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文章全文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文章全文

山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很多网友对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非常感兴趣,作者“山泽”侧重讲述了主人公朱标朱元璋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恐怕将来就连徐达、汤和这些沙场老将,也不得不敬胡惟庸三分。”见老朱表情有些不满。朱标跟着解释道:“父皇,儿臣先前也都说过了,就是要让胡惟庸的权力达到顶峰。”“如此他才会愈发肆无忌惮,你也好看清楚他到底是个什么心肝。”“若不这样,以胡惟庸现在的罪过,倒是勉强能将其处死,可这样的罪过想要裁撤丞相制度,也是稍微牵强了些......

主角:朱标朱元璋   更新:2024-02-08 02: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文章全文》,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网友对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非常感兴趣,作者“山泽”侧重讲述了主人公朱标朱元璋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恐怕将来就连徐达、汤和这些沙场老将,也不得不敬胡惟庸三分。”见老朱表情有些不满。朱标跟着解释道:“父皇,儿臣先前也都说过了,就是要让胡惟庸的权力达到顶峰。”“如此他才会愈发肆无忌惮,你也好看清楚他到底是个什么心肝。”“若不这样,以胡惟庸现在的罪过,倒是勉强能将其处死,可这样的罪过想要裁撤丞相制度,也是稍微牵强了些......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文章全文》精彩片段


“定然不会,此次毕竟是皇后召你们入宫,纵然失礼也不会怪罪。”

“只不过女儿,若万分有幸,太子准你与吕氏一同嫁入东宫,今后你可一定要谨慎,不可再像今日这般失礼了。”

“爹,太子会让女儿进宫服侍吗?”

“刚才你也说了,吕家那丫头很聪明。”

“没准太子对吕氏满意,高兴之下,连带一同迎娶你也说不定。”

虽然这个可能性在詹同看来也是微乎其微。

可见自家女儿哭得梨花带雨,心中不忍,他自然要想办法宽慰。

然而听到詹同这话。

詹氏忙擦去脸上泪水,起身便要朝门外走去。

“若太子当真不嫌弃,女儿现在就去学习礼仪,将来一定不会像今日这般出丑。”

詹氏说完,径直走出房门,前往后院找嬷嬷学习礼仪。

直到詹氏走出好远,詹同这才很是惆怅的叹了口气。

詹家同吕家一样,都是数百年的望族。

吕本在朝堂战战兢兢,他詹同何尝不也是如履薄冰。

和吕本想的一样,本以为这次自己女儿若真能成为太子嫔,那他在朝堂中的处境也会好上许多。

可现在看来,一切都不可能了。

日暮西斜。

一下午的时间,吕本心情大好,连喝了两坛子美酒。

而詹同心情低迷,同样喝了不少,只不过不是美酒,而是苦茶。

至于皇宫中。

除了常氏对选妃极其上心之外,朱标、老朱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老大,明日就由你来宣布左丞相的人选吧。”

“好。”

饭桌上,老朱端起小碗,往嘴里扒拉饭菜的同时,随意说着。

毕竟是自家人,老朱也不在意什么帝王威仪。

而朱标也很是随意的应了一声,一边给常氏夹菜的同时,一边扒拉着自己碗中饭菜。

“对了老大,詹家、吕家的丫头,你可有相中?”

“若是相中了,明日便一道宣旨赐婚。”

“东宫再来个侧妃,常家丫头也能清闲一些。”

“等用过膳后,儿子便命人写圣旨。”朱标随意说着。

“好。”

放下碗筷,老朱伸了个懒腰后。

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朱标严肃说道:

“明日胡惟庸进位左丞相后,那百官之中,便没有人能与之相提并论了。”

“胡惟庸的学生涂节正是御史中丞。”

“如此一来,中书兰台尽在胡惟庸之手,官员的任免、考核,也都在胡惟庸一人身上。”

“恐怕将来就连徐达、汤和这些沙场老将,也不得不敬胡惟庸三分。”

见老朱表情有些不满。

朱标跟着解释道:

“父皇,儿臣先前也都说过了,就是要让胡惟庸的权力达到顶峰。”

“如此他才会愈发肆无忌惮,你也好看清楚他到底是个什么心肝。”

“若不这样,以胡惟庸现在的罪过,倒是勉强能将其处死,可这样的罪过想要裁撤丞相制度,也是稍微牵强了些。”

“咱知道!”听到朱标还在给自己解释。

老朱很是不耐烦的打断道:

“你这办法咱也同意,咱只是想告诉你,你小子多留心一些,别到时候玩砸了!”

“父皇放心。”

见朱标满是笃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老朱虽然还想继续提醒,可想了想还是就此作罢。

朱标脑子的确好使,可就是太顺了些。

若是在胡惟庸这事儿上,能让朱标浅浅栽个跟头,对朱标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儿。

再者说了。

区区一个胡惟庸也翻不了天。

就算把天捅破了,还有他朱元璋给朱标兜底。

星夜斗转,夜色渐深。


“是.....”

常氏俏脸微红,很是害羞的垂着脑袋。

而马皇后也不见怪,握住常氏的手微微用力,温声说道:

“这孩子可是朱家的长房长孙,你可要保重身体。”

“还有,老大处理政务的时候,你别跟他守到半夜。”

“照顾好自己的身子才是最主要的!”

“是....”

常氏突然想到了什么,美眸微动,似下了好大的决心般向马皇后说道:

“娘,如今儿媳已有身孕,伺候兄长也多有不便。”

“是否再为兄长寻个侧室?”

被常氏这么一说。

饶是马皇后也不由有些惊讶。

毕竟女子,特别是后宫中的女子,都希望丈夫的恩宠在她一人身上。

常氏能如此大度,主动提出为朱标选一门侧室,这也让马皇后感到有些诧异。

“好孩子,心胸宽广不愧是将门之女。”

“不过我和你们父皇的意思是,等你诞下一名皇子后,再给标儿寻个侧妃。”

常氏也不是痴傻之人,听到这话,当即便明白马皇后的意思。

毕竟朱标是大明的太子,那朱标的孩子就是大明的第三代君王。

马皇后能如此,无疑是让她将来皇后国母的地位变的无可撼动。

不得不说。

对于常氏,老朱和马皇后更像是父母疼爱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常氏。

见常氏一时感动,眼中甚至闪烁着亮光,马皇后轻轻拍着她的手,柔声说道:

“你父皇那碗白粥估计明天才能送来。”

“今天你就先在娘这里休息。”

“是....”

........

太子东宫

当看到朱标额头渗着血的纱布,老朱心中莫名感到一阵绞痛。

他宁愿这伤口出现在自己身上,也不愿朱标受半点损伤。

可恨的是,朱标头上的伤口还是他亲手砸的。

“把夜宵放下就出去吧。”

听到脚步声,朱标头也不抬吩咐道。

当注意到没有回应,朱标这才将视线从桌上抬起。

“爹?”

“标儿,你....”

见老朱盯着自己额上伤口,喉咙蠕动却半晌都没说出话来。

朱标满不在乎应了一声。

“不妨事,皮外伤而已。”

“标儿,咱过来是....”

“爹,裁撤丞相一事,儿子还想和你商议一下。”

朱标不想见老朱难堪,当即便转移话题。

父子俩吵架也是难免的。

而且老朱毕竟是大明的皇帝,如果自己揪着老朱的错处不放,还让老朱这位历经沙场的皇帝给自己道歉,那还是真的恃宠而骄。

“爹,您当真想好要裁撤丞相制了吗?”

“嗯。”

提及国事,老朱眼中心疼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帝王独有的深邃沉着。

“起初咱只是有这个念头,不过今天咱发现丞相制非裁撤不可!”

“如今李善长为左相,胡惟庸为右相,朝廷大事尽数落在他们师生二人手中。”

“就说这次,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涂节等人状告刘伯温乃是诬告。”

“可朝廷上下,数百文武竟无一人为刘伯温辩解。”

“这也足以证明这二人的丞相之权几乎大到可以欺天!”

虽然此次涂节等人弹劾,老朱也想借此机会好好敲打刘伯温。

可敏锐的政治直觉让他一眼看出当前朝堂中存在的乱象。

也是因此。

对于丞相制度,老朱是非裁撤不可了。

“既然爹你已经决定,那儿子便说说自己的想法。”

“丞相制可以裁撤,可要寻找合适的制度代替才行。”

将早就拟好的内阁制递给老朱后,朱标继续说道:

“内阁制。”

“从朝中大臣中挑选有能者,让他们进入内阁。”

“朝中政务,内阁众人先行拟定出个章程,随即报于皇帝总裁。”

老朱眉头微皱,粗略看了眼朱标递来的折子后,沉声说道:

“若是如此,不就是将丞相的人数增加,然后换个名字吗?”

“丞相权力过盛,威胁皇权。”

“那进入内阁的官员依旧是手眼通天,可迫皇权。”

“并非如此。”朱标微微摇头,继续解释道:

“简单来说,是将原本丞相的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分割出去。”

“决策权,回到皇帝手上,行政权归还给六部,至于议政之权便是交给内阁官员了。”

见老朱听后,再次翻开折子。

朱标紧跟着解释道:

“和丞相不同,内阁的官员没有决策权,他们只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这便断绝了他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可能,也彻底断了相权威胁皇权的可能。”

“父皇,如今文官的顶点是丞相,想要做到丞相的位置,少则十年二十年,多则一生。”

“而内阁却是不同,但凡有才能者,无论官职高低均可入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入阁的官员依旧受其上司的制约。”

“更重要的是,无论官职高低,均可入阁,这对文臣来说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天下士子、朝中百官又岂能不趋之若鹜?”

对于最后一点,老朱相当心动。

因为这样,就好像给天下读书人设立一个看似触手可及,可实际上却遥不可及的目标。

原本为官数十年才能做到丞相,伴君王左右。

可如今一旦入阁,便能直接能成为天子近臣。

这对朝中任何一个官员都是极大的鼓舞。

仔细翻看内阁制后,朱元璋合上折子,再次开口说道:

“内阁的确要比丞相制度稍好一些。”

“可是标儿,内阁刚刚建立之初,是可以保证入阁官员的纯粹。”

“可是随着时间推延,入阁官员的权利是否会日益膨胀,直到与如今的丞相一样,甚至威胁到皇权?”

不得不说。

虽然老朱是泥腿子出身,可政治目光却长远的可怕。

历史上的内阁制雏形出现在建文四年,永乐年间发展完善。

而老朱所说的,内阁大臣会逐渐演变,直到像如今的丞相一样威胁到皇权,这样的现象在明朝中后期也的确发生了。

“标儿,如果内阁只能在创立之初保持纯粹,那也就没有必要设立了。”

“毕竟咱裁撤丞相制可不是为了你。”

“凭你的才能手段,咱根本不担心将来会有权臣威胁到你的皇帝权力。”

“咱担心的是后世儿孙。”

“你我都不能保证,咱大明的后世儿孙都能像你一样宽严有度。”

“若是后世儿孙羸弱,将来无论是丞相、还是内阁,都可能欺到皇帝头上。”

“所以标儿,有没有可能,在裁撤丞相之后,不设立内阁,朝中政务均由皇帝总裁?”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