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燕止危温知虞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书籍余烬里逢见春光》,由网络作家“扶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余烬里逢见春光》中的人物燕止危温知虞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扶妖”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余烬里逢见春光》内容概括:仁帝额头青筋高高鼓起:“钦天监的人都未能算出准确地址,告诉朕,你怎么会知晓得如此清楚?”长公主被问住。但凡换个人,此刻大约已经被这句话吓得跪伏在地。知晓得比皇帝还多,不会是好事。若换个权臣说出此事,怕是有图谋谋反的嫌疑,惹皇帝猜忌,导致君臣离心。这时,始终安静的温知虞站了出来:“回禀皇上……”长公......
《畅销书籍余烬里逢见春光》精彩片段
勤政殿。
仁帝燕朝岳刚送走了一群十几岁的叽喳少年,被吵的头疼,准备休憩片刻。
宫人来报:“皇上,长公主携临川郡主求见。”
“她们不是出宫了么?怎么又折回来了?”仁帝压下疲惫神色:“叫她们进来。”
温知虞跟着长公主进入大殿。
时值正午,勤政殿内却十分清凉。
殿内每隔十步就摆了一个冰鉴,热风从窗户吹入殿内,加速了冰块的融化,将凉意铺满勤政殿的每一处角落。
进门时,温知虞微不可见地轻颤了一下。
长公主也没好到哪儿去。
仁帝坐在龙椅上,待母女俩行完礼,才开口问:“皇姐去而复返,可是有要紧事?”
长公主直截了当道:“请皇上撤回命宗室子弟巡山历练的旨意,即刻派都水监的人前往辛夷山巡山排险!
另外,传信给当地官员,马上派兵疏散辛夷全镇百姓,越快越好!”
仁帝眸光如炬。
因常年操劳国事,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帝王,比保养得宜的皇姐要苍老上许多,看起来更像兄长。
帝王声色如常,却不怒自威:“皇姐可知,自己在说些什么。”
“辛夷山近日有山崩。”长公主定定瞧着他。
仁帝:“……”
仁帝道:“捏造谣言,引发恐慌,即便皇姐是大周国的长公主,也不能免于责罚。”
长公主回道:“皇上若不信,又怎会听信钦天监的话,借历练为由,派宗室子弟离京巡山?”
仁帝沉默。
长公主继续道:“请皇上即刻派人将辛夷镇百姓全部迁走,若此后山不崩,一切无恙,请皇上处罚我,哪怕是废黜我的封号。”
“皇姐,慎言!”仁帝薄怒。
长公主恳切道:“那是一千多条人命!”
仁帝额头青筋高高鼓起:“钦天监的人都未能算出准确地址,告诉朕,你怎么会知晓得如此清楚?”
长公主被问住。
但凡换个人,此刻大约已经被这句话吓得跪伏在地。
知晓得比皇帝还多,不会是好事。
若换个权臣说出此事,怕是有图谋谋反的嫌疑,惹皇帝猜忌,导致君臣离心。
这时,始终安静的温知虞站了出来:“回禀皇上……”
长公主一惊,想都未想就打断了温知虞的话:“是游方道士算出来的!”
那一瞬间,长公主想了许多。
她的女儿,不该牵扯其中。
梦境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在梦里预知未来之事,更是玄之又玄,恐会引来祸患。
即便,皇上是她亲舅舅。
长公主拦住温知虞,对皇帝道:“阿虞是我唯一的女儿,她还未及笄时,我便开始操心她的亲事。
母后信佛,故而我只能私下请游方术士给阿虞算姻缘。
辛夷山今年要崩,便是那术士顺道告知我的。
原本我未曾将此事记在心上,只是,近日我总心神不宁,加上皇上又派人前往辛夷,我便只能说出来。”
大殿内,长久沉默。
温知虞心中像是安了一根弦,自母亲打断她的话起,弦就震颤个不停,心乱如麻。
母亲护她心切,竟把辛夷山之事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可,皇上或许早已知晓内情。
这可是欺君……
仁帝的眸光,在长公主和温知虞脸上来回。
许久之后,他终于出声:“所以皇姐,阿虞拒嫁沈迢安,选择荣安王之子,是卜算结果?”
“是。”长公主回道。
仁帝眼神冰凉地瞧着她:“太子在国子学抽查那日,阿虞在纸上所写,也是借梦提示?”
国子学?
阿虞写了什么?
长公主没敢迟疑:“是……”
皇帝冷笑了一声。
温知虞见状,连忙跪在地上。
仁帝从长公主身上移开目光,看向跪在地上的温知虞:“你在国子学写的那道题,当日便送到了朕手上。”
果然……
温知虞在心中叹气。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帝王之心,果真深不可测。
“阿虞惶恐。”温知虞跪姿笔直,微垂着头请罪:“请皇上不要怪罪母亲,她心怀辛夷百姓,又想护我,才不得已为之。
洪灾山崩,兹事体大,请皇上尽早下决定。
罪责,由阿虞一人来担。”
上一世,她已经看过四十余年的春秋轮转,日升月落,今生所过的每一日,皆是赚了的。
而埋骨辛夷山的燕止危和上千百姓,却于大雨夜永远被困在那场天灾里——
操劳一生还未享福的老人,盼着游子归家团圆的父母,人生还未开始的风华少年,带着父母爱与期许降生的婴儿……
以她一人换得千人,也是好的。
至少,做出选择的这一刻,她的心和灵魂都是自由而轻快的。
她所求的,也算如愿了。
……
长公主望着反过来护她的女儿,欲言又止。
仁帝眉宇间浮现出一抹疲色,抬手按住太阳穴:“皇姐,朕的头很疼。”
他在给她们母女递台阶。
长公主心中酸楚,走至仁帝身后:“我给你按一按。”
她忧心女儿,却也心疼弟弟。
先帝走得早,藩王野心勃勃,皇子间明争暗斗,早年前朝后宫局势诡谲,极消耗人心神。
仁帝花费数年时间,才换得朝堂一片清明。
操劳过甚,华发早生。
望着仁帝鬓发间的那一抹白,长公主按压的动作滞住,微不可见地轻吸了口气。
仁帝闭上的双眼缓缓睁开,望向跪在地上的温知虞:“世事轮回,因缘际会,一切皆有定数。
朕本有意帮你遮掩,你却还是将自己暴露出来……
有什么后果,你都自己担着。”
温知虞怔住。
皇上……什么都知道。
皇上是怕她做过预知梦一事暴露在人前,才特地授意钦天监,将整件事揽了过去。
温知虞将双手叠放在地,把额头贴在手背上,郑重地给仁帝行了一礼:“阿虞拜谢皇上。”
仁帝居高望着她:“别忙着谢朕,你心心念念护着的燕止危,还是得去一趟辛夷山。”
温知虞猛地抬头。
仁帝微垂着眸子,眼神一半在暗一半在明:“宗室的人,已经知晓你那日去过国子学。
若辛夷山真崩塌,你觉得,他们会如何?”
温知虞和仁帝对视了片刻,轻声开口:“或以圣女之名争抢我,或以祸水之名除掉我。”
“怕么?”仁帝问。
温知虞眼眶酸涩难忍:“怕。”
她怕,怕护不住燕止危,护不住辛夷山上千百姓。
她怕,怕这一世依旧活成个没有意义的人……
仁帝凝视了她片刻,疲惫开口:“来人,传太子与沈迢安。”
青山连绵不绝,行一两日都看不见一户人家,古树溪涧倒是不少,是繁华拥挤的京城未曾有过的美。
映桃和浅杏一人占着一边车窗,憧憬道:“等再过一阵,山间树叶红了,景色一定绝佳吧?”
“可惜看不到了。”
“出一次京城才知道,京中虽繁华,却也是最无趣的。”
听着两人的话,温知虞心思微动。
日后,若是有机会,能够离开京城也是极好的。
离京越远,规矩越少。
……
天高皇帝远,燕止危越发放肆。
每日,他都要骑着马在温知虞的马车外跑两圈。
飒爽得不行。
辛夷山崩那夜,他的眉骨被人砸裂,在眉毛上方留下道约摸着一指关节长的伤口。
伤恢复得好,这几日疤脱落了,只留了道鲜红的痕,近看着有几分狰狞。
取下纱布后,他刻意避着温知虞。
他每日骑在马上照镜子,长吁短叹,说自己毁容了,回京后铁定要被人笑话,好好的少年都忧郁了。
这日,他又在照镜子。
不留神,马便跑慢了些,恰好行在温知虞的马车旁。
温知虞掀了帘子看他:“世子难道不觉得,这道伤痕很有意义么?它是你救下辛夷百姓的证明。
你救了那么多人,大家只会敬佩你,不会笑话你。”
燕止危一劝就通。
他抓着铜镜,问:“那你觉得,现在的我和沈迢安相比,谁更好看些?”
温知虞:“世子你。”
燕止危又问:“和那沈怀璎相比呢?”
温知虞的心,“咯噔”了一声。
怀璎?
燕止危怎么知道怀璎?
前些日子,她一直在静养心神,从未有人在她面前提起过她高热时昏睡中的事。
她确实做了梦,也梦到了怀璎。
醒来后,便将这件事彻底忘了。
见燕止危目光灼灼地盯着她,一副她不说就不罢休的模样,温知虞只好道:“怀璎是女子,不能同你相比。”
女子?
燕止危还欲再问,温庭柏骑马过来:“止危,昨日我让你背诵的《论语·学而篇》,你可背得全了?”
背书?
有这回事么?
燕止危早忘了。
他将铜镜揣入怀里,一手抓着缰绳,一手摸着脑袋:“连日骑马吹风,我的头好痛,许是染上风寒了!”
表情看起来很是痛苦,不像假的。
温庭柏淡笑:“你既身子不适,书便留着明日再背吧。”
“明日也疼!”燕止危捂着头。
温庭柏:“……”
握着缰绳的手,微微用力。
温知虞见状,莞尔:“兄长,我带了本古书,今日恰巧看到不懂的地方,兄长可否为我指点一二?”
温庭柏呼了口浊气:“好。”
温知虞又看向燕止危,温言细语问:“世子,要一起看书么?”
燕止危:“告辞!”
--
七日后。
午后,晴空万里。
京城南城门外,燕弘璋率人出城门,亲自来接人。
远远看去,乌泱泱的。
燕弘璋站在最前方,身侧只站了个沈迢安,其他官员跟得很远。
车马还未靠近,先停了下来。
温庭柏最先下马,走到马车旁,低声提醒:“阿虞,太子和沈伴读来了。”
温知虞应了一声。
下马车时,她换上一身不显眼的素色衣裙,幂篱长至脚踝处,将她身形全部遮住。
温庭柏领了她和温庭瑞,朝燕弘璋走去:“见过太子殿下。”
“庭柏。”燕弘璋笑道:“一别两载,乍一见面,孤差点没认出你来。”
温庭柏笑:“太子俊朗如旧。”
燕弘璋上前一步,抱了抱他。
温庭柏比燕弘璋小一岁,少时也曾做过几年太子伴读,后来才转入国子学袁夫子门下。
两人的感情,还算亲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