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 全集

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 全集

赵吹鸾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宁远城内,总兵府内。京城来的传旨太监杜勋,正在大厅内不停地踱步。一是天气太冷了,明末正是处于小冰河时期,这时期的气温异常寒冷,泼水成冰。二是内心焦躁不安,经过两个月的讨论,随着李自成大顺农民军的一路攻城拔寨,气势汹汹杀向北京,大明皇帝崇祯,这个犹豫不决的皇帝,再三思索下终于下令,放弃关外,进京勤王。吴梦玲在手下的引导下,来到房外。来的路上,吴梦玲已经通过手下人得知传旨太监为杜勋。吴三桂这种人精,对朝廷所有人的底细早已经摸清,要不然早就被朝中文官集团弹劾死了。这个杜勋,深受皇帝的赏识,负责崇祯的饮食起居。不过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夕,串通曹化淳,以监军的身份,逮捕重要将领,开城迎接李自成。“崇祯让杜勋来传圣旨,想必肯定是大事情。”吴梦玲虽然...

主角:吴梦玲张晓懂   更新:2025-04-16 18: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梦玲张晓懂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 全集》,由网络作家“赵吹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宁远城内,总兵府内。京城来的传旨太监杜勋,正在大厅内不停地踱步。一是天气太冷了,明末正是处于小冰河时期,这时期的气温异常寒冷,泼水成冰。二是内心焦躁不安,经过两个月的讨论,随着李自成大顺农民军的一路攻城拔寨,气势汹汹杀向北京,大明皇帝崇祯,这个犹豫不决的皇帝,再三思索下终于下令,放弃关外,进京勤王。吴梦玲在手下的引导下,来到房外。来的路上,吴梦玲已经通过手下人得知传旨太监为杜勋。吴三桂这种人精,对朝廷所有人的底细早已经摸清,要不然早就被朝中文官集团弹劾死了。这个杜勋,深受皇帝的赏识,负责崇祯的饮食起居。不过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夕,串通曹化淳,以监军的身份,逮捕重要将领,开城迎接李自成。“崇祯让杜勋来传圣旨,想必肯定是大事情。”吴梦玲虽然...

《重回明末,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 全集》精彩片段


宁远城内,总兵府内。

京城来的传旨太监杜勋,正在大厅内不停地踱步。

一是天气太冷了,明末正是处于小冰河时期,这时期的气温异常寒冷,泼水成冰。

二是内心焦躁不安,经过两个月的讨论,随着李自成大顺农民军的一路攻城拔寨,气势汹汹杀向北京,大明皇帝崇祯,这个犹豫不决的皇帝,再三思索下终于下令,放弃关外,进京勤王。

吴梦玲在手下的引导下,来到房外。

来的路上,吴梦玲已经通过手下人得知传旨太监为杜勋。

吴三桂这种人精,对朝廷所有人的底细早已经摸清,要不然早就被朝中文官集团弹劾死了。

这个杜勋,深受皇帝的赏识,负责崇祯的饮食起居。不过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夕,串通曹化淳,以监军的身份,逮捕重要将领,开城迎接李自成。

“崇祯让杜勋来传圣旨,想必肯定是大事情。”

吴梦玲虽然是现代人,但是历史系的高材生,明朝的礼节还是知道的。

在明朝,见了宫里来的太监,一定要打点好关系。

一进门,吴梦玲就满脸堆笑,跟见了亲爹一样迎了上去。

“原来是杜公公,大驾光临,未曾远迎,还请公公恕罪。”说罢,就拱手作揖。

杜公公看见吴三桂来了,“哎呦,吴总兵你可来了,咱家可给急死了!”

吴梦玲假装惊讶,“不知公公到来,皇上有什么旨意。”

杜公公喝完一口茶,也不废话,“吴总兵,接旨。”

吴梦玲赶紧对着跪了下去,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对这种下跪是非常抵触的,但如果不跪,就是抗旨,要杀头的,他可不像穿越过来,没几天就被诛杀了。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如今,流贼犯境,形势万分危急。着加封山海关总部吴三桂为平西伯,放弃宁远,迁关外百姓到山海关,进京勤王,钦此!”

吴梦玲没想到上来,就遇到这么大的事情,顿时愣着发神。

他心里一盘算,坏了,现在是1644年,历史上李自成就是这一年,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殉国。

也是这一年,他吴三桂投降了后金,献出了山海关,大败李自成,从此成为满清占领中原的马前卒,手上沾满了无数汉族同胞的鲜血。

谁能想到李自成大顺农民军,如此不堪一击。看似百万大军,结果也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一哄而散。

我到底该怎么办?

我可不想当满人的走狗啊,看见那种金钱鼠尾辫,就感觉阵阵恶心。

“平西伯,还不接旨。”杜勋看着吴三桂,谨慎地提醒着,生怕吴三桂有二心,直接把他嘎了。

吴梦玲缓过神来,重重磕头,领旨谢恩。

”来人呐,带杜公公去喝茶,喝上好的茶。”

杜勋听到上好的“茶”,一扫疲倦,眼睛放光。吴梦玲使了一个眼色,手下便将杜公公带走喝茶。

吴三桂这里的茶,其实就是银子的意思。毕竟宫里来的太监,如果不打点,后果是很严重的,这就是整个大明的风气。如果你不加入,迎接你的就是无数的穿小鞋,轻则被人告状,罢官免职,重则丢了性命。

他不想当满洲八旗的走狗,也不想当李自成这种流贼的降将。从今天起,他吴梦玲就是吴三桂,他要尽可能的改变吴三桂的人生轨迹,如果有可能,甚至影响一下明末的危局。

我吴梦玲,从今天起,就是一个真正的“吴三桂”,一个要赢得历史的吴三桂。

历史上的吴三桂是一个很复杂的人,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史料,都是清代的。清代自然对于吴三桂一点不客气,能抹黑就抹黑,能泼粪就泼粪,反正就是怎么变态怎么来。

没办法,历史就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想到这里,吴三桂暗暗下定了某种决心。

“来人呐,请方先生来一下。”


捏爆了刘芳亮这个软柿子后,吴三桂暂时长舒一口气。

现在他有9000关宁精锐,外加4000步兵,总兵力达到13000。

经过一日休整,吴三桂大军又开拔,沿着来路,向着居庸关进发。

居庸关外有着最硬的柿子,巅峰时期的李自成。

大顺北路军,大军号称20万,实际10万左右,阵容也堪称豪华。

包含麾下第一猛将,封权将军刘宗敏,据说就是他给抢了陈圆圆,给吴三桂戴上了绿帽子。间接导致吴三桂最终倒向满清。

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号称一只虎,任后营制将军。

高一功,李自成小舅子,任威武将军。

郝摇旗,最初为旗手,后面掌握部分军队。

田见秀,为人宽厚,官至提督诸营权将军。

袁宗第,刘体纯,刘芳亮,张鼐等。

李自成自西安誓师北伐后,一路势如破竹,沿路明军州府望风而降,连下平阳,汾州,太原,忻州等地。

没想到在宁武关遇到了周遇吉这个猛人,一下子踢到了钢板上。

脚趾头指甲都给干裂了。

周遇吉之所以这么猛,主要是这位仁兄出身将门世家,作战经验丰富,用兵足智多谋,在军队中很有威望。

他还善于练兵,他在接任山西总兵后,就开始淘汰老弱病残,修缮兵器,加强练兵,使得军队具备较高的战斗素养。

周遇吉也深知装备的重要性,为士兵分发了棉铁复合甲,在实战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到达宁武关后。

李自成还是老办法,先向宁武关发出通牒,要求周遇吉五日内投降,要不然就“屠城”。

被拒绝后,李自成勃然大怒,毕竟他现在是大顺皇帝,皇帝的面子都不给吗?

李自成恼羞成怒,下令攻城。

周遇吉凭借险要地形和坚固工事,顽强抵抗半月之久。

先是火炮轰,炮伤李自成近万余人。

当弹药用尽后,周遇吉直接开城门,出城跟大顺军厮杀,斩杀农民军千余人。

此后,周遇吉又是组织敢死队,杀入大顺军营,大顺军后退20里。

周遇吉没有弱点,唯一的弱点就是兵力太少了,仅仅千余人。

如果周遇吉的手下,有5000精锐,也许就没有后面吴三桂勤王这件事了。

周遇吉坚守了半月,没有等来援军。

他又开城门诈降,引诱农民军入城,大败农民军,斩杀李自成手下四位将领。

最后,大顺军轰塌了城墙,周遇吉徒步步战,直至死亡。

他的夫人也是一位值得纪念的豪杰,大顺军破城而入,刘氏率领一些妇女在屋顶上射杀敌人,被敌人放火烧死。

这一战,给李自成打出了心理阴影,打的他怀疑人生。

李自成后面统计,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甚至萌生了退回陕西的想法。

要不是后面接到宣化,大同总兵的降书,他才有勇气挥师东进。

由此可见,李自成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是很高。

这也为后面一片石的惨败埋下伏笔。

农民军就是农民军,成不了气候,历史上也就朱元璋的农民军最终取得政权,开局一个碗,一步步混到皇帝。

朱元璋的谋略眼光,人才谋士,手下将领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不是李自成这种阿猫阿狗能比的。

巅峰时期的明军可以吊打蒙古骑兵。

李自成自发动起义以来,就没有打过什么硬仗。不是在逃跑,就是在逃跑的路上,甚至被打的仅剩18人,逃进了深山老林,如果不是天灾人祸,真的轮不到李自成什么事。

吴三桂明白,只要在居庸关给李自成来上周遇吉一下,李自成大概率会退兵。


这个法宝,其实就是百姓,俗称的炮灰。

李自成每到一个城池,就会把城内百姓的口粮抢光。这些老百姓为了一口吃的,不得不跟着流贼,每次有战事,百姓就会充当炮灰。

活下来的炮灰地位高一些,成为士兵,伙食也会得到改善。

随着战事胜利,新的炮灰会源源不断的加入。

所以流贼明廷根本剿不完,结果就是越剿灭越多。

李自成看了眼刘宗敏,“宗敏将军,明天一早,你统一指挥攻城,一定要试探出明军的火力。”

说罢,李自成就回营去了,留下刘宗敏跟众将商量部署。

其实,这种没有什么不署的。

都是流贼的精锐在后面督战,一旦炮灰敢往回走,就统统射杀。

本来,他们想通过自己擅长的挖掘地道的方式,慢慢向居庸关前进的,不过居庸关地处山区,关外的土壤非常坚硬,根本无从下手,速度会很慢。

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

吴三桂和唐通就赶到了城墙。

看着城墙外密密麻麻的营帐,吴三桂也是惊呆了,他是现代人,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居庸关外的山谷内,密密麻麻的扎满了帐篷,就像一条火龙一样,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有点刘备的八百里连营的意思。

“他妈的,流贼怎么这么多?”吴三桂感叹道。

唐通无奈,流贼已经不是当年的流贼了,现在确实叫“大顺军”了。

“看样子,流贼今天应该就会进攻。”

前几天,方光琛给他送来了手雷等武器,他还高兴了半天。现在感觉手雷的数量还不够,因为流贼的人数实在是太多,少说也有20万。

他只心里默默祈祷,方光琛能给他多送点手雷和万人敌。

实际上,方光琛也是这样做的。当吴三桂收到第一批手雷后,第二批,第三批就已经在路上了。

现在吴三桂也算有钱了,马宝带来的200多万两白银,正在运往山海关。这些将成为吴三桂成为军阀的本钱。

“定西伯,将士们都学会使用手雷了吗?”

唐通点点头,“放心吧,他们现在都练得贼熟。所有人必须在手雷的杀伤范围内投雷,谁敢乱投雷,直接军法处置。”

正说话间,只见流贼方面地面上掀起阵阵尘烟。

流贼要攻城了。

“流贼要攻城了!”一群守城的士兵喊道。

包括吴三桂在内,所有人内心都无比紧张。

居庸关城头,吴三桂和唐通只部署了3000守军,其中有1500人是唐通手下,这群人精通防守,剩余1000人是投降吴三桂的大顺军,他们大部分以前是明军。剩余500人则是吴三桂的亲兵,主要作为督战队使用。

他们都是骑兵,但吴三桂也没有办法。

毕竟队伍里面投降的大顺军士兵,这些人是否忠诚,吴三桂心里也没有底。必须找人看着,要不然临阵倒戈就麻烦了。

顺着士兵的方向,吴三桂拿出千里眼看向远方,说句实话,他真想看看流贼的样子。

只见大顺军军容整齐,凌然有序,铠甲鲜亮,

尤其是大顺军的炮兵,足足几十门红衣大炮,黑咚咚的炮口朝向居庸关城楼,看的人是头皮发麻。

经过宁武关之战,大顺军高层逐渐认识到火器的重要性。

居庸关前地形限制,大军不能展开,刘宗敏就把大军分为前中后军。

前军就是所谓的炮灰。

中军是炮兵和精锐步兵。


唐通这是明知故问,吴三桂心中暗骂老狐狸。

但接下来吴三桂便开始对着唐通开启了诉苦大会。

他告诉自己也有苦衷,手握重兵,天天被朝廷奸臣猜忌,他不想成为袁崇焕第二。

虽然他做了一些出格的举动,都是为了激励士气,并且他对大明忠心耿耿,对崇祯绝无二心。只需要唐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看到吴三桂那声泪俱下的表演,考虑到吴三桂毕竟勤王有功。

这年头,能来勤王都是提着脑袋来的,袁崇焕的下场就在眼前。要不是吴三桂,居庸关早就丢了,自己也难逃一死。

吴三桂这样做,也有他的道理。再考虑到自己的实力,麾下区区4000守兵。吴三桂想要灭自己,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再说吴三桂也算给足了自己面子。

想通了这里,唐通暗自点了点头,就算是吴三桂真把他部下吞了,他也认了。

随着吴三桂麾下悍将王屏藩加入战场,战场形势彻底发生了逆转。

本来就感觉李本深不好打,胳膊流着血还能砍人。

这下来了个更加彪悍的王屏藩,手下经过吴三桂精神洗礼的将士,更是勇猛无比。

又闻着城内飘来的肉香。

民夫组成的炮灰军,瞬间战意全无,全线崩溃。

前面几次的溃败,还是局部溃败,靠顺军步兵砍杀几个人还能止住。这次的溃败,完全就是全线溃败。砍杀几个民夫,根本止不住。

到处都是溃败的民夫。

搞得,李过不得不亲自来到前线,在带头砍死了几百个民夫后,才勉强稳住阵脚。

经过一上午的观战,李过也算是明白了。

单靠民夫,根本攻不下居庸关,继续使用下去,除了徒增伤亡,更会影响军心。

再加上刘宗敏不时来询问战果,现在是时候使用自己的精锐步兵了。

跟左果毅将军张能,右果毅将军马重僖,参将程宕简单商议后。

李过,做出如下部署。

顺军火炮阵地继续向前移动,压制城墙上明军炮火。

顺军步兵担任主攻,左果毅将军张能打头阵,右果毅将军马重僖随后跟上,李过和参将程宕督军。

民夫不再担任主攻,一部分抱上炸药,去炸城门。

另一部分,趁着顺军主力攻城,去撬城墙上的砖头。

居庸关城墙底部全是巨石,很难撬得动,巨石之上才是砖块。

但李过管不了那么多了,作为李自成的侄子,他必须拿下头功。

“先登上城墙者,赏银500两。”

“轰塔城门者,赏银500两。”

随着李过一声令下,顺军步兵开始冲锋。

精锐果然就是精锐,铠甲鲜亮,军纪严明,跟之前的炮灰军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着顺军逼近城墙。

城墙上无数的弹丸箭矢射下来,无情的收割着顺军的生命。顺军步兵则踩着炮灰们的尸体,不要命的往前冲。

尤其是大喷子,佛朗机炮给顺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不过顺军进攻速度很快,就来到城墙下,进入佛郎机炮的死角。

顺军步兵都穿了厚厚的铠甲,作战也很有章法,有人专门攻击,有人专门打掩护。

随着城墙下面的顺军越来越多,城墙上守军不得不探出身子进行攻击。

但鸟铳手刚探出身子,就会被打掩护的顺军步兵精准射杀。

守军的伤亡开始慢慢增加。

只听轰的一声,又一个城墙垛口被炸,旁边的几个守军当场领了盒饭。


正当亲兵准备拉下一个女佣时?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站了出来,“将军息怒,我说,我说,我是府里的管家。“

有了管家的带头,其他人也纷纷站了出来。

”还有我,我管理这库房的钥匙。“

……

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接下来的流程就顺利多了。

众人一直忙碌到天微微亮,当接过账册,上面的数字给马宝吓了一大跳。

整个衍圣公府,一共搜出来230万银子。

他对着地上孔胤植啐了一口,”他妈的,让你们这么有钱!“

是啊,他们在前线拼命,一辈子也赚不了多少钱。真是前线吃紧,后方紧吃。

这时候,马宝对吴三桂充满了敬仰之情。

当亲兵问阮必小那些降兵怎么办?马宝做出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这些看门狗,平日里狗仗人势,没少做坏事。300曲阜守军,全部被杀。

处理完阮必小后,马宝犯了难。

马宝来曲阜,平均每个骑兵带了2-3匹马,运送这些银子倒是没问题。问题是如果用马运送银子目标太大,很容易被人发现。

思来想去,他感觉还是走运河比较方便。

230万两银子看着多,其实放到漕运上没有多少,不容易引人瞩目。

于是马宝将银子藏在粮食间,外表根本看不出来,除留少量亲兵在船上守卫外,大部分亲兵都在岸边,分散尾随护送。

他书信一封派人送给方光琛,请他做决策,帮忙在天津卫接应。另外书信一封给吴三桂,向吴三桂报告这次的收获和情况。

作为吴三桂手下心腹大将,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要向吴三桂汇报,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至于所有参与这次行动的亲兵,每人也都获得了100两赏银。

马宝还特别强调了,这是吴三桂的意思。

孔府。

经过洗劫,衍圣公府上下一片狼藉。

孔胤植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向密室。看看他写的贺表还在不在!

这玩意要是被抢走了,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万幸,贺表还在,衍圣公暗自松了一口气,赶紧把这玩意给烧了。

做完这些,孔胤植才开始关心其他事情。

偌大的衍圣公府,辛辛苦苦几十辈积攒下来的家底被洗劫一空,

他本人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赏了一个大鼻兜。“李闯贼,我跟你势不两立。”

缓过神来,孔胤植问身边下人:“阮守备怎么样了?”

“回衍圣公,阮守备……跟麾下300多人,全部被流贼……杀了”

孔胤植倒吸一口凉气。

随即又问,“孔闻籍和众位大人呢?”

“混乱中,全被杀了。”

听到这里,孔胤植的内心反而有点庆幸起来,庆幸死里逃生,保住了一命。

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喊来了管家。

“快,取纸笔来!”

“我要报官”想到孔闻籍已经死了。

孔胤植随即改口,“不,我要给内阁写公文,给陛下上书,我孔家遭遇了千年浩劫!”

孔胤植双手伸向天空,申述着自己的冤屈。

等写完奏疏,孔胤植召集府内所有人,义愤填膺的说道,“孔府遭此劫难,是我的奇耻大辱。我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向陛下讨要一个公道。”

“请陛下给我们主持公道!”

“坚决不能放过他们!”

“对,请朝廷发兵缉拿这些闯贼,将他们全部处死!”

“请衍圣公替我们做主!”

众人义愤填膺。

孔胤植示意众人安静。“现在所有人,都赶紧去统计损失,我要上报朝廷。”

大家也都知道,失去的财产很难追回来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