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全文免费

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全文免费

古代小王子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每艘战船上的炮手要随时待命,确保火炮能够迅速发射。”“而且,要安排士兵在战船之间传递信息,保持各船之间的紧密联系,一旦有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将领们齐声应道:“是,郑将军!”随后,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朱允熥这边,得知郑和已经将防线搭建完成后,放下心来。“郑将军果然不负朕望。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安心等待北上燕王府的海军传回来消息了。”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轻松。于此同时,赵谦急忙赶来。他跑得气喘吁吁,说道:“陛下,探子来报,海面上发现了倭寇的踪迹,想必是此前传出去的消息,让他们觉得有可乘之机。”朱允熥闻言冷笑起来,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冷酷。他缓缓说道:“这些倭寇,还真是贪心不足。”“朕本就对倭寇,倭国没什么好感,他们在我大明沿海烧杀...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5-01-21 14:5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古代小王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每艘战船上的炮手要随时待命,确保火炮能够迅速发射。”“而且,要安排士兵在战船之间传递信息,保持各船之间的紧密联系,一旦有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将领们齐声应道:“是,郑将军!”随后,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朱允熥这边,得知郑和已经将防线搭建完成后,放下心来。“郑将军果然不负朕望。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安心等待北上燕王府的海军传回来消息了。”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轻松。于此同时,赵谦急忙赶来。他跑得气喘吁吁,说道:“陛下,探子来报,海面上发现了倭寇的踪迹,想必是此前传出去的消息,让他们觉得有可乘之机。”朱允熥闻言冷笑起来,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冷酷。他缓缓说道:“这些倭寇,还真是贪心不足。”“朕本就对倭寇,倭国没什么好感,他们在我大明沿海烧杀...

《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每艘战船上的炮手要随时待命,确保火炮能够迅速发射。”

“而且,要安排士兵在战船之间传递信息,保持各船之间的紧密联系,一旦有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将领们齐声应道:“是,郑将军!”

随后,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

……

朱允熥这边,得知郑和已经将防线搭建完成后,放下心来。

“郑将军果然不负朕望。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安心等待北上燕王府的海军传回来消息了。”

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轻松。

于此同时,赵谦急忙赶来。

他跑得气喘吁吁,说道:“陛下,探子来报,海面上发现了倭寇的踪迹,想必是此前传出去的消息,让他们觉得有可乘之机。”

朱允熥闻言冷笑起来,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冷酷。

他缓缓说道:“这些倭寇,还真是贪心不足。”

“朕本就对倭寇,倭国没什么好感,他们在我大明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要不是回金陵折腾这一趟,朕拿下来南洋地区,就准备拿下倭国。”

“如今他们竟敢送上门来,这简直是自寻死路。”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果断下令:“让王景弘带人过去,直接全都灭了。”

“朕要让这些倭寇知道,我大明不是他们可以随意侵犯的。”

他的海军力量强大,派出去的只是一部分,手上还剩下不少,灭了这帮子倭寇,就当练兵。

赵谦领命离开,他脚步匆匆地朝着王景弘的营地走去。

到了营地,赵谦找到王景弘。

“王将军,陛下有旨。”

“末将听旨。”

赵谦传达了朱允熥的旨意:“陛下得知海面上有倭寇踪迹,命你带人前去剿灭。”

王景弘听闻,眼睛一亮,他早就想着出去打仗,毕竟看着郑和屡次建立功劳,他却没有早就心痒难耐。

他兴奋地说道:“终于有机会让我一展身手了。”

“这些倭寇平日里作恶多端,早就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了。”

“陛下如此信任末将,末将定当全力以赴,将这些倭寇一网打尽。”

他迅速召集士兵,大步走出营帐。

他站在营地中央,大声喊道:“兄弟们,陛下有令,让我们去消灭倭寇。”

“那些倭寇平日里在我大明沿海烧杀抢掠,残害我大明百姓,今天就是他们的死期。”

他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在营地上空回荡。

士兵们齐声高呼:“杀倭寇,扬国威!”

他们的声音震天动地,充满了斗志。

王景弘带着士兵们迅速登上战船。

战船的甲板上,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兴奋与期待。

王景弘站在船头,心中充满了斗志。

战船在他的指挥下,缓缓驶离港口,朝着倭寇出现的海域驶去。

王景弘率领着手下的士兵,战船浩浩荡荡地驶向大海。

瞭望手在瞭望塔上,眼睛紧紧盯着远方的海平面。

突然,他的眼睛猛地睁大,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大声喊道:

“将军,前方发现倭寇战船,他们正准备在沿海地区登陆!”

王景弘听闻,眼神瞬间变得冷峻起来。

他的脚步沉稳而迅速,快步走到船头,他拿起望远镜朝着前方望去。

只见远处的倭寇战船,一艘艘歪歪斜斜地排列着,就像一群杂乱无章的水鸟。

那些倭寇们在船上忙碌地准备着登陆的器具。

他们的动作看似熟练却又带着一种野蛮的气息。

倭寇们一个个面目狰狞,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听不懂的倭语。


“咋能看不到呢?这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半边。这可是陛下的妙计。陛下可真是深谋远虑。”

“陛下派郑和郑将军去炮轰藩王们联军大营。”

“郑和将军,那可是厉害得很!他带着咱们的海军趁着夜色就悄悄地摸过去了。”

“这可真是够大胆的。那藩王们的大营肯定防守森严。”

“那些藩王们都不是好惹的,他们手下的士兵个个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还不是被郑将军打得落花流水,这火光就是他们大营被炮轰的结果。”

“那些藩王们也不过如此,这么点实力也敢和陛下作对,真是不自量力。”

朱允炆听完,他那原本激动的心,又死掉了。

他的身体无力地靠在墙上,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只是呆呆地望着小黑屋的一角,脑海里一片空白。

方孝孺和吕氏等人也同样被困在这小黑屋里。

他们听到护卫的话后,也是一脸的沮丧。

其中有几个情绪比较激动的人,更是直接脑瓜子撞在了小黑屋的墙上。

“咚” 的一声,那沉闷的撞击声在小黑屋里回荡,紧接着传来痛苦的哀嚎。

……

金陵城外的朱元璋也看到了满天的火光。

他站在一个小山坡上,那小山坡上长满了枯黄的野草,在夜风中瑟瑟发抖。

朱元璋的身影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孤单落寞。

他望着北方那片被火光映红的天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他缓缓地说:“看来我这个大孙真是气候已成,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联手都被他打成这个样子。”

他的眼神中透着复杂的情绪,有一丝惊讶。

他惊讶于朱允熥的果敢和谋略。

有一丝欣慰,欣慰自己的孙子有这样的能力。

还有一丝对儿子们的恨铁不成钢,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们本应该更有作为,却在这场争斗中如此狼狈。

如此还怎么守卫大明的边塞?

想到这里,朱元璋倒是开始有些期待,自己这个大孙到底能闹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彻底的平息掉这些藩王联军。

他双手背在身后,双手因为年老而微微颤抖着。

风吹动着他的衣角,那衣角在风中猎猎作响,就像他此刻不平静的内心。

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变数,但是他也明白,在这个权力的舞台上,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他自己本就是马上皇帝,一生征战无数。

虽然老了,之前做了一些决定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但是在他的观念里,拳头大,能打赢,更具有说服力。

他现在就像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这场由自己的子孙们主导的权力游戏。

……

郑和这里,接到朱允熥的旨意后,急忙开始布置防线。

“各位将士听令!”

“陛下命我们在长江以北建立防线!”

“此处浅滩可作为天然的屏障。浅滩的淤泥和礁石会阻碍敌军的行进速度,我们就在浅滩后方设置火炮阵地。”

“先派遣一队士兵去收集周围可用的石块和木材,搭建简易的防御工事。”

“这些工事要错落有致,既能为我们的士兵提供掩护,又能形成交叉火力,让敌军难以突破。”

“安排战船呈扇形散开,就像一把打开的扇子,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覆盖海面,不留任何死角。”

“瞭望手要时刻警惕,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动,立即发出信号。”


“这些人利欲熏心,眼中只有那白花花的银子,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全然不顾国家大义,竟与倭寇勾结。”

“沿海的商人,他们本就熟悉海上贸易的路线和规律,而那些官员,手握权力,本应保境安民,却监守自盗,与商人狼狈为奸。”

赵谦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摇头,脸上满是对这些人的不屑和愤怒。

朱允熥听后,轻轻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龙椅的扶手。

“之前在琼州府的时候,就遇到过走私的船只。”

“当时朕就察觉到,这些不法之徒为了一己私欲,罔顾国法,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偷偷摸摸地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今,他们更是变本加厉,与倭寇勾结在一起。”

“这些商人和官员当真是一个比一个该死。”

“等处理完藩王的事情后,必须要好好处理他们。”

朱允熥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决然,已经在心中对这些人做出了判决。

“这次不能就这么算了。”

“他们勾结倭寇,这是不可饶恕的大罪。”

“赵谦,你去做点什么,给他们一点警告。”

“若是就这么静悄悄的,指不定他们又会在后面弄出来什么幺蛾子。”

赵谦恭敬地抱拳行礼,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他大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说完,赵谦领命离开。

……

金陵城外村镇

宋忠一路疾行,脚下的尘土被他的脚步扬起。

不多时,他便来到了朱元璋所在之处。

宋忠见到朱元璋后,立刻恭敬地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大礼。

紧接着,他就将近日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详细的说了出来,尤其是有关倭寇的方面。

朱元璋缓缓开口说道:“看来朕的海禁不仅没有消灭,反而更加滋生了这些走私的事件。”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愤怒。

海禁政策,本是他为了防止沿海的动乱,保护大明的百姓免受倭寇侵扰。

同时也为了加强朝廷对海上贸易的管控而设立的。

他在位时,对海禁的执行可谓是雷厉风行,那些违反海禁的商人一旦被发现,便会被处以重罚。

官员若是监管不力或者参与其中,更是会被毫不留情地撤换。

以往他知道这些情况,也每次都及时处理,但现在看来,反而让情况更加严重。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目光重新落在宋忠身上。

“宋忠,你也跟着一起调查此事。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如此肆意妄为。”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重地砸在地上,不容置疑。

宋忠抱拳行礼,“是,皇爷。”

然后转身离开。

随后,朱元璋的目光移向不远处的天空。

天空中,几朵白云悠悠地飘荡着,阳光洒在大地上,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但朱元璋知道,这只是表面的平静。

他觉得自己这次假死很有意义,发现了很多事情。

首要的就是,至少大明没有当初看起来那么太平。

他本以为自己在位时,已经将大明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回想起自己在位时的种种努力,从建立大明王朝,到制定各种政策,从平定四方战乱,到发展民生经济。

他曾经以为,在他的治理下,大明已经走上了繁荣昌盛的道路。

虽然藩王的势力让他有些担忧,但总体上国家还算安定。


金陵城外,朱元璋这里,宋忠如实将全过程详细汇报。

“皇爷,金陵城之战已落下帷幕。”

“快说说,到底是何情况?”

宋忠便开始讲述:“陛下,那金陵城的城门被琼王的火炮轰开,城墙也毁于炮火之下,没坚持到半天就被攻破了。”

朱元璋听完也是愣住,他的眼睛瞬间睁大,满是震惊,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

“金陵城可是耗费了我多少心血才建成的,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

他反复的确认:“金陵城真的没坚持半天?”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宋忠坚定地点头:“千真万确。”

“陛下,琼王的火炮威力巨大,那炮火之猛烈,前所未见。”

朱元璋喃喃自语,他的眼睛有些失神,像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咱这个大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弄出来的这些大炮怎么这么大威力?难道以后打仗的形式真的变了吗?”

宋忠在一旁静静听着,不敢插话。

他偷偷看了朱元璋一眼,看到朱元璋脸上复杂的表情,心里更加紧张了。

朱元璋又问道:“那皇宫里又发生了何事?”

宋忠继续说道:“陛下,皇宫内一片混乱,太孙见势不妙,欲乔装逃离皇宫,同行的还有黄子澄和齐泰两位大人。”

朱元璋微微一怔,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和失望,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

他心里想:“允炆这孩子,怎么如此轻易就放弃了?”

他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

宋忠点头:“是的,陛下。但他们被琼王的人截住了。”

朱元璋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担忧,有无奈,也有一丝对朱允熥果断的赞赏。

他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那朱允熥是如何处置他们的?”

宋忠回答:“琼王说日后再处理,他要先去祭拜先帝陵。”

朱元璋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说:“这大孙,倒是懂得轻重缓急。”

一时间,朱元璋的心情十分的复杂。

他首先为金陵城的沦陷而痛心。

那可是他精心打造的都城,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心血,本以为坚不可摧,却如此轻易地被攻破。

对于朱允炆,他既有对这个孙子的失望,又有一丝怜悯。

失望的是朱允炆如此轻易地就被打败,在困境面前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帝王气魄,竟然想要乔装逃走。

怜悯的是他如今被朱允熥擒获,未来的命运堪忧。

而对于朱允熥,朱元璋的心情更为复杂。

他惊讶于朱允熥所展现出的强大实力,那些威力巨大的火炮让他意识到战争的形式可能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

朱允熥能有这样的手段,说明他有勇有谋。

但同时,朱允熥通过武力夺取金陵,这必然会引起大明内部的动荡。

朱元璋心中充满了疑虑。

他在想,自己当初是不是对朱允炆过于信任,而忽视了朱允熥的潜力?

最后,他摆了摆手,他的动作有些无力:“你且继续关注此事,有任何消息,即刻前来禀报。”

宋忠抱拳行礼:“遵命。”

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慢慢退下。

……

祭祀当天,朱允熥带着赵谦和郑和,以及一众将士们前往朱元璋陵墓。

阳光洒在这支队伍上,旗帜飘扬,将士们的盔甲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朱允熥走在最前面,赵谦和郑和紧跟在他身后。

他们的眼神中也透着敬重与严肃。

到达陵墓前,传统的祭祀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祭品被一一摆放在祭台上,香烛燃起,烟雾袅袅升腾。

朱允熥恭敬地行着礼,口中念念有词。

传统的祭祀仪式,是对先帝的敬重,也是对大明传统的遵循。

朱允熥行完一礼后,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场的将士,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将士,今日我们站在此处,面对先帝陵寝。”

“先帝一生征战,打下这大明江山,何其不易。”

“我们今日的繁荣昌盛,皆源于先帝的丰功伟绩。”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陵墓前回荡。

将士们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先帝恩泽深厚。”

朱允熥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接着说道:“我们在此祭祀先帝,不仅是遵循传统,更是要让先帝知晓,我等后辈将继续守护大明江山,使其繁荣永固。”

“这传统的祭祀,是我们对先帝的敬重,是对往昔岁月的缅怀。”

“先帝在世时,一直希望我大明军队强大无比,如今我们有了新的力量,也该让先帝在天之灵知晓。”

然后,他提高音量,大声下令:“将士们,朝着天空开枪放炮。”

“让这枪炮之声,震彻天地,让先帝听到我们的力量与决心!”

于是,刹那间,枪声震耳欲聋,炮声轰鸣,响彻整个陵墓周围。

做完这些,朱允熥让人把朱允炆、齐泰,黄子澄三人带上来。

朱允炆被押上来的时候,眼睛里还带着惊恐和不甘。

他的头发有些凌乱,衣服也脏兮兮的。

齐泰和黄子澄则垂头丧气。

朱允熥看着三人,说:“既然你下诏,让我来给皇爷爷哭一哭表达孝心,那你以后就在这里陪着皇爷爷吧,每天哭一哭。”

“齐大人和黄大人就在这里陪着吧。”

说完,朱允熥摆了摆手,将士们就扛着三个简易的房子走了过来。

这三个房子看起来十分简陋,小小的空间,墙壁厚实,只有一个小小的通风口,里面黑漆漆的。

这是他专门弄的禁闭室小黑屋。

朱允炆在小黑屋里,感觉周围的黑暗像是要将他吞噬。

他的身体蜷缩着,连身子都直不起来,吓得浑身发抖。

他拼命地用手拍打着墙壁,大声喊道:“你不能这么对待朕,这不是人住的地方。”

“朕乃是天子,你这样做是大逆不道。你难道不怕天下人指责吗?”

朱允炆在绝境中仍试图以天子的身份来威慑朱允熥。

朱允熥听到他的话,冷笑一声,说道:“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你还有何颜面说自己是天子。”

朱允炆眼睛里充满恨意,恶狠狠地说:“朱允熥,你以为你能坐稳这个皇位吗?”

“你这是篡位,你用那妖邪的火炮轰开金陵城,这是违背祖宗之法。”

“你今日如此对朕,日后必遭报应。”

“你这人心狠手辣,手段卑鄙,肯定是用了什么阴谋诡计才让那些将士们听你的话。”

“你这是大逆不道,朕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你这样对待朕,上天不会放过你的。”

“你以为把朕关在这里就能堵住悠悠众口吗?”

“朕的臣民不会认可你的,他们迟早会把朕救出去,到时候你就等着被千刀万剐吧。”


敌方的小头目也慌了神,眼睛里满是慌乱,大声喊道:“稳住!都给我稳住!”

但他的声音已经无法控制住局面。

“快跑啊,这仗没法打了!”

蒋忠看到敌人已经大乱,他拔出腰间的佩剑,喊道:“杀!”

然后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

士兵们也呐喊着冲向敌人。

军队继续前进,不久后又遇到了一群敌人。

在蒋忠等人的英勇作战下,这股敌人也被消灭殆尽。

蒋忠的军队继续向着北平府前进,一路上遇到的敌人,都被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消灭,很快就兵临北平府城下。

北平府,燕王府内。

燕王世子朱高炽正坐在书房中看书,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嘈杂声。

他皱了皱眉头,放下手中的书,正准备出去查看时,一个侍从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侍从气喘吁吁地说:“世子,大事不好了,有敌军兵临城下了!”

朱高炽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震惊的神情。

他急忙站起身来,椅子被他带得往后一倒,“哐当” 一声倒在地上。

他顾不上扶起椅子,说道:“怎么会如此突然?”

“快,去通知母妃和二弟、三弟!”

侍从领命后,急忙跑去通知。

朱高炽则快步走出书房,一边走一边喊道:“来人啊,召集府中的将士,准备迎敌!”

他的声音在燕王府的回廊间回荡。

燕王妃徐妙云正在内室中刺绣,听到这个消息后,手中的针线差点掉落。

她深吸一口气,放下手中的刺绣,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对身边的侍女说道:

“去把库房里的武器都拿出来,分发给府中的人,能战斗的都准备起来。”

侍女们听了,急忙跑去库房。

朱高煦和朱高燧也匆匆赶来。

朱高煦一脸的不服气,他大步流星地走着,身上的衣服随着他的动作呼呼作响。

他喊道:“来的是什么人?竟敢打到我们北平府来,我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神中透着愤怒。

朱高燧则有些担忧地跟在后面。

他的脚步略显慌乱,眼神中透着不安,小声说道:“大哥,二哥,我们该怎么办?”

朱高炽来到庭院中,看到已经有一些士兵集合起来。

他大声说道:“大家不要慌,我们燕王府也不是好欺负的。”

“现在敌军兵临城下,我们要齐心协力,保卫王府。”

士兵们齐声喊道:“是,世子!”

朱高炽开始指挥起来,他指着一些士兵说道:“你们去城墙上,查看敌人的情况,随时回来报告。”

那些士兵领命后,迅速朝着城墙跑去。

他们的脚步匆匆,在石板路上发出 “噔噔噔” 的声响。

朱高炽又对另一批士兵说:“你们去搬运石块、木材,用来加固城墙和城门。动作要快!”

士兵们纷纷跑去执行任务。

徐妙云也来到庭院中,她看到士兵们忙碌的身影,对朱高炽说道:

“我已经让侍女们去拿武器了,还让府中的仆人准备了一些热水和布条,以备不时之需。”

朱高炽点了点头,说道:“母妃想得周到。”

朱高煦在一旁着急地说:“大哥,我们不能光防守,得想办法主动出击,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朱高炽皱了皱眉头,说道:“二弟,现在敌军情况不明,我们先稳固防守,等摸清了敌人的底细再做打算。”

朱高煦虽然有些不服气,但还是点了点头。

这时,去城墙上查看的士兵跑了回来。

他跑到朱高炽面前,“扑通” 一声单膝跪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