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后续+全文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后续+全文

昆吾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奉圣夫人,陛下传你,跟咱家走一趟吧!”后宫的一座宫殿中,王承恩带着数名锦衣卫。“王承恩,陛下传我何事?”“奴婢不知,还请奉圣夫人快点,不要让陛下久等了。”“王承……”“奉圣夫人,你这是逼奴婢动手吗?”王承恩见奉圣夫人如此墨迹,当即冷下了脸,右手一挥,四名锦衣卫就站到了客氏前后左右,大有再墨迹,就直接架走的趋势。“王承恩,你这是做什么?你可知我是谁?不怕陛下责罚吗?”“带走!”王承恩一挥手,四名锦衣卫架着客氏就走,王承恩转身看着宫殿:“王百户,即刻起,这座宫殿只能进不能出,你可要看好了。”“属下领命!”一道回应声铿锵有力。这名锦衣卫百户就是李若涟推荐的王守林,属于心腹之人。在一路的怒骂声中,客氏被带到了皇极殿。看着满殿的大臣,以及魏...

主角:叶轩魏忠贤   更新:2025-04-15 15:5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轩魏忠贤的其他类型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昆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奉圣夫人,陛下传你,跟咱家走一趟吧!”后宫的一座宫殿中,王承恩带着数名锦衣卫。“王承恩,陛下传我何事?”“奴婢不知,还请奉圣夫人快点,不要让陛下久等了。”“王承……”“奉圣夫人,你这是逼奴婢动手吗?”王承恩见奉圣夫人如此墨迹,当即冷下了脸,右手一挥,四名锦衣卫就站到了客氏前后左右,大有再墨迹,就直接架走的趋势。“王承恩,你这是做什么?你可知我是谁?不怕陛下责罚吗?”“带走!”王承恩一挥手,四名锦衣卫架着客氏就走,王承恩转身看着宫殿:“王百户,即刻起,这座宫殿只能进不能出,你可要看好了。”“属下领命!”一道回应声铿锵有力。这名锦衣卫百户就是李若涟推荐的王守林,属于心腹之人。在一路的怒骂声中,客氏被带到了皇极殿。看着满殿的大臣,以及魏...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奉圣夫人,陛下传你,跟咱家走一趟吧!”

后宫的一座宫殿中,王承恩带着数名锦衣卫。

“王承恩,陛下传我何事?”

“奴婢不知,还请奉圣夫人快点,不要让陛下久等了。”

“王承……”

“奉圣夫人,你这是逼奴婢动手吗?”

王承恩见奉圣夫人如此墨迹,当即冷下了脸,右手一挥,四名锦衣卫就站到了客氏前后左右,大有再墨迹,就直接架走的趋势。

“王承恩,你这是做什么?你可知我是谁?不怕陛下责罚吗?”

“带走!”

王承恩一挥手,四名锦衣卫架着客氏就走,王承恩转身看着宫殿:“王百户,即刻起,这座宫殿只能进不能出,你可要看好了。”

“属下领命!”

一道回应声铿锵有力。

这名锦衣卫百户就是李若涟推荐的王守林,属于心腹之人。

在一路的怒骂声中,客氏被带到了皇极殿。

看着满殿的大臣,以及魏忠贤阴沉的脸,客氏心中大呼不妙。

“大胆客氏,见到陛下,为何不跪?”

“臣……民妇客印月参见陛下!”

内阁辅臣李国普怒喝了一声,被惊醒的客氏立刻跪倒。

“客印月,礼部左侍郎钱谦益、督察院右都御史曹于汴等人弹劾你十八大罪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说完,王承恩将钱谦益弹劾的证据递给了客氏。

客氏接过草草的扫了一遍,脸色巨变,浑身都在颤抖:“陛下,他们这是在污蔑民妇!”

“钱谦益等人朕刚刚命人杖毙了,客氏你可要想清楚了再回答!”

“陛下,民妇冤枉!”

崇祯盯着跪着的客氏,以及低着头的魏忠贤,心中满是冷笑。

“客氏,你是皇兄的乳母,按道理朕是不相信这些的,但国有国法,钱谦益等人死谏,朕不得不查,

你若如实交代,朕看在皇兄的面子上,可以从轻发落,

如果你不承认,也没关系,朕会让锦衣卫去查,诏狱的手段,你应该听说过吧!”

“陛下,民妇冤枉!”

客氏眼中虽有恐惧,但依旧死不松口。

“来人,将客氏一族所有人全部押入诏狱,着大理寺、刑部、督察院会审,锦衣卫从旁协助,胆敢包庇者,格杀勿论!”

“朕今天就要结果!”

客氏脸色大变,急忙喝道:“魏忠贤,你快替我向陛下求情呀。”

“混账,陛下何等圣明,相信陛下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的!”

“李千户,客氏在朝堂之上大呼小叫,若是惊了圣驾,你担待的起吗?还不将客氏拉下去!”

被锦衣卫架着的客氏懵了,满眼的不敢置信。

这个数年前巴结他的男……太监,竟然在此刻直接放弃了她。

愣神过后,客氏突然尖叫了起来:“陛下,我承认,我全部承认。”

“魏忠贤,既然你出卖了老娘,老娘就是死也要拉着你一起下地狱。”

“陛下,这十八条罪过我全部都认,大部分都是魏忠贤的主意,当年他为了巴结我,置办了一桌五百两银子的六十道酒菜,而后……”

“够了!”

崇祯脸色铁青,怒吼了一声,打断了客氏的交代。

“李若涟,将她带下去,让她全部交代清楚,做好罪证,朕在这里等着!”

李若涟一挥手,两名锦衣卫就将客氏架了出去,留下了客氏的疯狂笑声在大殿内回荡着。

大殿内,刚刚还悲愤的东林党的众人此刻皆是大喜。

而魏忠贤一伙人则是面色阴沉,如丧考妣,他们做的事情,客氏知道的很清楚,若是客氏全部交代出来,他们就彻底的完了。

这会儿,想杀人灭口都做不到。

足足半个时辰的时间,皇极殿内寂静无声,在众大臣站的腿发麻的时候,李若涟进来了,拿着厚厚的一叠纸。

“陛下,钱谦益所弹劾的十八大罪状,客氏全部交待清楚了,且已签字画押,请陛下过目。”

王承恩将李若涟呈现来的供词呈给了崇祯,崇祯接过慢慢的看着,时不时的打量着殿内的众大臣。

众大臣此刻内心惊惧不已,偷瞄着龙椅上一页页翻看的崇祯,他们感觉那些纸如同一张张催命符。

“李若涟,将客氏拖出去,凌迟处死,诛三族,财产尽数入内帑。”

“客氏宫中之人,一律全部打入刑部监,让三司会审,若有参与者,杀无赦!”

过了好久,崇祯才出声。

历史上,客氏是在浣衣局被鞭打死的,可现在的崇祯可不想这么轻易的放过,直接凌迟、诛三族。

没有想象中的暴怒,众人却是有一种如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

“客氏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即刻起,朕不想再听见客氏这两个字。”

众大臣再次懵逼,这算啥?

闹了半天,死了五名大臣,换来的是客氏死了和诛三族,这算啥?阉党和东林党各打五十大板?

主凶魏忠贤还没处理呢,就这么翻篇了?

陛下这啥意思,继续重用魏忠贤吗?

魏忠贤等人更是迷惑,摸不透崇祯的心思。

“好了,今日朝会就到这儿吧,朕有些累了,都退了吧!”

“对了,空缺的位置,由各部提交名单,送完吏部考核,最后呈上来。”

“周爱卿,你可要好好替朕把把关!”

崇祯说完就朝着平台下走去,这是极其不合礼法的行为,但这种关头,没有哪位大臣站出来,除非想跟刚刚死的那些人一样。

崇祯走出皇极殿,太阳照在身上,只觉得心中抑郁一扫而空,一切按计划在进行着。

现在只等白杆兵进京,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做事了。

半刻钟后,崇祯回到东暖阁,刚坐下,王承恩就进来了。

“皇爷,魏忠贤求见!”


忙到现在,天色已晚,崇祯用完膳后嘱咐道:“大伴,方稳什么时间回来,就什么时间叫醒朕!”

嘱咐完,倒头便睡。

第二天早上,还在迷糊中的崇祯被王承恩叫醒。

一刻钟后,崇祯洗漱完后看见了风尘仆仆的方稳:“方稳,辛苦你了,你把打探的消息具体的说说。”

“大伴,赐座!”

“奴婢叩谢陛下!”

方稳谢完恩后,便道:“皇爷,奴婢在陕西境内查探了一翻,蒲城、白水、泾州、富平、淳化、三元等地皆有叛军,

主要原因是大旱,颗粒无收,官府有摊派各种杂税,百姓忍受不z了才有了造反。”

“不是叛军,是民变,记住了!”

崇祯忍不住打断了方稳的话:“你继续说!”

“皇爷,十六处民变中,以白水尤为严重,白水的民变首领叫王二,聚集数百人攻破县城,诛杀了知县,然后退至白水洛河以北,现在已经将聚集了近六千人。”

“这些人中,骨干力量是叛卒、响马、驿卒、逃卒,约占了一成,余者皆是饥民、难民。”

“其余各处,都是数百人到千人不等。”

这一刻,崇祯脸色终于变了,他知道严重,但没有想到已经到了这等地步了。

这些人合在一起接近两万人了,即便大部分是难民,两万人也足够府军喝一壶了。

况且,现在内地的府军战斗力真的能扛的住吗?

“方稳,你先下去休息吧!”

待方稳走后,崇祯揉了揉太阳穴,然后起身朝着皇极殿而去,眼中杀意毕露。

他倒是要看看这群素位尸餐的朝臣们怎么解释,解释不了就不要怪他举起屠刀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王承恩说完后,退至一边,眼观鼻鼻观心。

“陛下,臣有事启奏。”

崇祯瞅了一眼,竟然是右佥督御史毛羽健。

“准奏!”

“陛下,臣调查我朝驿站实情后,请陛下裁撤驿站。”

“理由有三,其一,驿站日益腐化,已经失去了原本职能,且驿卒逃离严重,已然无法正常运转;

其二、目前驿站两千三百六十六座,驿卒近十万人,开支极大,裁撤后费用可转用做辽东军饷;

其三,裁撤后,可以将驿站的劳役编派给农户去承担,增加杂役。”

听闻毛羽健的话,崇祯脑海中如同惊雷响起。

毛羽健这个人名他没有印象,但裁撤驿站这件事情却是有历史记载。

李自成为啥会造反,就是因为崇祯裁撤了驿站。

在银川做驿卒的他失业了,又欠了外债,结果这货竟然杀了债主,紧接着媳妇与同村人通奸,他又杀了媳妇,无奈之下只能出逃。

逃到甘州参军,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

崇祯二年因为军饷的事情,他又把提拔他的王国给杀了,然后就造反了。

从整个时间的发展来看,失业是李自成造反的导火索。

抛开失业看,从李自成所干的事看,骨子里就是个不安分的主,没有失业的事,后面估计也会因为其他事情造反。

“陛下,臣附议!”

兵科给事中刘懋也出班赞成御史毛羽健的提议。

“毛健羽,朕问你,你是何官职?”

毛健羽愣了一下,搞不清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也立刻道:“回陛下,臣是右佥督御史。”

“你还知道你是右佥督御史,你可知道自己的职责?”

“回陛下,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砰!

从朝会开始一直平静的崇祯,猛然拍了一下龙椅,猛然站了起来:“那裁撤驿站这种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


“粮食的问题先放一边,先解决了民变的问题再说,否则,聚集的民变队伍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席卷整个陕西、河南、山西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没有粮食,你这只能是饮鸩止渴,一旦赈灾的粮食没有了,民变再生,等于做了无用功。”

“还有从边镇调兵,若是被外敌知晓,趁机犯边怎么办?边镇失守你能承担吗?”

“呵呵,刚才成国公说调兵直接杀的时候,你们怎么不问问他们从哪里调兵呢,这会儿倒是质问起我了?”

“我同意施大人的提议,先安抚,不能顿顿吃米饭,喝粥总行吧,这种应该能解决吧?”

“附议,江南调粮是慢了点,但我们可以从陕西当地大士绅家里买一些,如果国库解决不了,那就先借一些,事后再还。”

“朝廷向个人借粮?先不说能不能借到,朝廷的脸还要不要了,皇室的脸还要不要了?”

“造反在任何时候都是诛九族的大罪,即便是朝廷下一道既往不咎的圣旨,他们信不信?会不会认为这是缓兵之计,秋后算账?”

……

争论了足足有半个时辰,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皇极殿内乱哄哄的。

“请陛下圣裁!”

突然施凤来高声呼喊了一句,乱哄哄的皇极殿,瞬间安静了下来,随后群众都跪了下来:“请陛下圣裁!”

崇祯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平台边缘,盯着朝臣:“理论上来说,朕是同意施爱卿的提议的。”

看着有几位朝臣想站出来询问,崇祯摆了摆手,继续道:“朕刚刚听了众位爱卿的争论,无非是聚焦在从哪里调兵、从哪里调粮、粮食不够再发生民变、民变的百姓们信不信怎么办等这几个问题上。”

“这几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

崇祯的声音在皇极殿内回荡着。

群臣被崇祯的话给震住了。

内阁、六部九卿这么多的大臣都没方法,这位年少的皇帝能有什么办法?

“请陛下示下!”

回过神的施凤来立刻躬身。

“第一,调兵的事情,就如施爱卿所言,但各只抽调三千精锐,这几大边镇各驻军十万有余,抽调区区三千问题不大吧。

另外,从京营神机营抽调三千精锐前往,在火器的压制下,一万五千精锐再打不过几千的难民,这大明干脆亡了算了。”

“崔呈秀,此事交由你解决!”

等兵部尚书崔呈秀领旨后,崇祯继续道:“第二个问题,从哪里调粮,先开官仓,有多少算多少,

其次,朝廷出钱,在当地士绅手中买粮,

第三步,从江南等地调粮,买粮和调粮,先按一百万石算。”

“郭大人,从国库拨出五十万两,内帑再出五十万两,合计一百万两。”

户部尚书郭允厚眉头皱了一下,最后还是同意了,虽然马上是给九大边军拨年例银的日子了,但以前欠了那么多,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了。

群臣也是有些意外,内帑那可是皇帝的私房钱,这种国家大事应该是从国库调拨的。

换做是崇祯刚穿越来的时候,内帑只有十万余两,就是想调也调不了。

可这大半个月来,将陈德润、客氏两个抄家后,得到白银一百三十余万两,随后是周奎拿出了五十余万两。

那些贿赂周奎的士绅们在崇祯抄家灭族的压力下,竟然也弄出了近百万两。

更让人意外的是后宫的田贵妃、袁贵妃等人的亲属在听闻了周奎的事情后,也主动上交了五十余万两。


随后道:“方正化,找个徒弟进来。”

片刻后,方稳就进来了:“你秘密出宫,昼夜兼程去河南商丘见,赶在翰林承旨的人之前见到袁可立,见到他后就将这六个字告诉他。”

说完,便在提笔写了六个字。

一边的王承恩、方正化看着字迹,浑身一震,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平党争,收广宁!”

这是崇祯写在龙案上的六个大字。

崇祯自然是知道袁可立为什么要致仕,一是相交长达三十七年的好友高攀龙被阉党整死,二是好友孙承宗被罢免、三是厌倦了无休止的党争。

既然知道了,那对症下药就是了。

这封信就是表面文章,想单凭这封信说动袁可立回来不现实,但崇祯有把握,只要告诉袁可立这六个字,他一定会回来。

哪怕是没有圣旨,他都会上书请求回来。

平党争是让朝廷吏治清明,收广宁是大概率收复失地,甚至有可能反败为胜消灭后金的三方策略之一。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只要袁可立回来,东江岛毛文龙那边就能稳住了,因为毛文龙和袁可立的关系非同寻常。

可惜这么一位能力挽狂澜的能文能武的老臣被昏聩的朱由检给寒了心,三上辞疏。

他既然穿越过来了,自然不能错失了。

“方稳,若是袁可立问近日发生的事情,除了秦良玉和白杆兵进京之事外,其他的只要他问,你就如实回应就是了。”

“奴婢领旨。”

方稳叩谢后离去。

他累吗?自然是累的,前几天去忠州,昼夜兼程每天只休息两三个时辰,现在去找袁可立也是如此,这种关系国运的事情皇爷让他们去做,那是信任他们。

他们是太监,若是没有崇祯,那一辈子就是端茶送水的阉人,现在有机会自然做事情自然是要努力了。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莫如是也。

东暖阁内,崇祯盯着墙壁上的大明王朝的地图,眉头轻皱,陕西缺粮的事情得必须解决。

内帑还有三百余万两,但那是练新军和打造禁卫军的钱,这关系到改革的事情,绝对不能动用。

“大伴、方正化,你们在京城有没有认识的比较可靠的商人?”

面对崇祯的问题,两人面露思索之色。

片刻后,王承恩摇了摇头,方正化却是轻声道:“皇爷,奴婢在进宫前,与芜湖巨店的少东家阮康文有过几面之交,

其人乐善好施,重情义、讲义气,现在在在北京城的分店中历练。”

崇祯皱了皱眉头,印象中并没有这么一个人。

反倒是王承恩若有所思,随即道:“方大人说的可是家里经营浆染业的,万历二年,以一人之力承修芜湖西城门之资的徽商阮弼的后人?”

“王中官知道此人?”

“知道一些。”

王承恩面露回忆之色:“我记得当时兵部侍郎汪道昆称赞阮弼‘独以榷赋最天下’,凭借一己之力让芜湖迅速跃入大明五大手工业中心区域。”

崇祯在一边听完脸色大喜,阮康文爷爷都能捐银造城门,孙子继承家风捐银助陕西百姓度过难关,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谁都无法挑出毛病。

当即轻声道:“方正化,朕修书一封给他,你秘密送给他。”

“奴婢领旨。”

崇祯在龙案上提笔急书,片刻后便写完了,将信递给了方正化。

方正化看完后,脸上满是惊讶:“皇爷,这、这……”


“东方不败?”

王承恩下意识的重复了一句,满脸的懵逼之色。

这如果是个人的话,叫这个名字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皇爷,您说的东方不败是个人,还是地方,奴婢……”

崇祯摆了摆手,打断了王承恩的疑问:“皇宫中有一位叫方正化的太监,武功奇高,你去查查现在在哪里任职,带他来见朕!”

“奴婢遵旨!”

王承恩虽然有些疑惑,但皇帝的话就是圣旨,必须得不折不扣的执行。

又看了看了朝阳下的北京城,崇祯开始回去了。

刚回到乾清宫,就见周玉凤站在宫门前左右眺望着,脸色满是焦急与担忧。

看见崇祯回来,立刻就迎了上去:“陛下,早上天寒露重,您龙体欠安,怎么出去了!”

“无妨,早晨空气好,出去走了走,精神好多了,让皇后担忧了!”

崇祯拉着周皇后的手,看着周皇后,眼中满是柔意。

如记载中所言,其容貌美丽端庄,皮肤洁白如玉,国色朝酣,玉体从容而定。

他在崇祯传中看过记载,这位周皇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先崇祯一步吊死。

死前说:“我服侍陛下十八年了,可陛下从来不肯听我一句劝,以致有今日,我能够以身殉国,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生前深明大义,勤于治家,国家危急之时,又以身相殉,悲壮凄美。

现在他来了,这种悲剧自然不会发生了。

“凤儿,陪朕用膳!”

或许是因为早上的事情,膳食都比较清淡,吃完饭与周皇后聊了几句后,王承恩就进来了,说方正化已经在东暖阁外候着了。

崇祯一听,立刻就站了起来,极力压抑着激动,朝着东暖阁走去。

“奴婢方正化参见陛下!”

崇祯一进东暖阁,一名太监立刻跪了下去。

“起来说话,抬起头来!”

崇祯打量着站起来的方正化,心中也是感叹,此刻的方正化身材高大,面容坚毅,双眼炯亮,裸露在外的手背上青筋突出,丝毫看不出来是一名太监。

方正化见崇祯紧紧的盯着自己,心中暗自打鼓。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淡淡道:“方正化,朕听闻你武艺高强,数十人都近不了身,是不是?”

崇祯的话虽平淡,但听在方正化耳中如同惊雷,吓得一下子就跪了下去:“奴婢该死,陛下恕罪!”

“起来说话!”

崇祯心中有些无奈:“朕想亲眼看看,若是传言属实,朕给你一些差事,你可敢一试?”

方正化可是一位传奇人物,现在在哪里任职他不清楚,但后来做到了司礼太监。

崇祯十五年,总管保定的军务,有保城的功劳,崇祯十七年二月出任地方长官,后城破,斩杀数十人后,被贼人砍死。

南渡以后,进入旌忠祠,对崇祯、大明可谓是忠心耿耿,死而后已。

被敌人包围了,还能斩杀数十人,足可见其武功高强,要知道那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算算时间,现在也才不过三十来岁,正值巅峰状态。

据说后世小说中的东方不败的原型就是这位太监。

“奴婢遵旨!”

方正化松了口气,论武功,在这宫中他还真不怕谁。

半个时辰后,崇祯一行数百人就到了京卫大营,站岗的军士懒散、巡逻的军士脚步虚浮、操练的军士动作敷衍。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愤怒,随即又隐藏了起来。

已经得到消息的京营总督英国公张维贤带着一大群匆匆赶过来的勋贵们立刻行礼。

“臣京营总督张维贤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英国公免礼!”

崇祯很是平淡:“从五军营调一个百户所的军士来,朕有用,王承恩,你跟着一起去!”

“臣遵旨!”

英国公张维贤立刻回应,然后让儿子张之极去调人,王承恩也跟了上去。

崇祯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上,看着远方,也不说话,张维贤等一众将领也不敢出声。

张维贤内心暗自嘀咕着,早上从内廷传出说陛下累了,要休息一日,怎么这会就跑到京营来了。

到底是心血来潮巡视一下,还是对自己不满想来敲打一下自己?

另一边去调人的张之极摸出一袋银子朝着王承恩递去:“王中官,陛下调人做什么?”

王承恩瞟了一眼钱袋子,也没有伸手,淡淡的道:“小公爷,咱们还是快些吧,陛下等急了可不好!”

“是、是!”

张之极点了点头,虽然有些恼恨王承恩的不识抬举,但这种场合他可不敢动怒。

只是盏茶的功夫,一队百十来人的军士就到了演武场。

崇祯朝着王承恩点了点头,王承恩就开始宣布演武规则,并且说了,只要胜利了就赏银百,谁‘斩杀’方正化,将晋升为百户。

台下百十来人一阵欢呼,而方正化则是异常淡定。

“方正化,去吧!”

场中人影翻飞,方正化游走在军士之间,每递出一刀,都有一人退出比斗。

场面让崇祯大呼过瘾,这也让他认识到了古代真的有功夫,后世的那些武打明星能在方正化手上撑过一招都算他牛逼。

你说什么是功夫?特么的原地跳出两米来高算不算?借力踩在十数柄长枪上算不算?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结果就出来了,崇祯眼中喜色一闪而过,随即脸色沉了下来。

英国公等一众京营的将领脸色难看之极。

只因为,百户所的一百一十二名军士中,有六十三人因为演武规则‘阵亡’了。

“英国公,京营还得练呀!”

“臣死罪,请陛下治罪!”

英国公立刻跪了下去,额头贴着地面。

崇祯扫了一眼,暗骂了一声老狐狸,淡淡道:“英国公言重了,朕还需要你护卫京都安全呢!”

说完就朝着台下走去,王承恩立刻高呼:“起驾、回宫!”

京营一众将领立刻跪了下来,高呼恭送陛下。

看着崇祯的圣驾走出大营后,一众将领一下子围住了英国公张维贤。

不待众人开口,张维贤立刻道:“都给老夫闭嘴,看看你们干的好事,一个百户所对付一个太监,竟然还有了六十多人被踢出战局,

京营的脸都让你们丢完了,晚上到老夫府上议事,现在都去操练起来!”

见张维贤怒了,众将立刻散去,张维贤看着皇宫的方向,眼神有些复杂。

另一边,东暖阁内,崇祯看着方正化:“方正化,你让朕很满意!”

“朕本想让你去做些其他事情,但朕身边可用之人极少,近一段时间你就随朕身边,护卫朕的安全,你可愿意!”

“愿为陛下死而后已!”

方正化立刻拜倒谢恩,随后迟疑了一下:“皇爷,奴婢闲暇的时候调z教过八个徒弟,身手虽然不及臣,

但面对京营的那些军士,以一当二十不是问题,皇爷若是需要,可以调过来!”

“朕需要的是绝对忠于朕的!”

“绝无问题,他们进宫开始都是奴婢精心调z教,灌输忠于陛下、忠于大明的思想,现在即便让他们去死都无二话!”

“方正化,大明聪明人有很多……。”

崇祯虽然高兴,但还是敲打了一下方正化,果然方正化吓的立刻又跪了下去。

虽然板着脸,但内心极为开心,方正化果真没有让他失望。

若是那些大臣们有一半的人有方正化这种觉悟,李自成、张献忠、建奴就是个笑话。

有方正化和他的八名徒弟在,至少不用担心夜里有人闯到到乾清宫将他干掉,也不用担心意外落水了。

“方正化,你可有门路秘密出宫?朕说的是,不被魏忠贤和东林党等一众势力发现。”

方正化思索了一下:“皇爷,一两位问题不大!”

“好!”

崇祯大喜:“方正化,你选两位徒弟,携带圣旨秘密出宫,星夜兼程前往四川忠州,调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进京,朕再赐一柄尚方宝剑,告诉秦良玉,皇权特许,胆敢阻拦者,先斩后奏!”

“奴婢领旨!”

“秦良玉进京之时,就是你执掌御马监之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