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再不再走一步的,好不容易重生一回,她为啥还要找个男人过日子?
上辈子能自己把日子过好,攒下家业,养了家养了孩子,这辈子,没这么拖累,她只会过得更好。
“不找哪行啊,到老了身边儿没个子女照看怎么行?再说,没个孩子,这日子还有啥意思了?有孩子才有奔头。”
白婶子还是更看重家庭。
林昭没法跟她说,有了孩子,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家庭,工作,不在身边的话也照看不到。哪怕在身边,要是摊上白眼狼,也没用。
三十年之后,遍地的养老院,为啥的?还不是有市场嘛!
“要孩子也容易,我又不是不能生,想生总能有的,等以后吧。这个肯定不能要,我不想再跟他们有任何瓜葛了。”
等以后,她挣了钱,也能像上辈子的某个女强人一样,看上哪个帅哥,直接砸钱,说姐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你愿不愿意跟姐?那帅哥还不是分分钟拿下。
这话可不敢跟俩老太太说,怕不是得把俩人给吓出个好歹的。
……
“小林在家吗?林?”
金丽华的声音从前院传来,自家这边儿茶叶蛋和豆腐串、拌菜都卖完了,就把前门从里在插上。想到后院找人,只能从面馆或者点心店进来。
林昭放下擀面杖,在围裙上擦擦手上的面,边往外走,“哎,嫂子,在家呢,进来吧。”
金丽华身后跟着两个人,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和一个二十岁平着包的小年轻。
“炼油呢?这是养鸡场的徐副厂长和小王会计,来找你的。”
养鸡场的?
林昭把人往屋里让,一边跟丽华说,“嫂子,关门跟张哥来家吃饺子。”
哎,金丽华美滋滋的应着,转身回去了。现在她每天跟林昭买两水舀鸡汤,一舀子三毛,两舀子五毛。回去自己下豆腐串,林昭这边一关门,她那豆腐串就走得特别快,不用到饭点儿客人也不断呢。
把人让到屋里,老太太一看来客人,让林昭去里屋找招待,里屋有一对单人沙发,中间夹着个小茶几。
林昭招待人进屋从下,给倒上茶水,自己才坐到老太太常练字的书案后面的椅子上,问呢,“徐副厂长,您贵人事忙,无事不登三宝殿,有啥事儿就说。要是问我鸡架的来处,那还是算了,这个真不能说。”
不是带着公安来的,就不是刘春梅犯了事儿,她就不会卖了合作伙伴。
徐副厂长也是女强人一位,从车间拔鸡毛的女工干到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是有真本事的,一听林昭这么说就笑,“行行行,不说就不说,不让你出卖小刘儿。”
得咧,人家知道是刘春梅的路子。
林昭不说话,徐副厂长接着说,“小林你是个痛快人,我也不拐弯抹角,这次来呢,是跟人谈生意的。”
谈生意啊?
“什么生意?”
“你这边用鸡架多,我家里也买过你的拌鸡架和卤菜,是不是拌别的卤别的也行?咱们厂里的‘生产废料’比较多,还有一些不太合规格的残次品,如果能低价处理掉,也算是结约生产成本。不用走公账,现金可以交易,还可以送货,你敢接吗?”
这可是够直接的。
“那有啥不敢接的,只要不是病鸡烂肉,新鲜的当天的材料,啥都能要啊。就是我现在一个人干,产量有限,可能用不了那么多,一天一二百斤的量,徐副厂长别嫌弃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