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市里干个活。
于是在过完年,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常平也去复读初三了,还在原来的学校。
还能看到当时教过自己的班主任和音乐老师。
常平在家里闲了半年,现在能够回到学校来参加高中的考试,甚是不易,于是中午也不回家,加足了马力追赶着进度。
常君放假的时候就跑到学校来,说是看望老师。
终于,常平如愿以偿地上了高中。
回到了常平初中读书的市里的中学。
在高一第二学期的时候, 常平发现来给数学杨老师代课的数学老师居然是曾经教过自己初一初二数学的赵老师。
赵老师对常平的印象很深,毕竟常平初一初二的数学总是要么第一要么第二,很得赵老师的赏识,以前常平曾经悄悄地尝试在赵老师讲课的时候,故意假装没听懂的样子看着赵老师蹙起眉头,每当常平蹙起眉头,赵老师一定会把刚才讲的内容重新讲一遍,常平想到这里,不免想再试一下这个小秘密还有没有效果,于是,认真地听着课,伺机再来。
但是常平发现,赵老师讲得很多内容,自己完全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真的不懂。
于是,常平有点慌了,问赵老师说,“老师,那个等式为什么成立“,赵老师很奇怪地说:”这是上学期课本上的知识,你们没有学过吗?
“,“没学过”,常平说,其他同学一一附和。
赵老师一听,走到常平的课桌边,打开书问“这个没有学过吗”,常平看着这个公式说,“我们没有学过”。
赵老师回到黑板,放下粉笔说, “那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你们先看看书。”
于是拿着教案走出了教室。
后面,赵老师开始代高一四班的数学课,原来的杨老师不知所踪。
常平也在赵老师的悉心讲解下,把第一学期落下的数学内容全补了起来。
常平很感激赵老师。
无奈,赵老师只教了半年高一的下半学期数学,就回到初中部了。
高一的三班和四班更像是两个草台班子,老师来打酱油,学生也就得过且过,这也就是高一上半学期的数学,常平完全不懂的原因,杨老师压根就没打算接高一(四)班,学校非要让杨老师接,杨老师在闹情绪。
高一结束后,到高二,学校就整合了高中部,只留三个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