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黄易徐妙云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黄易徐妙云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大眼睛小懒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前院,八十招后,二虎溃败。脸色通红的说道:“姑爷好身手,末将今日才知什么叫天外有天。”黄易笑着收功,拍了拍二虎的肩膀,“你也不错,看得出来一身本事传自名师,但经验全都是战场得来,所以出手更重杀伐。可惜你下盘功夫差了些,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是练刀的吧?”二虎尴尬的点了点头,“军中用刀多些,我自幼学习的柳叶单刀。”“不错,你很有天分。以后可以试试改练双刀,补足下盘的缺点,你的功夫就能再进一层。”黄易表示认可,开口好意指点。俗话说双刀就看走,双刀已经不单纯是刀法了,需要先学步法再练刀法。二虎苦笑点头,“多谢姑爷指点。”心中却明白,自己是皇帝的贴身护卫,又掌管着‘拱卫司’一切机密,今后处理情报多些,怕是用不到武艺了。(拱卫司就是锦衣卫的前身...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黄易徐妙云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前院,八十招后,二虎溃败。
脸色通红的说道:“姑爷好身手,末将今日才知什么叫天外有天。”
黄易笑着收功,拍了拍二虎的肩膀,“你也不错,看得出来一身本事传自名师,但经验全都是战场得来,所以出手更重杀伐。可惜你下盘功夫差了些,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是练刀的吧?”
二虎尴尬的点了点头,“军中用刀多些,我自幼学习的柳叶单刀。”
“不错,你很有天分。以后可以试试改练双刀,补足下盘的缺点,你的功夫就能再进一层。”黄易表示认可,开口好意指点。俗话说双刀就看走,双刀已经不单纯是刀法了,需要先学步法再练刀法。
二虎苦笑点头,“多谢姑爷指点。”
心中却明白,自己是皇帝的贴身护卫,又掌管着‘拱卫司’一切机密,今后处理情报多些,怕是用不到武艺了。
(拱卫司就是锦衣卫的前身,洪武十五年裁撤拱卫司,改组成锦衣卫。)
砰砰砰!
医馆大门外有人敲门,学徒王不留在前堂看书,隔着门喊道:“今日医馆闭门谢客,请去别处就医吧。”
“我是来找黄神医的,请代为通传一声。”
“敢问先生身份,找家师何事?”
“我是韩国公长子李祺,请通报黄神医。”
王不留心中犯嘀咕,李善长的长子?他来做什么?
自己一个学徒,应付不了这种大人物,于是点头进去通报。
黄易摇头说道:“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我又不认识他,找我作甚?告诉他今日我不见客。”
王不留回去找李祺,可对方坚持求见,见不到就不走。
一直这样拍门,王不留也很生气,只能再去禀报。
二虎冷声说道:“姑爷,要不末将去打发了他?”
黄易摇头道:“不,你守在门口看护大舅哥夫妇,我来处理即可。连他爹我都骂过,区区一个李祺,算不得什么。”
二虎:“啊?不是说揍过吗?”
黄易嗤笑道:“我这样的身手打老人?传出去让人笑话。我只是把他扔出去而已,是他自己跌倒的,可不能听外面瞎传。”
咳咳……是是,是末将误会了。
黄易来到前堂,开门让李祺进来,“你我素不相识,找我何事?这么死缠烂打的扰我清净,不合适吧?”
李祺尴尬的陪笑道:“黄贤弟,愚兄是专门前来赔礼道歉的。不久前因为一时误会,几个家奴过来冲撞了贤弟……”
黄易摆手打断:“等等,咱们有过节的事先放一边。你把称呼改一改,我们初次见面,没那么熟,不沾亲不带故的,哪个是你贤弟?”
李祺涨红了脸,强压怒意继续低头,“贤弟,你我怎么也算连襟,正儿八经的亲戚。怎么能因为一点误会,就拒人于千里之外呢?愚兄真的是来认错的。”
连襟?
“敢问尊夫人是?”
“临安公主啊!陛下长女。愚兄是洪武九年陛下亲封的驸马都尉。”
黄易惊讶的看着对方,“你没开玩笑?你是大明驸马,又跟我是连襟?怎么?难道我也是驸马?”
李祺连连点头:“对呀,有什么问题吗?”
一旁的王不留急的汗都下来了,偏偏又不能多嘴。
黄易摩挲着下巴问道:“你刚刚说,今天来找我何事?”
李祺陪笑道:“这不前些天因为误会,手下几个不长眼的家奴,不小心冲撞了贤弟,愚兄今日特来赔礼道歉。”
黄易摆手道:“误会?什么误会?我们初次见面,好像没有误会。你无缘无故的派人过来砸我医馆,还扬言要废了我,呵呵,当时把我徒弟都吓哭了。”
“李善长身为宰相却暗地里捞钱,赚的都是百姓的血汗钱。”
“被黄易那小子劈头盖脸一顿骂,甚至还打得他鼻青脸肿不敢还手,痛快!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
朱标笑着说道:“孩儿也这么觉得。所以昨日妹夫开口留饭,我就留下了,此等大快人心事,当饮酒庆祝!没想到晚宴我俩小酌却喝醉了。”
“宿醉未归,耽误了给爹娘请安,孩儿的错。”
老朱不满道:“哼!你们两个臭小子,如此痛快的事情,喝酒为何不叫朕?应该昨晚就派人通知朕一起过去饮酒的。”
啊?我这……
朱标是真的没想到,一向在自己面前不苟言笑的父皇,竟然也能说出这样的话?您也要去凑热闹喝酒?
咳咳……自古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乃是规矩。您敢去,我们两个未必敢作陪。
“父皇,没什么事孩儿就先告退了,想去看看母亲。”
老朱点了点头,“去吧,你母亲也很想你。对了,记得把那小子昨日教训李善长的话写下来,朕要看看,以后呵斥那些贪官的时候不至于只会骂娘。”
啊?这也行?
“是,孩儿回去就写。”
送走了儿子,老朱独自一人坐在书房,时不时的开怀大笑,估计这件趣事能让他想起一次笑一次。
朱标来到乾清宫,马皇后见到儿子回来,高兴的不得了。
“标儿,一趟出去三个月,受了不少苦吧?来人,传太医院夏首尊。”
朱标不解道:“母亲,孩儿刚回来,又没有生病,为什么要传太医呢?”
马皇后埋怨说道:“还说没有生病?你爹那个老东西,整天让你忙这忙那,也不知道心疼儿子。若不是你妹夫提醒说你身体有问题,我们还蒙在鼓里呢。”
妹夫?
“嗨!娘,您说的不会是那什么心血耗干之事吧?别听妹夫瞎说,他也是猜测。”朱标不想让父母担心。
可这次他没有拗得过老娘,他还不知道,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老朱两口子对黄易好感暴增,可谓是极其欣赏。
“一会儿夏首尊来了,让他给你好好看看再说。”
“啊?好吧。”朱标苦着脸答应下来,“娘,孩儿不在家,给您添麻烦了。妙云妹妹那件事也只能拜托给您合适。”
马皇后笑骂道:“你有事不靠为娘办,还能靠谁?说甚见外话?妙云很好,她找的那个夫婿也很好,我和你爹都很喜欢,这是件喜事。你爹还夸你眼光好呢。”
朱标尴尬说道:“哪里是我眼光好,分明是妙云妹妹眼光好。”
“唉……可这件事将来怎么跟徐叔叔交代?还有老四,毕竟当年他跟妙云之间……”
马皇后细细观察着儿子,发现他总是喜欢皱着眉头。
于是对黄易的话又信了几分,以前没注意到,标儿这孩子心细,总是把没发生的事也放在心头,整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这身体能好吗?
太医院的夏首尊过来了,给太子朱标仔细检查一遍,可惜还是半点问题都没发现。
朱标拍胸脯说自己身体很好。
马皇后却瞪了一眼,不容质疑的说道:“明日陪娘一起去妙云那里一趟,让你妹夫好好给你瞧瞧。”
啊?
“不用了吧娘?”
“看病是一方面。主要是让你陪我去感谢一下那孩子,这次若不是他出了个妙计,你爹不知道要砍掉多少淮西勋贵。淮西勋贵可算是我的娘家人,所以娘要去感谢人家。”
“哦,这样啊,那好吧。”
次日桃花医馆,黄易正在给人看病,一群壮汉打手涌入小巷,个个手拿棍棒,气势汹汹的朝着医馆杀来,吓得小巷行人仓皇奔逃。
呸……你小子还知道非议皇帝是死罪呀?当着老子的面骂我小心眼儿?等着看,早晚收拾你!
老朱回去了,来时抑郁难解,去时带上了一肚子问题。
虽然从黄易这里得到了锦囊妙计,知道怎么处理凤阳府这帮黑心功勋了,但临走时黄易向他提了几个问道。
世上哪有那么多野心家?如果百姓过得舒坦,谁愿意跟人起哄架秧子、冒险去做那杀头的买卖?
您当年跟着zao反的时候,是恨皇帝多些?还是恨当地官员多些?
凤阳府的难民如果zao反,反的是洪武皇帝?还是反的那帮贪官污吏?
……
见皇帝心事重重的回来,马皇后还以为事情没解决,于是安慰说道:“重八,那孩子没有第一时间就告诉你,想必也是因为清楚是个难题。你不愿大开杀戒,一半原因是顾忌我的脸面。”
“这两天我也想清楚了,虽然这帮淮西兵将是我的娘家人,但跟我大明天下比起来,还是百姓更重要。大明立国时日尚短,不可因一时骄纵而失了民心。”
“你要杀就杀吧,我关了乾清宫不再见客,躲着他们就是了。”
明白妻子的一片苦心,老朱感动的点了点头,拉着夫人的手安慰说道:“妹子,此事咱已经有解决办法了,你不用太过焦虑。”
“哦?那你为何还是眉头不展呢?”
“唉……那小子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咱想了一路也没能下定决心,妹子你读的书多,你来帮咱分析一下他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如果按他说的,咱真的能超过以往那些开国皇帝吗?”
什么?什么事能让你超过以往的开国皇帝?
你不是已经超过了吗?谁能恢复汉家正统再造华夏?不就你洪武皇帝一人吗?
马皇后很是不解。
老朱摇头,“那小子说这个不算,是文武百官故意吹捧的,前面还有个隋文帝。”
马皇后笑了,“看来这孩子史书读的不错。若说再造华夏,那隋文帝确实也做过一次。”
老朱皱眉道:“为何我从未听说呢?”
马皇后笑着说道:“你有时间读史书吗?文武百官忙着鼓吹你是再造华夏第一人,可没有谁敢毫无顾忌的和你说话。”
老朱点了点头,“我就说嘛,平时上朝总觉得他们全是在骗咱,哼!没一个好东西。”
“跟他们一比,黄易那小子嘴巴虽然臭了点,人品却是没得说。”
“咱虽然当了皇帝,但也不是那种爱听好话的昏君,咱更爱听的是真话。”
“只要他们说的是真话,哪怕是当面骂咱,咱也不生气。”
……别扯了,你可是杀过御史的。
马皇后好奇问道:“到底那孩子跟你说了什么?”
老朱把zao反有理这一套跟马皇后学了一遍,听得这位千古一后瞠目结舌,她怎么也想不到,那小子真什么都敢说!他真的不怕得罪皇帝,不怕被杀头吗?
“妹子,您帮咱分析一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倘若下旨承认zao反有理,咱真的能在史书上超过其他开国皇帝吗?”
这个……
马皇后犹豫半天,谨慎的说道:“若陛下敢开古之先河,承认官逼民反无罪的话,那确实能够凭心胸盖过其他帝王。但是一旦承认这个,等于鼓励百姓可以用zao反来对抗朝廷的不公……如此一来怕是会有很多不可预料的麻烦。”
“臣妾才疏学浅,也不好判断这里的得失。”
“呵呵,还是你这丫头善良贴心。”
“标儿说他新认了个妹婿,是个了不起的大才,但却不喜官场束缚。”马皇后是原话转述,却不知这是太子朱标书信的含蓄。
徐妙云尴尬的点了点头,“夫君会的很多,只是脾气古怪,不喜跟生人打交道。我也曾劝过他出来谋事、为国出力,但却是无用。”
“呵呵,高才者多清高,这很正常。当年我们请刘夫子出山的时候,也是多番转折的。”马皇后笑着说。
徐妙云却摇了摇头,“夫君那个人,他、他……他很奇怪,不好描述。他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却只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不喜跟官府打交道,可能是个人癖好吧。”
“哦对了,说起这个,我给您带来一样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夫君带我远走南洋三年苦寻之物。”
哦?何物如此珍贵?需要三年寻觅?
徐妙云让人拿来行李,半袋稻种放在马皇后面前,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这是?稻种?”
徐妙云看了看四周,眼神里满是神秘,马皇后会意,屏退了左右。
“伯母,这不是一般的稻种。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奇珍,高产稻种。”
高产稻种?有多高产?
马皇后将信将疑,“听说过南洋那边有稻子一年三熟,但也是气候和地理位置原因,种在我们这边是不行的。”
徐妙云笑了,“伯母,我们行走南洋三年,当然知道这个。”
“这个稻种,是夫君带我在山野里居住一年多,从无数稻田中选出,又经过三代精心培育留种,终于留下了这一批可育苗传代的高产良种。”
马皇后听得云里雾里,虽然不大懂,但还是赞叹妙云了不起,身为国公之女,竟能够力行农桑。
“伯母,这稻子亩产八百斤。”
“哦,八……多少?”马皇后惊呼起身,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徐妙云,“你是说八百斤?没开玩笑?”
徐妙云点了点头:“这是侄女亲手种出来的,岂敢胡说?愿立军令状!”
到底是将门虎女,行事果决,有股子杀伐果断的魄力。
马皇后震惊道:“八百斤?也就是五石?现在大明南方的水稻,高产的不过一亩地收获三石。这个稻子能比南方翻一倍?”
徐妙云摇头道:“不敢说一倍,但多打一石是没问题的。只是耕种略显复杂些,有点费人工。”
马皇后紧紧抓住徐妙云的双臂,“丫头,莫说是一石,即便是只能增产一成,你就立了大功啦。凭这个,你们夫妇一起封爵都够了。”
徐妙云笑着说道:“伯母,夫君不喜欢这些,只要能让天下百姓都吃饱饭,他可以不要任何回报,甚至还可以再搭点。这是夫君的原话。”
嘶……
马皇后惊叹道:“天下竟有如此一心为民的好男儿,该当为国入仕才对,这才是大明亟需的国之栋梁。”
“伯母,侄女亲自来求您,就是怕这个,我不想让夫君为难。”徐妙云拉着马皇后的胳膊恳求说。
马皇后惋惜道:“唉,可惜了……那就往后慢慢再说。”
徐妙云叮嘱道:“伯母,这个稻种事关重大,事未成之前,绝不能走漏风声。全天下也就这么点稻种,只够种三亩地的。”
“侄女听说您依然艰苦朴素,在宫里亲手开垦着几块田地,所以思前想后,还是送您这里最安全。”
马皇后笑着点头:“你这丫头从小就让人放心。你说的不错,此等大事,我这个皇后亲自看护最合适,我看谁敢动坏心思?”
徐妙云递上一份薄册子,是三系法杂交水稻的种植要领。
“这是种植办法,您安排亲信耕农好生研读。等过几天下地开种的时候,侄女亲自过来一起帮忙。”
马皇后点了点头,贴身收起册子。
然后笑吟吟的看着徐妙云,“原本还不好意思跟你商量,现在嘛,你可不能拒绝。”
“太子书信说,他想认下你这个妹妹,一来弥补我们朱家对你的亏欠,二来也能有机会多跟妹婿求贤问计。”
啊?徐妙云惊讶的捂住嘴巴。
只见马皇后接着说道:“我回信呵斥他了。”
呼……徐妙云松了口气。
可马皇后话锋一转,“什么叫他认个妹妹?难道是为了求贤,这才认你做妹妹吗?”
“大大的不该!你这孩子打小我就喜欢,原以为能做儿媳妇的,可惜我们家老四没这个命。”
“所以我决定,由我和陛下出面,我们收你为义女,即便是没有求贤一事,我跟陛下也早就惦念着,等把你找回来,一定好好补偿你的。”
“唉,没想到你这丫头懂事的让人心疼,出门三年,竟然还惦记着给我大明立功。”
“既然不要奖赏,那就给我和陛下做个女儿,我去说,让陛下封你个公主。”
徐妙云惊呼道:“伯母,不可……”
马皇后按住对方,柔声说道:“不许拒绝!傻孩子,你母亲前些年走了,你是我打小看着长大的,在我眼里,你与亲闺女无异。以后一定拿你当亲闺女疼。”
“怎么?莫不是你不喜欢我这个义母?”
“不是的伯母,我……”
“还叫伯母?”马皇后故作嗔怪。
徐妙云拗不过,只能改口,跪下磕头行礼,“义母!”
马皇后喜笑颜开,“你父亲领兵在外,估计到明年才回来。你刚回京城,缺什么、有什么难处,尽管跟义母说。”
徐妙云连连摆手,“多谢义母。别的女儿不担心,只是想拜托义母一件事:我和夫君回来,暂时不准备回娘家认亲,所以想瞒着点,只在城里过些平常日子。等爹爹回来再说。”
“夫君不喜接触朝廷权贵,能不能……”
马皇后哈哈笑道:“此事容易,我会吩咐下去,如果将来谁有事找你,全都化装成普通百姓,或者是寻常亲戚。谁敢让此事穿帮,冲撞了我那姑爷,本宫打断他的腿!”
啊?
我……
徐妙云心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让您帮忙在远处设道暗卡,只许百姓去瞧病,不要权贵去我家。
可皇后明显是帮着太子呢,以后少不了去找夫君聊天,拦也拦不住,太子非要当这个大舅哥,能拦在门外吗?
唉……算了,能帮忙瞒着就不错了。
交代完一切,徐妙云就告辞回去了,马皇后热情想留饭,也被她婉言拒绝,说是孩子离不开人。
等洪武皇帝下朝回到后宫吃饭的时候,马皇后悄悄跟他说起这件事。
看到那半袋高产稻种,朱元璋震惊不已。
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若非是徐家大丫头立下军令状保证,他肯定以为皇后受骗了。
马皇后跟他讲述了徐妙云夫妇的事迹,朱元璋赞赏不已,“不贪财、也不要功名,一心只为百姓做事,还不留名声,啧啧……世上真有这样大公无私之人?”
“咱一定得见见!”
皇后心头一紧,连忙劝解:“重八,你不要胡来。徐家大丫头刚回来,亲自过来求我。我刚跟人保证过,你可不能去。再把人吓跑了,我们怎么跟天德交代?”
朱元璋微微一笑:“我岂能欺负晚辈?你不是说装作百姓即可吗?再说了,徐丫头是咱们的义女,标儿都叫了妹夫,我也算是他岳父了吧?
“呵呵,如果真是这般大才,朕就替天德认了他这个女婿!”
马皇后眼见拦不住,心说对不起了徐丫头,陛下求才若渴,都快魔怔了。
黄易:“我看不是杀不得,而是杀不了。那就是说您实力不足。既然实力不足,那我问您,对方能杀掉你吗?”
额……
李善长尴尬的点了点头。
噗……
黄易不满的说道:“你杀不掉人家,而人家却能够杀你?您是不是对合伙做买卖有什么误解?”
嗯?此话怎讲?
黄易嘲讽说道:“合伙做买卖的意思是蛇有两个头,你们的实力、威望都势均力敌,互相投鼠忌器轻易不敢开战,否则一旦内讧,那整个买卖就会有鸡飞蛋打的危险。”
“而您倒好,说什么合伙做买卖?既然人家可以杀你,你又不能杀人,那你分明就是人家手下一个打工的。说什么合伙人呀?”
噗……
刀刀暴击!
李善长被黄易这番毫不掩饰的点评直接给整懵了。
老脸通红,想反驳两句,但仔细想想,好像……好像无可反驳。
自己当年确实是朱元璋聘请过来当谋士的,跟徐达常遇春他们不一样。
李善长尴尬的笑骂道:“你小子就不能给老夫留些颜面,不知道尊老吗?”
黄易耸了耸肩,“对不起,在下从来直言不讳,并不在乎什么面子。”
李善长叹息道:“不过你说的没错,老夫确实是给人打工的。现在主家不想用我,可有什么办法留下吗?”
黄易没好气的说道:“那你刚才说什么合伙人?”
“既然是一个打工人,那就应该老老实实给人家打工挣自己的工钱。难不成就因为你给主家打了十年二十年工,现在人家就要分你股份家产?没道理嘛!”
李善长冷哼一声:“后生,你不懂!老夫非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为了诺大的产业。”
“若无我出面制衡,让东家独霸一切,万一他带着买卖走向了极端,那受苦的可就不是我们两家了,全天下都……唉!”
黄易似乎已经猜到了这老头是谁。
听他的口气,像是当朝宰相?看年纪也像,莫非真是李善长?
他的意思是:皇帝要罢相?然后一人集中所有权力?
嘶……
黄易越想越有可能,史书上也是这么记载的。
史书评价说胡惟庸是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却被洪武皇帝朱元璋故意算计杀掉,从此以后才有了内阁雏形,再无总领朝政之宰相。
在古代,君权和相权是互相制衡的,宰相帮君主治理天下,君王却又驾驭、约束百官,两个利益集团互相牵制,才不至于发生上层指挥性错误。
可历任君主都想实现君权集中制,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明朝的内阁制等等……
权力的集中有好处,那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汉武大帝可以一人调用天下之力,北击匈奴追亡逐北。
隋朝大业帝杨广可以调用全国之力修运河、三征高句丽等等……
可坏处也很明显,无人可以制约这些君主:暴君容易穷兵黩武,昏君容易纵情享乐。
比如明嘉靖皇帝,御一国之力供养自己的修道私欲。用严嵩一帮人替他敛财办事,用徐阶等一众‘清流’来制约严党,最后嘉靖临死前抛弃了严嵩这个白手套,帮儿子铺路、顺便洗白自己,骂名全是严嵩等人的,好处全让嘉靖一人占了。
后人评价说:明亡在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
想到这里,黄易再看向那老头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长叹一声,带着一丝同情的问道:“大势洪流,您年迈之躯,能挡住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