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结局+番外

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结局+番外

月藏云那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穿越重生,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这是“月藏云那里”写的,人物徐静安徐建国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穿书到年代文中,她是一平平无奇的学生,虽然生活艰苦,但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翻身改变命运。然而,书中的原主是女主的垫脚石,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考虑,最后什么都没得到不说,还不得善终。如今她穿越而来,借助原主身体,就一定要替她活出精彩的模样!“喜欢成全别人的都是傻子,真正的强者只会成全自己!”【空间逆袭甜宠】...

主角:徐静安徐建国   更新:2025-03-26 14: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静安徐建国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月藏云那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穿越重生,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这是“月藏云那里”写的,人物徐静安徐建国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穿书到年代文中,她是一平平无奇的学生,虽然生活艰苦,但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翻身改变命运。然而,书中的原主是女主的垫脚石,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考虑,最后什么都没得到不说,还不得善终。如今她穿越而来,借助原主身体,就一定要替她活出精彩的模样!“喜欢成全别人的都是傻子,真正的强者只会成全自己!”【空间逆袭甜宠】...

《重生六零:女配她拒绝当垫脚石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后来离婚时才知道,他当时好几年没见过家人,原本是要年底回家看望父母的,但因为和她结婚把假期给用了。这次她没有拉着沈岳不让他走,而是选择相信他,让他回部队再打申请,年底回家探亲的时候两人再领证。

这样时间没有浪费,年底的探亲假她就趁机让沈岳带她回来。沈岳当时听到她的话后,脸色有所缓和。

中午吃饭的时候,沈母也是做了好多菜。

“来,红烧肉多吃点。”沈母拿着公筷给顾盼盼挟了过去。!

“妈,够了够了。”顾盼盼忙说。

徐建国眼看着沈岳挟菜的手停顿了一下。

“那行,想吃什么就自己挟,别不好意思。”沈母说了句客气话后就没再管,而是慌着喂孙子吃蛋羹,不然该凉了。

吃过午饭,徐建国接过孩子回房间,哄孩子睡午觉。沈和帮着沈母收拾好,也跟在徐建国身后回屋。

“你们是什么打算啊?”沈父问道。

顾盼盼扭脸期盼的看着沈岳。

沈岳放下手里的茶缸,抬眼和沈父说:“爸不用忙,时间有限我们明天就走,还要去领证呢。”领结婚证要去女方的户口所在地。

“妈,沈岳那里不能随军,你看你的工作能不能给我接?”顾盼盼的话让沈母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望向沈岳。

沈岳的脸都黑了,:“妈已经退休了。”

“退了?什么时候退的?”顾盼盼吃惊的问沈母。

记忆里上辈子沈母是过完年正月十五退的,要不然她也不能一见面就问。这辈子怎么提前了?

沈母的脸色也不好。

退休人员每个月都有退休金。如果让家属接班的话,那就相当于顶职,就不再有退休金了,而且两人的户口关系也要转换。

也就是说顾盼盼成了城市户口,沈母反而就变成了农村户口。那沈母所有的票据、粮油供应都没有了。

凡是能接父母班的,那绝对是这个家庭里最受父母宠爱的。接班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个才见面的儿媳妇,更何况是通过算计儿子嫁进来的人,怎么能讨得婆婆喜欢?

沈母原本看在沈岳面子上,耐着性子对大儿媳妇的客气消失不见了。

更何况她看的出来,大儿子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女人心思太多,太能算计了!

“早退了,一年多了。”沈母心里对顾盼盼更是看不上眼了,也懒得勉强自己,再去招呼对方了,斜着眼睛看向沈岳。

沈岳看着沈母的眼神,站起身:“妈,我们出去转转。”

“那行,家里闷,你们年轻人都待不住,我就不留了。”沈母马上接话道,“老大,带着你媳妇出去转转。好不容易来一趟,看看咱们这里的人民公园、沁河,爬爬太黄山。”

沈岳点头,人少还不花钱挺好。转身拉着顾盼盼出了家门,势必要把沈母说的地方都走一遍。

徐建国在房间听到沈母的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沈和捏着媳妇的鼻子,:“笑什么?多动动还不好?累了说话就少了!”

顾盼盼被沈岳溜着转了一下午。期间顾盼盼不是没找话题,但沈岳一句话也不回。

天黑之后,沈岳直接把顾盼盼送回招待所。“早点休息,明天再来接你出去。”说完就走了。

顾盼盼累的说不出一句话,踉跄着回到房间。走了一下午,腿疼地抬不起来,脚底就像着了火,碰都不能碰一下。

晚上沈家人热热闹闹的一起吃了团圆饭。谁都没再提顾盼盼一句。



“不多,我就要个嫁妆钱,妈看着给。我总不能两手空空的进婆家。”

徐母咬了咬牙,“最多100”。

“300块钱一分都不能少。”徐静安斩钉截铁的回话。

“妈你别瞪我,你也不想老了以后看我大嫂的脸色过活吧?她嫁进来这么久了,人品什么样你比我清楚。我大哥能不能靠得住,你心里明白。”

徐母不说话了,老大靠不住她能不知道吗?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她必须把老四留在身边,这样才能牵制住老大两口子。不然等她老了,不能挣钱不能动的时候,可就被老大媳妇攥在手心搓圆揉扁了。

“150,不能再多。”

“妈,这样就没意思了。”徐静安静静地看着徐母。

徐母看着眼前这个没有丝毫情绪变化,眼底充满了冷漠的女儿,明白这个女儿白养了。

在此之前,她从没有真切的感受到老三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不愧是她亲生的,女肖母。

看着两人之间不像母女,倒像一对锱铢必较的商人。徐母把从心底涌出来的那一点酸涩,又压了下去。

“300块,我答应了。”你最好说的消息有用。

“妈,今年你退下来让建设接班吧,不然他就留不下了。”

徐母一惊,:“说清楚点。”

徐静安表示先给钱。徐母没办法,只能先从兜里掏出还没捂热的300块钱给了许静安。

徐静安接过来钱,才凑到徐母跟前悄声开口:“以前不开课,学生到处跑,工作是不是比以前更难找?”

“现在是复课了,可是前两年再加上今年要毕业的学生一下子该有多少?挤到一块扎堆了!工作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这么多人怎么安排?报纸上整天宣传,让没有工作已经毕业的中学生下乡。现在还是号召,等过一阵子万一要是强制,咱家现在可就只剩下建设一个人了。”

“到时候妈你再让建设顶你的岗位,别说街道里的人同不同意,就说咱家那一栋楼里谁看了不眼热?不眼红?平白多了是非。”

徐母想了想,老三说的对。这事宜早不宜迟不行,回去就办!

“妈,要是还觉得不保险,不行就让建设赶快结婚!”徐静安又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一夜,徐母辗转反侧,睡不踏实。

经过此事,两人心里明白,本就不多的母女情更是消失殆尽了。

可徐静安不能让外人知道。于是一大早就起来去国营饭店买了十几个大肉包子给徐母带上,让她路上吃。准备了一堆东西,装起来让徐母带走。

送徐母出门的时候,一路上碰到的街坊邻居都给背着大包小包的徐母打招呼送别。

徐静安看着徐母头也不回的登上火车,眼中没有波澜很是平静。

一般被抛弃的孩子更加渴望亲情,家中最不受宠的孩子更加希望获得父母的赞同,让他们认可自己。事实上,无论他们付出什么,到最后他们什么都得不到!

因为没有体会过被爱,他们大多数也就不会爱自己。

可现在的徐静安不属于此列。她从兜里掏出万紫千红的润肤脂,仔细的涂抹在手上,兰花香味隔着老远就能闻到。

回到单位,徐静安谢过吴素芬,把夏天晒得西瓜酱送了一罐头瓶。“这可是好东西”,吴素芬兴高采烈的接了过去。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回到家去蒸了些白菜猪肉包子,夏天晒得干菜和豆腐素包子,再蒸些甜甜的红豆包。


徐静安和赵晓芳把彼此的情况说了以后,肉眼可见的两人之间关系近了一些。

“你刚才说不用钱什么意思?”

“我长话短说,你看行不行。我有个钢厂财务室的工作,卖的话最起码800块钱。”

赵晓芳点头。

“你现在手里没钱,你干脆拿嫁妆跟我换工作,正好腾出那间屋子你住进去。”

徐静安边说边看着赵晓芳,“上班需要手表和自行车,这两样你用。其他的给我,只要你别不舍得就行。”

“这有什么舍不得的?留着给我后妈她们惦记?就是这些东西价值不够抵工作的钱。”

“我还想让你帮我提前办张毕业证。”

“你不上了?”

“学我还继续上,就想是提前把证拿到手。万一期间再碰上招工的,我考上了也能直接就去。不然,没证上不了,不就给别人做嫁衣了吗?”

“行,什么时候办手续?”

“后天下午我来找你,咱们一起去钢厂改名。到时招工告示上直接贴你的名字,省事。”

“好,我在学校等你!快中午了,咱们一起吃个饭?”

“不了,我还有事。要去省城参加个比赛,后天才能回来,下午就走。”

两人现在倒有些依依不舍。

“晓芳,你妈留下的工作你有什么打算?”

“我还没想好,要不就卖了换钱,反正我后妈是毛都别想粘一根!”

“你也别直接卖,看能不能找人换间房子,主要是把你的户口迁出来。”

“怎么说?”

“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

“什么?”赵晓芳诧异的问。

“知青下乡!”

“嘶~~你是说他们给我报名让我去?”

“谁能说的准呢?你现在上高三,但你比我大一岁才十七。离你成年还有一年,到时候她们算计的没得逞,干脆给你报名让你下乡,你怎么办?”

赵晓芳深吸一口气,“他们能干出这种事来!”

“所以要把户口拿在自己手里,这样他们就不能随便拿捏你。到时候你在家吃住,把每月挣得工资存到储蓄所,拿着存折就行,东西要抓在手里才是你的。便宜大哥一结婚,到时孩子只会越来越多。有个房子,你也有个退路。”

“最后就是你的婚姻”,徐静安说到这里,她看着赵晓芳“我不信阿姨没留后手。”

赵晓芳笑了:“这个不用担心,我妈安排好了。”

“那也就是难这几年,咱们都会越来越好的。”

放学的铃声响起,两人分开各走各的。但是赵晓芳的神色明显坦然了起来,再也不见一丝烦躁。

在食堂吃过午饭,直接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出发,坐火车去往省城。

当天到招待所的时候,天都黑了。

第二天上午一场初赛,下午一场决赛,参赛人员一直在减少。比赛完,说完成绩,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早没车了。只能坐明天上午10点的车回去。

第三天一早,其中一个老师就去买票了。剩下的两个老师在招待所看着学生,不让学生乱走。

徐静安也早早起来,向老师拿出了家长签的请假条,才在其余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出了门。

省城百货大楼里的东西确实比市里齐全,花样多。徐静安买了徐母要求的东西,也趁此机会,把空间里的票花了,都快过期了。

女士手表来一块儿,上衣裤子来两套,身上的衣服都打着补丁,洗的时候不敢用力,就怕烂了。黑色皮鞋来一双,运动小白鞋来一双,解放鞋来两双,脚上的鞋打着补丁,起着毛边。棉花票就两斤,但怎么也能做两身厚棉衣,身上的棉衣都结成一块一块的疙瘩,买了。有工业票,手电筒来一个,电池也要两节。碰上了计划外的布:三个颜色各要了6尺。各种不要票的点心,吃食,要一些。

用一个字来形容现在的心情就是——爽!

拿两张干净的旧报纸把棉花包好,用绳子捆紧;鞋盒丢掉;不要票的四斤点心再裹两层报纸,别到时候渗油沾到衣服上了。电池安到手电筒里,试了试挺亮以后不用摸黑走路了。

用袋子装了徐母让买的东西,其它的偷偷放到空间,这空间现在已经塞得满满的。

徐静安不敢再逗留,现在马不停蹄的赶回招待所,别晚了在坐不上火车。


做为一个母亲盼着儿子成家立业,可儿子结婚说实话心里多少会有些酸、不是滋味儿,但架不住时间长呀!

从20到26都催了七年了,心理建设早就做好了。最重要的是,老二已经洗了快两个月的床单了!她是真怕老二出事呀!

现在要是有人敢拦着,不让老二结婚,她能拿着擀面杖杀到他们家去。这么冷的天,孩子容易吗?

最近刚下了一场大雪,冷风吹的刺骨。沈和拿起红色的毛线围脖帮徐静安戴好,雪花膏的花香味儿,他一低头就能闻着。

天气一冷,徐静安就用上了雪花膏。雪花膏膏体既香且白,能滋润皮肤,而且当它涂在皮肤上时,它会像雪花一样立即消失,所以被称为雪花软膏。

沈母看着甜甜蜜蜜的两个人出了家门。心想着赶紧商量好结婚时间,把事办了才行。

由媒人“赵大姐”双方沟通,把结婚日子订在了68年1月15号腊月十六。

本来沈和想去单位申请分房,徐静安拦住了。现在住房这么紧张,徐静安这里有房,沈和家里也有房,这个时候还是低调些不招人眼的好。

再说分开住到时候谁做饭,看孩子?

徐静安算了算时间给徐家父母写了封信,就放心地等着徐母来了。

从书上可知,要彩礼这个事儿,别说坐火车要三天时间,就是再远徐母都能来!

为什么确定就徐母来?当然是人多了,费钱呀!而且凭徐母的战斗力,不愁不扒下来,徐静安一层皮!

嫁妆徐静安空间里就有,等徐母走后就能拿出来。

沈和反而是最忙的。三天两头过来找徐静安拿主意,房子收拾成什么样?喜欢什么样的家具?……每天都有很多生活中的琐事,让沈和找到借口来见徐静安。

单位同事见到也只是对徐静安调侃两句。徐静安每次都屏住气,把脸憋的通红。

1月10号,徐静安等到了和别人调休之后,急忙赶来的徐母。晚了姑娘都嫁人了,到时候再开口可就不好要价了。

徐静安收到消息后,特意去车站接了徐母,两人一到胡同口,邻居们就三三两两的开口打招呼。

“小徐妈妈过来了?”

“来了,来了。”

“闺女好,女婿也找地不错。”

“那是她领导介绍的好,不然年轻人知道什么呀!”

“小徐一来这里,我就看着姑娘不错。”

“那是您抬举她,也多亏了街坊邻居们的照应。”

……

徐母一路笑呵呵地回话,等进了院子关上大门,脸马上就变了。

把徐静安的房子里里外外的打量了一遍,“这就是你上班以来不给家里一分钱,自己掏钱买的?”徐母一屁股坐到床上。

徐静安点了点头,“对,不然没地方住。”

“没宿舍?”

“就剩下一张床,可早让人占了。”徐静安给徐母倒了杯水,“而且我一个外来的,就我这身板惹得起吗?”

“不能租啊?”

“哪儿那么好租啊!倒是有两家,可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住,腾出个房间,都在一个院子里。”

“别的不说,只要吃饭的时候,人家孩子往你这里一站,眼巴巴的看着,你给不给?不给,那就哭、喊、叫!一天天的不是个事儿。”徐静安往徐母跟前凑了凑。

“再一个,万一有什么冲突,人家一大家子岂不是拧成一股绳都冲我过来?干脆,我借钱买了间房。地方小,但够我住就行。”

徐母看了看徐静安,“你倒是不傻,老三。行了,别的我也不说了。我跟亲家见见面。”


一路上火车晃晃荡荡的,出了火车站再坐公交车回到学校。老师才让同学们各自回家。

徐静安偷偷看了下时间4点10分。赵晓芳一下午一直心不在焉,时不时的注意着大门口。

徐静安他们一进校门口,她就知道了。

赵晓芳赶忙向班主任老师请了病假。然后悄悄地跟着徐静安去了钢厂。找到郭厂长拿到录取名单,《财务室招工名单》上——徐静安的名字赫然在列。

赵晓芳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两人把工作的事情弄好,赵晓芳又一再的谢过郭厂长才出来。

明天《招工告示》上,录取的名字就换成了赵晓芳。跟徐静安没有半点关系。

“叮——”脑海里响了一声,紧接着空间变大了,变成了10米*10米*3米。

果然徐静安猜的没错:只要改变了书中与自己有关的事,就会有奖励。

徐静安把赵晓芳递过来的毕业证放入书包再偷渡到空间。然后跟着赵晓芳来到她家附近。

“静安,你看我家就在二楼楼口。”赵晓芳指着,紧挨着西墙第一排的那栋家属楼。

“今晚7点,钢厂里放电影。到时候,楼里九成的人都会去。”

“我会跟他们说,要等同学晚点再去。你7点多的时候,直接来搬东西。”

徐静安点了点头:“行,我记住了。现在我先回家,吃了饭再来。”

赵晓芳看着徐静安离开后,也脚步轻松的往家走去。

…………………………………………………………………

徐静安一进家属院就有人打招呼。

“静安回来了?”

“考得怎样?”

“省城跟咱们有什么不一样的?”

“那里好玩吗?”

……

徐静安一路嘴就没停过:“婶子”,“大娘”,“嫂子”的回应着。

这个年代没有隐私,但凡哪家有点什么事。一会儿的功夫,就会传得哪儿都是。

徐静安回到家,徐母也是刚进家门。她拿着徐静安买回来的东西,高兴的不得了。

颜色漂亮的花布,图案明显跟本市百货商场的不同。

还有这里不方便购买的点心,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一看就知道不是本地买的!

徐母好高兴,这下不就有面了吗?

徐静安接过厨房的活,赶快做饭。她还没忙活完,徐母不断的催促,要她把买东西开的票据和剩下的钱交还回去。

吃饭的时候,徐建国和徐静萍两人明显心情不错。看来,这次从省城买回来的东西,很是符合两人的心意。

“听我同学说:钢厂今天7点放电影。”徐静安吃了口咸菜,“要看的话要早点去。”

“我去,我去!”

话音刚落,老四徐建设就马上接话,然后端起大海碗大口大口喝粥。

家里的其余人也都加快速度,看样子是都想去。也是,现在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场电影放了又放,就这也很难经常看。

不到7点,家里人都出去了。只听外面你喊我,我喊你的,成群结队的往钢厂方向走去。

徐静安照例留下来收拾家务。

估摸着时间到了7点多钟,徐静安也把门锁上。随后慢慢悠悠地朝赵晓芳家走去。

到了大门口,赵晓芳已经等在那里。

她诧异的问:“就你自己来?”东西不少,重量也不轻。有好多家具还有一台缝纫机。

一个女同学得搬到什么时候?动静太大,到时候弄的人尽皆知。

虽然她赵晓芳不怕,可好说不好听,再传出什么来,让她不好收场。

徐静安马上回了一句:“还有人,他们在后面,一起走怕人太多让人看见。”

赵晓芳提着的心才有了安慰,没那么紧张了。

两人一进家,赵晓芳立马就关上大门。从脖子里拽出一把钥匙,打开嫁妆房的门锁。

开门的时候,徐静安还看到有不少灰尘从门框上落下来。

屋子本身就不大,东西又多,挨挨挤挤一个摞一个,都贴着房顶,感觉这个屋子都满了。

“你们先搬着,我得去后妈她们跟前露下脸,不然她非杀回来不可。”

徐静安:“行,你快点回来,我这里也快。”

赵晓芳从出去到返回来用了一个多小时,头上都冒汗了。

徐静安也早把东西装到空间了。里面放着箱床1.8*2米一张,4扇门的大衣柜一个,4个大樟木箱子,一个梳妆台,一个脸盆架子,一张八仙桌,椅子5张,书桌一张,高凳子一张,矮点的小凳子6个。缝纫机连包装都还在上面。

衣柜,箱子还有箱床里面装满了东西:大到4条八斤重厚的棉被,2条五斤重的棉被,2条四斤重的褥子。2条粉色毛巾被,床单2条,蚊帐一顶,棉布各种花色颜色十几种,装粮食和咸菜的大大小小5个缸和坛子,一个套一个;小到日常用品,做饭用的的大铁锅、蒸锅,炒菜锅,菜刀2个,坐水壶,10个碗、大小不同的盘子,2个暖壶,喝水用的军用水壶,红糖2罐……冯春草把能想到,能买到的都给女儿准备好了。

徐静安还发现坛子里竟然还装着一个小木匣子。木匣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是一对水头极好的紫色飘花翡翠镯;第二层是一对玻璃种帝王绿的手镯。她把两对镯子拿出来敲了一下,声音清脆动听。

坐水壶里有两对用红布包着的金手镯。

徐静安心里由一开始的震惊和兴奋,到现在的酸涩,说不上来的难受。“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再来找我。”

赵晓芳没说别的,抱着徐静安呜咽的说:“谢谢你,静安。”

徐静安安慰地拍了拍对方的后背:“我想我们现在已经是朋友了,不是吗?”

“对,我们是朋友。”赵晓芳抹着眼泪,肯定的说道。

等户口和工作的一切手续都搞定,再搬过去也不迟。省的打草惊蛇,让她们有了防范!

到时候,她赵晓芳办个存折,每月工资存起来,随身带着。到时候吃家里的,住家里的,多好!

过段时间,后妈知道算计了半天,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等她知道的真相时,她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赵晓芳一想到后妈的那张脸,就感觉通体舒泰的不得了。

徐静安走后,赵晓芳把房间打扫干净。屋子里就剩下一辆自行车和一块儿手表了。赵晓芳又把门锁上转身出去找楼下邻居罗奶奶。

记得罗奶奶家有2套房,祖孙三人中孙女还没有找到工作,问问情况。

徐静安走出钢厂筒子楼,就加快脚步往家赶。

她还要趁现在家里没人,好好琢磨一下怎么能更好的利用空间。能不能分成不同房间,到时候做个厨房,卧室之类的。


第二天大年初一,外面飘着雪花,沈岳一早起来给父母磕头拜年。吃了碗饺子之后,就起身在父母不舍得眼神下走出了家门。

沈母含着眼泪送走儿子。转身进房间吩咐沈和:“老二,把这些东西给你哥邮到部队去。”

沈母拿着麦乳精、奶粉、糖、亲手做的蘑菇酱、肉酱、辣椒酱、煮的咸鸭蛋、包的韭菜馅的冻饺子、还有给沈岳织的新毛衣毛裤,装到一个大袋子里。

沈和扛起来放到自行车上,骑着去了邮局。

徐静安估计这些东西一开始沈母是打算让顾盼盼和沈岳他们走的时候拿的。可是顾盼盼算计沈母的工作,沈母干脆一分都不给,东西直接寄到大儿子部队了。

沈家又回到平静,按部就班的上班,生活。

顾盼盼坐在火车上,心里不住的懊悔。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沈岳闭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她就知道自己这回操之过急了。

虽然第一次见面就提接班的事不太好,可时间有限沈母也马上要退,她想着看在沈岳的面子上沈母也该答应。谁知道跟前世不一样沈母已经退了!她当时过于吃惊,没有及时反应过来,错过了及时跟沈母和沈岳解释的时间。

没办法她重生前受够了农村生活,不然不会想尽办法去嫁给沈岳。重生后,她更接受不了这样的苦日子,实在不想再待在农村苦熬5、6年。

可现在,好不容易跟沈岳有所缓和的关系,又回到了原地或许变得更差。

顾盼盼心里叹气,自己重生回来的晚了。当时用跳水来逼婚,这个方法太简单过于直接了,让沈岳心里对自己十分抵触。

还是太年轻了,想的不够周全!看来自己还是要先把心沉下来,“水滴石穿”拿下沈岳才行。以后遇事也不能凭记忆做事,还是要把事情了解清楚才行!

顾盼盼把重生后的傲气,飘飘然的心压了下来。

徐静安对于顾盼盼未来的生活不用猜也能知道。跟一个心里没有你的男人生活,他的心就会游离在外,变得冷漠。

再加上被对方硬逼着结婚,对于一个有本事有心气儿的男人来说,那就是耻辱。那么你要面对的就是他那堪称铁石的心肠。

在没有外来的原因下,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力来缓解矛盾,弥补心灵的差距。原著中顾盼盼花了5年时间才让沈岳放下心结。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挑中沈和后,明明就能直接跟沈和见面相亲,徐静安还要创造机会去偶遇。她得让沈和从心里喜欢她,而不是还行,凑活。

70年

徐静安感觉今年过的比往年舒心,因为钢厂的领导招了好多退伍军人进厂。保卫科的人员不停地巡逻,门岗也查的更严。把很多不安定的因素都挡在钢厂的大门外。

这道大门把钢厂和外面隔成了两个世界。外面的运动范围越来越广,进行的轰轰烈烈,厂里的工人却在热火朝天的工作,平平顺顺的生活。

只要出了钢厂,工人们又变回低头沉默的样子。

这场波涛汹涌的巨浪,一个不小心就会把人冲毁淹没,每个人都得小心谨慎。

9月28号

徐静安生了一个大名叫沈甜小名叫“豆豆”的女孩。“豆豆”这个名字还是壮壮看到妹妹腿上有一个圆圆的小黑痣而起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