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畅销小说推荐鸾凤重华

畅销小说推荐鸾凤重华

蔷薇晓晓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高口碑小说《鸾凤重华》是作者“蔷薇晓晓”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沈君兮沈箴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不一会的功夫,钱嬷嬷也走了进来,一看到守在沈君兮床边的翠丫就笑道:“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吃点凉的就泄肚了。”翠丫却是不敢多话,她向着钱嬷嬷福了福身子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主角:沈君兮沈箴   更新:2024-01-23 22: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君兮沈箴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小说推荐鸾凤重华》,由网络作家“蔷薇晓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鸾凤重华》是作者“蔷薇晓晓”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沈君兮沈箴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不一会的功夫,钱嬷嬷也走了进来,一看到守在沈君兮床边的翠丫就笑道:“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吃点凉的就泄肚了。”翠丫却是不敢多话,她向着钱嬷嬷福了福身子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畅销小说推荐鸾凤重华》精彩片段


“姑娘,所有的事都是王婆子一个人的主意!”终于能够说话的小红在大吸了一口气后,就膝行两步上前道,“王婆子说姑娘年纪小必然什么都不懂,只要打点好姑娘身边的人,就没人知道姑娘每天吃的究竟是什么!然后她自己每日里大鱼大肉地吃着,却把账都记在了姑娘的名下,姑娘若不信,大可去问厨房里的其他人,看我到底有没有乱说!”

王婆子听到这,急得就跳了起来,伸手就要去捂小红的嘴巴。

可不想门外却传来一声怒吼:“你刚才说的可是真?”

谁也没想到,半个月都不曾踏足后院的沈箴竟然会在这个时候一脸怒气地出现在门房外,而他身后还跟着个大气都不敢出的翠丫。

沈君兮瞧了,也就在心里暗自点头:时间拿捏得刚刚好,看来这个翠丫倒是个值得一用的人。

沈箴的火气很大,额角都隐隐暴起了青筋,显然是气得不轻。

小红跪在那,先是悄悄地看了眼沈君兮,在收到沈君兮那鼓励的眼神后,也就一鼓作气地将王婆子是怎么欺上瞒下、结党营私的事全给倒了出来。

沈箴皱着眉头听着,一张脸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痛失爱妻,沈箴整个人本就处于巨大的悲拗之中,现在又闻爱女竟然被家中的仆妇所欺负,这就更让他怒不可揭。

“给我查!”沈箴已经气红了双眼,说话更是变得咬牙切齿起来。

下面的人哪里还敢怠慢,赶紧将厨房里的人都给拘了起来,然后一个一个地单独盘问。

入夜,一盏昏暗的豆油灯下,担惊受怕了一整天的钱嬷嬷独自坐在沈君兮的床前,可她的思绪却总是被白天的那一幕幕所牵扯。

她眼神复杂地看着床上那个已经熟睡了的小身影,姑娘今日的表现太让她意外了。

那狠戾的眼神和娴熟的语气,若不是亲眼所见,她都不愿意相信自己一手带大的姑娘竟然能说出那样的话来。

要知道姑娘今年才六岁啊!

那陌生的感觉,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而且今日的事提醒着她,姑娘已经长大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继续哄骗着了。

钱嬷嬷突然就想到白日里被春桃顺走的那枚羊脂玉佩,整个人就跟着紧张了起来。

“翠丫,你过来!”神情有些紧张的钱嬷嬷就起身唤了候在外间的小丫鬟翠丫。

“这人有三急,你帮我看着点姑娘,我去去就来。”钱嬷嬷急急地交代了翠丫几句,转身就出了沈君兮所住的西厢房。

翠丫自然是不疑有他。

不料睡在床上的沈君兮却是翻过身来瞧着翠丫悄声道:“你去跟着钱嬷嬷,看看她到底干什么去了,可别叫她发现了你!”

因为之前沈君兮救了自己的姐姐小红,翠丫早已是对沈君兮言听计从,她虽然有些意外姑娘还没有睡,却从不曾怀疑姑娘让自己所做的事。

因此,她也从沈君兮的床边告退,一路悄悄地尾随钱嬷嬷而去。

说自己有三急的钱嬷嬷并没有去官房,而是径直去了正屋后面的后罩房,那里是沈家安排家中仆妇住下的地方。

夜很静,大家几乎都已经睡下了,钱嬷嬷趁黑摸进了女儿春桃的房间。

因为当了太太屋里的通房,春桃得了一间一个人住的单间,虽然房间小得只够架起一张床,却也比其他人要挤着住在一块强很多了。

春桃也是刚刚歇下,见亲娘这个时候找了过来,也就有些不太高兴地爬了起来。

钱嬷嬷一见她这样,也懒得和她多说,而是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之前拿的那块玉佩可还在?”

“当了。”春桃满不在乎地说道。

“那钱呢?”钱嬷嬷却是满心焦急。

春桃冲着钱嬷嬷翻了个白眼,然后转身从枕头下摸出一盒胭脂来拍在了床板上:“喏,在这呢!”

钱嬷嬷一见,也就气得在女儿的脑门上戳了一指道:“平常也不见你做事手脚这么快的,才半日的功夫竟然就被你花了?”

“我一早不就和你说了要买胭脂了么?”春桃却是一脸不耐烦地看向钱嬷嬷,“而且你这么晚的跑来,就是为了质问我这个?”

“当然不是!”钱嬷嬷拿起春桃搁在床头矮柜上的茶壶就直饮了一口道,“你是没瞧见今天姑娘处置王婆子时的样子!她可是不是以前那个好糊弄的小姑娘了。你最好赶紧将那块玉给赎回来,不然等得姑娘发落的时候,就有得瞧了!”

春桃听着却是不以为意地嗤笑了一声:“娘,你这是自己在吓自己吧?要我说今天这事就是王婆子自己倒霉,谁叫她天天给姑娘上冷饭冷菜的,这要换了我,也得和她闹!”

“你这个死丫头!别不把我的话往心里去!”见春桃总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钱嬷嬷就更加急了起来,“别的先不论,你倒是先把那枚羊脂玉佩先还回来,先混过这个坎再说。”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春桃就很敷衍地将钱嬷嬷往屋外推,“你赶紧回去吧,我明儿一早就要轮值呢。”

钱嬷嬷还欲同春桃说些什么,母女俩在推搡之间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个身影从后罩房闪了出去。

翠丫一路小跑着,心也跟着噗通噗通跳个不停。

她真没想到姑娘让她来偷听,竟然会让她偷听到这些。

在她的认知中,偷盗主人财物,那可是重罪!可在春桃看来,却好似是件不怎么起眼的小事一样。

她有些惊慌地回到沈君兮的房里,将自己听到的事都说了出来。

“我知道了。”沈君兮听后,却是一脸的淡然,“这件事你先别声张,我倒要看看她们会怎么做。”

若是钱嬷嬷她们将东西还了回来也就罢了,若是不还,可就别怪她手下不留情了。

同翠丫交代完这些,沈君兮又翻了个身,面朝里间地睡了过去,好似她从不曾醒来一样。

不一会的功夫,钱嬷嬷也走了进来,一看到守在沈君兮床边的翠丫就笑道:“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吃点凉的就泄肚了。”

翠丫却是不敢多话,她向着钱嬷嬷福了福身子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为沈君兮寻找嬷嬷的事暂且搁置了下来,而翠丫和小红却被升为了二等丫鬟,留在沈君兮的身边服侍。

只是她们原先都只是粗使丫鬟,唤做小红和翠丫也没什么,但如今跟着沈君兮了,再叫这样的名就有些不合适了。

因此沈君兮替她们改了名,一个叫红鸢,一个叫鹦哥,依旧一红一绿,叫起来却大方体面了很多。

一时间,府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起红鸢和鹦哥来,更有甚者,想要效仿她们两姐妹,三不五时地跑到沈君兮的跟前来献殷勤。

而沈君兮将她们送来的东西照单全收,对她们所求之事却是视而不见。

“这样恐怕不好吧~!”红鸢就有些担心地在沈君兮的耳边提醒道。

“有什么不好的?”沈君兮懒洋洋地靠在大迎枕上,一脸惬意地嘬着沾满玫瑰糕的手指道,“她们有事不去找我爹,不去找林总管,却找到我这来了,还不是因为看着我是个孩子好说话?我才不上她们的当呢!”

“而且她们愿意来找我,就证明所求之事并不急,我拖她们一拖又有什么关系?”沈君兮眨巴着她的大眼睛说着。

不过才八九岁的红鸢却是听得似懂非懂。

沈君兮只好在心中叹了口气,到底还是年纪小了些,红鸢和鹦哥以后还得慢慢教。

日子转眼就到了新年。

除夕夜里,沈君兮吵着要和沈箴一起守岁,可亥时刚到,她就眼皮打架地倒在沈箴的身上睡了过去。

沈箴无奈地笑着,将她抱上了床,可脑海里却在思考着沈君兮的未来。

前不久,他在吏部任职的同年悄悄地给他寄了封信,透露出皇上想将各处的官员都动上一动,那同年也就在信中询问他,有没有换个地方任职的想法?

对此,沈箴是很心动的,毕竟他在这山西任上已经待了五年了,早就想挪一挪窝。

可他那同年又说了,如果想往富庶之地去,那就只能平级或是降级调动,毕竟大家都想往好地方挤,竞争激烈;但如果他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那就往偏远的地方去,熬上三五年,有了资历后,将来就更好升迁。

沈家本是江南望族,到了沈箴这三代单传,祖上几代积攒的财富也就都到了他的手上,因此他并不缺钱,他所缺的正是一展抱负的机会。

所以同年的来信,让他很是心动,他也就回了信,让同年帮忙运作。

只是这样一来,女儿的未来又变成了他不得不考虑的事。

他一个人去吃苦并没有什么,可若要带着沈君兮一起,他多少还是舍不得的。

而且沈君兮是个女孩子,将来也不可能由他一个大男人来教养。

沈家已没有值得托付的女性长辈,而纪家那边……他多少还是有些情怯的……

毕竟他当年和芸娘的私奔并不光彩,若不是后来大舅兄及时赶来,以“长兄为父”的身份为他们补办了婚礼,他和芸娘的婚姻后来也不能变得名正言顺。

况且此次芸娘仙逝,他在第一时间就修书给了京城纪家,现在大半个月过去了,却丝毫没有回音,以至于让他有些拿不准纪家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沈箴想着这些,不免又觉得头疼了起来。

因为还没有出纪氏的七七,沈君兮和沈箴均有孝在身,也就不用出去走亲访友。

因此沈箴要么教沈君兮下棋,要么教她习字,有的时候他们二人干脆窝在一起烤着红薯或是栗子……日子倒也过得其乐融融。

到了正月初八的那天,大总管林泉却带来了一个人。

来人约莫二十七八的年纪,姓黎,自称是纪家的管事。

他一见到沈箴,就从衣襟里拿出了一封还带着体温封着火漆的信件,不卑不亢地说道:“这是国公爷托我带来的,恳请沈大人过目。”

沈箴接给过信件,认出火漆上盖着的印章正是秦国公府的印信,也就不疑有他的读起信来。

信是大舅兄纪容若写来的,信中称纪家的老太君王老夫人在得知小女儿芸娘去世的消息后,哭得几近晕厥。

后来,还是因为王老夫人的二儿媳董氏劝她要朝着活着的人看,芸娘还留了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在人世间,而沈家人丁单薄,若老夫人不出手帮助一二,将来沈君兮顶着个“丧妇长女”的名号,必定会过得很艰难。

王老夫人觉得二儿媳妇这话说得很在理,也就让大儿子赶紧修书一封,想将沈君兮接到京城去亲自教养。

纪家的要求正中了沈箴的下怀:如果能将沈君兮送回外家教养,那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他欣然同意了让沈君兮去京城的提议,唯一的要求却是希望他们能过了纪氏的七七再启程。

黎管事没想到事情的进展会如此顺利,他来之前还以为会要对沈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沈箴答应得如此爽快,他也不介意在山西多呆上一段时间。

而得知纪家派人来接她的沈君兮却是大感意外。

在她的印象中,外祖纪家和沈家是鲜有联系的。

前世,她跟着父亲在贵州任上七八年,纪家对她一直都是不闻不问。

后来她嫁到延平侯府,出于礼节带着她新婚的丈夫去拜访舅舅家,结果大舅母对她却是不冷不热,让她一个人尴尬地坐在花厅里受足了仆妇的冷眼和奚落。

从那之后,她就鲜少与纪家走动了,就好似她从没有过这样的外家一样。

现在,不但要让她去京城,还要她在舅舅家长久地住下?沈君兮光想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她正想找个时间和父亲好好说道此事时,却发现父亲整日里都在和那黎管事在一起品茶论道,两人仿若相见恨晚的知己,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沈君兮一瞧,就急了。

再这样下去,就算爹爹不对那黎管事言听计从,至少也会对他的话推崇备至,到时候自己上京也就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

可沈君兮,一点都不想去!

现在的沈家就她和爹爹两个人,后宅里的事全是她“说了算”,日子过得像神仙一样舒心又惬意,她又为什么要到京城去找不痛快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