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大沈青云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沈大沈青云最新章节列表》,由网络作家“鱼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沈青云排除了宋闻,那么就只剩下薛秀才了,当年,薛秀才对张秀才下手,以至于张秀才只能在家里开个私塾,那么再对他下手,也就不为奇了。当然,沈青云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其他人,比如害了沈大的凶手,但能把沈大害死,并且居高临下赔了银子,没有对沈家赶尽杀绝,那么,那个凶手根本就没把沈家放在眼里。可能在凶手眼里,沈家然不过是泥腿子,命如草芥,死一个人根本没什么大不了。沈青云只能当作什么事都没有,此刻,他还太弱,没办法护住家人,等将来有一日权势在握,再来报仇也不迟。小河村自从沈青云他们离开后,陈氏求神拜佛,还在家里供起了佛像。每天一睁眼,啥也不干,不停地对着佛像拜,嘴里还小声地说着话。云氏觉得婆婆魔怔了,可这种关键时刻,她也不敢打搅她,只能把家里打理好...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沈大沈青云最新章节列表》精彩片段
沈青云排除了宋闻,那么就只剩下薛秀才了,当年,薛秀才对张秀才下手,以至于张秀才只能在家里开个私塾,那么再对他下手,也就不为奇了。
当然,沈青云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其他人,比如害了沈大的凶手,但能把沈大害死,并且居高临下赔了银子,没有对沈家赶尽杀绝,那么,那个凶手根本就没把沈家放在眼里。
可能在凶手眼里,沈家然不过是泥腿子,命如草芥,死一个人根本没什么大不了。
沈青云只能当作什么事都没有,此刻,他还太弱,没办法护住家人,等将来有一日权势在握,再来报仇也不迟。
小河村
自从沈青云他们离开后,陈氏求神拜佛,还在家里供起了佛像。
每天一睁眼,啥也不干,不停地对着佛像拜,嘴里还小声地说着话。
云氏觉得婆婆魔怔了,可这种关键时刻,她也不敢打搅她,只能把家里打理好,照顾好一家人。
“娘,你说小叔能考过吗?”沈大妹小声问道。
家里人都说小叔聪明,虽然她也这么觉得,可很多聪明人不见得能考过。
云氏坚守了四年,娘家那边多少次让她改嫁,她都没答应,要是这次小叔子能考过,想来娘家那边就不会逼她了。
“能过,肯定能过。”
这时,院子外面响起了四妹的叫声:“奶,娘,报喜的来了。”
陈氏仿佛如梦初醒,一个箭步往外跑,居然跑的比云氏还快。
陈氏一把抓住四妹,“咱们狗蛋中了?”
四妹挠了挠头,这些日子,天天往村头跑,想等爷和小叔回家。
看到敲锣打鼓的从远处来,村里人说这是考中了报喜的人,她就急急忙忙跑回来了。
这会儿,她才想起,除了小叔,村长家的杨学明参加了科考,要是报喜的人去的是杨家……
陈氏心急如焚,见四妹不说话,骂道:“你这小妮子,咋不把报喜的人直接带过来?”
“他们还没进村呢,我跑回来告诉你们。”
陈氏没法在家里干等着,要去村头迎人,还是云氏清醒,想到了还有杨家小子也参加了科考。
云氏怕搞错,丢人,就把陈氏拦住了。
“娘,不能出去,要等人来家里,不然失了体面。”
农家,哪有什么体面不体面的,根本没那么多讲究,可云氏这话一出,陈氏神奇般的安静了。
陈氏再也不想出去迎人的事,等在院子里,翘首以盼。
杨家
周围邻居全都围着,明明那么多人,却没人占道,把道路留出来了,以便报喜的人进来。
周围一片恭喜声,杨家众人脸上红光满面,洪氏更是咧开了嘴,笑容一直没消失过。
随着报喜的敲锣声靠近,原本叽叽喳喳的人群反而安静下来,杨家大门打开,等着报喜人入内。
洪氏让杨学明的亲娘邓氏准备好喜钱,等报完喜,这钱要给报喜人。
报喜的人被人带到了杨家,他拱手道:“恭喜沈老夫人,沈老爷高中县案首。”
周围一片倒吸气声。
报喜人见主家神色古怪,尤其是面前的老婆子,眼睛瞪大,嘴巴张开,一副受了惊吓的模样。
报喜人刚想再说一次,就听到有人说:“啊,原来中的是沈家小子,不是村长家的小子。”
报喜人意识到搞错对象,询问旁边看热闹的人。
闹了乌龙,好在报喜人很快来到了沈家。
陈氏听到报喜人说完,激动道:“中了,我家狗蛋中了,哈哈哈,中了。”
几人进了城之后就分开了。
李勇找了一家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日,就开始找住的地方。
靠近贡院附近的客栈,价格贵的离谱。
“大多都是四五百文一天,距离院试还有三个多月,照这样算下来,光是住宿费就得五六两。”李勇建议道:“还不如找个远点的地方,租子会便宜点,等到快要考试的前几天,再来住客栈,小叔,你觉得怎么样?”
沈青云想了下,道:“这是个法子,那我们就去远点的地方看看。”
人生地不熟,最后还是找了牙人,花了钱,才找到一处合适的小屋子。
屋子在小巷子里里面,往外走一盏茶的功夫就是大街,绕过大街,走一刻钟就是码头那边,出行很便利。
李勇在他们安顿好以后就离开了。
“狗蛋,这里不比家里,啥都要花钱,我也不能啥都不干,明天就出去瞧瞧。”沈老头心里很着急,怕钱不够,委屈了幺儿子。
“爹,你不用太担心,李勇不是说了吗,半个月后过来看我们,到时候会拿钱过来,家里的豆豉和皮蛋都有进项,咱们不缺钱。”沈青云不忍心看沈老头太幸苦,辛苦了一辈子,都没怎么好好休息过。
尤其是这几年,一边做小买卖,一边雷打不动接送他上下学。
沈老头肉眼可见的变老了。
沈青云全都看在眼里。
“那不行,那些钱还得供你读书娶媳妇,我去找点活干,够咱们日常开销就成了,你放心,我最多干一两个时辰,剩下的时间我还得照顾你呢。”
沈青云不吭声了,要真的阻止沈老头干活,他反而不自在。
这些年,沈老头从不进厨房,到如今能做饭做饺子蒸包子,都是为了照顾他,怕他饿着。
安顿好以后,沈青云再次投入到学习中,废寝忘食,挑灯夜读,只差头悬梁锥刺股了。
几日后,钟绍柯在酒楼里包了厢房,约他一叙,在场的还有杜丘和冯柏杉。
“青云,你可知道外面都怎么传你的?”钟绍柯声音里带着笑意。
沈青云扶额,“你都说是传了,传言肯定不可信。”
“哈哈哈。”钟绍柯笑得眼泪都快流出来,好一会儿,才道:“他们说你是个老头子,考了几十年的才中了府案首,你说,那些人要是知道你是十二岁的府案首,还不得气死。”
杜丘跟着附和,“可不,县案首人不少,年纪和你同岁的也有,可府案首,你是最年轻的一个,你要是院试还是案首,那可就是小三元了,来年乡试,中举也是有可能的。”
沈青云摆摆手:“府案首就是运气好,怎么可能院试还拿到案首。”
其实他心里还是很自信的,但是不能骄傲,张秀才经常告诉他,要谦虚。
“青云,你们县好像有个叫宋闻的,他是不是跟你有过节?”冯柏杉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沈青云差点把这个人忘了。
冯柏杉继续道:“之前在晋阳府的时候,他经常跟我走动,直到我提起要和你一起来平青府之后,他就不理我了,我让他跟我们通行,他也没答应,我之前一直不好意思问你。”
还是这些日子他们熟了些。
钟绍柯敲了敲桌子,道:“这人我记得,好像是府试十一名吧,他还在柏杉你名次之后呢。”
沈青云没瞒着他们,“他跟我是一个县里的,我们县试就碰上了,当时他说要超过我,我们俩之间没什么恩怨,倒是师长之间有些旧怨,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热茶花了三十文,要知道平时一文钱都能喝到。
难怪科考难,光是这花费,哪哪都是钱。
吃饱喝足后,沈青云再次把注意力放在卷子上,他已经全部做完了,检查无误后,誊写。
考场外,全是等待的考子的家人们,沈老头连口水都不敢喝,就怕喝了上茅厕,然后错过沈青云出来。
尽管李勇提醒他到了时辰沈青云才会出来,沈老头还是不敢喝。
考棚里,沈青云放下了毛笔,试卷上已经全部写满,检查了三遍,这才开始收拾。
巡视的衙役注意到了这里,走过来问沈青云要不要交卷。
县试是可以提前交卷的,但提前交卷的人很少,衙役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这位少年居然点头了。
衙役并没有直接带他出去,而是要在出口等待,过了好一会儿,有一位考子在衙役的带领下朝着这边走来。
随着那位考生的靠近,沈青云闻到了一股茅厕味。
好巧不巧,这位考子他认识,不正是薛秀才的学生,不久前他们还打过照面。
宋闻以为自己是第一个交卷的,没想到还有人在他前面,而这人正是张秀才的学生。
张秀才那样的品行,能带出什么好学生。
宋闻不屑地哼了一声。
沈青云蹙眉,这人一副倨傲模样,果然跟他那个夫子一样不讨人喜。
衙役还没开门,要再等一会儿,人多了,才能放他们出去。
约莫一刻钟,大门终于打开。
守在外面的沈老头嘴巴已经干的起皮,丑时起来准备,一直没合眼,此刻,眼皮不受控制往下掉。
“大门开了。”
也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沈老头一激灵,瞌睡全跑了。
抬眼看去,正好看到幺儿子出来。
沈老头快速跑过去。
“青云,咋样,难吗?”
“还好,都写满了。”
沈老头大喜,双手合十,“祖宗保佑,我家青云这次一定要考中。”
旁边有人嗤笑。
“写满了有什么用,最重要的是文要对题。”
“县试才第一场,后面还有四场,要是能坚持到四场,那才有机会,现在说什么都太早了。”
“科考第一次就想中,还不如回家做大梦。”
这几个考子都是自命不凡的,能提前交卷,自然比其他人多份傲气,一听到沈老头那话,个个心里不舒服,忍不住出言嘲讽。
沈青云看向说话的人,“我能不能考中,还轮不到你来决定,上面自有大人们批阅卷子选才。”
那人抬起下巴,“别的我不敢说,这次案首,非宋闻不可。”
宋闻无端被牵扯进去,拱手作揖,谦虚道:“贴榜之前,莫要乱说。”
“宋闻,你谦虚什么,平时考教,你都是第一,这次县案首,除了你还会有谁,难不成是个乡下私塾里的学生吗!”
后面那句嘲讽意味太浓了。
沈青云翻了个白眼,不想在门口跟人逞口舌之快。
“爹,我得去拜见夫子。”
沈老头愤愤然,听到他的话,立即被转移开了注意力。
“对对对,是该跟张夫子说一声。”
沈青云一走,那人笑嘻嘻凑到宋闻面前,“宋考子,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宋闻只觉得舒心通畅。
***
沈青云已经来到了张秀才面前,而在张秀才身边的,还有几位。
其中,薛秀才他是认得的。
薛秀才让张秀才受委屈了,亲疏远近原因,沈青云对薛秀才没什么好感。
“夫子。”
张秀才看到沈青云,微微点头,“可有把握。”
沈青云实诚道:“九成。”
几人正笑得欢的时候,有人喊了一声“勇哥”。
李勇已经站在这里一会儿了,他们说的话全部听见了。
他目光不善看着周大,“你已经娶妻,就不要提人家了,要不是你缺德耽误人家,别人也不会笑话她,归根到底,你才是罪魁祸首。”
周大觉得没面子,反驳道:“勇哥,咱们两家可比沈家亲,你别胳膊肘往外拐,帮沈家人啊。”
李勇踹了他一脚,警告道:“少他娘的废话,别让我再听到你议论人家,否则,我饶不了你。”
他是从城里回来的,四年光景,从一开始的倒卖豆豉,到现在城里开铺子,买驴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他离开以后,周大啐了口,“傲什么傲,以为挣了几个臭钱了不起啊!”
其他人互相看了眼,比起周大,他们更愿意交好李勇。
和李勇打好关系,时不时能挣点钱。
几人默默远离了周大,周大浑然不觉,还在那里夸夸其谈。
李家
李勇进了院子,没有进屋,而是站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婆子出屋,看见他,“你傻站在那儿干啥呢,也不进屋。”
李勇回神。
他来到李婆子面前,似乎下定了决心。
“娘,你找人提亲,我要娶妻。”
李婆子大喜,儿子已经二十九了,眼看就要三十了,一心扑在生意上,对娶妻不上心。
可把她愁死了。
“好好好,我这就请媒人去。”李婆子风风火火要找老伴说这件喜事,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跑回来。
“儿子,你要娶的是哪家姑娘?”
李勇那张晒得黝黑的脸难得的红了,“就、就咱们村的。”
“咱们村的?谁啊?”
“沈家大姑娘。”
“啊?”
李婆子眼睛瞪大,“你、你开什么玩笑呢!你比人家大那么多,你怎么好意思说出来。”
“也没大多少,就十一岁而已。”
“你你你……”
李婆子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如今,跟沈家做着生意,要是这样贸然去提亲,万一沈家不愿意,把豆豉生意搞丢了怎么办?
最后,李婆子拗不过李勇,找到刘媒婆,让她带着聘礼去沈家提亲。
很快,这个消息在小河村传开了。
最先坐不住的是周家,尤其是周大。
刚被李勇奚落了一顿,转头人家就向沈大妹提亲。
要是以前就算了,反正李勇好吃懒做,很多人都看不起他,也不愿意把闺女嫁给他。
今日不同往日,李勇生意做得好,家里富裕了,买了驴车,开了铺子,听说还要建青砖大瓦房。
一对比,别人还不知道怎么在背后嘲笑他。
周大带着郁闷的心情,打算找朋友诉说,谁知道经过隔壁院子的时候,正好听到他们在议论他。
“看来沈大妹还是有福气,周家婆子姚氏可比李婆子难相处多了,嫁到李家可比周家好太多了。”
“原以为沈大妹要成老姑娘,没想到兜兜转转,居然和李家小子有姻缘,真要成了,她比好多姑娘都嫁的好。”
“要沈家小子考中了,李家也要跟着走运,说来说去还是周家没福气。”
周大气的要死,朝着院子里大吼一声,那些议论声才消失。
***
陈氏笑得合不拢嘴。
“李勇是我看着长大的,以前虽然好吃懒做,现在变好了,能挣钱脾性还好,是个好夫婿人选。”
沈老头跟着点头。
“李家小子能处,把大妹嫁给他,我也放心,他可比那几个女婿强多了。”
自己几个闺女,都是亲娘做主许的人家,都不是什么好人家。
沈老头憋了一股气,无论如何,也要给孙女们找个好去处。
回到家,沈青云第一时间往厨房跑,看到他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顿时喜笑颜开。
家里陈氏和云氏都是做饭好手,沈青云只知道做法,具体的还是要她们来操作。
粘米粉和糯米粉,加上煮好的栗子碾成肉泥,白糖,混合揉在一起,揉成大面团,上盖醒发。
最重要的就是面团揉的好,味道要是对了,栗子糕就成功了一半。
其实需要模具,这样做的栗子糕大小一样,花样漂亮,卖相俱佳。
目前条件有限,第一次做的也不多,陈氏抠抠搜搜的,还是他在旁边盯着,才揉了一团。
接下来就是上锅蒸,这下陈氏不抠搜了,家里的柴禾不缺。
“都还没吃饭,先去吃饭,等我们饭吃完了,也差不多蒸熟了。”陈氏道。
沈青云这才觉得肚子饿。
饭桌上,沈青云坐不住,动来动去。
沈老头看出他心急,给他夹了点菜,“厨房蒸着,不会长腿跑了,你先吃饱饭。”
“香,好香。”才五岁的五妹吸了吸鼻子,咂吧嘴。
沈青云也闻到了香味,看到五妹已经站起来指着厨房方向,要不是她嘴里还有饭,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沈家其他人,前后都闻到了这股香味。
三妹扔下碗,一溜烟跑进厨房。
二妹也想去,陈氏一拍手,“姑娘家家的像什么样子,咋那么贪吃,云氏,你得好好管管,免得以后嫁去夫家,说咱们沈家不懂礼。”
四妹屁股抬起了一半,听到这话,又默默的坐下,还不忘踢了一下沈青云,给他使眼色。
“娘,三妹干活很勤快,很多时候不用人说主动找活干,她肯定是去厨房看火,怕烧锅。”沈青云打圆场。
陈氏本来还想说云氏几句,幺儿子都说话了,便不好再说,硬生生闭上了嘴。
云氏心下一暖,朝着小叔子投去感激的眼神,小叔子则是朝着她笑。
其实沈青云也待不住了,几大口刨完饭,就往厨房钻。
脚刚踏进门槛,就看到三妹正踮着脚往榛子里看。
三妹听到动静,回头看过来,见到是他,欣喜道:“小叔,真的太香了,你快看,黄黄的,好想吃一口。”
蒸好的栗子糕还需要放凉,等凉了会变硬,到时候再一块块切好,点心就算做好了。
云氏按照沈青云的要求,把栗子糕放在四四方方的木匣子里,边缘地方用木块修理平整,高出的地方压平,就等着凉了定型。
沈家人坐在院子里歇凉,孩子们都不出去玩了,都想第一时间看到凉好的栗子糕是什么样。
就在这时,王婆来串门了。
王婆是村里出了名的大嘴巴,什么事被她知道了,不出半天,全村人都知道。
她还特别小心眼,要是得罪她,会想方设法说人坏话,是个不好相处的。
陈氏看到王婆,眉头皱一起,别人来你家不能不招呼,不然以后没人愿意跟你来往。
“石头奶来了啊,快坐。”
“你家弄什么好吃的,咋那么香呢,我在外面就闻到了。”王婆眼睛滴溜溜转,一下子就看到了几个人围着的木匣子。
她走近一看,呀了一声,“这是啥糕点,看起来就不便宜,狗蛋娘,你还天天哭穷,说家里揭不开锅,没想到暗地里都吃糕点了,难怪有钱送狗蛋去读书。”
陈氏啐了一口,“我家幺儿有名字了,叫青云,你以后不要再那样叫了,要叫我青云娘。”
“狗蛋多顺口,狗蛋好,名字贱人好养。”
陈氏翻了个白眼,懒得跟她理论,伸手去拉她,“你跟孩子们凑什么热闹,来,咱俩唠唠嗑。”
王婆还想去看,无奈被拉着,只能坐下,可眼睛怎么都止不住,不停地往那边张望。
也不知道是不是味道太香了,王婆不停地咽口水。
陈氏见她这副馋样,脑子转的飞快,也许狗蛋说的可以一试,要真的能靠毛栗赚钱,毛栗漫山遍野都是,那得多少钱啊!
四妹碰了碰沈青云的胳膊,“小叔,好像凉了,你看可以了不?”
沈青云摸了下,硬度和他预想的差不多,因为有王婆看着,他便把木匣子抱进了厨房。
也幸好陈氏拉着王婆,不然王婆靠近仔细看,就会发现端倪,买来的糕点根本不会那么一大块,都是小块。
沈青云把栗子糕切成小块,拿着一块丢进嘴里,香甜软糯,吃完过后,唇齿留香,余味无穷。
等他抬头,就看到几双眼睛眼巴巴的看着他。
沈青云觉得好笑,给几个丫头一人一块,“你们都尝尝,看看好不好吃?”
三妹是个急性子,一口就吃了,速度太快,差点噎住,幸好沈青云眼疾手快发现不对劲,给她喂了水。
五妹舍不得吃,一口一口舔,每舔一下,满足的眯起眼睛,不过一会儿,她手上都是栗子糕糊糊。
其他几个丫头看着就正常很多,她们吃完,表情和沈青云差不多,都是意犹未尽。
院子里,王婆见几个孩子躲去厨房,知道他们肯定吃点心去了,也想吃一点,无奈陈氏人精,根本不许她过去。
最后她还被陈氏拉去外面说话去了。
等陈氏甩掉王婆,进了院子,就把院门拴上。
除了陈氏,其他人都吃到糕点了,沈青云端着剩下的一块,“娘,你吃。”
陈氏舔了舔唇,摇头,“娘不喜欢吃,你留着吃。”
沈青云又心疼又好笑,“后面还做,我有吃的,这个给你,你快尝尝。”
陈氏没忍住诱惑,吃进嘴里,那滋味太好了,要不是她理智还在,都还想再吃几块。
因为陈氏的抠搜,第一次做的量不多,每个人只分到一小块。
夜里
几个丫头去睡觉了,老两口屋里,罕见地点了灯。
屋里除了老两口,还有沈青云和云氏。
沈青云开口:“栗子糕的味道你们也吃过了,要是去镇上卖,一文钱一小块,肯定能卖出去。”
陈氏点头,“一文钱还好,要是我在镇上看到有卖的,肯定也会买两块。”
云氏道:“糕点很贵,像这么便宜的糕点根本买不到,别人一听是糕点,肯定愿意买,就算是再贵两文钱,也是便宜的。”
沈老头心里有笔账,毛栗子山上捡得到,糯米家里种的有,只要买白糖和面粉,一小块就是一文,要是蒸一锅,能切成几百块,要都卖出去了,那就是几百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