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左佑佑柏辛树的其他类型小说《我为中华修古籍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黑白狐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同学:“说起来,笑笑和陈威好像是老乡呢。”同学:“@蓝笑笑是哪里人?”蓝笑笑:“富阳哦。我在富阳出差,刚好可以回家~可爱/可爱/可爱”同学:“好酸好嫉妒!!!陈威可是我偶像,@蓝笑笑帮我要个签名好吗?”蓝笑笑:“也没什么啦,威哥人很好的,有个新业务要和我们合作,以后会经常见面的。有机会我帮你要签名~”同学:“感恩!大厂女神,就是不一样。”蓝笑笑:“威哥老家的祖宅要修成博物馆了,他本人也对文博这一块的市场非常感兴趣,准备组建一个团队,专门做文博数字化的业务。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同学:“哇,不愧是内部人员,知道的消息就是比我们多!”同学:“@蓝笑笑,苟富贵,勿相忘。”荀盈:“呵呵,蓝笑笑怎么会忘了同学呢。每次有不知真假的小道...
《我为中华修古籍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同学:“说起来,笑笑和陈威好像是老乡呢。”
同学:“@蓝笑笑是哪里人?”
蓝笑笑:“富阳哦。我在富阳出差,刚好可以回家~可爱/可爱/可爱”
同学:“好酸好嫉妒!!!陈威可是我偶像,@蓝笑笑帮我要个签名好吗?”
蓝笑笑:“也没什么啦,威哥人很好的,有个新业务要和我们合作,以后会经常见面的。有机会我帮你要签名~”
同学:“感恩!大厂女神,就是不一样。”
蓝笑笑:“威哥老家的祖宅要修成博物馆了,他本人也对文博这一块的市场非常感兴趣,准备组建一个团队,专门做文博数字化的业务。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
同学:“哇,不愧是内部人员,知道的消息就是比我们多!”
同学:“@蓝笑笑,苟富贵,勿相忘。”
荀盈:“呵呵,蓝笑笑怎么会忘了同学呢。每次有不知真假的小道消息,都在大群里发言。微笑/微笑/微笑”
荀盈和左佑佑关系极好,现在在地方报社当记者。她迅速和左佑佑私聊,甩了一张“妈的最烦装比的人.jpg”的表情包过来。
荀盈:“怎么回事?昨天曹贱锋和蓝笑笑这对狗男女之前在群里说你送外卖,阴阳怪气一唱一和的,蓝笑笑还在你票圈下面打分,你怎么一声不吭,这不像你啊!你被绑架了?”
左佑佑:“我手机坏了!刚借了个手机!气死我了。”
荀盈:“蓝笑笑真有脸说,她那个大厂怎么进的,本来内推应该给你,结果变成了她?”
荀盈:“她什么水平,你什么水平?你一个优秀毕业生,居然被她抢了名额,要不是她爸爸和辅导员PY交易,我生吞现代汉语词典!”
荀盈:“退一万步,咱们院那么多排名靠前的,谁不比她强啊?就算不是你,也轮不到她!”
荀盈:“从咱们大一入校开始她就盯着你,明里暗里和你比,抢你的名额,说你酸话,你怎么还这么淡定?!”
左佑佑:“冷静!”
左佑佑:“内推名额就算了,已经过去三年了,她家有关系,我家普通我也知道,本来也没抱希望。”
荀盈:“那是一个内推名额的事吗?!那是你的人生啊人生!”
荀盈:“而且有机会见到陈威这种大佬!”
荀盈:“我想采访他都采访不到,多难得的机会啊!”
荀盈:“物理超度.jpg”
荀盈:“暴揍.jpg”
左佑佑在对话栏里打下“没关系的,因为我已经入职华夏书林了哈哈哈哈哈”,按下发送。谁知道,就在这时候,手机信号从5G变成1X,这句云淡风轻的炫耀就一直在路上发送,直到最后带上红色的感叹号。
发不出去。
左佑佑见四周几个人都在流畅地刷手机,只有她一个人没信号,急得摇晃手机。
等到了机场,过了安检,左佑佑才连上机场wifi。
一连上网,她的微信就快爆了。
左佑佑这才发现,原来有个陌生的id把自己的照片发到了校友群里,校友们一下子就炸了。
左佑佑毕业论文专门研究古籍活化策略,还拿了优秀毕业论文,外加性格亲和,很受学弟学妹们的欢迎。此刻,学弟学妹纷纷维护左佑佑:
“师姐,在哪个平台送外卖可以见到夏老?呜呜呜本期末考试狗狠狠慕了?”
“师姐居然送外卖,好酷好飒!师姐好棒!师姐自强不息!”
虽然左佑佑在学校里很受欢迎,但就连左佑佑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受欢迎到这种程度,第一时间被学弟学妹维护。
“我没有送外卖。”左佑佑在大群里澄清,“@曹剑锋,直肠通大脑,减肥减小脑。下次听到这种不靠谱的小道消息,拜托你先动脑子分析,造谣传谣会被抓。”
“哈哈哈就说学姐怎么可能去送外卖嘛。”
“直肠通大脑,减肥减小脑,噗哈哈哈。”
曹剑锋:“......????”
曹剑锋:“左佑佑你说谁呢?”
左佑佑:“哎呀我就开个玩笑,你不要放在心上嘛。”
左佑佑:“我这人说话有点直,你别介意啊。”
曹剑锋:“你!”
下面一片“哈哈哈哈”。
左佑佑火速私聊荀盈:“快问我在哪里工作,快!”
荀盈发了个“心领神会.jpg”的表情包,在微信群里问:“@左佑佑现在在哪里工作啊?”
左佑佑露出一丝狡猾的微笑。
虽然她很想官宣自己入职华夏书林,但她总不能直接跳出来说。此刻荀盈给她递了个梯子,左佑佑正准备顺梯爬——
蓝笑笑突然也发了一张照片。
左佑佑不由自主地点开看,照片里是蓝笑笑、曹剑锋和陈威的合影。
背景显然是一个商务酒会,曹剑锋揽着蓝笑笑,举着红酒杯,手腕上的劳力士腕表闪闪发光。
蓝笑笑又发了个定位:“正和威哥聊天。有人想来威哥这里工作吗?我可以内推哟~地点在杭州。”
校友群里一下子跳出来很多潜水用户:“大佬666。”
“美女通过一下好友验证,我发简历给你!”
“学妹,留个邮箱吧,我工作经验丰富~”
左佑佑点进去蓝笑笑的定位一看——杭州,富阳。
左佑佑抬头看了一下自己去富阳的飞机——
不可能这么巧吧?
这张照片一出来,群里一下子变成了大型校友求职咨询现场。
左佑佑看着自己没发出去的“我在华夏书林工作”,悻悻地中止了官宣计划。
这时有校友突然发现了曹剑锋戴的表:“劳力士?剑锋这是发财了?”
“妈呀,同学,家里这么牛逼吗?”
“剑锋以前在学校就非常优秀,如今还考上了公务员,可是有编制的人!现在就能和陈威参加同一场酒会,以后也是和社会精英一起工作,层次当然不一样啦!”
曹剑锋:“呵呵,没有很厉害啦。蓝笑笑已经进了陈威新项目的人才储备名单,表是她送的。”
说到蓝笑笑进了陈威项目的人才储备,这下校友群才真正沸腾了,连毕业非常早的年长校友都被炸了出来:
“什么?咱们学校的毕业生竟然进了陈威的项目?”
柏辛树说:“我记得你手机碎了,这个是我的备用机,给你出差用。”
左佑佑脑海中闪过自己曾经看过的所有霸总文。
霸道总裁送手机的剧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她看着柏辛树英俊的脸,娇羞问:“给我用?”
柏辛树:“是,你来负责拍照整理。”
左佑佑把自己脑子里的霸总文揉皱了丢进垃圾桶,木着脸说:“......收到,我会努力拍照的。”
柏辛树“嗯”了一声,反手关上古籍中心的门:“各位,开个小会——咱们这次去杭州,保持低调,不得声张,任何人不许发布社交媒体。”
柏辛树的声音很严肃,几个人默契地从工位中抬起了头。
夏博士直接问:“是不是和信陵缶有关?”
老石慢慢靠在椅背上,眯起眼睛,向来圆润的脸上带上一丝严肃。
“是。”柏辛树简短地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流失文物信陵缶的追讨情况。”
“现在的最新进展是。”他冷静地说,“中国政府明确地表示了反对意见。中国文物局致函英国内务部,表明信陵缶属于中国国家所有,要求英方予以归还。英国皇家检察院以‘走私发生地不在英国’为由,决定不起诉走私人。走私嫌疑人反而向伦敦地方法庭举证,提交了日本致予柏大殷意图购买信陵缶的书信,声称信陵缶系柏大殷售卖给日本人,并非流失文物。”
“岱石老人不可能售卖给日本人。”夏博士这些年都在和岱石老人的藏品打交道,非常熟悉,“岱石老人是性情中人,收藏的往往源于喜爱,而不是盈利。他向中国博物馆无偿捐献了88件青铜器,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左佑佑在心里默默补充:人家根本就不缺钱,简直太不缺钱了——再说了,就算缺钱要卖,也不可能只卖一件吧。
柏辛树声音平稳,面色沉冷:“今天,英国伦敦地方法庭裁定,中国必须在今年的10月17日之前取证完毕并启动民事诉讼,否则,信陵缶将属于对方。”
简行舟怒道:“欺人太甚!厚颜无耻!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左佑佑也说:“让受害人自证,这不就是受害者有罪吗?”
“指责没有用。”柏辛树平静地说,“现实就是,中国需要举证,但没有证据。岱石老人的所有书信、日记、笔记,都在66年到76年之间陆续烧光了。”
老石缓慢开口:“所以,我们这次突然去陈氏祖宅,就是为了找岱石老人曾经寄给陈氏的书信,争取能找到一些证据。”
“没错,请各位务必保持低调。”
几人纷纷点头。
柏辛树突然点左佑佑的名字,“左佑佑。”
左佑佑一个激灵:“是!”
“你在做万泰和号的账本,这是距离岱石老人非常近的一手资料。”柏辛树灰色眼镜后的目光锐利,“你在整理的时候,需要格外留心,在1934年前后,万泰和号有没有发生一些特殊的异动。后人可以任意打扮历史,却无法修饰一手史料。从账本里,或许能找到一些被掩埋的线索。”
左佑佑顿感肩上任务重大。她咬着牙点头:“没问题。”
吃过简短的工作餐,一行人迅速去往机场。
左佑佑终于用上了手机,微信群里新消息提醒不断。左佑佑这才想起,自己和大猪蹄子还有一笔账要算——
她要把没吵完的架吵回来!
她气势汹汹地打开微信,还没等打开学院群,就被各大营销号发的文章转移了注意力。
左佑佑抬头看了一眼安静坐在副驾的柏辛树,又低头看了看文章的封面图片。那无比熟悉的身形,那似曾相识的地铁站。
《给见义勇为点赞!地铁男生撞脸明星,一夜爆红》
首图的男生,赫然就是自家老大?!
左佑佑震惊地点了进去,看见了不同路人视角拍摄的柏辛树抓猥琐男视频,自己拳打脚踢的片段居然也在视频中。
拍摄人似乎不约而同地把焦距对准了柏辛树,导致视频中的左佑佑面容模糊,看不清脸。
所有人都在讨论神秘帅哥,没有人讨论她。
这是左佑佑这辈子距离成为名人最近的一次。她心有不甘,登上了围脖,果然看到了“地铁帅哥”的热搜词条,她点进去,随即眼前一黑。
为什么眼前一黑呢?
因为热搜的图片,把柏辛树附近的左佑佑裁掉了。
左佑佑被这个看脸的社会无情打击,忍不住在心中呐喊:“你们是不是忘了还有我啊!”
柏辛树回头:“什么忘了你?”
左佑佑这才发现自己不小心说出了声,尴尬地笑了笑:“没事。”
柏辛树的目光却已经落在了左佑佑的手机屏幕上,银灰色眼镜后的眼睛流露出茫然的疑惑:“这好像是我。”
左佑佑扪心自问,如果有一天,她在微博热搜上看见自己的照片,她肯定不会这么淡定。
她可能会截图放大,镶在镜框里,并要求每个看到的亲朋好友都写一份800字的心得体会。
左佑佑把手机转过去给柏辛树看:“老大,你好像红了。”
柏辛树仔细看过全文,皱着眉头“嗯”了一声,转过身去,继续处理工作。
夏博士坐在左佑佑旁边,伸脖子过来看了一眼,见惯不怪地撇开头:“拍得不清晰啊。反正他被偷拍的照片挂上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柏辛树微微转头,露出小半张轮廓鲜明的侧脸,鼻梁的弧度优越:“不用管它,这种热度也就一阵子,几天就会过去。”
夏博士说:“这个社会节奏太快了,根本没有人真正有耐心品味一个人。”
这个话题就这么平静地揭过去了。
手机开始嗡嗡振动,学院的微信群突然热闹起来。
同学:“你们看到照片了吗?蓝笑笑竟然和陈威合影了!”
陈威,杭州著名互联网巨擘,年轻有为。
同学:“看到了,女神毕业就进了互联网大厂,如今已经能见到陈威了,不愧是女神!”
同学们纷纷在下面甩起了“牛逼”表情包。
豆瓣小组里,飘着一个新帖子。
“大吉大利||楼主入职华夏书林啦!快来接好运!”
帖子里面,一水的“接好运接接接接”中,有人格格不入,回复了好长一条:
“林之季砥砺前行”:“恭喜恭喜!看过楼主发的帖子,语言诙谐通俗,非常讨喜。古籍只有走向大众才会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华夏书林正需新鲜血液加入。期待日后在华夏书林与楼主相见!”
是一个新注册没多久的账号,看来,也是梦想进华夏书林的朋友。
楼主左佑佑高高兴兴地按手机:“好说好说,等我有空了给你发面经,咱们华夏书林见!”
她今天去华夏书林入职,此刻正在挤早高峰的地铁,整个人被挤得动弹不得,但人逢喜事精神爽,车厢地板起起伏伏,她也是各种心潮澎湃。
手机一响,帖子有新回复。
“林之季砥砺前行”:“面经?小友要与我分享佛经吗?”
左佑佑觉得这位网友非常幽默,她被涌上来的人流推到了车厢一边,稳住身子,回复:“XSWL”(笑死我了)。
隔着挤成沙丁鱼的人群,柏辛树靠在车厢的另一边。他的手机一响,竟然是季老发来的消息。
柏辛树忙不迭打开,只见国学泰斗郑重其事地问:
“辛树,早上好!向你请教:XSWL是什么佛教的专有名词?”
柏辛树在拥挤的地铁中,触碰到了知识的盲区。
XSWL?
销售物流?修身未来?迅速悟了?
不对,季老说是佛经中的专有名词。
柏辛树刚刚陷入沉思,就在这时,地铁上传来一阵骚动。
“抓色狼啊!抓色狼!”一个激动的女声传出来,拥挤的人群中,一个獐头鼠目的男人仓皇冲向柏辛树的方向,挤得人群站立不稳,车厢内骚动起来。
柏辛树下意识地伸出手,一把抓住男人的衣领,男人对着他挥拳,两人迅速扭打在一起。
柏辛树从小打篮球,看着清瘦,实际非常结实。那男人发现柏辛树不是个文弱书生,自己竟然打不过,情急之下,干脆缩头从被柏辛树抓住的外套中脱身,转身就要开溜。
电光石火之间,一个手机破空飞来,擦着柏辛树的耳朵,正中那男人的鼻子!
男人惨叫一声,立马丢开柏辛树,双手捂脸。
血顺着他的指缝淌了下来。
另一边,左佑佑掷完手机,气势汹汹地杀到,也没管地上摔得稀碎的手机,抬起一脚踹在了男人裆部的正中央,然后把手里的豆浆倒在了男人的头上。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柏辛树看得目瞪口呆。
车厢里的人也目瞪口呆。
全场寂静。
打破寂静的是刚才喊“抓色狼”的女生,她鼓掌叫好,众人如梦初醒般的,齐齐鼓起掌来,掌声迅速填满整个车厢。
左佑佑叉腰得意的时候,一转头,竟然在地铁上看见了......
嘿嘿嘿,小哥哥真帅。
呸呸呸呸呸!左佑佑一个激灵,这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快收起脑子里的黄色废料吧!!
左佑佑严肃思想端正态度,才缓缓把目光放在柏辛树的身上。
他面容冷淡,黑色的衬衫因为打架而有点皱。裤子上有一道熨帖的线,高高瘦瘦地站在人群中,比众人都高了半个头。
左佑佑脸色变了又变,她想起自己曾经在简历上打造过的安静文艺少女人设——如今已经全面崩塌。
“......老大。”左佑佑搓搓手,干笑两声。
柏辛树倒是对左佑佑刮目相看。
古籍风雅,做古籍的人可不能风雅。柏辛树每每面对一群来面试的文艺青年,都头痛不已。
世人对古籍行业有太多的误解,以为编修古籍就是坐办公室。
其实不然。
真正的古籍人,本质上就像一名项目经理,在古籍从出土到出版的过程中,以一己之力,把政府、修复机构、排版公司、海内外各高校专家学者、博物馆、图书馆等等相关机构通通串联起来。
比如,柏辛树正在主持的“中华大典”项目,就要他去撬动多方力量,寻求资助,寻求各界帮助,把散佚各地的古籍从各种匪夷所思的地方找出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依次整理后,安排修复师进行古籍修复,找到有资质的技术人员重新录入电脑,并进行编删点校工作。
后续,还要联系博物馆商讨善本保存事宜,和图书馆讨论采购事宜,和印厂讨论选纸装订方案,等等,大大小小,琐碎非常,不一而足。
精神在万丈高空,肉体在贴地飞行,常有碰撞和擦伤。
这才是古籍工作实况。
也正因为如此,华夏书林招人才分外严苛。
这份工作,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更要有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在实地寻找整理古籍的时候,经常与三教九流周旋。只知道读书的人,可能没办法应付过于复杂的局面。
但他意外地发现,左佑佑身上有种“直道而行”的特质。
老石作为一名资深专家,挑这个人,可能有他的考量在,不仅仅是为了分担杂务。
老石在华夏书林工作30年,原本,柏辛树招左佑佑是因为关心老石的身体。
但他看到左佑佑拳打脚踢猥琐男后,突然发现,左佑佑或许真的,如老石所说,适合做这一行。
想到这里,他赞许地看了左佑佑一眼。
看在左佑佑眼中,便是老大严厉地看了自己一眼,她心里一颤,不由自主地后退两步。
柏辛树想起还没向新员工左佑佑介绍自己,搞不好她还以为柏辛树是个老年人,便沉默地按住自己的眼镜,打算向左佑佑解释。
他开口:“那个,左佑佑,关于柏......”
车门唰地一声打开,早高峰时期的人流如潮水一般,把两个人隔开。左佑佑挣扎着逆流向外冲,终于在关上车门的前一秒钟下了车。
她回头,已经不见柏辛树的踪影。
左佑佑总觉得老大有话和自己说,又觉得好像忘了点什么。
忘了什么呢?
直到左佑佑找人事办完入职手续,不安地坐在古籍中心的办公室里,她还没想到究竟忘了什么。
于是她把装着同泰和号史料的箱子拽出来,放在办公桌上慢慢看。
整整一箱子都是账本的影印件,手写体。
左佑佑双手猛叩太阳穴。她咬着笔头,对着账本上一大堆缺胳膊少腿的汉字,一筹莫展。
有的字,她横竖都不认识,比如“匁”。
有的字,她虽然认识,但她似乎从未和它熟悉过。
古籍中心一个人都没有,同事们不知道去了哪里,左佑佑想问都问不到人。
她迷茫地打量四周。办公室里三面墙都打了巨大的书架,架子上满满当当地堆着各种档案史料论著,以及古籍中心出版的整套大部头。
此外,还有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词源》《辞海》等工具书,零散地摆着毛笔毡子砚台香插......这种传传统统的小玩意。
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书本纸张的味道,非常好闻。
就在左佑佑挠头的时候。
有人敲了敲门,探头进来:“夏博士在不在?”
来人30上下的年纪,长发在脑后扎成小小马尾,面色憔悴神情亢奋,随便穿着一件蓝布衬衫,下面套着破洞牛仔裤和磨得发白的尖头皮鞋。
看见左佑佑,他愣了一下,退出去看了看古籍中心的牌子:“除了简行舟,古籍中心居然还招了一个新人?”
“您好,我是今天入职的左佑佑。”左佑佑害羞地打了个招呼。
“我是陈昭。”
陈昭打量着左佑佑,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又一个才华横溢的大好青年,把自己未来漫长的美好人生,断送在了即将落幕的夕阳产业中。”
左佑佑看着眼前精神状态如同吸大烟的男人,感到一丝诡异的熟悉。
这不就是从前在广告公司想创意的自己吗?!
她试探着开口:“陈老师,您在想封面文案?”
话音刚落,陈昭看左佑佑的眼神马上就不一样了,满是红血丝的眼中透露出抓到壮年劳动力的喜悦之情。
“叫什么老师,多生分,叫我名字就行。”陈昭马上自来熟地坐到左佑佑对面,抬手递给她一张纸:“来,看看。”
是一张选题信息表,上面登记部门“品牌图书工作室”,图书的选题是:
《核泄露史》。
选题包含大量的苏联和乌克兰的政府档案,以及完整的访谈素材,收录400余人的访谈,上至国家老大人,下至平民百姓,政策制定者,执行人员,幸存者,管理者,目击者,家属,心里创伤者,医护人员......被卷入核泄露灾难的各色人的声音都被记录下来,堪称一部完整的关于核泄露事故的“录音机”。
“在社会中,许多人的煎熬和痛苦,是大众看不到的,是无声的。”陈昭给左佑佑讲他们开发这个选题的理由,“所以我们整理了那些微弱的声音,让这些人,被历史看见。”
就在这一刻,左佑佑隐隐理解了枯燥的史料档案整理的意义——
公平地记录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
陈昭开始抓头发:“现在还差一个主推文案,我想想......‘核与灰烬’怎么样?”
“不怎么样。”左佑佑诚实地说,“太文艺了,我没文化,不懂你要表达什么。”
陈昭也不生气:“那你有什么好的提议?”
左佑佑心中有股迫切的冲动,她想为宏大历史中微小的人说一句话。
“一半的真相,无异于谎言。”左佑佑脱口而出。
这句话,不由分说的,直接闯进了她的脑海。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永远都只有一半的真相。”左佑佑说,“人类需要完整的史料,来还原真实的历史。因为——一半的真相,无异于谎言。”
陈昭慢慢把抓头发的手放下。
他两眼发亮:“在大灾难中,普通人的呼救声是微弱的,但我们往往只能听到允许被听到的声音——因此,一半的真相,无异于谎言。”
这正是他们整理这部分口述史的原因。
“就这句了!”陈昭抓着左佑佑的手,猛地摇晃两下,然后夺门而出,
同学甲:“什么?左佑佑去送外卖了?”
同学乙:“我收入好低啊,我也想下班以后去送外卖呢。@左佑佑,你在哪个平台?朴朴还是京东?”
左佑佑手机屏还碎着,不能回复,看见群里的消息,一口老血呕出来。
你才送外卖!你全家都送外卖!!
左佑佑愤愤地从包里抽出一支口红。
身后,老石伸了个懒腰,穿着拖鞋的脚伸到左佑佑椅下:“不用涂口红,咱们这没有任何着装要求。只要你喜欢,你可以天天穿拖鞋。”
左佑佑刷“高级慵懒知识分子风穿搭”,又看了看老石脚上的拖鞋、夏博士胳膊上的袖套,愤愤不平:
“不行,我非得拿出点高级知识分子气质出来不可,竟然有人以为我是送外卖的!”
“送外卖?”老石坐起身,“送外卖是个很好的兼职啊!给咱们做外校的王博士业余时间的兼职之一就是送外卖,锻炼身体,舒缓眼睛,还能赚个零花钱。”
左佑佑:?
夏博士也凑进来八卦:“品牌图书的小李在做up主,写物理教材的杨博士,我知道她在写狗血总裁文!”
左佑佑:??
夏博士挠挠头:“其实我也写过,但我写不出那酸爽的味。”
左佑佑:???
左佑佑:失敬失敬,现代职场打工人的副业果然无处不在。
夏博士看向简行舟:“师弟不用做副业,师弟家里条件蛮好。”
简行舟沉默了半晌,幽幽地说:“其实我也试图运营过社交媒体,但都失败了。我一直都想做古籍up主,把古书推广到大众中去。”
恰好左佑佑也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就竖起了耳朵。
夏博士来了兴致:“你的号叫什么?”
简行舟说:“我的ID叫‘迷津渡者’,我的栏目叫《古书杂役录》。奇怪,都是很接地气的名字啊。”
左佑佑忍不住弱弱发声:“接地气???”
简行舟面露疑惑:“是啊,很接地气啊。”
夏博士和老石猛点头赞同:“是啊是啊,很接地气啊。”
左佑佑弱弱说:“其实也不怎么接地气......”
简行舟问:“那你觉得叫什么?”
左佑佑犹豫:“......你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吗?我觉得这个名挺好,不如咱们这样,还能蹭一波热度呢。”
简行舟嗤之以鼻:“呸,毫无文学性。”
左佑佑一秒钟垮脸。
很好,她现在知道为什么简行舟的栏目没人关注了。
这些人理解的“接地气”,和真实的接地气,中间还隔着1000个左佑佑。
办公室里一番热烈的副业八卦后,左佑佑感叹:“我一直以为,知识分子都很高冷、慵懒、文艺气质......”
夏博士笑出声:“都是普通人,能有什么气质?咱们隔壁那所top大学,你进去过没?”
左佑佑害羞:“高二夏令营去参观过。”
“你看到学校里那些戴着草帽肤色黧黑在烈日下种田的年轻人没有——个个都是农学博士。”
简行舟接话:“我读书的时候,隔壁动物学博士养的马跑进了农学博士的试验田,吃了试验田里的草。农学博士暴打动物学博士,理由是你的sci吃了我的sci。”
办公室几个人齐齐发出了自嘲的笑声。
左佑佑瞳孔地震:“我还以为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学校里那些搞装修的水泥工人一样。”
夏博士一口水喷在地上。
“那些光着上身天天推水泥车的也不是水泥工人,那些是研究水泥的化学博士!”
左佑佑手一抖,口红画到了下巴上。
“那些打污水的?”
“环境与生命科学的博士。”简行舟说。
“那些跳广场舞的总不是博士了吧???”
“运动康复方向的博士......”老石接话。
左佑佑瞪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了半晌,面无表情地把镜子反扣在台面上。
“对了,还有。”夏博士突然想起了什么,“左佑佑啊,以后跟你对接的那些外部校对,天天喊你左老师的,也都是在读的博士,还有退休的老教授。”
左老师。
左佑佑成功升级为老师,瞬间就把曹剑锋忘到了一边去,她想着自己平平淡淡的本科院校,面容绝望。
所以她究竟找了个什么可怕的工作?
掉进了知识分子的老巢,捅了高学历的窝吗?
“为什么要叫老师呢?”左佑佑绝望地说,“叫左编辑不好吗?左编辑,简称左编。”
好烂的谐音梗,但左佑佑喜欢。
老石嘿嘿笑了:“有些姓叫起来不合适。比如杨编,熊编,牛编,马编。听起来很像冬日壮阳火锅。”
简行舟认真地科普:“不过,称呼学问深的男性知识分子,可以循古制,尊称为‘公’。比如,石公、柏公。”
老石默默提示:“走廊尽头那间办公室的同事恨这个称呼......他姓恭。”
恭公。
大家又笑起来,办公室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左佑佑笑不出来,压力山大,愁眉苦脸。
“放心,你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并不会和他们相处。”看到左佑佑明显被吓到了,老石赶紧安慰她,“我们日常相处最多的,是排版员、印刷工人、修复师、仓库管理员,大家人都很好,不用怕。”
左佑佑松了口气:“当真?”
老石肯定地点头:“真的,真的不能再真!”
夏博士刚想说什么,她电脑一闪,收到了老石的信息:“你少说点,把新人吓跑了怎么办!”
夏博士转头对老石做了个嘴巴拉拉链的动作。
左佑佑信了,松了一口气。就在这时,办公室里的座机响了。
“简行舟,左佑佑。”柏辛树的声音,“准备一下,和我去见夏老。”
按照惯例,新人入行,要由前辈带着,去拜见一下行业内的大佬,类似于“拜码头”。
左佑佑的大脑飞速搜索:“夏老?”
国内学者,相关方向,姓夏,能被尊称一句夏老的......
简行舟猛地从工位上弹起来:“夏老!夏往顾!”
夏往顾!
“纵横三学”泰斗!
他须发皆白,面容长圆,年逾九十,虽然行动迟缓,但双眼依旧锐利,声音激越:“那些强盗抢了我们的东西,就是要还回来!”
左佑佑看着面前的老人,想起夏博士和老石给自己悄悄透露的八卦。
这么生气的,一定是......
“夏老。”柏辛树急忙站起来迎接,“您怎么都不让晚辈出门迎接。”
“不要在乎这些虚的!”夏老随意地挥了挥手,坐在沙发上,声音宏亮,“中国的信陵缶就要被英国强盗堂而皇之地拿去拍卖了,我还有什么心思讲究这些繁文缛节!”
夏老一拳砸在桌子上,看到左佑佑手中的《和陶诗》,顿时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回忆,气得脸都红了:“有几册《和陶诗》在战争中被法国抢走,中国去索要,法国佬居然拒绝归还,说法国《博物馆法》规定,馆藏文物不得转让!”
一旁高大的中年人忙笑着安慰夏老:“夏老,消消气,那几本流失在法国的古书已经追索回来了,您就别再骂法国人了——要骂,您就骂英国人吧。”
柏辛树问那中年人:“王立,法国的古书具体是怎么索回的?”
王立是海外流失文物调查工作组的成员,闻言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不堪回首的表情:“两国扯皮,哦不,是‘协商’,我们提供证据,证明这些古书悉从我国盗窃而流失,然后中法两国联合组建专家小组,继续实地考察来源,然后协商、协商、协商......”
夏老冷笑一声:“就是扯皮,法国人搬出了那个鬼法律,说馆藏文物不能转让。”
王立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办法。我们尊重他们的法律,我们找了古书的私人持有人,做通了对方的工作,直接撤销了对法国国家博物馆的捐赠,使古书退出了国有馆藏,然后再要求法国将古书还给中国。”
左佑佑“扑哧”笑出了声,被简行舟狠狠踹了一脚以后,努力绷住脸。
柏辛树微微一笑,把茶推过去:“漂亮,巧妙‘尊重’了对方法律。”
王立接过茶,啜饮了一口,笑眯眯道:“态度务实,方式灵活嘛!本着妥协与双赢的精神,找到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不愧是文化人,左佑佑从这话里听出了浓度很高的中国特色阴阳怪气,但又不带脏字。
几个人笑了一会,柏辛树试探着问,“如果法国的流失文物可以‘协商’追讨,那信陵缶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协商’追讨吗?毕竟是失窃文物。”
“问题就出在这里。”王立说,“当时在追讨和陶诗的时候,我们有证据证明,和陶诗由法国盗窃所得。如今英国人抢先举证,信陵缶并非盗窃所得,不属于流失文物。”
左佑佑听着王立介绍情况,慢慢整理出事情全貌:信陵缶是岱石老人的收藏。英国人提出,信陵缶被岱石老人以高价卖给日本人,换取经济利益,并非盗窃,而是属于正当交易。信陵缶到了日本人手上以后,又辗转到了英国,后被度蓬家族收藏。因此,信陵缶并不属于“流失文物”的范畴,如今度蓬家族拿出来拍卖,也没有任何问题。
王立叹了口气:“英国人提供了日本人的书信,证明日本确实曾经积极接触岱石老人,希望高价购买信陵缶。”
柏辛树淡淡地说:“只是购买书信而已。”
“岱石怎么可能把文物卖给日本人!”夏老又激动起来,“岱石那性子又臭又硬,肯定是鬼子偷窃!信陵缶为错金铜器,是铜器所书的上乘,所有人都知道,它的价值不可估量!”
左佑佑坐在一边,也不相信岱石老人会把文物卖给日本人。
她的理解更加直接——岱石老人可是万泰和号柏杰生的儿子。万泰和号多有钱,她是直观感受过的,岱石老人根本不缺钱,怎么可能为了钱去卖文物?
王立道:“是,我相信岱石老人的人品,我们也知道那些强盗贪图信陵缶的价值,可我们需要举证信陵缶属于流失文物,就必须提供信陵缶由日本人抢走的证据,我们没有证据!”
“怎么会没有证据!岱石老人的书信......”夏老突然住了嘴。
柏辛树平静地说:“都烧了。”
夏老不知为何沉默,王立忍不住追问:“全部?”
“全部。”
夏老重重地咳了一声,王立突然意识到:“......对不起。我忘了忠华兄是怎么死的。”
柏辛树低声说:“那只是个意外。”
几个人都沉默了。
夏老的胸口气得不断起伏,最后颓然靠在沙发上:“做多错多!不做不错!岱石啊岱石,你可曾后悔过,你致力于保护中国文物,却一生被人误解!”
左佑佑和简行舟用眼神诡秘地交流了一下,心照不宣地猜了个七七八八。
按他们说的,应该是在那场十年浩劫中,岱石老人把书信全部付之一炬。在那场浩劫中,柏忠华也意外失去了生命。
左佑佑想起老石的闪烁其词:“1958年那时候的负责人还是柏忠华,他......后来身体不好。”
左佑佑迅速在心中整理:柏松溪就是古籍中心前任主任,是古籍小组组长柏忠华的儿子,柏忠华是岱石老人柏大殷的儿子,岱石老人又是万泰和号柏杰生的儿子。
柏辛树老爷子也姓柏,从年龄来看,可能是柏松溪的兄弟。
话说回来,是不是要找个机会去拜访柏辛树老爷子?
左佑佑胡思乱想,藏书室安安静静,只有煮水的声音。
柏辛树抬手为夏老添茶。
夏老看到了柏辛树面前杯子中只有矿泉水,也不客套,直接问:
“小柏,你还在忌口?”
柏辛树的手顿了顿:“是。饮食上还需要注意,不能沾发物,也不能喝茶。”
“多亏你命大。”王立说,“当时你感染成那个样子,竟然生生扛下来了。白老师的爱人当年也是因为处理古籍而真菌感染,去了。”
左佑佑竖起耳朵:什么忌口?什么感染?
柏辛树掀起长裤给夏老看,小腿上有一道狰狞的伤疤:“已经愈合好了,日常注意即可。”
原来,去年,云南边境的一处山洞中,发现了抗战时期藏匿的一箱古籍,柏辛树带队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他不慎被砸伤了腿,导致真菌感染伤口,差点死在云南。
左佑佑脸红了。
原来是因为这个才只喝矿泉水的呀......
难怪他只喝矿泉水,而且一直叮嘱自己下仓库要做好防护。左佑佑想。这个人会关心别人,但是对自己的苦难,总是闭口不谈。
果然是清贫而高尚的知识分子!
左佑佑看向柏辛树,眼中崇敬的滤镜又加深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