物一冲而下,瞬间冲垮我们精心设置的简易净化拦截设施,让前期努力付诸东流。
枯水期时,又死水一潭,污水长时间滞留,缺乏自然稀释与更新能力,导致局部污染浓度飙升,使得净化设备长时间在恶劣工况下运行,效能大打折扣。
更令人头疼的是,河道底部因常年淤积,积累了厚厚的一层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淤泥,它们持续向水体释放“毒素”,如同源源不断的“污染源补给站”。
即便表面污水经过处理,只要底部淤泥未清理整治,水质转瞬就会再度恶化,陷入恶性循环。
外界媒体仿若一群敏锐嗅觉的猎犬,闻风而动,质疑声如汹涌潮水,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一篇篇报道、一条条新闻,字里行间满是尖刻指责,痛斥我浪费宝贵资源、盲目行事、不懂装懂,全然不顾及我此前的诸多善举与付出。
网络世界更是一片哗然,网友评论如倾盆暴雨,一边倒向负面,那些难听字眼、犀利言辞,似一把把利刃,直直刺向我心,每一次翻阅,都让我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躺在床上,双眼望着漆黑天花板,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那些指责声,满心委屈与不甘,却又无从辩驳,焦虑如同藤蔓,疯狂缠绕,几近窒息。
祸不单行,资金也如沙漏里的细沙,在毫无成效的投入与设备损耗中,迅速见底。
合作方们见状,原本笃定的神情化为满脸犹豫,电话沟通中,言辞间满是退缩之意,商讨撤资事宜的频次愈发增多。
我苦心搭建的合作架构,摇摇欲坠,濒临崩塌。
彼时的我,仿若置身狂风巨浪之中的一叶孤舟,四周波涛汹涌、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