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人在监狱造机甲,我震惊全球!》主角周扬林培元,是小说写手“卫校大叔”所写。精彩内容:数理双料博士高材生,却被陷害入狱;没想到入狱第一天,他就觉醒了全能科技系统,更没想到的是,第一个奖励就是一代机甲制造技术……...
主角:周扬林培元 更新:2024-01-21 05:4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扬林培元的现代都市小说《人在监狱造机甲,我震惊全球!》,由网络作家“卫校大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人在监狱造机甲,我震惊全球!》主角周扬林培元,是小说写手“卫校大叔”所写。精彩内容:数理双料博士高材生,却被陷害入狱;没想到入狱第一天,他就觉醒了全能科技系统,更没想到的是,第一个奖励就是一代机甲制造技术……...
网上直播间中,观看人数立刻突破千万,许多人都在交流议论着。
“这投入不小啊,比亚迪这次是下血本儿了,我更加好奇,他们到底要发布什么,难道是传说中的电动超跑。”
“有这个可能哦,不是一直传闻,比亚迪也准备造超跑的吗?”
“也只有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发布会,才配得上超跑了。”
众多观众,推测最多的还是比亚迪将会发布全新的汽车。
谁让比亚迪就是个造车公司。
现场的倒计时也停止,光束定格,打在舞台上。
伴随着激昂的音乐,一个人走上舞台。
是武琛。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武琛身上。
镜头前的数千万观众,还有现场的行业大佬,记者,所有人都在好奇,比亚迪搞这么大阵仗,到底是要发布什么,而现在这个谜题要揭晓了。
武琛也不怯场,简单的开场白之后,背后的大屏幕开始播放视频。
“各位,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比如在高速上,当你的电动车续航还有几十公里的时候,你距离下一个服务区还有很远。”
“当你运气好,艰难抵达服务区的时候,你却发现充电桩坏了无法使用。”
这番话一出,无数观众纷纷露出我就猜到的表情。
没跑了,比亚迪肯定是要发布全新的电动汽车,而且这次的主打一定是续航。
武琛继续道:“还有当你的手机快没电的时候,你却找不到一个充电宝。”
“亦或者,当你使用无人机,拍摄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时候,却受制于电池续航,不能拍摄太长时间。”
“在生活中,因为电量不足产生的焦虑,无时无刻的存在于我们身边。”
配合大屏幕上的视频,武琛的一番说辞还多了几分趣味儿,引发现场不少爆笑声。
但是不少人心头却冒出了疑问。
一开始说电动车续航还靠谱,可是接下来说到手机电池,说到无人机续航,说到生活中很多电池的情景,似乎就有些跑题了。
“我去,怎么废话这么多,赶紧的上新车啊。”
“就是,我是来看新车的,不是听你闲扯的。”
“楼上的稍安勿躁,这种发布会,东拉西扯那是基本操作啦。”
而现场各方大佬,还有记者,也是流露出兴趣乏乏的表情,除了一些主机厂,尤其是特斯拉亚太区的总裁,听得极为认真。
在电动车行业,比亚迪绝对是特斯拉的有力挑战者。
不过作为世界电动车行业的绝对龙头老大,特斯拉其实也没太把比亚迪放在眼里。
非是轻敌,实在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更被说现在特斯拉都已经国产了,价格下探,更是把各大电动车企业打的落花流水。
视频结束,武琛朗声道:“那你们有没有幻想过,如果有一天,电动车充一次电,可以跑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手机充一次电,也能用上好几个月,这样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世界?”
“那么接下来,就请我们一起遇见未来!”
武琛兴奋的一挥手,背后的大屏幕上伴随着倒计时,澎湃的音乐,最后,出现了一个如芯片般的电池。
“这,就是我们比亚迪和矩阵能源合作生产,拥有自主产权的新一代碳纳米管电池,龙芯电池!”
此话一出,现场一片目瞪口呆。
谁也没想到,比亚迪搞这么大阵仗,最后发布的不是电动车,而是电池。
小说《人在监狱造机甲,我震惊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电池而已,至于这么隆重的吗?
直播间里,看到龙芯电池的那一刻,已经是一片哗然。
“搞什么飞机,不是发布汽车的吗,怎么发布电池了。”
“就是,我还等着看超跑呢。”
“希望比亚迪能把超跑价格打下来,让咱们人人法拉利,也能过一把超跑瘾。”
而现场众人,好奇的看着大屏幕上出现的龙芯电池,同样是满脸问号。
“这电池怎么是这个样子的,方方正正的,好像是芯片一样。”
“对了,刚才武琛说什么来着,谈什么电池来着,不是锂电池吗?”
“不知道啊,我也没听清楚,可能是比亚迪研发的新电池,看这样子,跟刀片电池应该也没多大区别吧。“
画面并未标注龙芯电池的大小,所以直观的看不出电池的大小。
众人议论纷纷。
武琛故意卖了一会儿关子,才从口袋里摸出一片龙芯电池,高高举起,朗声道:“各位请看,这就是龙芯电池。”
镜头在武琛手指之间聚焦,大屏幕上,清晰的显示出了这块龙芯电池。
看到电池的这一刻,无论是现场,还是直播间内,都是一片哗然。
“这就是龙芯电池吗,怎么这么小。”
“就是,我还以为好大一块呢,这怎么搞得真像一块芯片一样。”
“不管外形如何,如果这玩意儿真是电池的话,能有多大的容量,一千毫安?”
“一千毫安,大哥你是在开玩笑吗,这么大一点儿,撑死了几十毫安。”
“合着比亚迪搞这么大的阵仗,就是为了发布一个纽扣电池?”
现场众多记者,还有行业人士,也是满脸的不解,不明白比亚迪在搞什么鬼。
他们实在看不出,这么大一块儿电池,能有什么科技含量。
关键是容量,电池搞的再花里胡哨,容量才是关键。
难道比亚迪就想靠这么一个纽扣电池,解决电动车的续航问题。
这简直是搞笑。
众人议论纷纷。
坐在周扬旁边的余长宏忍不住嘀咕道:“比亚迪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难道这龙芯电池还有什么特别之处不成,不过这大小,若是容量大一些,倒是挺适合放在手机里的。”
说完,余长宏又对周扬道:“周先生,你怎么看。”
怎么看?
周扬心说我坐着看呗,不过这么半天了,他也觉得比亚迪搞得有些过了,卖关子也不是这么个卖法儿。
要依着周扬的想法,直接来个PPT就行了。
搞这么大阵仗,完全是花里胡哨。
这时,武琛朗声道:“我想现在大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这龙芯电池的容量是多少,我可以告诉大家,他的容量会超出你的想象。”
“这样,我们请几个朋友猜一下怎么样,雷总,您觉得呢。”
下面周扬无语,得,这又开始卖关子了,他都有走的冲动了。
镜头对准雷珺,雷珺想了想,一板一眼的道:“看体积大小,估计在几十上百毫安左右,不过王总搞这么大一个发布会,想必有什么特殊科技,所以我猜测三百毫安左右吧。”
现场也来了一些电池行业的人,听到雷珺的猜测,也纷纷点头。
就像雷珺说的,比亚迪搞这么大阵仗,若是真发布一个纽扣电池,那就太搞笑了,所以三百毫安还是很有可能的。
这么大一块电池,能够拥有三百毫安的电量,其实已经很惊人了。
武琛笑笑,道:“好了,那我也就不卖关子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小小一块龙芯电池,他拥有八千四百五十毫安的电量。”
小说《人在监狱造机甲,我震惊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哦?”
周扬一愣,那可以的话,一会儿倒是可以交流一下。
对面武琛忙起身给周扬继续倒茶,道:“不好意思了,这个客人王总请了很长时间,终于同意过来,所以王总有些激动,若是有怠慢之处,还请两位见谅。”
周扬淡淡的摆摆手,道:“有黑板吗?”
“黑板?”
武琛一愣,连忙点头道:“有的有的。”
说着,忙让人跑出去推了一块白板过来。
周扬起身,拿起一支马克笔,道:“你是做CTO是吧,我给你写一些东西,你来看看。”
说着,周扬在白板上写写画画起来。
“这是工艺流程图?”武琛看了一眼,立刻醒悟。
周扬微微点头,继续。
而李天舒则是脸色剧变,首个反应是把现场人都赶出去,不能让他们接触到这种碳纳米管电池的生产工艺。
但周扬还在这里,又是周扬自己决定写的,所以李天舒考虑一下还是没有这么做,而是上前,自己查看起来,虽然他看不懂。
“咦,周先生,这是生产什么的工艺流程?”武琛看了一会儿,疑惑问道。
周扬道:“电池啊。”
“电池?”
武琛一愣,忙摇头道:“不对吧,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电极浆料制备,涂布,极片冲切,叠片,组装,注浆这六个步骤,而您这个,完全不一样。”
对于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武琛可谓是再了解不过。
“当然不一样,因为这是一种颠覆你想法的电池生产工艺。”
周扬放下马克笔,道:“你估算一下,以你们公司现在的生产技术,能够完成这里多少步的工艺要求。”
周扬写的生产流程图,不仅写明了生产过程,还详细的标准了每一步生产过程的工艺标准,生产要求等等信息。
武琛托着下巴认真的看了半天,皱眉道:“周先生,我不知道您说的这种全新电池是什么样的,但就您现在写的工艺流程图来看,我们比亚迪大概能符合其中百分之四十的工艺要求。”
百分之四十?
这个数字,说实话还超出周扬的预料呢,他之前看了,觉得百分之三十就顶天了。
毕竟虽然都是生产电池,但碳纳米管电池,却是完全不同的电池。
“如果进行工艺升级呢?”周扬问道。
武琛摇头,道:“那要很多钱的,不过有些地方,的确可以通过工艺升级达到工艺要求,如果不计算投入的话,大概能达到七成吧。”
说完,武琛又连忙道:“我说的是不计投入成本的理想状况。”
简单来说,就是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了。
“和我想的差不多。”
周扬笑笑,又坐了回去。
比亚迪的技术实力,生产工艺,在国内绝对是顶尖,选择他们,周扬没选择错。
当然,有人要说了,军企呢,不应该比民企更厉害才对吗。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军企和民企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
就拿芯片来说,军企研究的方向是让芯片更耐操,稳定性更好,简单一句话,能用且好用就行,至于大小,几纳米什么的,军企完全不在乎,他们放芯片的地方又不像手机那样,就鸽子笼那般大小。
而民企就不行了,研究的肯定是性能,集成化,小巧化,具体到生产工艺,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什么军企的技术,随便就比民企领先二十年,拿来就可以给民企用,完全不现实。
国内做电池,比亚迪就是第一,这是不争的事实。
小说《人在监狱造机甲,我震惊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武琛狐疑的看着周扬,此时此刻,对于周扬所说的全新电池,他还真来了兴趣。
因为周扬连生产工艺流程图都搞出来了,而且似模似样的,不像是胡乱写的。
“难道市面上真出了什么新的技术?”
武琛忍不住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这方面的新闻。
但什么都没有。
问了一些朋友,倒是让武琛探听到了一些信息。
一个在中科院工作的同学,给武琛回了这么一条信息。
“别问,问就是没有。”
武琛心头狂跳,还真有了。
再抬头望向周扬,武琛表情已经是一变再变。
直觉告诉武琛,周扬知道什么。
周扬没再理会武琛,和李天舒低声交流着。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工艺,我可以组织人进行突破,投入应该不会小,但长久来看,这是必须的。”周扬道。
攻克一项技术,最大的收获并不一定是技术成果,而是在攻克这项技术的过程之中,培养的研究人才。
人才是无价之宝。
李天舒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那周先生,您初步估计,这一块需要多少投资?”
周扬认真的想了想,竖起一根手指。
“一千亿?”
李天舒微微点头,还不多。
如果投入一千亿,解决了碳纳米管电池的生产工艺,国家恐怕会乐疯了。
对于这种战略级投资,一千亿真是毛毛雨啦,为了推动电池能源发展,国家光新能源汽车都补贴了几千亿了。
周扬无语的看了一眼李天舒,道:“您大主任还真是把钱不当钱,我说的一百亿,不是一千亿,就这,我觉得也绰绰有余了。”
“多少?”
李天舒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急忙道:“周先生,一百亿,会不会太少了。”
按照李天舒的想法,解决这种有划时代意义的生产工艺,投个上千亿都是少了。
这就像解决芯片的生产工艺一样,只要能解决,投入个上千亿,还不跟玩儿一样。
“不少了。”
周扬笑笑,因为他已经从系统这里拿到了详细的生产工艺,如今就是要把这些东西落到现实中罢了。
李天舒将信将疑的点点头。
一百亿,一千亿什么的,李天舒也不决定和周扬争论了。
反正国家在这方面是全力支持,周扬要多少,给多少就行了。
“那这次的合作,周先生您是什么想法?”李天舒又问道。
周扬道:“可以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把比亚迪的电池生产业务剥离出去,以技术入股的形式纳入这家新公司,而后国家按比例出钱,进行投资,至于收益的话,按比例分红就行了。具体的占股比例,你们和比亚迪谈就行了。”
电池生产业务,是比亚迪的主营业务之一,他们还有其他很多的业务,比如汽车什么的。
周扬的想法,是完全可以把比亚迪的电池业务剥离出去,纳入一家新公司,这样既利用了比亚迪现成的电池生产技术,又避免了分家不明的问题。
“我明白了。”
李天舒点点头,又问道:“那周先生您自己呢?”
如果真成立了这家新公司,比亚迪出生产技术,国家出钱,那周扬呢,周扬出的可是最核心的技术。
没有技术,就没有这家公司。
“我,就不必了,没必要,不缺那个钱。”
周扬云淡风轻的道,虽然他现在身上一毛钱也没有。
可周扬根本不缺钱,吃饭有人安排,出行有专车,连衣服都有专人负责购买。
小说《人在监狱造机甲,我震惊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挖空?”
李天舒下意识的抬头,看着这四五百米高,占地几十亩的鼓山。
“怎么,有问题?”周扬问道。
李天舒回过神来,忙摇头道:“没有,您提要求,我负责实行,哪怕您要打穿地球,我也给您造出来。”
以国家现在的基建能力,别说挖空一座山,就是把海填了,也是轻而易举。
“好。”
周扬满意的点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这次回国,周扬唯一的想法,就是抱着让祖国变得更强,让祖国成为蓝星第一个国家,甚至走向无尽星空的梦想。
要钱,要权,那些东西,对周扬而言,太俗,俗不可耐。
别的不说,就周扬拿出去的那份电池技术,跟国家张口要个一千亿,国家给吗,必须给啊,别说一千亿,就是两千,三千,又能如何?
所以周扬根本不在乎钱,钱对他而言,就是数字,他要什么,国家不给?
回到村里。
当天,一行人就在村里住下。
周扬开始设计图纸,把实验室设计在鼓山内部,是周扬突然冒出来的想法。
周扬的目标,是五年之内,把机甲造出来。
这种大杀器,可是能改变世界局势的技术,保密是第一条的,所以藏在山里面,是绝对有必要的。
第二天一早,周扬起床,把一份初步的实验室设计图纸交给了这李天舒。
整个实验室,被周扬划分为几大区域。
一是配套区域,负责机甲周边的配套零件的生产和设计。
二是总装区域,系统给出的机甲,高达近十米,需要一个开阔的地方进行总装,还有实验。
三就是实验区域,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验证,都会在这里。
至于其他相关的生活区域,就不必多说了。
而整个设计图纸,也只是周扬初步的想法和设计,具体要变成设计和施工图纸,肯定要结合地形,和专业的设计院进行设计。
这方面,交给李天舒就行。
“好的周先生,我来安排。”
李天舒立刻去了。
国家机器运转起来,效率高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第二天,便有政府部门进村,开出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条件,拆迁,把望湖村所有的村民全部搬迁。
而且不止是望湖村,围绕着鼓山,方圆二十公里内,好几个村庄,全部被拆迁移走。
同时,工程队已经进驻望湖村,开始进行实地测量。
当天,便有大型机械进场,配合一支数千人的工程队进行建设,第一项,先修路。
而且还不是普通公路,直接给修了一条高速公路。
具体通往哪,周扬没问,反正在他看来,整个工程进度就好像移山填海一般不可思议。
可能头天这边还是一片荒地,第二天就已经平整过,第三天就已经浇灌好混凝土,做好了地基,第四天就已经变成了宽阔笔直的高速公路。
这样的投入,简直是不惜代价,投入无法计算的。
“周先生,这是第一版的设计图,具体您觉得怎么样,如果不行的话,我让他们再改。”
会议室中,李天舒给周扬播放了实验室的整体设计渲染视频。
很详细,就以整个鼓山为基础,在山体内部设计了整个实验室,周扬之前提出的几点要求,也全部满足,而且实验室的设计标准,也是按照最高标准来。
周扬之前在国际先进的物理研究所工作过,对于实验室的设计标准,也极为熟悉。
小说《人在监狱造机甲,我震惊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眼前这个实验室标准,放眼全球,也是最顶级的实验室。
“可以的,就按照这个设计进行施工吧。”周扬点头道。
李天舒暗松一口气,几天之内出设计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道:“那好,预计工期四十五天,周先生觉得怎么样。”
周扬点头,四十五天,挖空一座山,建造出一座高标准的实验室,若不是国家这种匪夷所思的基建能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对了,我想去比亚迪参观一下,可以吗?”周扬道。
实验室的事情算是安排好了,接下来周扬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造机甲。
机甲,是一个系统工程。
哪怕机甲上的一个螺丝,也不是随随便便五金店买一个螺丝就能用的。
这一个螺丝的科技含量,可能就超过现代社会的技术。
而且关键是工业化的生产。
周扬没打算试验生产,他是准备直接跳过这一环节,直接奔着工业量产去的。
这项计划,周扬还没有向国家透露。
甚至于,国家到现在还只是以为周扬要搞电池研发,还不知道周扬是要制造机甲。
没人来问,周扬也没说。
关键现在国家还全力支持,所以周扬也不用拿一个PPT去国家那里要经费。
总之,直接干就完了。
李天舒点头:“这个当然可以,我来安排。”
第二天,周扬直接乘坐直升机前往最近的机场,随行的有李天舒,还有陈若云。
好像国家的安排,是李天舒负责日常工作,而陈若云,负责周扬的安全。
透过直升机舷窗,周扬突然注意到,在鼓山周边没几公里的地方,凭空多了一座营地。
“以后这里会是机密研究所,这是一些基本的安保措施。”李天舒解释道。
周扬暗自惊叹,基本,直接拉过来一支军队驻扎,这叫基本?
一路无话,当天晚上,周扬一行便抵达了X市。
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一行人乘车赶往比亚迪的总装工厂。
周扬之所以选择比亚迪,是因为在国内电池这一块,比亚迪是绝对的龙头老大,工业生产能力,技术实力,都是扛把子的存在。
因为提前通知过,所以周扬一行人赶到的时候,厂区是张灯结彩,还飘着气球。
“李主任好。”
带头迎接的,正是比亚迪的董事长王昊宁,见到李天舒,忙上前握手表示欢迎。
王昊宁知道,李天舒可不是什么普通人,那级别,便是省里一把手见了,也要客客气气的。
李天舒微微点头,却迅速的后退一步,把周扬让了出来,道:“王总,我给您介绍,这位是周先生。”
王昊宁手抓了个空,反应也是极快,没有收回,而且迅速转向周扬,嘴里已经道:“周先生您好。”
“王总好。”
周扬和王昊宁握了握手,对于这个把电池技术研究到世界顶级的男人,他还是很敬佩的。
等收回手,王昊宁才有余暇,打量周扬。
第一个感觉是很年轻,太年轻了,顶天也就三十岁。
这么年轻的一个人,却能让李天舒主动后退一步,让出C位,可见周扬身份有多么不一般。
王昊宁那也是有见识的人,一行人乘坐的考斯特停下,先下来的可是安保人员,那一个个安保人员,精气神十足,绝不是一般的花架子货,而且腰里鼓囊囊的,那可是带着真家伙的。
带着真家伙上路的,能是一般人?
小说《人在监狱造机甲,我震惊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王昊宁带着一众比亚迪高层,急匆匆的往外走,边走边询问助理自己的形象。
助理一路小跑才勉强跟上,气喘吁吁的点点头道:“没问题,帅呆了。”
“帅有什么用,气质,气质最重要,算了,就这样吧,赶紧的,武琛,你不是组织研发人员准备搞个欢迎队伍吗,到位了吗?”
武琛急忙点头,道:“到位了,早上八点我就让他们等着了。”
“好。”
王昊宁不再多说,一行人急匆匆的来到大门外。
而这一等,又等了将近半个小时,一辆考斯特才缓缓驶来。
“来了。”
等的心焦的王昊宁等人,慌忙迎了上去。
武琛也偷偷一挥手,早就站在大门外,整齐列队的三十余研发成员立刻挥舞起了手中的捧花欢呼起来,还有人拉起了横幅,欢迎总工程师周扬莅临指导。
考斯特缓缓停下,车门打开,却是陈若云先走了下来,警惕的扫视了周围一遍,才让开了位置。
后面的周扬这才下车。
“周先生,欢迎啊。”王昊宁忙迎了上来,激动的伸出手。
“王总,恭喜了。”
周扬和王昊宁握了握手,恭喜道。
王昊宁笑的嘴都快咧开了,道:“同喜同喜,这次龙芯电池能够成功下线生产,功劳最大的一定是周先生您。”
周扬摆摆手道:“我就是出了一些资料罢了,具体的事情还是你们来做的,所以要说功劳,还是你们的。”
周扬和旁边陈天凯,还有武琛握了握手。
三个月的时间,虽然周扬提供了相关的技术资料,可是能够完成生产线的升级,还有几项关键设备的研发,也是离不开陈天凯团队,还有武琛团队的努力工作。
陈天凯也是摇头,道:“这功劳老头子我可不敢揽,几件关键的生产设备,几乎都是周先生你手把手教我们完成的设计,所以要论功劳,最大的还是周先生您。”
武琛也连忙附和点头。
这次生产线的升级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原先的生产线基础上,先是进行的大改。
大改工作,由周扬提供改造方向,具体的工作陈天凯和武琛就自己完成了。
但是几样关键设备的设计,陈天凯和武琛就不行了,设计了几次,全部失败告终,或者达不到工艺要求,最后还是周扬提供了设计思路,才完成了最终的设计。
所以别看这三个月周扬根本不在比亚迪,但生产线的落成,却跟周扬脱不开关系。
“周先生就别谦虚了,咱们还是赶紧进去吧。”王昊宁道。
周扬点点头,三个月时间,解决电池问题,也让他很惊喜,虽然已经见过原型,但正式的产品,他也是第一次见。
但就在这时,远处突然驶来一辆酷路泽。
关键是这辆酷路泽的车牌,悬浮的是军牌儿。
酷路泽缓缓停下,车门打开,一个身穿少将军服的中年人走了下来,随行还有一个中校军官。
中年人环顾四周,向这边走了过来。
他虽然没有自我介绍,但身上军人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却让挡路的人纷纷退开,让开道路。
中年人径直来到周扬面前,这才展颜笑道:“这位就是周扬周先生吧,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年少有为。”
说完顿了一下,中年人才伸出手,道:“首次见面,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总装部高建军。”
“总装部?”
旁边王昊宁没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
小说《人在监狱造机甲,我震惊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而周扬也是微微一奇,总装部可不是个什么普通部门,他负责国内军队的装备采购,后勤保障工作,直接对接各大军工企业,权力大的惊人。
“您好,高将军。”周扬忙握手。
若是没猜错的话,高建军过来,十有八九是为了龙芯电池,至于哪里得来的消息,恐怕是高层透露出去的。
这时,又一辆考斯特驶来。
王昊宁一愣,又来人了?他记得自己明明就通知了周扬,还有李天舒,其他人也没通知啊。
早知道这么多人要来,他就搞个更大的欢迎仪式了。
考斯特缓缓停下,一个身穿中山装,鬓角斑白的老者走了下来。
“凌部长!”
王昊宁瞬间瞪大了眼睛,这老者他可不陌生,乃是能源部的现任一把手。
比亚迪主营业务是电池行业,少不了和能源部打交道,对于能源部的一把手,王昊宁怎会陌生。
老者后面,李天舒也跟着走了下来。
再后面,还跟着贺泽宇,他是矩阵能源的法人代表,但哪怕是现在,矩阵能源也只是个空壳子,甚至没个办公地点。
“凌部长。”王昊宁忙迎了上去。
凌部长叫凌洪军,亲切的和众人握手,最后来到周扬面前,笑道:“周先生,久仰大名,今日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这一段时间,周扬虽然一直在望湖村,但是他的大名,尤其是在高层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
国家如此重视周扬,就是因为周扬研发的碳纳米管电池,也就是如今被命名为龙芯的电池。
一开始,国家以为龙芯电池将会是一个长期项目,可能要好几年才能看到成果。
但就算是这样,国家还是毫不犹豫的投资了。
周扬要研究室,投资几十亿来建造。
周扬要跟比亚迪合作,国家也是拿出六百亿来投资。
甚至于,国家都做好了失败的可能。
可是国家没有想到,短短三个月时间,周扬就让龙芯电池问世了。
李天舒传来消息的时候,国家高层甚至都是懵的。
整个过程太快了,也太顺利了。
毕竟国家高层已经多次讨论过,认识到龙芯电池的出现,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可以说,现在国家甚至都没有做好迎接龙芯电池到来的准备。
而这一切,都是周扬一手促成的。
所以对于国家来说,周扬的重要性也是直线上升,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因此哪怕是凌部长,面对周扬也是客客气气的。
大门外,一行人好好客套了一番。
最后还是李天舒道:“凌部长,高将军,还有王总,咱们也别站在这里说话吧,今日咱们过来,应该都是为了一样东西,所以咱们还是直接去工厂吧。”
众人纷纷点头。
今天过来的人,为的都是龙芯电池。
高建军代表军方而来,而凌洪军,就是代表国家高层而来。
一行人往工厂走去。
在原先的电池生产线基础上,比亚迪进行了升级改造,加班加点,完成了三条生产线的建设。
如今众人来到的就是第一条生产线。
由于整个工厂都是无尘空间,所以众人直接来到二楼的总控室,从总控室巨大的窗户可以一眼看到下面的生产线。
武琛介绍道:“这是我们的一号生产线,除了一些关键工位,基本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的自动化,而整条生产线的产量,可以达到每天一百三十万片。”
小说《人在监狱造机甲,我震惊全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