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畅读精品

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畅读精品

两广总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两广总督”大大的完结小说《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朱樉徐妙云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个月都有二十万两。要不是老朱知道朱樉要用这些钱收粮抑制粮价,老朱现在就要拉下脸去抢了。老朱是农民出身,知道灾年的时候,百姓会有多绝望,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这逆子虽然混账,但至少心中有百姓。”老朱心想。随后开口说道:“去,让太子把银子给咱送过来。”......

主角:朱樉徐妙云   更新:2024-05-22 22:2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樉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畅读精品》,由网络作家“两广总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两广总督”大大的完结小说《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朱樉徐妙云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个月都有二十万两。要不是老朱知道朱樉要用这些钱收粮抑制粮价,老朱现在就要拉下脸去抢了。老朱是农民出身,知道灾年的时候,百姓会有多绝望,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这逆子虽然混账,但至少心中有百姓。”老朱心想。随后开口说道:“去,让太子把银子给咱送过来。”......

《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畅读精品》精彩片段


朱樉查看了账本,首月的纯利润就超过了二十万两。

为了满足市场,朱樉几次加大了生产规模。

朱樉的心情很不错,带着人将四万两银子运进宫。

这是给太子和马皇后的分红。

东宫。

朱标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眼睛都直了。

$_$

以往东宫下面的铺子,每年也能赚几万两银子,但是东宫下面有一大群人要养,所以日子依然是紧巴巴的。

“老二,真没想到,你竟然会这么赚钱?”

朱标不得不佩服自己二弟。

文武双全就算了,还这么会赚钱。

“老大,这算什么,等香皂铺子和白糖铺子开了,下个月只会更多。”朱樉笑道。

听到这话,朱标笑得嘴都快咧开了。

他仿佛看到了一座银山朝自己砸来。

最开始的时候,朱标将铺子给朱樉,是出于兄弟之间的信任,也没打算朱樉能赚多少钱。

但万万没想到,朱樉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朱标不懂经济,也不懂商业上的那些事。

没办法,老朱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也就到了老朱手里,出了一个皇帝。

如今看到朱樉这么能赚钱,朱标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

“老二,咱们中午一起喝点儿。”

“不了,我把给娘的银子送过去。”

“中午留下来陪娘吃。”

“行吧!”

——

乾清宫。

“陛下,秦王带着银子刚刚去了太子那里,现在正在往皇后娘娘那里去。”

闻言,正在批改奏折的老朱抬起头。

“什么银子?”

“贩卖精盐的分红。”

老朱想起来了,自己当时把朱樉分给太子的那一成要了过来。

“有多少银子?”老朱问道。

“秦王殿下带进宫的一共有四万两,太子殿下那里留下了两万两,剩下的两万两应该是要送给皇后娘娘。”

老朱沉默了一会儿,心里在计算着朱樉这一个月赚了多少钱。

竟然拿出了四万两分红。

如果没记错的话,当初分给了太子一成,皇后一成。

嘶!这逆子一个月赚了二十万两!

逆子啊!竟然都不知道孝敬自己爹!

老朱瞬间眼睛就红了。

大明的税收很低,一年的税收折合白银也就一千万两左右,现在是洪武初年,还没有超过一千万两,洪武二十六年的时候,差不多是一千一百万两。

按照朱樉一个月二十万两算的话,一年就是二百四十万两,将近四分之一的税收了。

也不怪老朱眼红,这特娘的实在是太赚钱了。

要知道,朝廷每年的税收,超过一半都成了军费,剩下的要赈灾,要维持朝廷运转,根本剩不下钱。

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还要亏钱。

老朱这个皇帝不容易啊,太特么穷了!

……

……

老朱知道,朱樉最近在准备肥皂香皂生意。

这玩意儿他试过,效果不错。

他后宫的这些嫔妃都很喜欢,每天把自己洗的香喷喷的。

因此,老朱最近一段时间可是没少往后宫跑。

他能感觉到,这玩意儿一旦开售,可能比精盐还要赚钱,朱樉富可敌国指日可待。

毕竟朱樉的精盐价格不高,主要是靠走量,就这样,一个月都有二十万两。

要不是老朱知道朱樉要用这些钱收粮抑制粮价,老朱现在就要拉下脸去抢了。

老朱是农民出身,知道灾年的时候,百姓会有多绝望,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

“这逆子虽然混账,但至少心中有百姓。”老朱心想。

随后开口说道:“去,让太子把银子给咱送过来。”


是的,此时的朱标已经有点瞧不上那一年几万两的收入了。

看着朱标这么激动,朱樉招了招手,吩咐人将剩下的二十八万两给马皇后送过去。

他还有事和朱标谈。

“二十八万两,去掉父皇要的那一成精盐分红,剩下的二十一万两就都是我的了。”

“一年下来,东宫就有两百多万两的收入,这么多钱,我该怎么花?”

朱标在心里盘算着,头一次为了花钱而感到烦恼。

相比于这二十一万两,被老朱敲诈走的那几万两银子,他已经不在乎了。

有钱,就是这么豪横!

朱樉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端起来抿了一口,有些骄傲的看着朱标。

大明朝穷啊!

老朱作为皇帝也穷啊!

连带着朱标这个太子也穷。

虽说老朱对朱标非常宠,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他,但也不能说朱标就不穷。

“老大,喜欢吗?”

朱樉指着十几箱白花花的银子,笑着问道。

“当然,谁能不喜欢银子?”朱标笑着点点头。

随后转身看向朱樉,感慨道:

“老二啊老二,你可真是我的好弟弟!”

朱樉:(⊙_⊙)?怎么感觉这话有点不对劲?

不过朱樉也没有多想。

就在这时,老朱的贴身老太监走了进来,他的目光在那些装银子的箱子上扫过,浮现出震惊之色。

当看到朱樉的时候也是愣了一下。

紧接着笑眯眯的行礼。

“老奴参见太子殿下,秦王殿下!”

看到老太监,朱标的心里顿时涌现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太子殿下,陛下说了,让您将所有银子送到乾清宫去!”

朱标:〣( ºΔº )〣

……

……

ZZz...(¦3ꇤ[▓▓](晚安啦!)

乾清宫。

老朱在十几个装满银子的箱子中间辗转腾挪,满脸的兴奋与激动。

简直和之前的朱标一模一样。

而朱标此刻则是红着眼睛看着老朱,心中愤愤不平。

这些银子都是我的,我的!

可惜不管他在心中怎么嘶吼,老朱都不可能听得到。

一旁的朱樉悄悄碰了碰朱标的胳膊,小声道:“怎么回事?”

“老头子怎么盯上你了?”

他可没打算给老朱分红,所以给朱标分红也没告诉老朱。

一听这话,朱标顿时就想哭了。

还不都是怪自己嘴贱,跟老朱提了一嘴。

早知如此,打死他也不会说啊!

朱标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朱樉,后者也是一脸恨铁不成钢。

“老大,不是我说你,你得支棱起来啊!”

“这么多钱被老头子抢去,你甘心?”

“这我能有什么办法?”朱标满脸无奈,同时又感到有些羞愧。

他也想像老二一样硬气,可是他做不到啊!

老头子拿国家大义来压他,他身为太子能有什么办法?

而且,老朱是君,他是臣,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还能抗旨不成?

“你啊,算是被儒家给忽悠瘸了,你要知道,咱们跟老头子是父子,不是什么君臣,儒家那一套对咱们来说不实用。”

“你现在就去,跟老头子据理力争,拿回属于你的那一份。”

朱樉悄摸摸的撺掇朱标,用眼神示意他硬起来。

“老二,这样真的行吗?”朱标有些不自信的问道。

“放心,有我在。”朱樉示意他没事。

不硬起来,以后还怎么造老头子的反?

收到朱樉的眼神,朱标在心中给自己打气。

随后鼓起勇气,开口叫道:

“父皇!”

“哈哈,标儿,怎么了?”老朱此刻很开心,笑呵呵的看着朱标。

“父皇,这是孩儿的钱,您,能还给孩儿吗?”朱标看着老朱脸上逐渐消失的笑容,声音也越来越小。


老朱因为早年的经历,最重视亲情。

当了皇帝之后,最怕的就是儿子为了皇位兄弟相残,所以他早早的就将嫡长子朱标立为了太子,并且将有能力的文臣武将都塞到了东宫,为的就是断掉其他儿子的心思。

此时看到朱樉毫无畏惧的站在朱标身边,他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不过这一切,他并不能表现出来。

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父亲,更是大明帝国的皇帝。

“老二,你是想造反吗?”老朱沉声说道。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脸色瞬间就变了。

造反,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哪怕朱樉身为老朱的亲儿子,虽然不会死,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只有朱樉面不改色,他怎么可能猜不到老朱是装的。

“我对那个位子又没有什么兴趣,造哪门子的反啊!”

“既然你没兴趣,那以后就不要再说这些话了。”

老朱提醒。

朱樉看看老朱,又看看朱标,最后叹了一口气,坐了下来。

老大的性子还是太软了,在老头子的面前连反抗都不敢(请代入电视剧《朱元璋》中的朱标)。

这怎么行?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朱樉摆摆手,转过头看向马皇后。

“娘,我饿了。”

从今早出发到现在,他一点东西都没吃,早就饿得不行了。

“好,娘这就去做。”

马皇后看了看老朱的脸色,然后说道。

“谢谢娘,娘最好了。”朱樉立马笑嘻嘻的说道。

这一幕看的老朱脸皮微微抽搐,心中醋意大发。

马皇后离开了,老朱看了一眼还在地上跪着的朱棡和朱棣,淡淡说道:“你们两个起来吧!”

“谢父皇!”两人心中松了一口气,站了起来。

不多时,马皇后做了一桌家常菜,端了过来。

老朱他们都没有怎么吃,只有朱樉这个没良心的吃撑了。

“我吃饱了。”

“娘,我先回去了。”

朱樉起身拿上自己的盔甲。

“慢点走啊!”

“知道了。”

“老大,一起走?”朱樉看向朱标,问道。

闻言,朱标也放下筷子起身。

“你要走就走,叫你大哥做什么?”

老朱不满的说道。

“老头子你少管闲事。”

这话又把朱标三人吓了一跳。

于是三人连忙说道:“父皇,母后,儿臣也吃饱了。”

紧接着一溜烟的离开,不想再留在这个是非之地。

看着兄弟四人离开的背影,老朱原本阴沉的脸色,也放松了下来,甚至露出了笑容。

“你笑什么?”马皇后见状,不明所以的问道。

“儿子长大了。”老朱说道。

“老二都十九了,当然长大了。”马皇后说道。

“说起来,也该给老二,老三,老四张罗亲事了。”

“尤其是老二,这都拖了几年了。”

“这能怪咱嘛,是他自己不同意的。”

“咋,他这次想通了?”

“我问过老二了,他同意了,不过他不喜欢年龄小的。”

“这事儿你来张罗就好了。”

“也没见你操心过。”

“咱不是忙嘛!”

——

“老三,老四,你两先走吧!”

待朱棡和朱棣离开后,朱樉这才一边慢慢走消食,一边跟朱标聊天。

“老大,不是我说你,以后在老头子面前,你得支棱起来啊!”

“那是父皇,你以为是别人啊!”朱标翻了个白眼。

“你知不知道,老头子最想看到的是你敢反抗他,而不是老头子说什么你就做什么。”

“这怎么可能?”

“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

朱樉懒得多说。

朱标被那些腐儒祸害的不轻,儒家那套严格的等级观念已经深深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儒家学子,朱樉也不会多管闲事,但他是太子储君,未来的皇帝。

对于统治者来说,儒家就是一个工具,自己不能深陷其中。

朱樉摇摇头,有他在,他迟早能把朱标改变过来。

朱标见此,转移话题。

“老二,晚上我在府上给你准备接风酒席,你可得来。”

“就算你不说我也要来,我一个人在府上也没什么意思。”朱樉笑道。

“那我就等着你来。”

——

秦王府。

这是老朱命人为他修建的府邸,只是他这几年,不是在出征,就是在出征的路上,王府也没有住过多少回。

“王爷。”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出现在朱樉面前。

“怎么样?可还习惯?”朱樉将盔甲交给张玉,笑道。

张玉可是历史上的靖难名将,只不过这次北伐被朱樉给收入麾下,成了他的亲卫统领。

“王爷在哪里,末将就在哪里。”张玉认真说道。

“你身怀大才,我可不会一直把你留在身边,以后还有很多事要交给你去做,你可要准备好。”朱樉拍着张玉的肩膀,笑着说道。

“王爷知遇之恩,末将万死难报。”

“什么死不死的,好好做事就好。”

“是。”

人吃饱的就容易犯困,更不用说朱樉出征了那么长时间。

所以一沾床就睡着了。

当他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让人准备好洗澡水,洗完澡,换了身衣服就离开王府,前往了东宫。

“二弟,你大哥已经等你多时了。”

太子妃常氏看到朱樉,笑着说道。

她是鄂国公常遇春的长女,还没出生就与朱标指腹为婚,两人的年龄也只不过相差几个月。(比朱标大)

常氏长相清新秀丽,拥有武将家族独有的气质,不过现在却挺着一个大肚子,整个人充满了母性的光辉。

“见过嫂嫂。”朱樉笑着行礼,随后又道:“嫂嫂,我大侄子什么时候出生?”

“还早呢!”闻言,常氏轻抚着肚子,笑道。

“等大侄子出生了,我来教他武艺,怎么样?”

“好啊,正好我也有这样的打算。”

“那就这么说定了。”

“什么说定了?”朱标听到外面的动静,走了出来。

“我刚刚跟嫂嫂说,等大侄子出生了,我来教武艺。”

“作为老朱家的嫡长孙,得文武双全才行啊!”朱樉笑着解释。

“孩子都还没出生呢,就想那么远。”朱标无奈的说道。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行吧,到时候就交给你了。”

…………

新人新书,求支持!


洪武七年,应天府,京师。

作为大明帝国的京城,应天绝对是全国最繁华的地方。

自大明建国以来,开国皇帝朱元璋主张休养生息,国力也是在逐渐恢复。

不过北元未灭,朝廷仍需要北伐,所以上到朝廷,下到百姓,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

“国的噶,国的噶……”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热闹的街道上人们纷纷躲避。

“大捷,大捷!”

“秦王殿下大破北元,俘虏北元皇帝!”

“大捷,大捷!”

“秦王殿下大破北元,俘虏北元皇帝!”

街上安静了一会儿,紧接着就是铺天盖地的声音。

“北元终于被灭了,爹,娘你们看到了吗?”

“爷爷,北元灭了,我们家的仇报了!”

“孩儿她娘,北元这些畜生终于灭了,你在天上也可以安息了。”

有年轻人对着天痛哭流涕,有老人默默流泪。

——

奉天殿。

一个身穿明黄色五爪龙袍的中年男子正在来回走动,看得出来,他此刻的心情并不平静。

而他,正是这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洪武大帝朱元璋。

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太子朱标安静的站在一旁,而他紧握的双拳,显示出他的内心并不似表面那般平静。

这时,一个穿着蓝色服饰的汉子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战报。

“二虎啊,可有战报?”朱元璋看着来人,急切开口。

二虎,朱元璋的贴身侍卫,已经跟了他十几年。

“禀皇上,大捷,秦王殿下大破北元,活捉北元皇帝。”二虎开心的回答,双手奉上战报。

听到这话,朱标拿过战报,检查了一下后打开。

“父皇,二弟此战,可谓是解决了我大明的心腹大患,未来至少十年内,草原鞑子无力南下。”朱标看了一眼,一脸激动的递给朱元璋。

后者快速看完战报,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掩饰不住。

“哈哈,不愧是咱皇儿,北元已灭,天下大定!”

“父皇,儿臣为父皇贺,为大明贺!”

太子朱标恭喜道。

朱元璋笑得嘴都快咧开了。

拍着朱标的肩膀笑道:“标儿,老二勇猛无双,有他在,咱百年之后也可安心了,届时,你兄弟二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可共创盛世。”

“父皇…”朱标心中感动。

“你娘一直在等老二的消息。”

“走,跟咱一起把这个消息告诉你娘!”

“是!”

……

半个月后,京师三十里外。

太子朱标带着文武百官已经在这里等着了,今天,正是北伐大军班师回朝之日。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太子殿下,大军距离此处已不足十里。”

朱标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

数里外,大军前方,一众北伐将领骑着高头大马。

最前方的是一个长相英武的少年,与朱元璋有着六分相似。

白马银甲,引人注目。

此少年便是朱元璋的嫡次子,秦王朱樉(shang)。

十四岁从军,至今已有五年,在这五年之中,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

从攻取元大都开始,数次北伐都有他的身影。

徐达、汤和、常遇春等名将,谁见了不对其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

朱樉眯着眼睛,心中回想着自己穿越到大明的一幕幕。

没错,他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开局穿到了娘胎。

没有金手指,所以他最大的依靠就是自己以及前世的记忆。

从小就跟着军中武将习武,又经历战场厮杀,一身武艺,在整个大明,也可以说是数一数二。

又跟着大儒宋濂学习,说是文武双全也不为过。

“国的噶,国的噶……”

这时,两个少年骑马从侧面赶上来,笑道:“二哥。”

“老三,老四。”朱樉笑着看向二人。

“如今北元已灭,我们大明最大的敌人没有了,想必父皇会很高兴。”老三晋王朱棡(gang)道。

“这些草原鞑子太不经打了,我才杀了十几个。”老四燕王朱棣(di)如今还是十五岁的少年,少年心性自然多一点。

此次出征,朱樉也带上了自己的两个弟弟,为的就是让他们见识战争的残酷。

不过由于三个儿子都出征,朱元璋也是将大明最强大的阵容都派了出来,保驾护航。

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还有蓝玉,冯胜,傅友德等一众名将。

因为朱樉的穿越,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比如原本在洪武二年暴毙的常遇春,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报!”

“太子殿下已率百官在城外三十里等候。”一名传令兵疾驰而来。

“各位叔伯,大哥已经在等我们了,快些走吧!”朱樉回头对徐达等人笑道。

“好!”

“传令,全军加速!”

……

尘土飞扬,秦字王旗与山河日月旗出现在了朱标以及百官的眼中。

朱标心中满是激动与期待,但作为大明的太子,该有的形象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很快,那白马银袍的少年便出现在了朱标的眼中。

朱标的眼中露出笑容,脚下生风,快步上前。

“二弟!”

朱樉也看到了朱标,心中欣喜,双腿一夹马腹,快速上前。

朱棡朱棣紧随其后。

“大哥!”朱樉下马,与朱标紧紧拥抱在一起。

“二弟!”看到自家弟弟,朱标开心的很。

“黑了,也壮了。”朱标仔细打量了一番朱樉,拍打着朱樉的肩膀,笑道。

“大哥!”朱棡朱棣齐齐行礼。

“老三,老四,你们也壮了。”朱标抱了抱两位弟弟,开心道。

仁义无双的朱标,对于自家弟弟,那真是没的说。

一众弟弟,对于朱标是心服口服。

这时,以徐达为首的一众武将也到了。

“参见太子殿下!”

众人下马行礼。

“诸位叔伯,快快起来!”朱标赶紧说道。

在这一众叔伯的面前,朱标不会摆出太子的架子。

“谢殿下!”

随后,朱标便带着众人返回。

朱元璋安排的御撵上,朱标看着三个弟弟,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尤其是朱樉,他总觉得有些愧疚。

他心中很清楚,朱樉之所以十四岁就随军出征,是因为当时自己太子之位未稳。

朱樉文武双全,比自己更加优秀,但因为不是嫡长子,所以太子之位跟他无缘。

“老二,这些年,辛苦你了。”

…………

新人求支持,完读率,催更,好评!


第二天,奉天殿,早朝。

老朱端坐在龙椅之上,扫视了一眼下方的群臣。

在看到立于朱标身旁的朱樉之后,开口说道:

“咱决定,裁撤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成立一个新的部门。”百官一听这话,纷纷低头议论起来,猜测陛下要做什么,自己是不是也有机会捞点好处。

刘伯温眉头微皱,自陛下登基之后,威势是越来越重了。

胡惟庸这时站了出来。

“不知陛下是想成立何种部门?”

他想知道这个新部门,自己有没有机会掺和上一脚,他如今可是中书省左相,大权在握,但还希望自己手中的权力多一点。

老朱看了一眼胡惟庸,笑道:“这个新部门啊,叫锦衣卫。”

“为天子亲军,只听天子一人的命令。”

“负责侦察,逮捕,审问等。”

“对了,它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监察百官。”

听到这话,胡惟庸脸色微微一变,这就意味着,这个新成立的锦衣卫,自己插不上手。

而刘伯温也在此刻猛然睁开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老朱。

皇帝这是不信任他们御史台了吗?

而百官则是一片哗然。

他们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现在又来一个锦衣卫,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陛下,臣恳请陛下三思!”

胡惟庸叩首道。

“御史台本就有负责监察百官之责,再让锦衣卫负责监察百官,恐怕会使朝堂上人心惶惶啊!”

“再者,中书省和六部官员各司其职,政令通达,使天下安定,陛下此举恐会让臣等无心朝政!”

“陛下,臣,恳请陛下三思!”

胡惟庸的屁股高高抬起,脑袋碰到地面,情真意切的说道。

“臣恳请陛下三思!”

文官跪下去了一大片,武将当中也有不少。

文武官员难得统一了一次意见。

对于御史台的官员来说,皇帝一旦成立锦衣卫,他们还有什么露脸的机会。

而对于武将来说,这个遭瘟的文官,平日里就没少找他们的麻烦,再来一个锦衣卫盯着他们,这日子还怎么过?

龙椅上的老朱冷冷的盯着下方的文武官员。

这是在逼咱啊!

接着老朱又看向了朱标,心中思索:咱百年之后,仁慈的标儿能镇得住这些文臣武将吗?

不过看到朱标旁边,一脸冷笑的看着跪着的百官的朱樉,心中又不由得安定了下来。

有老二的辅佐,这标儿的皇位,应该能坐得稳了。

众人并不知道老朱在这一刻想了多少,只以为老朱是在认真思考他们的话。

跪在百官前方的胡惟庸,此时也不由的得意起来。

陛下虽是九五之尊,但也要考虑一下百官的想法吧!

只可惜,他对老朱的了解还是不够多。

老朱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历朝的开国皇帝,就没有比他出身还低的了。

其手腕之强,无人出其左右。

逼宫,这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还有些作用。

但在老朱面前,只能说这些人是想多了。

“你们这是要逼宫吗?”老朱充满威严的声音响彻奉天殿,下方的不少文官瑟瑟发抖。

“陛下,臣等绝无此意。”百官齐齐说道。

朱标和朱樉看着百官的样子,心头冷笑。

官员与盐商勾结的事,朱樉昨晚就给朱标说了。

这大明朝开国才几年啊,就已经有人开始官商勾结了。

他们如此不想让锦衣卫成立,怕是担心自己做的那些丑事有朝一日被发现吧!

“呵!”老朱冷笑一声。

“你们听听,你们说的话,你们自己信吗?”

“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你们怕锦衣卫发现你们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欺上瞒下。”

“你们一个个自诩清流,可那些个腌臜事,你们暗地里都没少干。”

“还记得杨宪吗?”

“哦,你们可能忘记了。”

说到这里,老朱冷笑了两声。

“可咱不会忘记,咱当初是多么信任他,可他是怎么回报咱的?”

“欺君害民,专决省事,罢去旧吏,任用亲信,把咱的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简直枉为人子!”

老朱一声怒喝,吓得百官大气都不敢喘。

洪武初期,老朱巡视扬州。

那个时候大明刚刚开国,一切都是百废待兴,昔年繁华的扬州,经历过蒙元的统治和十几年战乱之后,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和十八户人家。

老朱任命杨宪为扬州知府,让他主持扬州的生产恢复建设事宜。

老朱可以说是给了他最大程度的支持,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结果这家伙为了自己的政绩,虚报复耕田亩数量,大冬天的逼着百姓下地。

更是花重金从南洋商人那里买来一株稻穗,事后杀人灭口。

最后将这株稻穗,以祥瑞之名敬献给了朱元璋。

而老朱还傻乎乎的以为这真是祥瑞,对杨宪大加赞赏。

进了中书省后,杨宪更是忘乎所以,整日与李善长,胡惟庸明争暗斗。

他也不想想,他拿什么跟李善长比,李善长可是在老朱创业之初就跟着了。

老朱都说过,李善长就是他的萧何。

而杨宪呢,不过是凭借着老朱的恩宠,就上蹿下跳。

这样的人,他不死谁死。

后来,杨宪东窗事发,老朱暴怒之下,下令将杨宪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下场不可谓不凄惨。

对老朱来说,杨宪就是他这一生中最大的耻辱。

一个皇帝,竟然被一个臣子给骗的怀疑人生,更是被气哭了,最后只能跑到皇后那里寻求安慰。

这你敢信?

所以自此以后,老朱不再信任任何文官。

更是教育朱标,文臣士子,可用之,而不可亲之;可使之,而不可信之。

百官听到老朱提起杨宪,一句话也不敢说。

他们都知道,此刻的皇帝,正处于暴怒之中,谁先开口,谁倒霉。

“呵,这会儿怎么都不说话了?”老朱冷笑着看着下方群臣。

见他们一个劲的瑟瑟发抖,老朱更是不屑。

“即日起,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秦王朱樉任锦衣卫指挥使。”

“儿臣遵旨!”这时,朱樉走了出来,领旨谢恩。

此刻的他,身穿昨天赶制出来的飞鱼服,将他整个人衬托的更加帅气威严。

同时也是想让百官记住,飞鱼服代表着什么。

“父皇,儿臣有本奏!”朱樉紧接着开口。

百官愣了一下,齐齐看向朱樉。

这是要搞哪一出?

老朱看都没看百官一眼。

“准奏!”

“父皇,儿臣弹劾御史中丞陈琦是个大贪官,自洪武五年至今,收受贿赂共超过万两白银。”

“锦衣卫所查的结果都在这里。”

朱樉取出提前准备好的奏折,呈上。

待老太监将奏折转呈给老朱之后,百官心中也是一片震惊。

尤其是胡惟庸,心中莫名升起了一股恐惧。

“啊!奸臣,恶臣,混账!”

老朱大发雷霆,将奏折扔了出去。

“来人,将陈琦拉下去午门问斩!”

“并抄没家产,其家眷一并问斩!”

“陛下,陛下!”

“饶命啊陛下!”

百官中间的陈琦直接就吓傻了,涕泪横流的求饶。

然而老朱根本就不理会。

“拉下去!”

百官瑟瑟发抖,惶恐不已。

“刘伯温,你可知罪?”老朱又看向刘伯温,问道。

“臣,知罪!”刘伯温早就料到自己不可能独善其身,颤颤巍巍的叩首。

“那好,刘伯温,你掌管的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竟然出现此等之事,影响恶劣,你身为御史大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即日起,刘伯温降为御史中丞,以儆效尤!”

“臣,谢陛下!”

“退朝!”

……

……


关于肥皂,朱樉就只做了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没有花香,一种高端的,专门卖给有钱人家的,添加了花香。

反正肥皂用水、猪油、氢氧化钠这三种就可以制作,加点花瓣粉就有花香。

而香皂,要考虑到对肌肤的深层清洁、保护、以及清洁后的润滑等作用,端的是耗费了朱樉不少心思。

“王爷,您发明的香皂简直就是神物啊,用了之后,感觉皮肤都嫩滑了不少,而且身上还有香味。”另一个宫女也是一脸敬佩的说道。

听完,朱樉心中暗笑。

后世的科技与狠活,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碾压。

“王爷,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这时,刘宝走了过来。

朱樉点点头,接着道:“香皂和肥皂怎么做,你们已经学会了。”

“给本王准备一批带香味的肥皂,还有各种香味的香皂,本王明天要进宫看望母后。”

“是,王爷。”

“刘宝,你们几个这些天也算是辛苦了,下去后每人领五十两银子,算是奖励。”

几人一听,大喜,连忙跪下谢恩。

他们的月俸本来就不高,五十两银子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

“不过,这制作方法,没有本王的命令,就算是陛下来了,你们也不许说出去,听明白了没有?”朱樉看着他们,缓缓说道。

好处已经给你们了,你们就得收起自己的小心思了。

这些技术,是朱樉的财源,他可不想就这么泄露出去。

“王爷请放心,奴婢生是王爷的人,死是王爷的鬼,绝不会多嘴半个字。”

刘宝连忙说道。

两个宫女也是紧跟着发誓。

“行了,去做香皂肥皂去吧!”

朱樉起身回屋吃饭去了。

傍晚,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穿着一身飞鱼服,腰间挎着绣春刀,来到了府上。

为了培养弟弟,也是为了让自己闲下来,朱樉特意安排二人进入锦衣卫。

现在朱棡任千户之职,朱棣任百户之职,协助二虎掌管锦衣卫。

是的,二虎就是朱樉选择的锦衣卫下一任指挥使人选。

因为二虎跟着老朱已经有二十年了,忠心耿耿,绝不会背叛。

锦衣卫作为天子亲军,自然是要交给老朱最信任的人。

自己也不可能一直担任锦衣卫指挥使,这不现实。

“二哥。”兄弟二人一进来,便异口同声的开口。

见到两个兄弟精神饱满,朱樉的脸上也是涌现笑容。

随即吩咐刘宝准备酒菜。

“二哥,这些天我算是开了眼,没想到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文官,背地里竟然会做出欺君害民之事。”朱棣和朱棡年龄小,许多事都没见过。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们进入锦衣卫了?”朱樉笑道。

“要是换作你们去跟那些个文官斗,什么时候被玩死都不知道。”

“现在先让你们了解了解,以后好帮老大。”

“谨遵二哥教诲。”兄弟二人认真说道。

别看自家二哥现在满脸亲切的笑容,但是他们可不会忘记小时候被自家二哥暴揍的事。

只是这些年朱樉忙着打仗,他们这些做弟弟的,情况才好了些。

“行了,晚上就留在我这里。”

“明天我要进宫看母后,你们也一起。”

朱樉说道。

“咱也好些天没见母后了,正好一起去。”朱棣笑道,现在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少年,还不是往后的永乐大帝。

“听说你们俩儿的媳妇也在母后身边,正好明天先去看看。”朱樉笑道,几天前特没有收到徐妙云的回信,一打听才知道被马皇后召进宫去了,同去的还有徐妙清和汤萱儿。

听到这话,兄弟二人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毕竟都是未经人事的少年啊,难免脸皮薄。

“二嫂不也在,二哥你也不要老是说我们。”朱棣小声说道,虽说他骨子里有点叛逆,但也不敢在朱樉面前大声说话。

朱樉笑而不语。

心里却是:你们还是太年轻了,要不怎么我是哥哥,你们是弟弟呢?

不久之后,刘宝带人端着酒菜进来了。

兄弟三人酒足饭饱,又聊了一会儿天,最后各自睡去。

——

翌日。

朱樉兄弟三人带着肥皂和香皂进了宫。

临走之前,又吩咐刘宝将香皂和肥皂准备三份,送到魏国公府和信国公府,以他们兄弟三人的名义。

他们兄弟三人被赐婚的消息早已人尽皆知,况且,以刘宝的聪明,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坤宁宫。

“儿臣给母后请安!”

“地上凉,快起来。”

马皇后看着三个儿子,满脸笑容。

最后目光停留在朱樉身上,不免有点生气。

这个臭小子,竟然这个时候才来。

在马皇后的身边,徐妙云、徐妙清、汤萱儿三人陪同。

后者二人也是在打量着朱棣和朱棡,毕竟这以后就是他们的夫君了。

虽说他们小时候也在一起玩耍过,但这毕竟是小时候,现在已经过去好多年了,还需要重新认识。

哪像朱樉和徐妙云,在前者从军之前,两人是经常见面。

“谢母后!”朱樉三人齐齐起身。

“见过秦王殿下、晋王殿下、燕王殿下。”徐妙云三人行了一个万福礼,毕竟她们现在还没有正式册封,不是王妃。

“都是一家人,不用多礼。”朱樉笑道,然后朝徐妙云微微点头。

“这么长时间都不来看看娘,娘还以为你们三个没良心的已经忘记娘了。”马皇后注意到朱樉的小动作,故意埋怨道。

不过朱棡和朱棣都知道,这声埋怨是冲着自家二哥去的,毕竟,马皇后最疼爱的就是自家大哥跟二哥了。

“怎么会呢,您是我们的亲娘,我们就算是忘了爹,也不可能忘了娘啊!”朱樉立马笑嘻嘻的说道。

老朱:???逆子啊!╰_╯╬

朱棡和朱棣相视一眼,都看懂了彼此眼神中的苦涩。

二哥胆子大,敢说忘记自己爹的话,他们可不敢说。

而汤萱儿此刻也是见识到了传说中的秦王胆子有多大了。

至于徐妙云姐妹,早在魏国公府的时候就见识到了,大庭广众之下,朱樉抢过圣旨,自己宣读起了圣旨。

这也就是朱樉,换做别人,九族早就没了。

“你就会说好听的哄娘。”

“刚刚你们带来的是什么?”

……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