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品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是作者“文盲写小说”写的小说,主角是崇祯王承恩。本书精彩片段:拿出一封信,拼命挥舞。(PS:明代公文名称特别多,为了方便阅读以公文代替。)城墙上的守卒见状迟疑片刻后大喊:“将公文放入篮中,随后退到二十步外。”随后,守卒将一个篮子用绳子绑好,将篮子沿着城墙下放。等张远将公文放到篮子里面后,拽着绳子往上提。张远后退二十步的同时,开始对铁门关进行侦查。城墙上的守卒比往常多,旌旗也多了不......
主角:崇祯王承恩 更新:2024-06-13 18:06: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品》,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是作者“文盲写小说”写的小说,主角是崇祯王承恩。本书精彩片段:拿出一封信,拼命挥舞。(PS:明代公文名称特别多,为了方便阅读以公文代替。)城墙上的守卒见状迟疑片刻后大喊:“将公文放入篮中,随后退到二十步外。”随后,守卒将一个篮子用绳子绑好,将篮子沿着城墙下放。等张远将公文放到篮子里面后,拽着绳子往上提。张远后退二十步的同时,开始对铁门关进行侦查。城墙上的守卒比往常多,旌旗也多了不......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是一本十分耐读的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作品,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文盲写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588章 八旗兵西进,作者目前已经写了1208883字。
除了结果虚构,过程很真实,但是一天只更一章得加油
不错,内容精彩,此书非常喜欢!
太带劲了,让人上瘾,上次有这种感觉的还是《绍宋》!
第444章 吕大器的谋划
第445章 与人斗,其乐无穷
第446章 吃瓜
第447章 高起潜回京
第448章 百姓不卖粮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凡有贪墨者,一经发现立即处死。”
“另,官府诚邀能人志士治理鼠疫,赏银若干。”
差役朗诵完之后,又用白话解释了一遍。
听完衙役的解释,老百姓们你看我,我看你,感觉像做梦一样。
高高在上的万岁爷,竟然在关心他们这帮屁民。
不但关心,甚至发银子!
历朝历代的皇帝只会收银子,从来没发过银子。
万岁爷简直是开了天恩!
他们就像旱了很久的土地,忽然遇到一场好雨;流浪在外的游子,突然收到了家书。
那一刻的内心,无法形容。
他们还没来得及感动,兵部的差役们就到了。
“流贼将至,屯兵备战!”
一张张募兵的告示粘贴在墙上,身体条件,饷银,口粮标准写的清清楚楚。
由于募兵标准降的很低,囊中羞涩的百姓纷纷走上前报名参军。
一时间整个京师忙了起来。
......
乾清宫。
一道道密信由东厂太监送入殿内,看着上面的数字,崇祯松开紧锁的眉头。
钱到手了,他也放心了。
成国公府抄出黄金十一万两,白银九十三万两,其他财产折银近三百万两。
两百多年的积蓄竟然如此丰厚...
昨夜的战果更加可观,他从勋贵大臣手中“抢”的东西全部折银大概有四百多万两。
而且不排除某些勋贵将财产埋在某个地方,根本没有装车带走。
加上那些,七八百万两绝对是有的。
“李阁老!”乾清宫内,崇祯稳坐龙椅。
“臣在。”
李邦华刚回内阁拟完旨就被喊了回来。
“太子到哪了?路上可还顺利?”
“回陛下,昨夜已到通州一带,正朝直沽行进,一路顺利。”
“嗯,吴三桂呢?”
“这...”李邦华不敢抬头直视崇祯。
他怕崇祯生气,吴三桂带着三十万军民,每日走五十里已是极限。
根本指望不上他们。
“算了,把拖欠唐通的饷银,粮饷都抓进时间置办了。至于关宁军的饷银...”崇祯沉吟片刻。
“告诉吴三桂,让他们来京师自取,现在京师腾不出人手运送钱粮。”
“遵旨。”
崇祯左手拄着下巴认真思考。
内阁已经搞定,太子也暂时安顿好了,钱也有了,眼前的麻烦只剩下李自成。
李自成会投降吗?
不会!
先不说他对宗室诸王做了什么,就凭挖明祖陵和在陕西称帝这两件事,死一百次都不够。
所以他绝不会投降,就算投降也是名义上的投降。
既然不投降,就只能硬刚了。
怎么刚?
笼络民心。
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京师三大营的士兵根本守不住城池,挡不住流贼。
可朝廷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把百姓的心伤透了。
徭役赋税,瘟疫流民,天灾人祸。
这些事,朝廷一件也没处理好。
治民需要恩威并施,朝廷这些官吏只有威,没有恩。
百姓不是傻子,分得清谁好谁坏;他们不是受虐狂,不会帮助施暴者。
要想笼络民心,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李阁老,守城需要民心,你觉得如何笼络民心?”崇祯问道。
李邦华已经知道了锦衣卫张贴告示的内容,顺天府衙的告示他也看过。
说实话,他被崇祯发钱的行为震惊了。
纵观古今,朝廷体恤百姓无非两种表现:减免赋税,赈灾发粮。
直接给百姓发钱简直闻所未闻!
别说百姓,就连他这个朝廷大员都颇为佩服。
他知道,无论发钱还是杀贪官,目的只有一个:笼络民心。
“陛下,外面张贴的告示臣看过了,颇为感动。京师最近流传着一首关于流贼的诗,臣猜测也是出自陛下之手。”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朕的将士不是死在敌人手上,而是死在你这个户部侍郎手上!”
“来人,将王正治验明正身,斩首示众,诛三族,抄没的家产送往顺天府衙助京师百姓治理鼠疫。”
王正治听罢直接昏死过去。
得到皇帝的命令后,刽子手立刻行刑。
顷刻间,整个法场鲜血四溅,尸体遍地。
附近的官员纷纷捂住口鼻,看不出脸色到底是厌恶还是恐惧。
周围的百姓已经沸腾了。
“陛下圣明!”
“杀得好!这些贪官污吏全都该死!”
“杀得好!杀得好!杀得好!”
百姓们纷纷伸出右手,紧握着拳头在头顶上挥舞。
那一刻,响彻云霄!
负责警戒的士卒纷纷变色,面对如此数量的百姓,他们感受到了恐惧。
恐惧像是会传染,随着百姓声音越来越大,他们拿武器的手开始颤抖,身体也随之晃动。
崇祯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无语。
这些兵卒的气势竟然被百姓压了一头,战力可见一斑!
他伸出双手示意众人噤声,整个西四牌楼瞬间安静下来。
崇祯隔空指向台下的百姓,朗声说道:“朕自登基以来灭阉党,守辽东,抗天灾,伐流贼。不求有功,但求无愧于大明子民和这江山社稷!”
“现流贼势大,直奔京师而来,京师告急!”
“朝廷为何把他们称为贼?”
“嘴里喊着善待百姓,冲锋时却让百姓在前,逃跑时让百姓殿后。”
“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他们举着均田免粮的旗,逼良为匪,屠戮孩童,乃至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你们愿意当流贼吗?”
围观的百姓们先是一愣,不知道该不该回答皇上的话。
崇祯继续说道:“朕本可以迁往南京一走了之,但放不下这京师百万黎民。所以朕决定固守京师,等待勤王之师。”
“流贼虽巨,但朕的背后有千千万万的大明子民,敌人纵有百万雄师,朕也毫不畏惧。”
“他们若敢战,那京师城下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朕以天子之名昭告京师,即日起募兵备战,抵御流贼!”
...
崇祯慷慨激昂的说完这番话后,整个西四牌楼先是短暂的安静了片刻,随后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百姓们无比激动,纷纷用怒吼和夸张的动作发泄心中的情绪。
这一刻,他们等太久了。
在此之前他们是迷茫的,不知道该为谁而战。
甚至觉得流贼来是一件好事,帮着他们把那些贪官污吏全都杀死。
在他们心中,皇上是好的,也该效忠皇上。
但朝堂上这伙人是坏的,他们欺负平民,压榨百姓,贪赃枉法无恶不作。
皇上看不到吗?看到了为什么不管?管了为什么没效果?
百姓们迷茫了。
今天崇祯的一番话,将他们内心的血性重新点燃。
“募兵备战,抵御流贼!”
“募兵备战,抵御流贼!”
百姓们疯狂的挥拳,肆意的怒吼,宣泄着压在心底的血性。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吩咐王承恩留下来摆摊,自己则回宫休息。
皇帝的御驾刚刚离开,太监宫女们便扯开嗓子喊道:“来瞧一瞧看一看,皇家御用之物便宜卖了啊!”
“万岁爷用过的痰盂,写字的毛笔,还有吃饭的筷子,只要价格合适就能带回家。”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购买金额前十的人可以免费获得参观皇城的资格!”
“没获得资格的人也别着急,一千两,每人只要一千两银子就能进入皇城游览半日。皇室出品必是精品,老少皆宜童叟无欺!”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方岳贡攥着拳头,狠狠的咬着牙齿。
百姓在流贼眼睛里已经不是人了,甚至猪狗不如。因为流贼不会用猪狗在前面当挡箭牌!
“流贼刘芳亮部已到达京师西南五十里处,预计明日抵达京师城下。”
“通州官仓的粮食已经全部运抵京师,存放在离京的勋贵和朝臣家中,并派有重兵把守。漕运已全部停运,所有船舶离开通州停靠在天津码头。”
“勇卫营昨夜回京,除一人受伤外,并无其他损失,此次出征共斩杀流贼探马二十七人,俘获流贼两人,战马二十九匹。”
勇卫营的战报按理说会直接送到皇上手里,但是他们的粮饷和杀敌的奖励同京营一样归兵部办理。李邦华得知后为了振奋军心,选择念出来。
“左都督刘文耀及麾下一万三千兵马已到天津城外,预计三日后抵达京师。考虑到届时流贼已经围城,臣提议让刘文耀驻守天津,等待时机。”
“太子乘船入海,现已到达海州附近,诸事顺利。”
随着一封封塘报从李邦华的嘴里念出来,朝堂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
虽然早就知道流贼会来,但真正来到时候人们还是会表现出畏惧。
流贼的所作所为早已传遍了京师。
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想法:京师,守得住吗?
守住了还好,若是守不住,结果会怎样?
抢钱?抢粮食?抢房子抢女人?
会杀人吗?
还是说...会被屠城?
崇祯面无表情,表现的很平静。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已经做了,结局如何全看天意!
况且他是皇帝,是百官和京师的主心骨,不能表现出任何惊慌。
“李阁老,这些天招募了多少百姓?”
“回陛下,共招募百姓七万八千二百四十七人,均已配发武器。但盔甲不足,工部又忙于制作纸壳火药,只能暂时这样。”
崇祯皱着眉点了点头。
京师现在满打满算还有八十万人,募兵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已经够多了。
盔甲的事他也没办法,无论暗甲还是棉甲,制作都很繁琐,一时半会做不出多少来。
等等...
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李阁老,范尚书,退朝后你们来一趟乾清宫,朕有事需要确认一下。”
“臣遵旨。”
“方尚书,迁徙了多少百姓?”
方岳贡出班拱手:“回陛下,京师方圆五十里的百姓已经全部迁入城内,五十里之外的地方...鞭长莫及。迁入城内的百姓少部分安置到百姓家闲置的房子里,大部分没有去处,露宿街头。”
崇祯点点头,没说什么。
没办法,不可能每个百姓都有地方住。好在已经到了三月中旬(农历),虽然还很寒冷,但没有二月时的那般冷。
京师的三月干旱无雨,露宿街头也能承受。
“好了,诸位回去后准备一下,明天与朕一起登上城楼,看看流贼到底长什么样子!”
“退--”王承恩的话刚说出一半便被打断了。
“陛下!”文臣里站出来一个人。
“臣弹劾定西伯唐通!”
崇祯愣了下,弹劾?
听到这两个字他眉毛一抖,起了杀心。
都什么时候了还搞弹劾那一套,这特么不是搞内讧吗!尤其重要的是,他要弹劾的人是在居庸关抵挡李自成十多万大军的唐通。
历史上的唐通先投降李自成,后投降多尔衮,从这些表现看他必须死!
但不是现在,更不是这个时候。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可悲,可恨!
他本想过些天再让李若连接管锦衣卫,毕竟锦衣卫内部关系错综复杂,一旦高层有所变动,内部肯定会乱一阵子。
现在,他的想法变了。
赶快让李若琏接管锦衣卫,否则在吴梦明这个家伙的带领下,锦衣卫将毫无作为。
分析清楚后,崇祯吩咐门外的王承恩:“王承恩拟旨,锦衣卫都指挥使吴梦明失职失察,现革去其指挥使一职,押往诏狱听候发落。”
“东厂提督王之心犯失职之罪,念在其忠心耿耿,又在朝堂之上捐助饷银,暂且绕过。命其三日内破获行刺一案,戴罪立功!”
“至于锦衣卫都指挥使的缺,由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补上。”
“勇卫营护驾有功,参将庞子晋官升一级,赏银五百两;其余人等,各赏赐五两白银。”
“暂且这样吧!”
吴梦明无话可说,跪地领旨:“罪臣吴梦明谢陛下隆恩!”
不等他把话说完,王承恩便让门外的锦衣卫将吴梦明押了下去。
两个锦衣卫非常现实,他们丝毫不顾及这位前锦衣卫指挥使的面子,直接用绳索将吴梦明捆结实,推搡着往宫外走去。
王之心先是跪地领旨,随后长跪不起汇报情况:“陛下,行刺一案现有重大发现,臣跪请陛下圣听。”
“朕在听。”
随后,王之心将定国公府中看到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定国公府偏院内的尸体是一具男尸,年纪在二十岁左右,穿着定国公府上家丁同款的衣服。
眉心中间而亡,尸体旁边放着一张弓和两支箭,再无他物。
“你觉得谁是幕后真凶?”
“此事关系重大,臣不敢妄言。”
“那就查,狠狠地查!查不清楚都不许睡觉!”崇祯怒道。
身为一朝天子,竟然在京师遇刺。
如果没有罩甲保护很可能已经挂了。
幕后之人明目张胆的行刺皇帝,简直胆大包天!
“王承恩拟旨,天子遇刺,太子南迁,今夜京师戒严!为确保太子安全,三大营除守城人外,其余人等在皇城外驻守;巡捕营,锦衣卫,东厂在午门外集结待命。另从东厂和锦衣卫各抽调一千人,准备护送太子去往南京。”
“遵旨!”
等崇祯说完旨意,王之心小心问道:“陛下,定国公府现已被重重包围,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抄家的事办的怎么样了?”崇祯没有回应王之心,而是问起了抄家的进度。
“回陛下,魏藻德和王正治的家已经被查抄,成国公府还未来得及查抄便听闻陛下遇袭。”
“限你们两个时辰内将成国公府查抄干净,否则数罪并罚!至于定国公...朕累了,明天再说。”
“遵旨,臣告退。”王之心不敢逗留,施礼后迅速离开。
随着殿门关闭,崇祯闭着眼睛复盘今晚的计划。
穿越来的第一个夜晚太重要了,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那么他就能挽救大明半壁江山。
“王承恩,把庞子晋喊来。”
崇祯和庞子晋在乾清宫内密谈了半刻钟,等庞子晋离开,已是日暮西山。
看着将要落下的太阳,崇祯深吸几口气。
生死存亡,就在今夜!
今晚上有三件事,任何一件都不能出差错,否则将前功尽弃。
第一件事是太子南迁。
他是大明的未来和希望,不能出任何差池。
第二件事是灭陈演和光时亨满门。
杀他们既是泄愤,也是他全部计划的一部分。他们不死,后面就进行不下去。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随着叫卖声响起,附近看热闹的百姓瞬间围了过去。
不差钱的人纷纷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银子购买。没钱的人站在地摊前不停地观察摩挲。
附近警戒的兵卒维持秩序的同时也好奇的往里看,毕竟普通人一辈子也没机会接触皇室物品。
在现场监斩的刑部侍郎张忻,大理寺卿凌羲渠,右都御史施邦曜对视一眼,表情各不相同。
凌羲渠和施邦曜一脸担忧,担心此事传出去不好听,有损皇家颜面。
刑部左侍郎张忻则是冷漠中夹杂着一丝戏谑。
他在想,历史上有摆摊卖东西的皇帝吗?
有,且多是昏君。
东汉灵帝刘宏,宋少帝刘义符,还有大明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有他们做榜样,崇祯会怎样?
看来,朱家王朝要走老路了!
崇祯回到乾清宫简单吃了午饭,随后直接去往德胜门。
明代京城有十六个城门,内城九个,外城七个。
德胜门在西北方向,军队出征时都走这个城门,此门谐音“得胜”,寓意自明。
历史上,李自成进攻北京时先是攻打西直门。
西直门守将吴麟征用土石把城门洞子堵了个严严实实,李自成随后改打其他城门,最后由德胜门进入北京。
崇祯顺着台阶迈步登上城墙,放眼远眺。
天地无垠,入目荒凉。
脚下的城墙高有四丈,顶部宽有三丈,能并排跑十辆马车!
守城的兵丁纷纷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直视。
崇祯走在前面,新任京营总督范景文跟在身后,东厂太监王德化紧随左右。
(崇祯给每个城门都配置一名武官和一个守城太监,表面上看似能互相监督,实际上武官反感太监,太监嫌弃武官,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皇爷,城墙上寒风刺骨,请陛下移步城门楼,奴婢在里面烧了炭,里面暖和。”王德化谄媚道。
崇祯瞥了他一眼,考虑是现在杀他还是待会再杀。
史书记载,李自成兵临城下后,兵部尚书张缙彦见大势已去,主动将内城的正阳门打开,带领百官亲自迎接,同时还劝说李自成在北京重新登基为帝。
司礼监太监王德化则亲自带领部下打开德胜门,跪迎李自成进城。
这厮身为皇帝内官,不尽忠也就罢了,跪舔李自成是几个意思?
崇祯停下脚步,面无表情的问道:“炭从何来?”
王德化愣了下,有些不解的回答:“回皇爷,这些炭是奴婢在兵部领的。”
“领了多少?”
“二百斤。”
“二百斤够用吗?”
王德化以为崇祯在关心他,有些感动的说道:“皇爷,够了!臣每天只烧十余斤炭,这些能用半月还有富余。”
“呵...”崇祯冷笑不止,他伸手抓住旁边一个守城士兵的脖领子,直接将他拖拽到王德化面前,冷声问道:“他可有碳取暖?”
“没有。”王德化毫不犹豫的说道。
别说这人只是一个普通士卒,就是七品把总也没有炭火取暖,能烤火的六品起步。
“既然没有碳取暖,你为何说够了?我大明守城的将士们不是人吗?你身为内官,不但不为朕解忧,反而借着朕的名义压榨守军,行奢靡之事。”
“实在可恨!”
王德化前一刻还在享受着崇祯的关心,没想到后一刻就被定了罪。
他感觉天塌了。
见皇上生气,王德化立刻下跪:“皇爷恕罪,臣并非有意独享炭火,兵部户部缺少钱粮,炭火供应不上。”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