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张凡崇祯小说结局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张凡崇祯小说结局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崇祯上了二楼,却听见有人在吵架。“掌柜的,我才吃了三个菜,怎么就要收五两钱了,怎么这么贵!”一个男子在下面吵起来了。立刻就围过来几个大汉,将那男子围住,一个小二笑道:“本店可是当朝礼部右侍郎官周延儒周大人的店,你想吃霸王餐!”那男子立刻就怂了,苦着脸道:“可是我没带那么多钱啊,怎么办?”那小二笑道:“你身边这女子不错,不如暂时押在这里,待你回去取了钱财,再来与我掌柜的换人。”“爹爹,不要!”“不要也不行,你们敢在周大人的店里吃霸王餐,小心将你们投入刑部大狱!”说着,那些个大汉便将那男子一把押住,然后强行将男子的女儿拖拽过来。“不要,掌柜的,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现在就回去拿钱。”“……”崇祯正要进厢房,见到这一幕,便折身走了下去。许显...

主角:张凡崇祯   更新:2024-12-05 18:2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凡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张凡崇祯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崇祯上了二楼,却听见有人在吵架。“掌柜的,我才吃了三个菜,怎么就要收五两钱了,怎么这么贵!”一个男子在下面吵起来了。立刻就围过来几个大汉,将那男子围住,一个小二笑道:“本店可是当朝礼部右侍郎官周延儒周大人的店,你想吃霸王餐!”那男子立刻就怂了,苦着脸道:“可是我没带那么多钱啊,怎么办?”那小二笑道:“你身边这女子不错,不如暂时押在这里,待你回去取了钱财,再来与我掌柜的换人。”“爹爹,不要!”“不要也不行,你们敢在周大人的店里吃霸王餐,小心将你们投入刑部大狱!”说着,那些个大汉便将那男子一把押住,然后强行将男子的女儿拖拽过来。“不要,掌柜的,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现在就回去拿钱。”“……”崇祯正要进厢房,见到这一幕,便折身走了下去。许显...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张凡崇祯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崇祯上了二楼,却听见有人在吵架。

“掌柜的,我才吃了三个菜,怎么就要收五两钱了,怎么这么贵!”

一个男子在下面吵起来了。

立刻就围过来几个大汉,将那男子围住,一个小二笑道:“本店可是当朝礼部右侍郎官周延儒周大人的店,你想吃霸王餐!”

那男子立刻就怂了,苦着脸道:“可是我没带那么多钱啊,怎么办?”

那小二笑道:“你身边这女子不错,不如暂时押在这里,待你回去取了钱财,再来与我掌柜的换人。”

“爹爹,不要!”

“不要也不行,你们敢在周大人的店里吃霸王餐,小心将你们投入刑部大狱!”

说着,那些个大汉便将那男子一把押住,然后强行将男子的女儿拖拽过来。

“不要,掌柜的,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我现在就回去拿钱。”

“……”

崇祯正要进厢房,见到这一幕,便折身走了下去。

许显纯、王承恩和方正化连忙跟上。

崇祯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男子向崇祯求助道:“这位公子,先借我几两银子可以吗,我回去取了肯定还给你。”

“先别着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那小二一看崇祯这是要出头,连忙恶声警告道:“我奉劝你最好不要多管闲事,不然连你一起收拾!”

他这话刚一出口,许显纯一巴掌抽过去,把这小二抽得在原地打转,两眼冒金花。

许显纯恶狠狠道:“活得不耐烦了,敢跟我们家公子这么说话!”

一看见小二被打,周围几个壮汉一起围过来,就要拿下许显纯。

许显纯拔出绣春刀,杀气森森道:“谁他妈的的敢过来,老子现在就宰了他!”

“你敢在悦来酒楼闹事!”

这时,掌柜的终于跑过来,指着崇祯等人怒道:“我现在就派人去告诉周大人!”

他这话一说,周围的人都害怕起来,有人奉劝崇祯赶紧道歉。

“这位小公子,这里背后的老板可不好惹,是朝廷重臣,快道歉,别把事闹大。”

刚才那男子的女儿连忙拉着崇祯的衣袖道:“小公子,救救我们,我们是山西那边过来的,我们实在太饿了,就进来吃了一顿饭,我们身上只有三两银子,根本不够饭钱,我们也不知道这么点饭菜要五两银子啊!”

她近乎哀求。

许显纯过来将她的手拉开,皇帝的衣袖岂是谁都能抓的!

崇祯倒是觉得无所谓,毕竟他是穿越者。

不过他心中却是已经愤怒之极。

山西?

该死的!

山西在以后也是一个粮食灾区!

崇祯看了一眼桌上的菜盘,冷声道:“三道菜,五两银子,这周大人是要扒百姓的皮,喝百姓的血啊!”

崇祯是道出了周围人的心声,这悦来酒楼的饭菜是北京城出了名的贵,而且从来没有固定价格。

一般都是朝廷大臣、王公贵族来消费。

另外一批人就是外地来的,并不知行情的,如这对父女。

掌柜的怒道:“大胆,你敢污蔑朝廷重臣!”

崇祯怒道:“你才大胆,你们这是在恶意抬价!”

那掌柜一看崇祯穿着名贵,又带着扈从,想来也不是等闲之辈,但他也不怕,背后可是周延儒。

这时,一群锦衣卫刚好路过,听到里面有吵杂声,便走了进来。

那掌柜一见锦衣卫来了,脸色立刻变了,谄媚道:“军爷,您来得正好,这几个人不仅吃饭不给,还辱骂当朝礼部右侍郎周大人!”

那掌柜指着崇祯几个人。

这几个锦衣卫进来,看见许显纯,脸色当场就变了,连忙跑过去道:“属下参见许大人!”

那掌柜和小二,以及众打手立刻就惊呆在原地了。

这人竟然是锦衣卫军官!

掌柜的心中一颤,连忙道:“不知道军爷在此,小人多有得罪!”

许显纯不说话,皇帝在一边,他也不敢多说话。

崇祯道:“先准备一桌饭菜。”

“听到了吗,快去准备一桌饭菜。”

“是是是!”

崇祯将那小女孩招呼过来,温柔道:“快吃点东西。”

小女孩坐在那里,看见一盘盘肉和菜上来,连忙开始吃起来。

一边的崇祯是心中怒火喷发,这些个朝廷大臣,不想着如何治国,私下里尽想着办法赚钱。

他记得,历史上的北京城告破之前,崇祯四处借钱,大臣们可都分文没有的。

“许显纯!”

“在!”

“这家店给我砸了!”

“是!”

一听说要砸店,掌柜的吓得连忙道:“军爷,这可是当朝重臣周大人的店,不能砸!不能砸啊!”

“周大人怎么了,老子今天就要把你这店砸了!”

锦衣卫立刻开始动手,一时间,店内是稀里哗啦的。

其他顾客一看砸店了,都不给钱,往外跑。

那对父女也趁乱跑了出去。

掌柜的怒道:“你们就算是锦衣卫也不能如此嚣张,小心周大人去当今圣上那里弹劾你们!”

许显纯再一巴掌抽过去,把这掌柜的满口牙都抽掉了。

过了片刻,崇祯问这小女孩道:“吃饱了吗?”

小女孩点了点头,看刚才崇祯很凶,她有些害怕。

“吃饱了跟我走回家吧。”崇祯要带着这小女孩回宫,他要让这小女孩时刻提醒自己,陕西现在是灾荒年,很多人已经活活饿死了。

只有这样,他才时刻警惕着要解决老百姓的粮食问题。

当走出酒楼的时候,崇祯的心头是压力如山大。

这明末的灾荒,是人吃人的灾年。

他牵着小女孩的手,向紫禁城走去:“你叫什么名字?”

“小公子,我姓李,名如意。”

回到皇宫后,崇祯心中郁闷,他感觉陕西就像个炸弹,肯定会爆炸,而且一爆炸就把大明朝炸得血肉横飞。

这一夜,崇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中。


温体仁是个聪明人,应该说,大明朝堂上没有笨人,大家花了那么多时间读书,在万人过独木桥的科举中厮杀出来,哪一个不是人精?

深吸了一口气,温体仁这才明白,原来这是皇帝的手段啊!

皇帝这个手段实在太狠了。

你要么老老实实当朕手里的刀,要么就去死,自己选!

温体仁向来油滑,绝对不得罪任何一方,绝对不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用圣人的话叫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但现在,皇帝摆明着就是要他选。

还想在事事玩明哲保身那一套,你就等着去死好了,朕杀一个大臣,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陛下,臣以为,福王横征暴敛,草菅人命,该死!”

崇祯故意沉默了一会儿。

为什么沉默?

人家崇祯不要脸的吗?

就算不要脸,也要装作要脸。

毕竟福王在名义上是他的叔叔。

一个臣子现在说要杀皇帝的叔叔,皇帝心中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了,但可不能表现出来啊!

他沉思片刻,道:“哦,有这么严重?”

温体仁差点拿脑袋撞墙,妈的,皇帝,要杀人的是你,装个屁啊,臣都看到你嘴角强忍住的笑容了!

“福王在封地横征暴敛,以致民怨沸腾,臣愿意去查访一趟,一个月之内,将证据交给陛下。”

“那就辛苦爱卿了。”

皇帝这句话一出口,温体仁心中都缓和下来。

没事了,这条命暂时保住了。

但是接下来就有人遭殃了。

谁?

福王朱常洵!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是万历与最宠爱的郑贵妃所生。

大明朝著名的国本之争的主角。

万历皇帝特别喜欢这个儿子,很想把皇位传给他。

但大臣们坚持要太子朱常洛继位,也就是后来只做了一个月皇帝的光宗。

众所周知,东林党的大臣们赢了,万历没有抗住,福王还是去洛阳就藩。

万历疼爱这个儿子,给了他很多田地。

具体有多少呢?

三万顷。

崇祯自己的皇家田庄现在交给宋应星在打理,也才六千顷而已。

福王的封地在洛阳,但由于他的田庄面积太大。

整个河南已经养不起福王了。

于是史书上说“取山东、湖广田益之”。

意思是,福王还兼并了山东和荆湖一带的田地。

这两个地方都是古代产粮的好地方。

福王并不满足,他还把江陵张居正的田产全部没收,拿到自己名下。

史书记载:“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并四川盐井榷茶银”。

此外又申请“淮盐千三百引,设店洛阳与民市”。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从扬州到安徽一带上缴的杂税,不给朝廷,给福王送过去,还把四川一带的盐税也给了他。

不仅如此,朝廷每年还要拿一万石米给他。

总之,这个人比崇祯还富有,富得流油。

但历史上的崇祯,却并没有找福王的麻烦。

但此时的崇祯,矛头已经对准了福王。

要动宗室不是那么好动的,宗室毕竟是朱元璋的后代,皇亲。

但只要理由找的好,就能动。

几天之后,督察院把所有证据查完,为温体仁平反了。

温体仁只有一个月时间,他立刻就带着人往洛阳奔去。

没有人比他更渴望现在就让福王去死的。

福王死了,他才能活。

让温体仁去办福王的事之后,崇祯就安安心心查看关系山西案目前的进展。

最近京师里的邸报都在写八大蝗商通敌卖国的事,已经引起了百姓的关注。

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

这八个人的名字,现在已经被京城里所有人知道。

他们就在天牢里,和牟志夔关在一起。

这一日,新的被处死的名单送到崇祯面前。

这八个人的名字和牟志夔的名字都在其中,上面写着凌迟处死。

大明其实算是法治社会,每一个被判死刑的人,名字都要出现在皇帝的书桌前,由皇帝御披之后,才能杀。

朱元璋制定这个规矩是因为,他觉得天下的子民是他的子民,要杀必须他同意。

崇祯大笔一挥,这特殊的犯人处死的程序算是在皇帝这里走完了。

行刑的时间就定在明日的午时。

崇祯还特意在上面批复道:每人三千刀,少一刀执行者去死!

崇祯元年二月十三日。

皇帝一身素衣,同样是便衣锦衣卫的簇拥下,来到了菜市口附近。

此时菜市口附近已经挤满了人。

九人被绑在木桩上。

一边九个刽子手正在磨刀。

那薄如蝉翼的刀片,在阳光下流动着森冷的光泽。

那八大蝗商吓得是面色发青,哭天喊地。

来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将这九个人的下巴都拉脱臼,说话是说不出来了。

待刀磨好,一边有人准备了人参汤,行刑开始了。

刽子手的手法非常娴熟,一片片肉在飞舞,鲜血滚滚。

一边的人不停给人喂参汤。

九个人都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

但周围的百姓却大声叫好。

有人大骂道:“狗汉奸!活该被千刀万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一个多时辰过去了。

每一个人都被剐了三千刀!

已经成了一副骨架子了,只剩脑袋。

还没有死。

直到行刑者最后将刀片刺入心脏,他们才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

杀人从来都不是为了杀人这么简单。

朕是要告诉所有人,做汉奸就是这个下场!


天很冷,今年格外冷。

山西太原,最大的青楼昭红楼,几个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走了进去。

老鸨连忙上来招呼道:“几位官爷,快快这边请。”

为首的是锦衣卫左都督田尔耕,旁边的一个手下给了老鸨一包钱,田尔耕道:“王涌在哪个房间?”

“王公子啊,在一号房。”

几个锦衣卫立刻上楼,一号房内传来了男女的惊呼声。

王涌大骂道:“你们要干什么,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他搂着的女子没穿衣服,但锦衣卫却不管这么多,一把将王涌从床上拖下来。

田尔耕冷着脸,低声道:“让王公子把衣服穿好。”

王涌心中已经开始害怕了,他好歹也是山西王家的大少爷,没吃过猪肉也是见过猪跑的。

这群人穿着飞鱼服,分明就是天子亲军,锦衣卫!

王涌颤颤惊惊把衣服穿好了,道:“我爹是王大宇!”

“很好,找的就是你。”

二话不说,王涌就被强行带到了太原城的司狱里。

这事锦衣卫出马了,所以司狱的官员也不敢管。

王涌被绑在木桩上,哭喊着道:“大人,我到底犯了什么事,你们尽管问,我都说。”

但是田尔耕却不问,先一上来就是一顿毒打,打得王涌哭爹喊娘。

然后就往他的指甲里开始插竹签,疼得王涌是撕心裂肺。

折磨完了,田尔耕才问道:“有人举报你爹私通建奴,将大明的粮食和兵器秘密运输出关,我们查到,这事你也参与其中。”

王涌一听,顿时头皮发麻,连忙高呼道:“大人,冤枉啊!”

“打。”

又是一顿毒打,打完后,王涌已经去了半条命,田尔耕道:“只要你如实交代,我保证你平安无事。”

王涌本身就是个软骨头,只要说了就保证平安?你早说啊!你早说我也早说了!

王涌连忙点头。

立刻有人上来拿了笔墨开始记录。

王涌便一五一十的说。

随后,在这个腊月寒冬,一封密报八百里加急送入了京师,进入了紫禁城,摆在了崇祯的手中。

八大蝗商,所有的罪证都摆在了面前。

崇祯仔仔细细看了下来,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仅仅天启六年,就给建奴卖了十万石粮食给建奴!

十万石啊!

明朝的一石等于后世的一百五十斤。

十万石等于一千五百万斤!

每个成年人一天吃一斤粮食,建奴的大约十万军队,也就是说够吃五个月的粮食!

彼其娘之!

朕的辽东都没有那么多粮食,这帮狗汉奸,真是要把大明给掏空啊!

崇祯二年的粮荒,也是迅速蔓延到了山西的。

若是这十万石粮食分配到山西和陕西,灾民不说每日进食一斤,每天进食半斤,可保性命,那也能够二十万人吃五个月了。

不说五个月,吃三个月,可以拯救四十万人!

这还只是去年一年的买卖。

要知道,崇祯元年,仅仅陕西一带,野史就传闻饿死上百万人。

明末人吃人的惨剧在陕西、山东一带上演。

人为什么吃人?

因为饿啊!实在太饿了!

吃死人,吃泥土,吃骨头,甚至吃粪便,只要能入口的!

因为粮食急缺,人们已经饿回了最原始的动物,这是文明的悲哀。

可朝堂的官员们,有几个真正管百姓的死活的?

所以,你崇祯要怪李自成起义吗?键盘侠们要说李自成是民族罪人吗?

你可以说明朝的官员鱼肉百姓,枉为人,你可以说魏忠贤该死一万遍,你甚至可以说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是个独夫,还可以臭骂建奴残暴不仁,毁我华夏千年基业。

但唯独不能怪李自成起义!

作为穿越者,崇祯知道八大蝗商该杀,但当他看到这些数额的时候,依然不可控制地震怒了。

他将御案上的茶杯拿起来狠狠砸在地上,沉声道:“去把杨所修给朕找来!”

大半夜的,又是天寒地冻,这位督察院大佬被叫醒,冒着大雪进宫,心中是苦不堪言。

这皇帝太能搞事情了,大半夜的不让睡觉!

不过杨所修毕竟是副职,按照规矩,他还是派人去曹思诚那里告诉了自己的上司皇帝召自己进宫陛见。

心中抱怨归抱怨,副都御使杨所修不约而同都预感到有大事发生了,接下来督察院估计忙起来了。

“臣参见陛下!”

崇祯坐在御案前,一只手趁着头,另一只手五指敲打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杨所修内心焦虑不安等待皇帝开口。

过了一会儿,皇帝才道:“杨所修,你在这个位子多久了?”

杨所修闻言一怔,连忙道:“臣是天启五年进入督察院,任副都御使。”

他心头一颤,皇帝为何突然问这话。

杨所修是有前科在身的,准确的来说,他之所以做到副都御使的位置,是因为他是阉党,以前巴结魏忠贤。

今年新皇登基,为了和魏忠贤撇清关系,他就弹劾过崔呈秀。

但他依然害怕啊,深怕皇帝要清洗阉党,把账算到自己头上来。

“你这个副都御使干得不错。”

“承蒙陛下夸赞,为陛下分忧,是臣分内之责!”杨所修心头一缓,没想到突然得到了皇帝的夸赞。

“朕这里有个案子,要你来负责,你敢接么?”

杨所修顿时一激动,连忙道:“请陛下吩咐,臣万死不辞!”

王承恩将王涌的招供书递给杨所修一看,这位副都御使大人当场怔住了。

他的手心开始冒冷汗。

“你记住了,这八个人,朕要将他们凌迟,千刀万剐!朕还要诛他们九族!”皇帝的声音很轻,但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


“朕也知道,你们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出来的,家里穷,朕不会苦了你们的家人,不会让你们流泪,军人就应该受到尊敬,你们是保家卫国的人,为大明流血,是最值得尊敬的!朕会让军人成为民间最受尊敬的人!”

皇帝这一番话,让这些小伙子们都激动得涨红了脸。

御林卫的选拔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出身。

明末的时候,富家子弟哪个还能吃得了这苦?

要知道,每天御林卫早上天还没有亮就起床,开始跑步,跑四十里!

跑完后就扎马步、打沙袋,射箭、相互对砍。

起初,很多人都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但忍耐了一段时间,身体就扛过来了。

“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朕会定下军武大会,今年九月,大明第一次军武大会开始,只有京卫参加,你们也是京卫,现在是朕督导你们,到时候你们一定要给朕长脸,听明白了吗!”

“是!”

一顿训话完后,崇祯将孙传庭叫到一边,道:“让你编的军歌,编了吗?”

别看历史上孙传庭是明末能打的将军,他可是进士及第,状元出身,文采了得。

孙传庭这些天也是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皇帝所说的合适的军歌,现在皇帝问下来,便硬着头皮道:“臣以为《诗经·秦风·无衣》就很适合!”

崇祯微微一怔,这才想起来中国古代还是有很了不得的军歌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好啊!

崇祯兴奋道:“好,就这个!”

见皇帝很满意,孙传庭长舒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校场上开始踢起正步来了,等踢完正步,孙传庭便开始教他们唱军歌。

看见自己弄起来的御林卫正在一步步变得强大起来,崇祯的心里更加安定。

过了一段时间,张维贤接到了兵部关于改制军事的文书,也没有说什么,反正皇帝也没有砍他的编制。

最多也就是以后不该拿的钱拿不到了。

事已至此,张维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倒是现在真的要给二十六卫填充空缺的兵额,让他颇有些意外和高兴。

如此一来,他手中的力量就更加强大了,对抗皇帝肯定是想都别想了,至少可以压着秦良玉和孙传庭那些人。

在边军统帅面前,也完全没有压力了。

想到这里,张维贤还有些小激动。

于是,在五月初的时候,京卫的一轮改制就轰轰烈烈开始了。

而这个时候,福王的家当也差不多点完了。

由户部、礼部、魏忠贤三方传回来的消息,福王朱常洵的家产居然高达六千万两!

当然,这六千万两不是现银。

包括了田产、府中奇珍异宝、名下商产和现银。

但其中现银也有一千万两。

这下崇祯是发大了,两年的辽东军费都够了。

你就说剩下的五千万两不是现银,折本售卖出去,也可以卖个至少三千万两现银回来。

如此这般,国库里就有四千一百万两了。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接下来,崇祯就坐等钱被运输回京师了。

崇祯感觉自己穿越过来之后,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啊!

不过,很快,陕西那边就传来了震惊朝野的消息:陕西民变了!

据说是一个叫高迎祥的人,振臂一呼:与其坐而饥死,何不盗而死。

随后,此人自称闯王!

这简直跟历史上是惊人的相似啊!

还沉寂在福王抄家拿钱的喜悦中的崇祯,真是感觉当头被捶了一棒子,不由得全身冷汗。

这他娘的,难道陕西就是个魔窟,历史不能改变?

这崇祯元年,高迎祥造反,崇祯二年,李小哥也要加入,开始暴走了?

这一日早朝,大臣们开始商议陕西之事。

有大臣建议立刻调集榆林镇和固元镇的边军去镇压,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大明设了九边重镇防御蒙古鞑子,这榆林镇和固元镇都在陕西,是西北的军事重镇。

这个时候陕西叛乱,大臣们自然就想起了调动这里的兵。

但崇祯却是在疑惑,他都已经给了施凤来三百万两做灾情镇压了,山西一大堆的粮食已经运到了西北,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越想,崇祯就越气。

有大臣则认为三百万两还不够,上书朝廷再多加三百万两。

可现在国库里就一百万两,总不能把福王那一千万两现银直接运过去吧。

就算运过去,难道在陕西洒银子?

百姓是吃不上饭,又不是洒银子就能解决的。

倒是可以把福王那边的粮食往陕西运!

这是,御史毛羽健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以裁汰驿站,节省开支,如此朝廷便有了余钱。”

崇祯微微一怔,脑瓜子里开始转起来了。

毛羽健?

乖乖!这位毛御史的事是真的!

大明著名的蝴蝶效应始作俑者出现了!

就是这位毛御史,在历史上提出了裁汰驿站节省朝廷开支的建议,这裁汰驿站裁到了陕西。

当时李自成就是驿站的邮递员,结果把李自成的驿站给淘汰了。

结果失业后的小李哥,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于是开始寻找人生真谛。

于是开始暴走,在崇祯二年,加入了闯王高迎祥,成为一名闯将,大明朝内部的硝烟就再也摁不下去了。

说起来,这个毛御史,还真是够狠的啊!

崇祯的脸色已经阴沉下来了。


崇祯立刻道:“周侍郎!”

周延儒全身一颤:“臣在!”

“可有此事?”崇祯面色平静,但心里已经开始兴奋了。

听皇帝这么一说,大臣们心下同时道:卧槽!皇帝,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昨天你就在场啊!

大家看着皇帝开始表演,心中真是一万只草泥马在呼啸,但又不得不配合皇帝演戏。

周延儒强作镇定道:“陛下,臣冤枉,那不是臣的酒楼!”

“朝堂上是议论治国之策的地方,不是办案之所,朕对办案没有兴趣。”崇祯淡淡道,“曹爱卿,给朕立案调查。”

也不给周延儒解释的机会了。

“遵旨!”

“许显纯!”

“臣在!”

“协助曹大人拿人!”

“天子放心,人已经在锦衣卫大牢了。”

周延儒顿时心头一沉,人都已经到锦衣卫大牢了,那地方一进去,首先就得丢个半条命。

完了,这下完了!

这大明朝的官员们自己有私人商业产,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只不过历代皇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他大臣手中肯定也有,只不过做的都比较隐蔽。

诸位朝臣也都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只能怪周延儒倒霉,皇帝微服私访,居然被皇帝给碰上了。

他们也不担心皇帝会借此名义来整顿大臣们的商业产,毕竟这满朝的大臣或多或少都会有。

大明朝的臣子,哪一个干净?

崇祯道:“来人,将周延儒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是!”

“陛下,臣冤枉!陛下!臣冤枉啊!”

狗日的周延儒,你特么的居然有三十万两的家产!不拿了你,朕都觉得对不起自己了!

没办法啊!这辽东的将士们要吃饭,陕西的百姓们要吃饭!

周延儒被拖下去后,大臣们想说话又不敢说,担心一说话,皇帝又问你是负责哪一块的?你不说说你自己做的政绩,跑来这里瞎逼逼搞毛线啊!

魏忠贤就亲自示范了两次,都被皇帝用同样的话怼回去了。

大臣们突然发现,新皇比前几任皇帝办事手段似乎要简单粗暴一些啊!

这礼部的左侍郎和右侍郎几天之内,死了一个,入狱了一个,礼部顿时有种蛋疼菊花紧的感觉。

敢情皇帝专门就拿捏礼部不放了?

接下来的礼部尚书是谁?

崇祯朝第一老油条温体仁!

这事已经内定了,只不过接近年关,授名仪式还没有执行下去。

温体仁一看自己两个属下都被干掉了,顿时有了危机感。

正在他思忖之间,耳边传来皇帝的声音:“温体仁。”

温体仁心一颤,连忙出列道:“臣在!”

崇祯干脆从上面走下来,大声道:“朕问你一个问题!”

“请天子明示。”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还是你们这帮臣子的天下?”

温体仁不慌不忙道:“陛下乃是四海共主,吾等皆为陛下臣子,自然是陛下的天下。”

其余大臣也慌忙跪下,齐呼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万岁!”

崇祯在大臣们面前,大笑了几声,脸色一沉,顿时乌云密布道:“你们还知道这天下是朕的天下!今日周延儒胆敢利用部院大臣之权,在京师私设酒楼,以蛮狠之手段夺民私财,是谁给他的胆子!”

皇帝的声音回响在太和殿里,如同天公发怒。

“天子息怒,臣等死罪!”

温体仁也慌忙跪下,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他脑子里却在转,皇帝点自己的名是何用意?

他一时间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

崇祯继续道:“施凤来,你给朕滚出来!”

“臣在!”阁臣施凤来连忙爬出来,惶恐道。

崇祯声音如刀似剑,直接喝问道:“陕西大旱,赤地千里,为何不见你在票拟上上奏!”

一想到陕西大旱,崇祯只觉得怒气冲天,你们这帮子大臣,朕养你们何用!

施凤来大惊:“陛下,臣也是刚入阁半个月,还来不及知晓,不敢随意乱报!”

“狗屁!”崇祯怒骂了一句。

大臣们只觉得有些惊奇,怎么皇帝连如此污秽的话都骂出来了,太俗了!

望之不似人君啊!

崇祯却全然不顾大臣们的看法,他狠狠踹了施凤来一脚:“朕告诉你们,你们各司其职,朕要找你们要结果!事情没有结果,你们让朕怎么相信你们忠君爱国?

“陕西的旱灾如何解决,辽东的防御如何加固,朝廷的税收如何增加,百姓如何安居乐业,朕要听的是这些,不是你们整日指责这个指责那个!”

“臣等罪该万死!”

发了一顿火之后,崇祯昨日挤压在心头的怒气稍微消了一些。

他重新坐回去,道:“都起来吧。”

大臣们这才起身。

“施凤来,这陕西赈灾之事,朕交给你去办,十天之后,朕要看到你的提案,朕只给你三个月时间,把灾情给朕缓下来,不然朕要了你的脑袋!”

施凤来连忙道:“遵旨,请天子放心,臣一定办到!”

施凤来心中爆炸,三个月?

这怎么可能!

陕西大旱,又不是今年开始的,这些年西北天灾人祸不断,怎么可能三个月之内缓和!

见施凤来突然飞来横祸,其他大臣心中都偷着乐。

等施凤来被砍了脑袋,自己就有机会入阁了。

大家都秉承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得过且过。

这就是大明朝堂的基本现状。

皇帝又道:“孙爱卿。”

孙承宗出列道:“臣在!”

“蓟镇的军防要加固,朕收到最新情报,建奴很可能要攻打蓟镇,不得不防!”

“陛下放心,老臣已经做了安排。”

“很好,你办事朕放心,尽管去做,朕都支持你!”

崇祯又道:“方爱卿。”

吏部尚书方壮丽出列道:“臣在!”

“召徐光启入京,工部尚书薛凤翔已经革职,朕要让他来做工部尚书,爱卿意下如何?”

方壮丽道:“徐光启精通工事之学,臣以为可行。”

“好,就这么办。”

完成了第一轮的人事安排后,崇祯回去呼呼大睡了一觉。

时光飞逝,三天过去了。

徐应元到了东江,见到了毛文龙。

他抢过那密函一看,顿时怒从心中起:“这位护国夫人好生狂妄,当真以为天子给她撑腰,就敢胡作非为了么!”
张维贤冷声道:“敢私闯卫所,我必须去天子那里弹劾她!”
此时,顾成武在锦衣的大牢里,先被狠狠抽了一顿,打得他皮开肉绽。
很快,顾成武就受不了了,一五一十全部招来了。
骆养性将他的口供全部录下来,录完后,骆养性深吸了一口凉气。
这还得了!
难怪一个小小的千户敢干这种事,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人撑着。
很快,这份口供就到了崇祯那里。
崇祯看完后,面色平淡:“全部抓起来。”
此事涉及到了部院大臣,兵部左侍郎郭巩、户部郎中张谦、工部员外郎杨景,还有礼部郎中余化。
另外,在里面还有主事三人。
接下来,锦衣卫把这些人全部抓了起来。
有的人还在办公,直接被请走了。
可以说办事效率相当高。
当英国公张维贤屁颠屁颠跑到紫禁城准备去告秦良玉的状的时候,看见皇帝在锦衣卫的簇拥下出了紫禁城,皇帝的脸色是一脸阴沉可怕。
英国公张维贤心里打了个突。
皇帝停下来,问道:“英国公有何事?”
听皇帝的语气,都感觉到瘆人,皇帝仿佛是要去杀人了一般。
英国公哪还敢再这个时候拿秦良玉的事来烦皇帝,连忙急中生智道:“臣是特意来禀报,臣现在在加强训练京卫,请天子不日前往检阅。”
“有劳英国公了。”
说完,崇祯就带着人往前走,也不理会他。
“恭送陛下。”
崇祯到了天牢里。
这些大臣全部在牢里蹲着,见到崇祯来了,连忙行大礼:“臣叩拜陛下!”
崇祯俯视郭巩,冷冷道:“郭大人,你好大的胆子!”
郭巩把脑袋深深埋下去:“罪臣不知何罪之有!”
崇祯踢了他一脚,怒道:“派人杀李邦华,是你主使的吧?”
所有人心神一颤,没想到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么快就知道了。
众人齐呼道:“臣等冤枉!”"


其实历史上的崇祯,私下和周婉言的感情也非常朴实、深厚。
“谢谢夫君。”周婉言高兴地笑了笑。
“陛下真是天资聪颖。”张嫣在一边赞叹道,赞叹是真,但内心惊奇也是真。
皇帝居然也喜欢做一些奇怪的东西!
先帝就沉迷于木匠,皇帝该不会也沉迷于这些奇怪的东西吧?
但之前怎么没听说皇帝有这方面的爱好。
“朕也是看了一些西洋书籍,觉得甚是有趣,对生活也有实用,所谓治国,也是要实事求是,做出有用的东西,对老百姓才有帮助。”
张嫣点了点头,崇祯能说出这番话,她顿时对崇祯更是赞叹。
张嫣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开口道:“陛下能否也给我一个?”
“可以啊,原本也是准备给嫂嫂准备一个的,只是没想到今日嫂嫂在坤宁宫,明日我让王承恩给嫂嫂你送过去便是。”
“多谢陛下。”
“嫂嫂不必多礼,我们都是自家人。”
这张嫣也是个可怜女人,丈夫去的早,自己又被客氏害得终生不孕,住在慈庆宫内,宫中的人私下也不少议论她的。
想必她的心理压力也是蛮大的,平日的生活闷闷不乐多余轻松快乐。
“我先回慈庆宫,就不打扰你们了。”
周婉言连忙挽留:“嫂嫂一起吃了饭再走。”
“不了,今日身子有些困乏,早些回去休息。”
这下崇祯与周婉言也没有强留。
待张嫣离开,周婉言不由得感慨:“嫂嫂也是个可怜的女人啊。”
崇祯没羞没臊地抱着周婉言,坏笑道:“娘子,天色不早了,吃了饭早些歇息吧。”
娘子这是民间的称呼,崇祯觉得这个时候用这个称呼明显更加亲切许多。
周婉言俏脸一红,她总感觉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夫君变了一些。
更加活跃,更加有情趣,对那方面的需求,似乎也更加旺盛了一些了。
并且还能玩出一些新奇的花样来了。
王承恩带着人到了魏忠贤的府邸。
“王公公,曹公公,什么风把您二位吹来了。”魏忠贤满脸堆着笑容,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
没错,历史上真实的魏忠贤,看起来就是一副很憨厚老实的样子。
当年他进宫当小太监的时候,就是宫里最傻最老实的那个。
但谁又知道,这个“最傻”的人,才是最阴险、最没有节操的人。"


大臣们齐呼道:“陛下圣明!”
这事算是暂告一段落,但明显有一个人状态不对劲了。
这个人就是英国公张维贤。
接下来,白杆兵每日就在北京城外的军营里操练。
而最受刺激的显然就是张维贤和张之极。
“爹!咱们好歹是英国公,忠烈之后,练兵这事,您交给孩儿,孩儿把那帮狗崽子们狠狠收拾一顿,咱们京卫可是天子亲军,还怕比不过一个穷乡僻壤来的!”
张之极性格本来就狂,眼下是恨不得带着人冲到白杆兵那边去跟对方打一架。
张维贤叹了口气道:“从明日开始,全力配合李邦华,整顿军务吧。”
张维贤爵位英国公,最尊爵位。
实际职位,京卫总督,领京师三大营,辖京师二十六卫所。
兵部右侍郎协助管辖。
不过兵部最多也就负责统计人数名额,报给吏部,按时发配军饷,起到的实际作用不大。
而张维贤是名副其实的京卫最高统帅了。
在明初,京卫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
朱元璋北伐蒙古,朱棣五次征讨草原,都是率领京卫。
不过在朱棣的时候,京卫出征被编制为三营。
不管如何,那都是钢铁雄狮,所过之处,势如破竹。
但是,经历了两百多年,京卫已经彻底堕落。
张维贤拿着这支部队,可以在天启年间让魏忠贤不敢动自己。
但这并不代表在崇祯时代,皇帝要动他,就不能动了。
事实上,如果白杆兵不进京,崇祯还真没有底气动他,要从军事上做改制,若是张维贤硬撑,崇祯也是没有办法的。
但秦良玉来了,孙传庭又在如火如荼练新军,这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闹出了通州卫千户刺杀朝廷部院大臣的丑闻,皇帝更有理由来整顿京卫,已经由不得张维贤再抵抗。
四月下旬的时候,兵部右侍郎李邦华将最新的京卫所情报呈递上来给崇祯。
上面呈现出来的内容并不复杂:京卫十卫九空。
意思就是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还在,其他的都是空额,一共也就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人。
而且一半是靠钱买进来的老弱病残。
平时他们就去帮别人搬搬东西,运运货物。
更夸张的是,三千营的马,朝廷大臣来了,想借走就借走,有的人甚至借走了就不还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