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章节阅读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

完整章节阅读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

舒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舒甯”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楚榆戴东林,小说中具体讲述了:享这份开心。”舒蕙笑了笑,你说她命好吧,辛苦供养男人读书,男人却一脚踹开了她;说她命不好吧,又有三个懂事贴心的女儿!尤其大女儿可真是越来越懂事了,眼看着都要撑起这个家的门户,让她这个做妈的感动又歉疚。在楚榆的劝慰下,舒蕙也没了内疚感,大大方方吃着冰棍。楚榆又去找了楚楚的主治医生,主治医生是个头发鬓白的老先生。“您好,医......

主角:楚榆戴东林   更新:2024-08-11 18: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楚榆戴东林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章节阅读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由网络作家“舒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舒甯”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楚榆戴东林,小说中具体讲述了:享这份开心。”舒蕙笑了笑,你说她命好吧,辛苦供养男人读书,男人却一脚踹开了她;说她命不好吧,又有三个懂事贴心的女儿!尤其大女儿可真是越来越懂事了,眼看着都要撑起这个家的门户,让她这个做妈的感动又歉疚。在楚榆的劝慰下,舒蕙也没了内疚感,大大方方吃着冰棍。楚榆又去找了楚楚的主治医生,主治医生是个头发鬓白的老先生。“您好,医......

《完整章节阅读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精彩片段


又不是长远生意,不值当特地去打招呼。

再说为了一两块钱的事去打招呼,还人情送礼都不止这点钱,楚榆可不想他傻到这种程度,更不想欠他人情。

戴东林看得出来她不想跟自己扯上关系,也没觉得意外,他跟小汪不同,不会自信到认为自己条件好,是女人都得挤破脑袋往他面前凑。

“你要去哪?我送你一程?”

“不用了,”楚榆指着不远处的市立医院大楼,“我去医院,走两步就到了,今天真是谢谢你了。”

放在后世,俩人怎么着都得加个社交账号,可这年头通讯不发达,寻呼机还没上市,楚榆家里又不像有电话的,问家庭地址又显得唐突,想联系只能靠缘分去碰了。

戴东林想到这一点,莫名觉得烦躁,可那没心没肺的丫头却挥挥手,骑着自行车一溜烟跑了。

楚榆当然不会把他放在心上,她不考虑小汪,也不会因为戴东林条件好就考虑他,男人哪有赚钱香?

一颗心扑在赚钱上的楚榆,满脑子想的都是下一步的事。

夜明砂的生意做不长久,灌县那边一周才能去一次,舒爱国的鹌鹑苗拉回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蛋,中间这段时间她得想办法做点别的。

楚榆买了三根冰棍,楚楚看到她眼睛都亮了,倒是舒蕙舍不得吃,被楚榆塞进嘴里了。

闺女体贴,舒蕙自然窝心,可处处是花钱的地方,她总想省点钱给闺女。

楚榆看出她的心思,拉着她的手说:“妈,你不用替我省钱,做父母的爱护子女,同样的,子女也爱护父母。其实做子女的都不希望父母一味把东西省给自己吃,而是愿意与父母分享美食,分享这份开心。”

舒蕙笑了笑,你说她命好吧,辛苦供养男人读书,男人却一脚踹开了她;说她命不好吧,又有三个懂事贴心的女儿!

尤其大女儿可真是越来越懂事了,眼看着都要撑起这个家的门户,让她这个做妈的感动又歉疚。

在楚榆的劝慰下,舒蕙也没了内疚感,大大方方吃着冰棍。

楚榆又去找了楚楚的主治医生,主治医生是个头发鬓白的老先生。

“您好,医生,请问我妹妹的手术安排在什么时候?”

老先生戴起眼镜,翻看着病历本,“楚楚啊,是那个古灵精怪的……”

楚榆笑起来,“那是我妹妹没错,我妹妹可爱又聪明。”

虽说楚榆穿越来不久,与楚湘楚楚没有太多相处,可她是个护短的,又有原主的血缘关系在,总觉得这两个妹妹很亲近。

老先生觉得好笑,“呦,古灵精怪的就一定是你妹妹?你这丫头还真是不客气!”

“明摆着的事,哪需要客气呀?就好像我也没见过您,可护士跟我说,那个一看就‘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就是朱主任!这不,我一来就找到您了!”楚榆笑嘻嘻的。

老先生觉得她好玩,虽然是哄他的,可不像一般人那么取巧,多了几分小辈对长辈的幽默感。

朱老先生哈哈大笑,“好吧!看在你拍了一顿马屁的份上,我就跟你聊聊你妹妹的病情。你妹妹天生右眼发育不良,情况较为复杂,又耽误了治疗时间,拖得太久了,手术难度较大。不过我已经定好了手术方案,预计安排在明天早上第一台手术。”

明天早上?

手术楚榆帮不上忙,但她可以帮忙筹齐手术费,周建安还欠三百块钱没给,这笔账她可都记着呢!


郑老九帮他们点了一千个鹌鹑蛋。

他这有专门放鹌鹑蛋的木抽屉,比鹌鹑蛋深些许,摆满鹌鹑蛋后,抽屉再一层层叠放,一千个鹌鹑蛋也就冰棍箱那么大,属实好运输。

“这样放会不会坏掉?”

楚榆是小心谨慎的性子,觉得鹌鹑蛋摆放太密,也没有任何防撞措施,路颠簸不平,难免会有磕碰。

“鹌鹑蛋个头小,损耗没有鸡蛋大,他们都用稻草铺着,坏的就留着自家吃。”郑老九不在意地说。

他是艺高人胆大,可楚榆刚做买卖,还是想降低损耗,只是这年头没有专门放鹌鹑蛋的托槽。

她余光瞥见地上的木屑,忽然灵光一闪。

前世,楚榆网购过一次海鲜澳龙,商家就用锯末也就是木屑来运输。

龙虾收到时没有一点损坏,要是用木屑填充到木抽屉里,把鹌鹑蛋周围的空隙填满,来起到防撞的作用,是不是会更好些?

楚榆跟郑老九说了自己的想法,郑老九也是一愣,乡下人都用稻草、晒干的玉米棒做填充物,他还没想过用木屑,不过木屑弄碎了确实更实用些。

“你这丫头脑子也灵活,”郑老九笑笑,“叔这什么都不多,就木屑多,喏,地上这一大滩,你想要多少抓多少!”

没等楚榆动手,舒爱国就帮她把事情给干完了,没办法,当舅舅的舍不得外甥女受苦,外甥女这细皮嫩肉的哪像能干粗活的?

舒爱国想到这,又一次在心里把周建安骂个狗血淋头。

听说家里来人了,郑老九的媳妇从地里赶回来,等她扛着锄头赶到家门口,就见舅甥俩人推着车往外走。

郑老九结婚时,舒爱国还来闹过洞房呢,他媳妇认识舒爱国,就笑道:

“我当是谁呢,你来了,怎么着也得留下来喝两盅。”

余光瞥见猪肉和苹果,郑老九媳妇就更热情地挽留,只是时间不早了,楚榆还想拖着一千个鹌鹑蛋去德阳市售卖呢,舒爱国也得回山关,从这里骑回去可不近,至少要五六个小时,如今还没开始严打呢,路上治安不好,得赶在天黑前回去。

“今天就不麻烦了,下次我过来再陪老九喝两杯。”舒爱国说。

郑老九媳妇也就不留他们了。

这一天骑了太久自行车,楚榆的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只是没法子,不回去就只能住招待所,招待所需要介绍信,价格也不低,做小本生意的哪能舍得花这个钱?

累点就累点吧,索性年轻,骑一段路就下来推着走一段,捏捏小腿继续前行,饿了就路上买点饼吃,八三年的农村路段,别的铺子不多,卖饼的倒是挺常见。

一路走走停停,等楚榆赶到德阳市区时,已经晚上六点了。

舒爱国有点担心她,“太晚了,你一个姑娘家不安全。”

“没事的,二舅,我去医院找我妈,在医院租个椅子睡。”

天色将晚,骑车回二舅家,睡不了几个小时就要起床来德阳,楚榆体力远远不如舒爱国,今天骑了太久自行车,腿酸的不是自己的了,真的无法再承受来回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车程。

再者鹌鹑蛋颠簸,容易有耗损,倒不如在德阳住着,明天卖完鹌鹑蛋后再回去。

“行,我还要赶路,就不去看你妈和楚楚了,等楚楚做手术我再过来。”

“好的,二舅。”

告别舒爱国,楚榆骑车往市立医院去了,舒蕙见了她很激动,“楚榆,你怎么来了?”

楚榆打开手里抱着的木箱子给舒蕙看,说了买鹌鹑蛋和鹌鹑苗的事。

舒蕙一愣一愣的,感觉就跟听天书似的。

昨天还说卖夜明砂,怎么才一天功夫,楚榆就决定要卖鹌鹑蛋,卖鹌鹑蛋就算了,还要买鹌鹑苗自己养鹌鹑?

并且都把这事给安排妥当了!

这闺女未免太能干了点!

舒蕙想着闺女在周家处处不受待见,经常被蒋美凤言语打压,即便有想法也不敢实施,如今出来寄住在舒家,舒爱国又是个能纵容的,可不就容着她想干啥就干啥吗?

舒蕙把闺女的变化归结为这一点。

“这买了多少钱的鹌鹑蛋?”

“三十。”病房内没人,楚榆也就说了。

“什么!”舒蕙万万没想到闺女一出手就是三十块,这要是卖不出去可怎么好!

舒蕙焦急万分,一层层拿出木抽屉,手伸进木屑里把鹌鹑蛋拿出来看,连看了三十个都是好的,外壳一点裂纹都没有,这才长长舒了口气。

“我给放在病床下,咱们娘仨一起看着。”

这一层楼都是大通间,最多的一个病房有二十张床,就楚楚分到的这个靠走廊的小房间,床铺少,只有三张床。

“昨天不是还有人住吗?”

“靠里那张床的老太太得了眼疾,做手术要五百多块钱,老太太养了七个儿子,没一个愿意给老太太治病的,这不,刚才大儿子出院手续都没办,偷偷带老太太走了,说是回家不治了。 ”

舒蕙也是挺感慨的,一娘能养十儿女,十儿难养娘一人,遇上不孝顺的儿子还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不过她哪有资格同情别人,她也不比老太太好什么,唯一的儿子还被蒋美凤给养歪了。

说到底,她这个当妈的也有责任。

不多时,外面这张床的人进来了,看样子年纪跟舒蕙差不多大,不算友善的视线在楚榆身上停留了几秒,就背过身睡下了,十秒钟不到,如雷的呼声就响了起来。

前世楚榆陪过床,知道病房内难免遇到这种情况,隔壁病床没人,她也就不用租躺椅了。

这年头人都起得早,次日五点多,医院就响起洗漱声,楚榆睡了个好觉,腿上酸痛缓解不少。

舒蕙拿着搪瓷茶缸去医院食堂打了饭,楚榆吃了几口就饱了,原主饿习惯了,真的是小鸟胃,楚榆一点都不敢多吃。

“姐,我帮你一起卖鹌鹑蛋吧!”楚楚在医院闷得慌,拉着楚榆胳膊不放。

楚榆拍拍她的脑袋,“不用,护士随时进来给你做检查,再说手术前要照顾好自己,不能感冒,你还是留在医院吧!”

楚楚嘟着嘴,“好吧!”

“听话,姐买冰棍给你吃。”

楚楚就开心了,“一言为定!”

医院附近有一个自由市场,不同于国营市场,自由市场是由个体商贩自发形成的,因为没有摊位费,自由市场野蛮生长,不仅价格实惠,种类也多,人流量比国营市场多好几倍,每逢集会时更是人挤人。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不行,一千块钱太多了,我哪来那么多钱给她!她舒蕙一个农村妇女,没工作没学历,还吃我们喝我们的,凭什么要我们给她钱?”蒋美凤叫嚣。

“算了,娘。”

周建安已经够烦躁的了,她娘没看到村里人是怎么议论他的吗?他没想到村民们一边倒地支持舒蕙,也不知道这女人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闹大了对他名声有影响,消息要是传去京市,他吃不了兜着走。

周建安急急道:“不离婚,琴雪那边我没法交代。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是戴家人,人戴家是什么人家?能让我一个没离婚的男人跟他们女儿在一起?离了婚,攀上戴家高枝,以后戴家的不都是我的?一千块钱算什么?你别只看眼前那点蝇头小利!”

蒋美凤心里没底啊,“你确定戴琴雪是那什么戴家的女儿?”

“这还有假!我亲眼看见琴雪进了大院,亲眼看见她坐上一辆四轮子的小轿车,我找人家打听过,大院那户人家就是姓戴,错不了!再说琴雪的气质是普通人家能培养出来的?”

蒋美凤心说这个戴琴雪确实有股子矫揉造作的狐狸精气质。

但她没敢直说,儿子喜欢她,她又是戴家人,戴家那名头说出来能吓死人,以后周家少不得要靠她提携,连她这个当婆婆的都得讨好她。

说到底他们周家矮人一头,蒋美凤再不愿意,也只能咬咬牙去凑了七百块钱来。

不就是七百块钱嘛,她儿子说了,以后都能赚回来,以戴琴雪的家世,七千都值得!

可是周家都是穷亲戚,谁家会借他们这么多钱?

蒋美凤无可奈何,只能以周建安的大学生身份担保,许诺会给利息,这才从亲戚家借了四百块钱,又打开柜子上的锁,把压箱底的三百块钱拿了出来。

“只有这些了,剩下的三百先欠着,容我们再去凑。”

蒋美凤恨不得生吞了楚榆才好。

要不是这个大孙女,她有把握一分钱不出就打发掉舒蕙这个受气包。

楚榆瞥向那一叠大团结,八十年代初的农村,改革的风还没有吹到这里,农村人除了种地,也只能卖卖家里的蔬菜、粮食和鸡蛋,全家人一年到头也不过能赚个一两百块。

舒蕙种地的收入都叫周建安给花了,家里确实没多少存款。

楚榆怕夜长梦多,连这七百都拿不到,就叫周建安写了欠条,按了手印。

周建安脸色很不好,像被人吞了块肉似的,他原本想把舒蕙和孩子赶走,一分钱都不给的,这可大大超出他预期了。

与他相反,楚榆心情不错地收好欠条,清点好钱,确定一分不少,才让舒蕙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舒蕙签完字,整个人都是懵的,她真的签字按手印了,她跟周建安离婚了,再也不是老周家的媳妇了!

舒蕙在周家村生活了近二十年,与村民们都熟悉了,众人都盯着她看,舒蕙实在抬不起头。

蒋美凤付了七百块钱,心痛至极,恨不得撕了她们,“离了婚就快点滚!别让我再看到你们!等我们建安发达了,可别想沾我们家建安的光!”

楚湘气得想跟她理论,被舒蕙拉了回来,蒋美凤常年的奴役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她从心底惧怕这个婆婆,这又是周家地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蒋美凤是楚湘的亲奶奶。

做孙女的忤逆奶奶,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妈,我们走吧!”楚榆扶着舒蕙。

舒蕙点点头,母女四人拎着包裹走出周家大门,虽不算形单影只,却也有几分落寞。

舒蕙人缘好,村民们都很舍不得。

“舒蕙啊,以后多回来看看。”

说话的老太太叫孙大娘,今年八十多岁了,男人早年打仗牺牲了,她刚结婚没一个月就守寡了,她没儿没女,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舒蕙在帮忙照顾,见舒蕙离婚,她比自己亲闺女受委屈还难过,直擦眼泪。

“这男人没良心,把孩子带好了,肯定能过得比他好!以后有你享福的时候!”

舒蕙叫她说的眼泪直流,这无非是安慰的话罢了,她带着三个女儿,连个住处都没有,怎么可能比周建安这个大学生过得好?

蒋美凤站在屋里呸了一声,恨恨道:“走了就别回来!我倒要看看,你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女儿,怎么过!”

大门被人推开,从池塘里爬出来的周楚飞衣服湿透,头顶水草,满手淤泥地往家跑。

“阿奶,周楚榆打我,她把我踹进池塘里,还诅咒我不得好死,阿奶你快打她!”

“天杀的,看把我大孙子给打的……”

身后传来蒋美凤骂骂咧咧的声音。

四人都没把蒋美凤的话放在心上,蒋美凤为了让周建安娶戴琴雪,就把她们母女扫地出门,闹成这样,哪怕蒋美凤是她们的亲奶奶,也没有多少亲人的情分在了。

刚走到门口,就与匆匆而来的戴琴雪碰个正着。

她是资本家小姐的做派,格子长裙,卷发高高挽起,蹬着羊皮皮鞋,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视线从苍老的舒蕙脸上掠过,是不屑且得意的。

舒蕙头一次见到戴琴雪,她被戴琴雪脸上的表情刺痛了,自卑的情绪渐渐萌芽,原来这就是周建安信中说的那个女人,是周建安宁愿抛弃妻子也要娶的女人。

也难怪周建安不要自己,戴琴雪容貌漂亮,又会打扮,周身气度都不是她这个乡下女人能比的,她拿什么跟戴琴雪竞争呢?

楚榆不知道舒蕙竟在心里妄自菲薄,她只看戴琴雪身边的许依依,许依依脸上那独属于胜利者的得意,让楚榆莫名挑眉。

原主跟许依依虽是初次见面,却也有过节。

原主虽然不爱说话,成绩却很好,她从小暗恋同村的赵汉桥,学校仅有一个去县高中读书的名额,原主为了让赵汉桥考上,故意弃考。为了让赵汉桥考大学,原主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全身心辅导赵汉桥读书。

今年赵汉桥如愿考上京市的大学,原主很为赵汉桥高兴,赵汉桥也许诺会回来接她。

原主跟亲妈舒蕙一样天真,傻傻等着赵汉桥归来。

谁知许依依却找到原主,说赵汉桥已经跟她在一起了,原主气不过就跟许依依发生了争执,这才被许依依推下水。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肉用马粪纸包着,楚榆特地把自家的肉挂在车后座,与送人的肉隔开。

灌县在德阳市的北边,与山关村在反方向,去灌县正好要路过德阳市区,这一趟也算顺路了。

俩人骑了足足四个小时,临近中午才到了灌县的盐水村,舒爱国怕楚榆身体弱吃不消,还好原主年轻,最近又早睡早起,身体恢复的不错,四个小时倒也不算什么。

中午路上没啥人,日头又晒,俩人走了好久才遇到一个挑水的老汉。

舒爱国下车打听:“大爷,您知道郑老九家怎么走吗?”

老汉瞥他一眼,“听你口音是郑老九老家的吧?他家住在村子倒数第二排,沿着大坝一直走就到了。”

舒爱国谢过他,舅甥俩人一路骑到郑老九家。

郑老九正在门口锯木头做木架,见到他愣了一下,扔下锯子激动道:“老舒!”

舒爱国呵呵笑道:“老九,叔来看你了!”

郑老九笑着直捶他后背,“你这家伙还是老样子!就喜欢占我便宜!”

楚榆头一次见识到中年男人的友情,格外新鲜,没想到老实沉默的二舅还有这样鲜活的一面,到了郑老九面前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还会开玩笑呢。

果然,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男人至死是少年。

几人寒暄几句,舒爱国才提起这次的来意,郑老九也才知道舒蕙竟然离婚了,想当年郑老九情窦初开时,还曾暗恋过少女时期的舒蕙,奈何两人有缘无分,郑老九后来也娶妻生子。

年少时的梦中情人过得不好,郑老九多少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不是对舒蕙还有感情,而是一种成年人的感慨,年少时大家都差不多,谁能想到后来不同的境遇呢?

郑老九看向楚榆,他年前回老家时还听他老娘提起过,说舒蕙的大女儿模样太出挑,十里八乡都找不到那样的,郑老九还寻思着一个乡下姑娘能有多出挑,谁知竟美到这种程度。

“这就是楚榆?”

楚榆笑着喊人:“郑叔叔好,我是楚榆。”

郑老九抽着烟直点头,“不错,落落大方又不怕人,是个做生意的料。”

一阵寒暄后,舒爱国把肉和苹果从车把上取下来,顺势提到鹌鹑的事。

“最近价格涨了点,鹌鹑蛋的批发价也要四分钱一个了,我这边有几个固定的客人,你们想要,我一天至多给你们一百五十个。”

四分钱批发价有两三分钱的利润,一百五十个鹌鹑蛋只能赚四块多钱,这还没算上人工和耗损,没算上从坝头村过来的五个多小时车程。

不过要是能攒个六七天来一次,一次赚个二十块钱,倒也是值得的。

郑老九又道:“也是你们运气好,夏天就是鹌鹑的孵化期,你们可以带点蛋回去自己孵化,孵化期十七天天,再等个四十五天就能下蛋,前后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太久了,对楚榆而言,时间成本很宝贵,眼看着前世的五套房产和巨额存款化为乌有,她迫不及待要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如今遍地是商机,卖农副产品更是一天一个行情,两个月后,鹌鹑热都过了,谁知道这鹌鹑还好不好卖?

要是众人见行情好,一窝蜂来卖鹌鹑,她连鱼尾都吃不到。

说到底,她卖鹌鹑是想蹭热度赚个快钱,管他长不长久,把钱赚到手再说,当然是越快越好。

要是能买点鹌鹑苗回去,一边下蛋一边孵化小苗,就能快很多。

楚榆生了这个念头,就问:

“郑叔叔,您这的鹌鹑苗能售卖吗?”

郑老九笑笑,鹌鹑蛋生意一直好做,却也没有太火爆。

八十年代初,人们思想保守,信息获取也慢,这鹌鹑在外头身价大翻身了,可知道他这养鹌鹑的人还真没几个。

天气炎热,收鹌鹑蛋那几人都保守,生怕收去的鹌鹑蛋卖不掉,隔日会坏掉,一次也就收三四百个蛋。

再加上灌县离德阳市区远,来回颠簸容易有耗损,这就造成了农贸市场老板没货卖,他这边货卖不出去的尴尬场面。

不过他还是笑道:

“鹌鹑苗很紧俏,别人我是不卖的,但以我跟你舅的关系,不卖也得卖啊。”

郑老九沉吟后又说道:“可以给你们三百鹌鹑苗,三百个能孵化的鹌鹑蛋,我收别人至少要一百五,收你们就算一百,先欠着,等你们赚了钱再给我。”

舒爱国倒没吃惊,这年头赊账很正常,更何况他跟郑老九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可楚榆却不这么想。

给苗给蛋还赊账,这年头的人还真比后世有人情味。

看来男人间的友情还是挺值钱的。

舒爱国问:“苗和蛋什么时候能给我?”

“你得先回去准备木架子,像我这样,一层叠一层,一个五层或六层,等你准备好再来接回去。”

前世楚榆见过别人养鹌鹑,鹌鹑个头小,用笼子一层层往上叠,不像养鸡,需要圈一块很大的养鸡场散养,十分占地方。

这年头笼子不好买,郑老九就自制了木头架子,这木架子显然是改良过的,盐水村通了电,郑老九还自制了一个简单的发热装置,看着是帮助鹌鹑加温用的。

说到底,没有信息来源,一切都是自己摸索着养的,不过乡下人都养过小鸡,养鹌鹑更容易上手。

郑老九生怕他们不懂养鹌鹑,拉着他们去厨房看他的鹌鹑架。

灰色绒毛的小鹌鹑乖巧地站在架子里,挨挨挤挤也不闹事。

一个一米多长的木架竟然能养上百只鹌鹑,还真是省事又不占地方。

养鹌鹑省事就罢了,鹌鹑蛋个头小还贵,这玩意好养又好卖,不是下金蛋是什么?

楚榆越看越眼热,身上还有三十块钱,就想拿这笔钱跟郑老九买点鹌鹑蛋。

“算你运气好,今天买鹌鹑蛋的两老头一直没来进货,我这还有一千个蛋,就算你三分钱一个吧。”

三分钱一个,放到市场上至少能卖六分,一来一去就有三分钱的利润!

楚榆以为最多能买一两百个,没想到郑老九也是个讲义气的,想必是为了成全她要得罪那两个客人了。

她连忙嘴甜道:“谢谢郑叔叔。”

嘴甜人不怪,郑老九心里对楚榆的评价也挺高。

虽说遇上一个不靠谱的爹,可人姑娘漂亮、有礼貌、会说话、胆子还大,这样的姑娘不出头都没天理了!

真不知道周建安那杂碎是怎么想的!

好好的老婆闺女不要,帮别人养孩子!


仇人虽然见面分外眼红,可没有着血缘关系,不会总在小事上恶心人,而亲戚诸如舒大舅妈之流,简直就是那饭菜上的苍蝇,天天在你面前晃荡,谁见了都高兴不起来。

“你这丫头终于回来了,今天怎么这么晚?”邓芳萍端着笸箩问。

楚榆推门,进了屋才说,“楚楚明天做手术,我去了趟周家村找他们要钱。”

邓芳萍自然知道“他们”是指谁,她端详着楚榆的神色,不像是哭过的,应该没被刁难。

“钱要来了么?”

“要来了,明天我就去帮楚楚付住院费。”

楚榆经过几天相处,对邓芳萍印象很好,邓芳萍做事利索,性子能收能放,更有寻常农村妇女没有的魄力,要不是她支持,舒爱国也没法下定决心养鹌鹑苗,楚榆有信心帮助二舅把鹌鹑养殖生意做大,二舅这边有她兜底,她也想帮助舒蕙做一番事业。

舒蕙那人没别的毛病,就是容易自卑、自我否定。

倒是不难理解,舒蕙自嫁人后就一直受蒋美凤和大姑姐打压,养成了唯唯诺诺的性子,她从小到大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德阳市立医院,没见过什么世面,又经过离婚一事打击,被戴琴雪压在头上,有点不正面的情绪再正常不过了。

可是买卖人性子很重要,同样做生意的,有些人家明明货好,可就是留不住客。有些老板娘东西一般,价格也不便宜,因着那张嘴会说话会做人,顾客上门买东西时,能贡献一定的情绪价值,客人都愿意照顾她生意。

楚榆寻思着邓芳萍就是这样的性子,有她和舒蕙搭配干活,这买卖肯定能做红火。

“还剩下两百块钱,我想帮我妈做个小吃摊。”

“小吃摊?”邓芳萍讶异道。

“没错,德阳那边有很多摆摊开店的,但卖的都是包子、饺子、面条之类的,最有特色的是一家羊肉汤店,我观察过,晚饭那段时间,羊肉汤店足足接待了二十五位客人,且客人消费水平还不低。现在生意好做,咱们要是把小吃摊做起来,赚的肯定比上班要强。”

邓芳萍叫她说的一愣一愣的,德阳市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

要是放在一个月前,她打死都不相信干个体户能赚大钱,可楚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她把那山洞里没人要的夜明砂拖到市场上转手一卖,一天就能赚好几块钱!

“那你想让你妈卖点啥?”邓芳萍问。

“肉夹馍或者炸串子。”

楚榆做的肉夹馍确实很美味,邓芳萍至今想起那味道都会生口水,卖肉夹馍肯定不得亏本。

“炸串子是什么?”邓芳萍就没听过这东西。

“就是把韭菜、大蒜、辣椒、牛羊肉、鸡肉啥的串成串,油炸后,蘸着辣椒面和面酱吃。”

邓芳萍一听就知道这生意成不了,韭菜大蒜辣椒啥的送人家人家都不要,怎么会花钱买?还要油炸蘸酱吃?这吃饭在邓芳萍看来无疑是黑暗料理,光听着就想摇头。

再说了,串子有啥好吃的?

一分钱买一捆韭菜,吃两天都吃不完,谁会花钱去外头买一串韭菜叶子吃?

那不是傻帽是什么!

邓芳萍也没好意思打击外甥女的积极性,委婉道:“现在人可精明了,没人会花钱吃这种东西。”

楚榆有把握能把肉夹馍生意做大。这年头的人就喜欢油水,肉夹馍有肥有瘦,花样多还能填饱肚子,卖个三毛钱一份,多的是人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