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再明徐器的现代都市小说《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全文章节》,由网络作家“五十缺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朱再明徐器的军事历史《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五十缺一”,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丁,把这些难民看管在码头附近。他掀开帘子,嫌弃看了一眼外面,右手在鼻前扇了扇,仿佛扇走了“穷”气。许兆椿没说什么,这些难民自然有西班牙人招收,他将难民带来泉州港,交易就算完成了,剩下的就不关他的事了。只需要守住泉州港外围,不让难民四处流窜即可。开路的家丁,举着大棒疯狂的殴打拦路的难民,很快就有不少身体虚弱者惨死街头。但......
《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全文章节》精彩片段
两人对视良久,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精光,大家心照不宣。
“这就要看你需要多少了,我与许兆椿有商业往来,华人劳工是要多少有多少。”范·格伦索多捋着胡须。
许兆椿是现在的两广巡抚,他与西班牙殖民者贸易有好些年了。
“越多越好!”
仅仅四个字,就表明了大明的态度。
为了购买汉人劳工,朱再明可是准备了不少“奇珍异宝”呢,对于这个时代可能很贵,但是在系统中可是便宜的很。
“这样的话……”范·格伦索多在房间内踱步,思考该怎么定价。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5两银子可以从许兆椿手里买一个劳工。
他买回来卖给其他殖民者,加价3~5两,不包括运费。
良久,范·格伦索多给出了个数字。
“15两一人,包运费!”
这个价格可以说是相当公道了,不高不低很中肯。
但是范·格伦索多话锋一转,低声道。
“但是在贸易清单上,是13两一人,人口数量达到规模,西班牙王室是允许有一定减免的。所以,你购买的劳工至少5万人!至于减免的部分,王室不要我要!”
“5万?”沈玉龙摇头。
范·格伦索多以为沈玉龙要不了这么多,正思考没有减免怎么在账本上做文章呢,谁知道沈玉龙下一句话让他把咖啡喷出来。
“5万太少了,至少20万!其中最好有3万破家的好汉子!”
至于找3万家里死绝的壮汉有什么目的,自然是准备组建大明常备师1师了。
这种失去一切的人,很容易把军营当自己家,外出作战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多少?20万?”
范·格伦索多瞪大了眼睛,西班牙在马尼拉的战舰虽然不少,但是一次运输也就两三万人。
这20万人得运到猴年马月去。
沈玉龙也调查过西班牙殖民者,一次运20万确实难为他们了,但是分批次运送时间也太长。
所以,沈玉龙给他出了个主意。
“自己运不了,可以外包嘛……我大明可以额外再出2两一人的运费!”
范·格伦索多一听,豁然开朗。
对啊,可以外包嘛,南洋这么多殖民者,有外快赚肯定疯了似的接单。
最后,双方一阵计算,定下了多达30万人的人口贸易。
这笔贸易大约需要花费500万大明银币,即使是富裕的户部有1500万的存款,但也不是说拿就拿的。
所以,大明只拿出20万银币,用来打开大明银币的口碑,其他货款用“奇珍异宝”抵。
“多宝龙珠,内有各色动物雕纹……”
其实就是小时候玩的弹珠,只不过系统出品,内部雕花栩栩如生。
“水晶酒杯,高洁净度的高脚杯……”
其实就是普通高脚杯,因为这时候玻璃吹制杂色多,基本都不是纯净的,所以也算的上是优质货物了。
“铝制品餐具……”
在19世纪50年代法国人提炼金属铝之前,铝制品价格比黄金都贵,是欧罗巴贵族的象征,谁家没有铝制餐具,谁家贵族就贵的不纯。
“豪华至尊机械怀表和手表!”
机械表现在其实已经有了,但是早期机械表相当简陋,哪有系统的精美。
一些手表甚至能通过玻璃窗,看到内部不断转动的齿轮,令范·格伦索多大开眼界。
所以,当这些商品出现在范·格伦索多眼前时,他二话不说就挑选了一只金灿灿的手表戴上,嘴角咧到耳根。
“漂亮,漂亮滴很呐!”
……
十几天后,各色殖民者船队抵达泉州,许兆椿看着一箱箱西班牙银币往他府里搬,脸上笑开了花。
因为大明银币异常精美,购买力远超西班牙银币,所以范·格伦索多收到大明银币后就藏了起来,换上了西班牙银币。
此时的许兆椿既开心又纠结。
开心的是,这次收入150万两,还有西班牙人赠送的各种奇珍异宝,甚至还有两块精美的怀表,他甚是喜欢。
纠结的是,30万人不是个小数目,平时一两千的买卖人口,清廷也发觉不了。
可是这次30万人太多了,怎么掩人耳目呢?
于是,他抽出50万西班牙银币,带上几套水晶高脚杯,开始找上官四处打点去了。
听说长江下游有大水,各地破家者不计其数,这是个机会啊……
1799年,乾隆去世后,清朝就开始了崩盘之路了。
土地兼并、天灾饥荒、乾隆南巡、白莲教起义……满清国库已经空虚,社会矛盾激化,各地纷争不断。
可以说,嘉庆如果不宰了和珅抄家,满清国库是一个子儿都拿不出来。
至于皇帝的内帑?
开玩笑,那是皇帝的私房钱,怎么可能拿出来填外面的无底洞?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兆椿上下打点顺畅无比。
西班牙人也给紫禁城送了大量宝物,这些什么多宝龙珠、水晶高脚杯一看就价值不菲。
嘉庆收入内帑后,就对南方的人口买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西班牙人要的是无家可归者。
既能卖钱,又能消除不稳定因素,皇帝的腰包也能鼓起来,一箭三雕的事啊!
至于平民百姓?
对于封建统治者而言,就是可有可无的工具,草民罢了。
于是,刚开春,整个泉州港口就人满为患。
“青天大老爷,给点吃的吧,我孙儿已经饿了好几天了……”
老妇衣服破烂,抱着四五岁的孩童,拼命向前挤着,对着街上的豪华轿子流着浑浊的眼泪。
她身边都是衣衫褴褛的人群,浑身脏兮兮的,麻木的举着干瘪的手向许兆椿讨要。
他们都是被各地官府驱赶着进入两广,那些官兵不知从哪找来的发霉的米粮,一路上就是靠分发这些食物,才不至于让他们都饿死。
不过还是有大量的百姓因食物中毒而死。
而在泉州,许兆椿调集了兵丁,把这些难民看管在码头附近。
他掀开帘子,嫌弃看了一眼外面,右手在鼻前扇了扇,仿佛扇走了“穷”气。
许兆椿没说什么,这些难民自然有西班牙人招收,他将难民带来泉州港,交易就算完成了,剩下的就不关他的事了。
只需要守住泉州港外围,不让难民四处流窜即可。
开路的家丁,举着大棒疯狂的殴打拦路的难民,很快就有不少身体虚弱者惨死街头。
但是难民们鹌鹑似的,前些天几个聚众起义的,人头高高挂在两边街道上。
这里一片地狱景象。
而在港口,一群西班牙人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汉语,大声呼喊。
“南洋招工,报名就给饭!”
“全家都来,东家分房子分田地分种子!”
“放弃旧人生,迎接新生活。”
“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引来几个清兵的注目。
至于汉人,则是最下等。
差点就成了印度地区种姓制的翻版。
这些旗人老爷们,自认为这些汉军旗士兵只是封城,防止大明攻击。
只需要砍几个人,就能让他们开城门。
这些汉人奴隶,一定不会还手的。
但是,一阵阵排枪声响了起来。
苏州府衙。
娄家大院。
娄玉树集合了十几个长辈,一群儿子,几个狗头军师,正在商议反正事宜。
原本娄玉树拿不准大明能不能打赢,只是以加强城防的名义,调了大量衙役和绿营兵上城墙。
没想到,大明只以200人,就全歼了号称“齐射无双”的2000八旗铁骑。
是一汉当五胡的两倍!
娄玉树得知消息后,立刻拍板。
我娄家自崇祯年开始,投大顺只为保护全城百姓性命,后来反正投永历效忠。
扬州十日时再投清兵,三藩之乱时又投吴三桂……
现在大明打回来了,是时候拨乱反正,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丝毫不以反复横跳、连捅义父为耻。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老爷。
他娄家当墙头草,谁赢帮谁,就能传承数百年,就能兼并数百年的土地。
虽然他娄玉树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但是整个苏杭谁不卖娄家几分面子?
就连旗人能不能活舒坦,也得看娄家脸色。
不然额勒真这伙儿八旗兵,怎么养一身肥膘?
所以,娄玉树再次发动传统艺能,集合一家老小,准备抓人投了大明。
于是,就有了城门枪击旗人的一幕。
一个老管家进来,给众人带来了好消息。
“老爷,全部安排妥当了!城门全关了,旗人也尽数被抓起来。”
“报信的送出城了?”娄玉树问道:“还有准备的劳军的酒水银两呢?”
“都办妥啦。”
“不错不错,等这事办成,府里上下都有赏钱!”
“唉,多谢老爷!”
娄玉树捋起胡须,开始畅想美好的未来。
定远号上,朱再明收到3旅的电报。
对于这种比演义里吕布还逆天的墙头草,朱再明可没给好脸色。
直接一封“公审”电报发给3旅,把打地主、分田地的先进经验用在娄家身上。
3旅和重炮旅正在苏州城北面20公里处。
两个旅长王在汉和陈登接到指示后,立刻开展行动。
不过不是盲目的抓捕,而是将计就计,先把苏州城接收了再说。
两人一合计,给娄玉树写了封信。
信中对娄家弃暗投明的行为大加赞赏,要求苏州不设防,并且在娄家大院举行宴会,宴请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
娄玉树收到信后,激动的胡子乱飞,大喊“成了成了”。
一家子整整齐齐,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明军入城,城头变换大王旗。
百姓们在娄玉树的安排下,站在街道两边喜迎王师。
明军入城后,迅速接管了各个城门和县衙。
王在汉骑在高头大马上,在娄玉树的指引下,来到娄家大院门前。
此时的娄家大院红灯笼高挂,红色的丝绸铺在地上,一直延伸到大街,尽显华贵。
等王在汉到了门口,两侧准备好的鞭炮“噼里啪啦”开始燃放。
娄玉树对族里的妆点速度很满意,对王在汉拱手道:“区区寒舍,让王将军见笑了。”
嘴上这么说着,眼里却是傲慢。
投降明军,娄家可以依靠盘根错杂的人脉网络,和大量的白银做献金,很快就能爬上高位。
今天对王将军客客气气,明天王将军就得来娄家赔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