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韩宇甘宁是军事历史《三国之寰宇天下》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九口三石”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穿越来到汉末,就差点丢了性命。没有系统,没有召唤,看一样一个大专毕业退役特种兵如何风起荆州,忽悠便宜老爹,收良臣猛将,娶贤妻美妾,玩转三国...
主角:韩宇甘宁 更新:2025-01-16 21:47: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韩宇甘宁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之寰宇天下》,由网络作家“九口三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韩宇甘宁是军事历史《三国之寰宇天下》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九口三石”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穿越来到汉末,就差点丢了性命。没有系统,没有召唤,看一样一个大专毕业退役特种兵如何风起荆州,忽悠便宜老爹,收良臣猛将,娶贤妻美妾,玩转三国...
《三国演义》中,长沙太守韩玄是一个小人的形象,“轻于杀戮,众皆恶之”,最后被属下魏延杀死。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也就是说,刘备占领长沙时,韩玄并没有被杀,而是投降了刘备,并仍然担任长沙太守。
但是韩宇宁可相信《三国演义》也不能相信《三国志》,为什么?一是自己不能试,万一历史出现改变,就算开门投降,韩玄还是被刘备砍了脑袋也犹未可知;二是自己既然下决心要闯一番大事业,必然需要,特别是现在急需便宜老爹的大力支持。至于怎么说服他,当然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
当韩宇引着庞统甘宁二人进入大厅之时,堂上已有二人,韩宇凭着另外一段记忆,上前行礼说到:“拜见父亲大人,拜见叔父大人。”
二人正是长沙太守韩宇之父韩玄及其弟韩浩,现为长沙长史。
“好好好,”韩玄还未开口,一旁的韩浩早已说到:“宇儿,你韩嵩叔父已有书信到此,夸你文采出众,在荆州州牧府大放异彩,为我韩家争光不少,真不愧是我们韩家的好儿郎。”
“叔父谬赞,我只是运气好,当时被逼急了,突然灵光乍现,不自觉就作了出来,如果现在叔父让我再作一首,估计就写不得这么好了。”韩宇答到。
“哈哈哈,不管怎么样,赢了便好,不然丢脸的就是我们韩家了。”韩浩一脸高兴的说到。
“宇儿,此事以后再说,有客在此,理应先引见贵客。”韩玄打断二人说到。
“是,父亲。”韩宇一边应到一边转过身来看向韩玄,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却把韩宇吓了一跳。进来是远远一眺,后来只顾行礼也未及细看,现在近处端详,才出现这韩玄的相貌竟和自己的亲生父亲有着七分相似,一时间觉得不可思议,呆呆的傻站在那里。
庞统见状,忙来到韩宇身旁,行礼到:“晚辈襄阳庞统见过太守大人。”
庞统说完,又是韩浩插话说到:“莫非人称“凤雏”的庞统庞士元?”
庞统又向韩浩行礼,然后说到:“正是在下。”
韩浩听了连忙还礼说到:“我曾听闻,“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韩玄这时也起身还礼,“凤雏”先生光临寒舍,我等未及远迎,恕罪恕罪。”
“二位大人莫要如此,真是折煞晚辈了,区区称号乃友朋之间戏谑,切当不了真。”庞统忙忙解释。
这时韩宇还过神来,说到:“师兄莫要自谦。父亲、叔父,我一路上常与师兄谈论军事社论,对师兄的学识可佩服得很啊!”
说完看向甘宁,甘宁见状上前行礼:“甘宁参见二位大人。”
这次韩浩倒没有抢先开口,倒是韩玄惊讶的说到:“莫非巴郡甘宁甘兴霸?”
甘宁回到:“正是在下。”
韩玄听了说到:“我知甘将军在刘景升麾下,此次来到长沙可是景升兄有要事着甘将军处理?”
原来锦帆贼甘宁兵败投效刘表之事,荆州官场知道的人甚多,韩玄见甘宁与韩宇同来,以为是奉刘表之命前来。
“父亲,”韩宇上前说到:“甘大哥对孩儿有救命之恩,若非甘大哥,孩儿早已死在襄阳城外了。”
“啊,”韩玄韩浩兄弟二人听了震惊在场。
“现在甘大哥和孩儿已结为异姓兄弟,而且甘大哥已答应我留在长沙,荆州方面也已交接妥当了。”韩宇一口气说完。
韩玄听毕,忙对甘宁施礼,说到:“多谢甘将军对小儿的救命之恩。”却对韩宇所说甘宁留在长沙一事只字未提,还好甘宁未曾注意到。
晚宴后,待安排好庞统甘宁二人房间,韩玄把韩宇独自叫去。韩宇知道便宜老爹有事要问自己,自己也应尽早说服便宜老爹,忙收拾心情跟着韩玄来到书房。
书房内,父子俩相对而坐。沉默一会后,韩玄开口说到:“宇儿,你此次去襄阳,能蜚声文坛,为父大感欣慰,你母亲泉下有知,也会为你感到高兴。”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说到:“只是那庞统和甘宁二人与你同来,为父甚为不解,尤其那甘宁,人称锦帆贼,为非作歹,粗暴凶狠,反叛刘璋兵败才不得已依附刘表,前车之鉴,所以刘表一直不敢重用于他。今日你却说要留他在长沙,是何道理?”
韩宇听完,不答反问到:“父亲可知孩儿当日如何险些丢失性命?”
韩玄微微摇了摇头。
“孩儿其实是遭人暗算,推落下水。”
“啊!”韩玄失声叫到。
“只是当时情况混乱,韩福又只顾救我,所以没有注意到周边可疑之人。”韩宇接着说到。
“此去襄阳,路上可曾与人结怨?”韩玄问。
“一路上并无半分异常,所以一开始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想不出有谁竟要孩儿的性命,直到......”
“直到什么?”韩宇说到这里,韩玄急切地问到。
“父亲莫急,听孩儿慢慢道来。直到州牧府弱冠礼晚宴,宴上刘琦公子咄咄逼人,对我充满敌意,我心中很是奇怪,奇怪刘琦为何如此。不过当时也只是奇怪,后来和士元师兄提起此事,哦,父亲,我已拜庞德公为师,这事等一下我再和您说,经我和士元师兄两人反复讨论分析,断定刘琦公子十有八九乃害我的幕后主谋。”
“什么?刘琦公子?”韩玄停了一下又说:“可是刘琦公子与你恕未谋面,无冤无仇,怎会害你性命!而且我与刘景升乃是故交,你母亲与蔡夫人又情同姐妹,为父实在想不出他有什么要害你的原由。”
“父亲,原由您已经说出来了!”韩宇慢慢说到。
“哦?”韩玄奇道。
“父亲您刚才说母亲与蔡夫人情同姐妹,故让我去参加二公子刘琮的弱冠之礼,这本也平常的很。但是,父亲应该也有所耳闻,刘表因蔡夫人而喜次子刘琮,所以虽然身弱多病,却至今都没有确立世子,导致刘琦刘琮兄弟不睦,州牧府上下也逐渐分为两派,拥护各自支持的公子成为将来的荆州之主。此次我千里迢迢从长沙赶赴襄阳,参加刘琮公子的弱冠之礼,又有母亲这层关系在,刘琦公子一派必认为我长沙乃是拥护刘琮公子。父亲膝下只我一人,如果他们趁此机会把我除了,父亲必心灰意冷,不理荆州之事,甚至辞官不做,此消彼长,长沙虽远离襄阳,但荆襄七郡,一个长沙郡的支持与否可能最终就决定了未来谁才是荆州之主。”韩宇说完,看向韩玄。
韩玄越听越惊心,越听越觉得儿子分析的有道理,脸色也越来越阴沉,良久,抬头问到:“即便如此,那与庞统甘宁二人来此何干?”
“父亲莫急,孩儿再问您一个问题。”
“你说。”韩玄道。
“父亲怎么看待如今的荆州局势?”韩宇问到。
韩玄听完一愣,心想这孩子以前对政事一点都不感兴趣,今日却问自己荆州局势,看来此次去襄阳受的刺激不小。稍微理了理头绪,说到:“刘景升年迈体弱,可能不久于人世,后妻蔡氏,刘景升宠爱有加,故对次子刘琮的喜爱也多于长子刘琦,而且蔡氏出身蔡家,荆州四大家族蔡、蒯、庞、黄,蔡家势力最大,蔡氏之弟蔡瑁现为镇南将军军师,手握军权,刘琦虽为长子,恐做不了荆州之主啊!”
“父亲所言极是,但却疏忽了一点。”韩宇等韩玄说完道。
“哦,我儿且说来听听。”
韩宇看着韩玄,慢慢的一字一字的说到:“汉左将军宜城亭候领豫州牧皇叔刘…备。”
韩玄听完这长长的名字后问到:“和刘备又有何干?”
“父亲应听说过曹操说的一句话: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曹操世之枭雄,被他称为英雄的人岂是常人?只是现如今,此人困守新野,兵微将寡,才不得不屈从于刘表。此次襄阳之行,孩儿偶然得知,刘备与刘琦相从甚密,必是拥护刘琦一派。刘琦乃长子,又有刘备暗中相助,做了荆州之主也大有可能。假如刘琦真做了荆州之主,必先铲除异己,打击拥护刘琮公子一派,到时候,我们父子之命危矣!”
韩玄听完陷入沉思,然后说到:“荆州局势非为父可以掌控,若真与你所说,但愿刘琮公子能成为荆州之主,那样我韩家才能无忧。”
“不然,如果刘琮公子成了荆州之主,刘琦怎会善罢甘休,必勾结刘备等人起兵作乱,说不定波及整个荆州,使荆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再者,荆州乃天下必争之地,荆州若乱,曹操必兴兵南下,若荆州落入曹操手中,估计他一统天下也不远了。那时还想让曹操忠于汉室?不可能了,汉室必亡!”
韩玄听到这里,长长的叹了口气,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父亲,您久食汉禄,眼见汉室将亡而不思图救,是为不忠;若韩家因此遭难,断了香火,是为不孝;身为长沙太守,置百姓于水火而不顾,是为不仁;与刘景升相交一场,见其子手足相残而不闻,是为不义;父亲难道要做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吗?”
韩宇越说越激愤,韩玄也越听越惊心,最后猛得站起身来,瞪着双眼盯着韩宇,颤抖的嘴唇好像想说什么,但是始终没有发出声来。
韩宇见状吓得马上过去扶住韩玄那摇摇欲坠的身子,慢慢让他坐下,一边连连说到:“父亲息怒父亲息怒......”
过了许久,韩玄渐渐平静,有气无力的说到:“没想到目前情况已这般险恶,只是为父只是一郡太守,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啊!”
韩宇见时机成熟,看着韩玄的眼睛问到:“父亲可信得过孩儿?”
“为父只你一条血脉,怎会不信你!”韩玄慢慢说到。
“多谢父亲信任,”倒了一杯水,递交到韩玄手中,接着说到:“孩儿知父亲爱民如子,是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但如今乱世,做好官没有用,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能保护自己,保证治下的百姓不受战火的毒害,也不算有负汉室愧对陛下也。”
听到这里,韩玄直了直腰,抬头看着韩宇。
“可如今长沙,据孩儿所知,将不过十兵不过万,莫说匡扶汉室,就算保境安民也犹有不足,孩儿每每想起,心急如焚啊!这次前去襄阳,幸得甘庞二人。甘宁勇武过人,大将之才;凤雏庞统,智谋韬略,世所罕见,父亲也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之说;此乃天赐良机于长沙啊!父亲当早作决断,励精图治,厉兵秣马,迟则悔之晚矣!”说完重重的跪在地上看着韩玄。
韩玄看着跪在地上的韩宇,这时已明白了儿子的心思,心中想到:也罢,我韩玄就这么一个儿子,你想做大事,我就算豁出命来,也要助你一臂之力!当即开口说到:“好,就依宇儿之言,只是不知现在为父该当如何?”
韩宇听了心中大喜,然后坚毅的看着韩玄说到:“想要强大,最重要的是军队和钱粮,一请父亲让孩儿执掌长沙一郡军权,二是孩儿会在全郡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请父亲全力支持。”
“好,我明天就下令由你执掌长沙军权,至于其他之事,为父自会尽力相助。”韩玄说到。
“多谢父亲,孩儿必不负您的信任。”说完给韩玄磕了三个响头。
“宇儿快起,你刚才说你已拜了庞德公为师,此事又是然后如何?”韩玄问到。
“父亲请听孩儿慢慢说来,”然后韩宇把如何上鹿门山,如何拜庞德公为师等事一一给韩玄说了。韩玄知庞德公在天下仕子中尤其荆州文坛的地位,当然知道儿子拜师庞德公的益处,为韩宇高兴不已。
竖日,韩玄便下令晓谕各军各县,由韩宇执掌长沙全郡军权,长沙上下,俱听韩宇号令。
“咚咚咚......”临湘城内校场,鼓声不绝。
城中一众将校军候,听到鼓声,忙从各处前往校场之中帅帐。
大帐之中,韩宇居中高坐帅位,庞统甘宁一文一武静立两旁。众人进帐,不知何事升帐,互相轻声询问。
韩宇注意到左首站立之人,身高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约莫二十五六岁,料想必是魏延。演义中正是此人杀了韩玄,献出长沙,转投刘备,然后随刘备入蜀,又被提拔为汉中都督,镇守汉中十余年。此人晓勇过人,颇有计谋,提出的子午谷之谋让后世讨论了几千年,想到此不由多看了魏延几眼。
三通鼓罢,再无有人进来,帐前九人分二列站立,左首魏延,右首乃是管军校尉杨龄。这杨龄三十五六年纪,之前韩宇也曾见过,故而认得。其余众人,韩宇都不认识,想必是军司马之类。
韩宇奇怪不见黄忠,开口问到:“杨将军,为何不见黄老将军?”
“启禀公子,黄老将军之子黄叙体弱多病,平日黄老将军经常外出寻医治病,黄老将军素重军纪,今日没来,应该又是外出寻医问药去了。”杨龄答到。
韩宇点了点头,然后说到:“各位将军,我父亲已经把长沙一郡的军权交于我手。今日来此,并无大事,只是前来和各位将军熟悉一下,并且了解一下长沙的军事情况。”
帐下九人听完,一起行礼:“拜见公子。”
韩宇起身走到账中,扶起杨龄,说到:“大家快快请起,不必拘礼。”
待众人起身,韩宇已走到魏延面前,故意问到:“这位将军面生的很,不知怎么称呼?”
魏延见韩宇问起自己,忙拱手答到:“末将魏延字文长,本为刘州牧麾下别部司马,二个月前奉命前来长沙,防备江东孙权。”
“魏将军气宇轩昂,日后必封侯拜相,前途不可限量。”韩宇看着魏延说到。
魏延听了马上下跪大声说到:“魏延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刚才魏延和其他人一样称韩宇为公子,这时不知为何直接拜见主公了?原来魏延之前在刘表帐下,和甘宁一样不受刘表重用,遭蔡瑁等人排挤。甘宁是受他曾反叛的身份所累,而魏延的原因是他那高傲的性格,所以多年以来还只是个军候。
三个月前,魏延不知如何得罪了蔡瑁,便被打发到了这个接壤扬州豫章与江东孙权偶有战事的长沙郡,蔡瑁怕别人非议,升了魏延一个别部司马。来到长沙,因韩玄不喜军事平时甚少前来军营,魏延来了两月,韩玄都不曾见过。杨龄等人见魏延心高气傲,也不十分待见他。魏延也不以为意,只和那黄忠,二人性格相似,又都武艺高强,惺惺相惜,甚为投缘。
魏延夜里想到两处遭遇,常常感叹自己一身本事,却生不逢主,英雄无用武之地。今见韩宇,龙行虎步英雄气概,莫名就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现在听韩宇对自己说出封候拜将这等话,心中肯定韩宇定是自己所期盼的名主,便毫不犹豫,表明心意。
韩宇见了大喜,忙扶起魏延,拍了拍其双臂。然后示意众人都坐下。
“杨将军,你来说说军中之事。”韩宇说到。
“是,主公。”潜移默化之中杨龄也口呼韩宇为主公了。“现在临湘城中有兵士二千,由黄老将军和我为正副统领;还有一部人马约三千余人驻扎在攸县,由刘磐将军统领以防豫章来犯;另外各县都有郡兵,人数在数十到上百不等,维持治安尚可。”
“军中军械粮草情况怎么样?”庞统在旁边问到。
杨龄听了看了看庞统,没有回话,然后看向韩宇。
韩宇打了个哈哈,说到:“是我疏忽,还未给各位介绍。”然后指着甘宁庞统二人说到:“这位是我结义大哥甘宁甘将军,现为我水军统领;这位是我师兄庞统,道号凤雏,现为我军军师,日后我若不在军中,各位需听军师号令。”
众人听韩宇说完,一阵互相行礼。韩宇示意庞甘二人也坐下,然后看向杨龄。
杨龄接着说到:“军中兵器以长枪和弓箭为主,因常与江东孙权作战,所以库中数量众多,长枪约有万余,弓和箭矢也足够装备三千人左右。至于粮草,平时多为郡守府供应,州牧府有时也会提供一点。目前军中虽然存粮不多,但也不必担心,今年长沙风调雨顺,郡守府粮草充足,到时自会拨粮过来。”
甘宁听完,本以为今日来到营中,调了粮草便可发往洞庭,以解自己部下缺粮问题,不想听杨龄说营中也粮草不多,心中着急,看向韩宇。
韩宇见了,先向甘宁点了点头,示意甘宁不要着急。
庞统又问战甲、马匹等事,杨龄言军服颇多却少铁甲,战马更是稀少,只有军候以上才能配有。
韩宇知南方缺马,尤其好的战马;铁甲耗资巨大,数量不多也是正常,便不再多言,命杨龄等人善待士兵勤加训练后散去,只留甘宁庞统及魏延在帐中。
韩宇拿出自己印信交于甘宁,说到:“大哥,我这边还有事要办,你先带着我的印信去找我叔父韩浩,让他马上准备五百石粮食,然后派人火速送往鹿角,先解了燃眉之急,日后我自会安排妥当,大哥勿忧。”
“好,我马上就去。”甘宁取了印信急匆匆的离开军营找韩浩去了。
“文长,我现在欲去拜访黄老将军,你可知黄老将军住处?”韩宇等甘宁走了之后问到。
“主公礼贤下士,魏延敬服,我这就陪主公去黄老将军处。”魏延一边说,一边心想自己没有看错,韩宇确为贤主。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4301】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