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京城第一大龄剩女全集小说阅读

京城第一大龄剩女全集小说阅读

木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京城第一大龄剩女》主角阮玉珠向嵘,是小说写手“木棉”所写。精彩内容:听,但有一句却说的没错。姑娘十八了,不能这样继续留在这里,误了青春……”其实她早就在为这件事情发愁,甚至提出要进京找阮老太太,不过都被阮玉珠拦了下来。阮玉珠也就这样成了老姑娘。李嬷嬷和四个大丫头商量,都认为阮梦枚虽对不住沈氏,但对阮玉珠这个亲生女儿不会完全绝情。而且现在阮梦枚的官做的越发大了,当朝三品,脸面和名声都是要紧的。阮玉珠这个年纪还不成亲,侍......

主角:阮玉珠向嵘   更新:2024-04-11 22: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阮玉珠向嵘的现代都市小说《京城第一大龄剩女全集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木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京城第一大龄剩女》主角阮玉珠向嵘,是小说写手“木棉”所写。精彩内容:听,但有一句却说的没错。姑娘十八了,不能这样继续留在这里,误了青春……”其实她早就在为这件事情发愁,甚至提出要进京找阮老太太,不过都被阮玉珠拦了下来。阮玉珠也就这样成了老姑娘。李嬷嬷和四个大丫头商量,都认为阮梦枚虽对不住沈氏,但对阮玉珠这个亲生女儿不会完全绝情。而且现在阮梦枚的官做的越发大了,当朝三品,脸面和名声都是要紧的。阮玉珠这个年纪还不成亲,侍......

《京城第一大龄剩女全集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张嬷嬷和郑嬷嬷带着人怏怏地离去。

回到内室,服侍阮玉珠的几个人都是喜忧参半。

李嬷嬷年纪最老,经见过世事。她认为张嬷嬷和郑嬷嬷说的未必全是实话,然而婚事却肯定是真的。

安定侯府,世子向咏枫,这些也做不了假。

“……这样的家世、人品,就算是夫人还在,为姑娘尽力谋划,这也是上上签。依我看,未必是褚氏好心,只怕还是老太太和老爷心里惦记着姑娘,为姑娘做的安排。”

当年阮玉珠陪着沈氏留在山庄,身边服侍的人本就不多,这些年又各种缘由散了一些,如今阮玉珠身边贴身服侍的,就只有一个奶嬷嬷并四个丫头。

大浪淘沙。人虽不多,却个个忠心,与阮玉珠极为亲厚。

作为奶嬷嬷,别人不能说的话,李嬷嬷是能说的。

“……那些话虽未必中听,但有一句却说的没错。姑娘十八了,不能这样继续留在这里,误了青春……”其实她早就在为这件事情发愁,甚至提出要进京找阮老太太,不过都被阮玉珠拦了下来。

阮玉珠也就这样成了老姑娘。

李嬷嬷和四个大丫头商量,都认为阮梦枚虽对不住沈氏,但对阮玉珠这个亲生女儿不会完全绝情。而且现在阮梦枚的官做的越发大了,当朝三品,脸面和名声都是要紧的。

阮玉珠这个年纪还不成亲,侍郎府和阮梦枚的脸上都不好看。

所以,京城里头肯定是真心为阮玉珠操办这桩亲事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老爷应该是觉得亏欠了姑娘,所以想着要补偿。……就是夫人泉下有知,也希望姑娘早些有个好归宿……”

阮玉珠轻叹。沈氏的意见她没法子去问,但是她的奶嬷嬷显然是心动了,很心悦这门亲事。

这怪不得奶嬷嬷,当初她的想法也差不多,认为这门亲事必定是阮梦枚做主。

以阮梦枚如今的地位,嫡长女嫁进侯府做世子夫人,不算高攀。

那个时候的她还是太天真。

如今,她已经无法知道,阮梦枚事先对这门亲事的真相了解多少。但是在她婚后苦熬的时候向阮梦枚哭诉,阮梦枚却斥责她不够贤淑。

所以,对于李嬷嬷的不会绝情和弥补论,阮玉珠只缓缓地说道:“……若真如嬷嬷所说,当初母亲和我就不会被留在这里,母亲也不会死。”

如果当年她能够明白这一点该多好。

说到沈氏的死,李嬷嬷顿时就沉默下来。

半晌,李嬷嬷才又开口:“依着姑娘的意思,是真的不肯应这门亲事,也不进京了?”

阮玉珠知道李嬷嬷的心思。

“嬷嬷放心,我会进京的。”

阮玉珠只说进京,却并没有提及亲事。然而在李嬷嬷听来,阮玉珠这样说,是认可了亲事。

李嬷嬷又是高兴,又是发愁。

“姑娘今天该给郑家的留些脸面,不知道她回去怎么说,这万一要是……”

阮玉珠打断李嬷嬷的话:“不会有万一的。嬷嬷只管放心,老爷一定会来。”

阮玉珠非常笃定,是因为她知道,褚锦绣已经跟曾氏商量定了,安定侯世子夫人的位子非她莫属。而且,她们已经不能再等。

她现在对阮梦枚和褚锦绣非常重要。

不过是让他们来接她,区区小事,他们一定会照办。

前世,她也是不肯跟张嬷嬷和郑嬷嬷进京,就是阮梦枚和褚锦绣亲自来接的她。

今生,她明确提出了要求,这两个人更会来。他们不仅会来接她,还会尽量满足她提出的任何条件。

“姑娘打算提什么条件?”李嬷嬷立刻问道。

“到时候嬷嬷就知道了。”阮玉珠不肯说,她怕吓到了李嬷嬷。

李嬷嬷叹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她当然知道阮玉珠是个极为有主意的。“这山上的日子,本就不该是姑娘过的。不论怎样,姑娘一定要往前看。”

阮玉珠点头,表示听进了奶嬷嬷的劝说。

山庄的日子寂寞清冷,阮玉珠虽安之若素,却从不曾心如止水。于阮家,她想要为沈氏正名。于向家,她想要的是……

安定侯府中被磋磨了几年,她强撑着一口气,当面揭开侯府最不为人知的秘密。看着仇人跌落尘埃,血染阶前,她是嘴角含笑闭上眼睛的。然而,她并不快乐。

她想要的东西,一直都没有得到。

“若母亲还活着,她最希望我过怎样的生活?”阮玉珠问李嬷嬷。

无需李嬷嬷回答,阮玉珠自己就知道答案。

沈氏最希望的,是她过的幸福快乐。

所以,她会按照自己的心意,快乐地活着。

然而这显然并不容易。她要快乐地活着,有些人势必会不快乐。

她要为沈氏讨回公道,她还决不能嫁进安定侯府。

这两件事,阮梦枚和褚锦绣都不会答应。

可那又能怎么样!他们不会放过她,她难道就肯放过他们?凭什么要用她的痛苦来换他们的顺遂安乐?她就是要自己幸福快乐地活,同时让那些算计她的人不顺当,不快乐。

四月初五,夕阳西下,夜色渐浓。

阮玉珠坐在临窗的大炕上,打量着炕下站着的几个人。

“都准备好了吗?”阮玉珠问李嬷嬷。

李嬷嬷忙点头,一切都按阮玉珠的吩咐安排好了。

“姑娘……”李嬷嬷忠心地执行了阮玉珠的命令,但却很不安心。

“嬷嬷放心吧,我自有道理。”阮玉珠安抚地说道。

阮玉珠历来是大家的主心骨。就在这几天,李嬷嬷亲眼看着阮玉珠言谈行事越发有章法,不像是未经世事的闺阁女子,倒越来越像沈家老主人杀伐决断的样子,让她不由得不信服。

丫头们给阮玉珠铺设被褥,将被褥熏的香香暖暖,又放了个汤婆子在阮玉珠的脚底,让阮玉珠踩着。

虽早就入春,然而山中的夜里还是凉的,而阮玉珠素来最是畏寒。

今天轮到杜鹃上夜,她的铺盖就摆在阮玉珠的脚边。

主仆两人熄灯卧了,一时都并没有睡着。

“姑娘,京城里……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呐……”杜鹃为阮玉珠掩了掩被角,喃喃地道,声音柔和而低沉。

杜鹃也在憧憬着京城中的生活,应该也很憧憬随着她嫁入安定侯府后的日子吧。

窗外挂着一弯月牙,星子璀璨。阮玉珠合上双眼,按住起伏的心绪。

这些年,她的身边就只有这么几个人。李嬷嬷自不必说,她与这四个丫头名义上是主仆,实际上早将她们当做了自己的亲人一般。

她厌恨褚锦绣,与阮梦枚、阮老太太置气,苦了自己,也苦了身边的人。

前世的她之所以很快答应进京,未尝没有为身边人考虑的因素在内。

奶嬷嬷老了,得有个好环境养老。服侍她的这几个丫头年纪渐长,也该见识见识世间繁华,有个出路。

“京城什么样子,咱们很快就会看到。……以后姑娘带你们过好日子。”阮玉珠微微睁开眼,仿佛承诺一般。

外间,喜鹊、百灵和夏堇还在围着灯烛做针线。她们听见了屋里的说话声,相互看看,都无声地笑了。

李嬷嬷也很快就知道了阮玉珠的话,顿时眉开眼笑,放下心来。

阮玉珠终于想开了。

转天清晨,山中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不知道老爷有没有动身……”

李嬷嬷担心阮梦枚会因为天气的缘故改变行程,更担心夜长梦多。这么好的亲事,万一褚锦绣突然之间变了卦,那就坑了阮玉珠。

阮玉珠擦拭着沈氏的灵牌,不为所动。

这点雨,拦不住阮梦枚。她的亲事,关系到阮梦枚的前途。

而这场雨,还会为山庄带来意想不到的客人。

巳末时分,庄门上终于有人来禀报。

阮梦枚和褚锦绣来了。


少年们没有再说话,可他们在想什么却显而易见。

“不会,不会……”紫衫少年慌忙辩解,毕竟伙伴们腹诽的人是他的姨母。虽是辩解,只是他的语气中却带着遮掩不了的不确定。

另外三个少年没有理会他,掐着手指头算日子。

“褚少儒是哪一年罢的官?”周湘问。

“这还能难住你这个顺风耳、包打听?”刘豚戏虐,眼中却没有笑意。

他们谁都没提褚少儒是为什么罢的官。虽没有亲身经历过当年的事,但想起来还是让人不寒而栗。

“是庚辰年。”向嵘几乎不假思索,就准确地给出了答案。

“庚辰年啊……”四个少年喃喃地。

十八年前,褚少儒罢官,家产全部被抄没。褚少儒被发配岭南,一家子幸免于罪责,却在京城安身不住。褚家老幼都没了消息,他们再次回到京城则是在九年后,褚少儒消罪起复。

之后又一年,褚锦绣以述职知府太太的身份,随同阮梦枚进京。

褚家回到京城的时候,人口减了一半。

在褚少儒发配到重新起复的这数年之间,褚家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大家都不知道,但却可以想象。

阮玉珠的话,十有八九是真的。

高门大户,多少都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阴私。类似这样的事情,可大可小。少年们想了想,觉得其他都是小事,唯有兄弟的媳妇才是他们应该关心的大事。

“这阮家姑娘的性子着实……着实……”周湘看了一眼向咏枫,欲言又止。

向咏枫一脸愁容。

“嗯,着实厉害。”刘豚点头,将周湘的话接了下去,看见向咏枫脸上愁容更显,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眉眼间越发带了笑。

平时最为毒舌,冷言冷语的向嵘倒是什么都没说。或者,他终究还记得,现在大家伙议论的人很可能成为他的侄儿媳妇。

不过,在某一件事上,四个人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

向咏枫议亲,他的母亲曾氏与姨母褚氏可是反复说过,她们要给向咏枫定的这位阮家大姑娘是容貌端丽,温柔和顺。

温柔和顺这个四个字显然是骗人的,那么容貌端丽呢?

不会也是骗人的吧?

“听着声音倒是很好听……”刘豚歪了歪头。

但是声音动听却容貌一般甚至丑陋的女子也不是没有。

向咏枫少年英俊,别说娶个容貌丑陋的女子,如果样貌不是特别出色,都配不上向咏枫。

“不能白瞎了咱木头这俊模样!咱们都来了,一定要见见正神……”刘豚决定。

向嵘漫不经心地移开视线,周湘却露出果然如此的眼神。

刘豚的脾气他们都是知道的,要说今天来看阮玉珠谁的劲头儿最足,不是身为正主的向咏枫,而是这位京城中有名的闲散皇子刘豚。

四个人正打着眉眼官司,就听得身后哗的一声。他们身后的壁板滑开,一个身着缟素,亭亭玉立的女子就站在了几个人的身后。

原来这佛堂的后壁上竟然还有这样的机关。

几个人出乎意料,一时间都有些发呆。

阮玉珠看着面前的四个少年,并没有露出吃惊的神色。

她一直都知道,这四个人就躲在小佛堂后,就如同前世所发生的那样。

安定侯府正在为世子向咏枫议亲。本应该是高兴的事,向咏枫却满怀的愁绪,问他为什么,他也不肯说。周湘就认为向咏枫是担心议亲的对象,也就是阮玉珠名不副实。平时要好的几人凑在一处,临时起意,打听到山庄的所在,撺掇着向咏枫来偷偷相看议亲的对象。

那个时候,阮玉珠并没有摆出沈氏的灵堂,也没有要求阮梦枚和褚锦绣在灵堂上磕头。那个时候,她在正厅与阮梦枚、褚锦绣说话,被阮梦枚说动了,到小佛堂来向沈氏的灵牌告别,就碰上了他们。

这四个少年只说避雨,偶然误入山庄,然后顺水推舟地去拜见阮梦枚。

然后,她与向咏枫正式相见。

此刻的情景,与当时有相似,也有不同。

四个少年还是她记忆中的打扮,但是露出来的惊讶表情却是真的,而不是那个时候故意做出来哄她的。

那个时候,他们听到她来,故意走出来看她。此时却恰恰相反,她早知他们在佛堂后,主动出来,让他们措手不及。

她应该装出吃惊,甚至受了惊吓的样子,但是她却懒得做戏。

阮玉珠的目光首先落在紫衫少年的身上。

久违了,三郎。阮玉珠心中说道。

向咏枫在向家族中排行第三,两人成亲之后,阮玉珠浓情蜜意,私底下总是称呼向咏枫为三郎。

向家三郎长了一副好相貌,身材挺拔,面若冠玉,剑眉虎目,虽面带愁容,且因为惊讶有些呆呆地,但依旧英俊不凡,让人一见倾心。

隔世相见,阮玉珠以为她会非常激动。可让她自己都有些奇怪的是,她的心情非常平静。

对于向咏枫,爱,自然不会再有,恨,竟然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浓烈。

或许,这是因为她知道,这个英俊不凡、意气风发,且负她良多的少年,最后也不过是一颗棋子。她看着他死,死的血肉四溅,身败名裂。

阮玉珠慢慢地移开视线,看向另外三个少年。

这三个少年,她都不算陌生。

身穿黄色锦衣,长眉细眼,总是眉眼带笑的那个,是当今的九皇子,名字叫做刘豚。刘豚是最小的皇子,母族不显,并不受皇帝的重视,公认的与皇位无缘,却因祸得福,并没有卷进夺嫡的漩涡中,且活的相当自在。

而一身青衫,打扮的风流倜傥,一双桃花眼灼灼放光的,是礼部周尚书家的小公子,名字叫做周湘,因为在族中排行第七,人称周七爷,但是却被长辈和亲近的朋友唤作小七。

还有那位身穿蓝色暗纹锦袍,在四人中年纪最小,辈分却不小,脾气最大,为人最冷,曾经骂死过人,一双凤眼能够看杀人的,则是向咏枫的堂叔,大理寺鼎鼎有名的玉面阎罗向嵘。

向嵘,字小山,也是向家最为低调和嚣张的存在。

前世阮玉珠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最后看到的人不是向咏枫,不是曾氏,不是华氏,而是向嵘。

小说《京城第一大龄剩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少年们追着阮玉珠上了马车,又一路跟随在阮家的马车后面,进城之后才分道扬镳。临走之前,他们还向阮梦枚致意,表示近日要上门拜访云云。

虽然褚锦绣和安定候夫人曾氏是表姐妹,且来往甚密。但是阮家与安定侯府,与周氏和向氏两族却并没有深交,更别说是九皇子刘豚了。

这几个少年主动示好,阮侍郎喜出望外。

阮侍郎的宅邸在城东,当阮玉珠的马车在阮宅二门停下,天色已经将近傍晚。

阮玉珠扶着杜鹃的手,慢慢地从马车上走下来。

二门前,一个满身珠翠的老夫人被人簇拥着正朝阮玉珠望来。虽然隔了八个年头,但是阮玉珠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的祖母。

阮老太太叫了一声玉珠,眼圈立刻就红了。

阮玉珠走上前去,俯身给阮老太太行礼。阮老太太就抱住了她,心肝肉地叫了起来。

“……可想死祖母了,你这狠心的丫头啊,总算是肯回来了……”

“祖母。”阮玉珠喃喃地叫了一声,胸中百味杂陈。这么多年,她的祖母似乎从来没想过去看她。

八年的工夫,除了又富态了许多,穿戴的更加华贵,阮老太太几乎没有任何的改变。显然,她的日子过的很好,没有心事。

“老太太早就盼着了。玉珠回来是高兴的事,老太太怎么哭啦。”褚锦绣下了马车,笑容满面地走过来。

“我这还不是高兴的。”阮老太太忙擦了擦眼睛,一面将阮玉珠搀扶起来。

阮玉珠站起身,就见阮老太太身后一个俏丽的少女走出来,嘴里喊着太太,潦草地给褚锦绣行了一个礼,就扑到褚锦绣怀里,亲亲热热地挽住了褚锦绣的手。

“还是这样爱娇,让你姐姐瞧了笑话。”褚锦绣笑着摩挲少女的发顶,说的是责怪的话,语气和神态却满是宠溺。“见过你大姐姐了没有?”

“大姐姐一来,就被老太太霸占住了,我想给大姐姐行礼都不得空儿。”少女俏生生地回答,依旧挽着褚锦绣,目光却好奇地在阮玉珠身上扫来扫去。

阮老太太大笑:“这个猴儿,最是嘴乖,连我都排揎上了。”

少女就放开褚锦绣,扑上来抱了阮老太太的手臂,扭股糖似地撒娇:“大姐姐刚回来,老太太就不疼我了,我不依。”

“祖母最疼的还是你,你这猴儿啊……”阮老太太笑。

阮老太太和褚锦绣都笑,旁边服侍的丫头婆子们也凑趣地跟着笑。

笑了一会,阮老太太才将少女推到阮玉珠的跟前:“玉珠,这是你三妹妹玉翠。”

阮玉翠松开阮老太太,屈膝向阮玉珠福了一福,嘴里甜甜的喊了一声:“大姐姐。”

众人就簇拥着往内宅来。

褚锦绣落在阮老太太身后,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微微皱了皱眉头。

到了松鹤院的上房,大家重新正式见礼。

阮老太太坐在榻上,拉了阮玉珠在自己身前仔细地打量。

“……穿的素了些。我就说要接你回来,一个姑娘家住在山里,冷清清的,慢慢地就移了性子,可怎么是好。”

阮玉珠已经换下了孝衣,穿一身月白色的衫裙,头上只插了两只小巧的赤金佛手压发。这样的打扮,在阮老太太看来是太寒素了。

阮玉珠没说话。

褚锦绣正在下头低声吩咐一个丫头,听见阮老太太这句话,忙笑着走过来。

“……准备了鲜亮的衣裳,只等着玉珠回来挑选。若是还不喜欢,我那还有新晋上的尺头,随玉珠喜欢,做什么样的衣裙都有。”

不等阮老太太发话,阮玉翠就拉住了阮玉珠的手:“……我那还有新做的衣裳,都是今年时兴的样式,知道大姐姐要回来,就留着没穿,先紧着大姐姐挑吧。”

阮老太太高兴地连连点头:“还是我们玉翠最懂事、最贴心。”

阮玉珠身量高挑,凹凸有致,阮玉翠却足足比阮玉珠矮了一个头,而且身材纤细。她就算是有再多再新的衣裙,阮玉珠也是穿不得的。

然而这样明显的事,却没有人注意。

这件事,阮玉珠是记得的。当时她第一次进府,拘谨而陌生,看到阮玉翠心里很是羡慕。阮玉翠对她的热情和亲切更加打动了她。以她觉得阮玉翠变得比记忆中可爱、善良,从心里头认下了这个妹妹。

就算是后来她知道了,她的亲事是在为这个小妹妹铺路,她也没有怨恨这个小妹妹,只当都是褚锦绣的谋划。直到偶然一次,她无意间听见这个小妹妹背后说到她,她才知道自己自作多情了。

阮玉珠轻轻地挣脱了阮玉翠的手:“三妹妹的衣裳,我只怕穿不下。”

阮玉翠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阮老太太在两人之间来回看了看,恍然大悟:“我还没在意,玉珠比玉翠高了这么许多。”

“大姐姐比我大四岁呢。是我见大姐姐回来,高兴的晕了头,只想把好东西都给了姐姐,都没注意到。”阮玉翠又笑着道。

“我的玉翠啊,是最懂事,最知道疼人的。”阮老太太立刻就将阮玉翠揽在怀里,不住地摩挲着阮玉翠的后背。

“老太太才是最会疼人的。”阮玉翠在阮老太太怀里笑,又抬头看向阮玉珠,“大姐姐穿不得我的衣裳,我将最好的首饰装了一个匣子,一会拿来给大姐姐挑喜欢的吧。”

“你大姐姐哪里需要你的,你有这份心就够了。”阮老太太心疼地说道,“要说头面首饰,我这里还有一些,你娘那里肯定也给你大姐姐准备下了。”

褚锦绣连忙应声:“正是呢,也不用老太太的体己,一切都给玉珠准备好了。”

“虽玉珠刚回来,你也别只顾了玉珠,好歹再给玉翠添置些。”阮老太太提醒褚锦绣,一面还在摩挲着阮玉翠的后背,目光中慈爱尽显。“玉翠这个孩子啊,实在是可人疼。”

褚锦绣笑着不说话。

阮老太太似乎终于觉察冷落了阮玉珠,就转过头来跟她说话。

“玉珠,你不要怪我多疼你三妹妹,有一件事,你只怕还不知道……”

“老太太,都过去那么多年的事了,就不要再说了。”阮玉翠似乎猜到阮老太太要说什么,就出声阻拦。

“你大姐姐不是外人,也该让她知道这个缘故。”阮老太太却没有依着阮玉翠,“那是六年前了,你三妹妹差一点儿就没了。”

沈氏,也是死在六年前。

小说《京城第一大龄剩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